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438章 密谋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38章 密谋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坛外。

皇帝出行,虽然有些插曲,却也是有惊无险,最终成功抵达了天坛。

当然,若不是登闻司和各衙门的提前配合,只怕这短短的十里路,不会那么顺利。

三个车队,三架龙辇,最终在大街处汇合。大街上彩旗飘飘,全副武装的神机营官兵,分立长街两侧。十几丈外,则是早早来瞻仰圣驾的百姓,将此处围了个水泄不通。毕竟是二十年一次,百姓们有这种机会,还是会激动万分,他们对皇权还是有一种天生的膜拜心理,当车队经过时,所有人都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人群中,有外地来的老汉,他带着孙子来京城探亲,误入此处,望着这一幕,又看到十分兴奋的小孙子,十分不解。

老汉打量了一下花花绿绿的旗子,身穿盔甲的官兵,问,“这么热闹,是哪里来戏班子吗?”

小孙子道:“阿爷,那是皇帝的车队。”

“皇帝?多大的官儿,几品?”

小孙子道:“没品。”

“没品?也算什么大官儿?”

“天底下所有的官儿,都是他封的!你看跟着的那些白铠甲,至少也是五品的军官儿!”

“五品啊,比我们七品的县太爷,都威风,还是京城好啊!你说那么大官儿,岂不能天天吃猪肉?”

旁边众人轰然大笑。

小孙子觉得阿爷的话有些丢人,羞得满脸通红,拉着阿爷道,“走吧,那边有观礼台,咱们去那边,没准能看到皇帝呢!”阿爷撇了撇嘴,“有什么好看的,又不能当饭吃。”不过,还是跟着小孙子,来到了观礼台。

所谓观礼台,不过是临近鼓楼的一个商家的噱头。

他们的酒楼三层,二楼上有个天台,四周围了一层护栏,便成了观礼台。当听说上观礼台每人需要五十文时,老爷子有些心疼,不过,他疼爱孙子,还是交了一百文,两人登上了观礼台。

上面早已站满了人,入口处,还有几个官兵,在维系秩序。

果然,登高望远,从这里看向长生塔,几百丈开外,清晰了许多。

这时,一名中年男子付了钱,缓缓登台,官兵见他背着一个包裹,便道,“打开瞧瞧!”中年男子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个拳头打的铁疙瘩,如陶埙的形状,上面有七八个孔,刚好一只手能握住,旁边还有一根细长的铁钎。

官兵问,“这是什么?”

中年人道:“一个乐器。”

“奏一下!”

中年人将那铁疙瘩放在嘴边,一段哀伤的曲子,缓缓而起,才听了两句,官兵有些不耐烦的打断了,“行了,行了,大喜庆的,听这个晦气!”

不过,却也给中年人放行。中年人点头称谢,来到二楼观礼台上,站了片刻,看到了那个小孩正在盯着他,于是冲他一笑,小孩也冲他摆了摆手,露出两排牙齿,只是最近孩子在换牙,缺了两颗门牙,显得有些可笑。

中年人没有往前面挤,而是绕到了人少的背面,轻轻一跃,来到了三楼楼顶。

小孩一看,很显然三楼更高、视线更好,只是两丈多高,以他瘦弱的神躯,根本爬不上去,一脸艳羡的望着中年人,只见他把那铁疙瘩握在手中,按下机关,铁疙瘩缓缓舒展开,左右拉伸,变成了另外的模样。

小孩打眼一看,这不正像是一副弓架嘛?

中年人取出细长的弓弦,挂在弓架之上,手指微微撵动,一些铁屑掉落,先前那根铁钎,变成了一支箭的模样。

铁弓铁箭?

小孩子自幼跟爷爷在深山打猎,也用过弓箭,拓木是最常见的材料,至于铁的抗压和弯曲度不够,所以极少用铁来作箭,所以中年男子的举动,引起了他的怀疑,中年男子也注意到了孩子的目光,食指放在嘴边,作出了个噤声的手势。

小孩也以噤声回应,似乎成了两人的小秘密。

前面的阿爷在喊他,他冲中年男子笑了笑,便向阿爷跟了过去,对阿爷道,“刚才好奇怪,有个大叔用铁作了一把弓。”老汉闻言,“铁做的弓箭,有个几把用!”

