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452章 请陛下退位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52章 请陛下退位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剑,将范小刀打入尘埃。

鲜血从范小刀身下渗出,范小刀伏在地上,一动不动,生死未知。

赵行当即拔剑要上,却被赵焕拦住。

全场一片寂静。

李觉非杀人了?

还是陛下的私生子,而且还是当着当朝文武的面,李觉非杀死了范小刀?今日可是陛下寿诞,见血不吉利,李觉非却执剑杀人,夜雨楼这是不想在江湖上混了吗?

熟料,李觉非接下来的举动,震惊了所有人。

他抬手一指坐在太和殿门口的皇帝,朗声道:“金陵李家后人,前来向皇帝讨个公道!”

有人喝道:“大胆李觉非,竟敢当殿杀人,来人,将此人拿下!”

李觉非傲然而立,连头也未曾回一下。

百余名禁军,手持长戟,从午门外来到了太和殿,不过,却没有阻拦李觉非,而是站在了他的身后。为首之人,正是禁军副统领吕凡,皇帝见状,脸色阴沉,“林大通呢?”

“林统领今日在天坛身负重伤,被那妖道断了一臂,现在正在家中治伤。”薛应雄道,“吕凡,你想造反不成?”

“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从夜空中传来,“他不是造反,而是拨乱反正!”

话音刚落,一道黑影从天而降,朱典出现在太和殿外,站在李觉非身前。

此人一出现,大明皇帝的脸色骤变,众人之中,有些年老的臣子认出了此人,惊呼道,“高阳王朱典?”

“他不是死了吗?”

死或未死,答案就在众人面前。

更令人心惊的是,林大通负伤,今日夜宴的皇宫守卫,交到了副统领手中,谁能料这平日里存在感极低的吕凡,竟是高阳王的人。不难猜测,禁军如今也落入了高阳王手中。

现在京城外,驻扎着许虎十万大军。京城内,锦衣卫、兵马司,也有将近两万人,可是高阳王发动政`变,将这些人隔离在皇宫之外,没有人通风报信,谁也不敢贸然闯进来,否则便是死罪。

在场的二百余人,除了三十余名武将,绝大部分都是文臣和勋贵,根本没有任何的战斗力。现场又有李觉非和当年叱咤风云的夜王,谁也无法保证皇帝的安全。

唯一的仰仗,便是锦衣卫安插在身边的十二死士了。

今日天坛,武功最强的十二死士,都死在了太平道长手中,现在这十二人,只是候补,与先