中年男子却望着远处的长生塔。

长生塔上,空无一人。

只有三百丈的距离。

这是大明皇帝与死亡之间的距离。

别说三百丈,就是五百丈,这位来自北周的铁箭传人,也有足够的信心,一箭取之性命。

……

太平道观。

范小刀、赵行不止一次来到过这里,或明或暗,对道观已比较熟悉。

今日,由于圣典的缘故,国师太平道长随陛下前往天坛祭祀,而道观中的大部分人,早已提前抵达那边,为圣典作着准备工作,只留下了一小部分留守。

两人虽有登闻令在身,不过却选择了暗中调查。

有了老妇人手中的御状,他们很顺利的来到了后山。

太平道观前殿对外开放,可是后山却是禁地,没有太平道长的允许,便是生活在道观中的人,也不得进入。

已是初冬,天气乍寒,初雪未至。

树叶泛黄,落满了一地,原本后山之上,种满了的红山果,随着秋意渐去,大多也都熟透,落在地上,渐渐变得枯萎。山路崎岖,铺满了树叶,两人走在路上,每一脚下去,都会发出沙沙的声音。

后山之中,有太平道观不可告人的秘密。

本来,有了郭氏兄弟的供述,他们便想暗中调查太平道观,可是却被太子朱延阻止了。如今,他们有了状纸中的描述,很容易找到了后山中,那七棵呈北斗形栽种的桑树。

桑树尽头,则是一个山洞。

门口有两个中年道士负剑而立,目光闪烁,似乎在打量着一切可疑的痕迹。

旁边则是一口钟,可疑随时向山洞内部传递讯息。

这两名道士,看似武功不俗,但以范、赵二人的武功,想要进去,并非难事。不过,要想不打草惊蛇,也非容易之事。正在犹豫之际,远处传来了脚步声。两人警觉,连忙躲入山路旁的杂草从中。

后山之上,杂草丛生,灌木数尺,隐蔽其中,很难被人发现。而且两人早已屏息凝神,隐匿气息,藏住了自身的生机,除非对方武功远在他们之上,且刻意运功感应,极难发现在数丈之外的二人。

来的是两人,一男一女。

一阵幽香,扑鼻而来。

范小刀的嗅觉虽不如赵行,但是对这个味道却极为熟悉,几个月前,他曾在太平公主身上闻到过这种气味。两人没有说话,从二人身旁走去,也未察觉到他们的存在。

待过去后,两人才透过灌木丛,向山洞望去。

太平公主一身宫装,走在前面。

虽然一夜未眠,脸上有些许的憔悴,她依旧清丽且高贵,在外人眼中,就如一朵高不可攀的莲花,清冷的眼神中,带着一股坚毅之色。在皇兄的门口跪了一夜之后,依旧没有等来皇帝的谅解,她便离开了皇宫,来到了太平道观。

紧随其后的男子,正是夜雨楼主李觉非。

青门峰上,李觉非与范小刀一战,被范小刀的六道轮回,伤及了经脉,不过,他在青门峰上休养了半个月,又加之夜雨楼强大的财力,体内的伤势早已痊愈,不但如此,借助于青门峰上的天地灵气,李觉非的修为,仿佛更精进了一层。

以前是觉得高不可攀,现在则有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两名道士见到来人,连忙施礼,以一种极有韵律的节奏,敲钟数下。

不多时,山洞里面,一位身穿道袍、鹤发童颜的道士,从里面走了出来,范小刀和赵行认清来人时,忍不住心中一震。

小汤观主!

夜王朱典?

在如今京城暗流涌动之际,他怎么会出现在了太平道观?

太平公主盈盈一礼,“见过皇叔!”

李觉非则跪倒行礼,“参见高阳王!”

夜王朱典将哈哈一笑,伸手拉住太平公主的手,将她扶起,“想明白了?”

太平公主点了点头,道:“皇叔救我!”

夜王朱典拉着她,向山洞内走去,对李觉非道,“你也进来吧!”

两人在山洞外,远远的瞧见这一幕,心中无比震撼。

本来以为,夜王朱典只是潜伏在小汤观中,伺机而动,他们还寻思着等圣典过后,向诸葛贤余禀明此事,然后率登闻司的人直接封锁小汤观,将这个前朝余孽擒获,谁料,对方竟出现在了此处!

这里可是万寿山,是太平道观,是国师府。

与皇宫不过几里之隔。

看他在这里的身份,以及山洞外两个道士的神情,地位似乎不低。

事情的发展,早已超出了二人的预料。

难道他们在这里,另有企图?

夜王朱典、夜雨楼主,这两人武功均乃当世绝顶高手,一旦他们二人联合,想要对皇宫里的那位发难的话,大明皇帝,怕是要危险了!不过,两人没有丝毫退缩,越是如此,愈发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山洞之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他们一行人聚在一起,究竟有什么密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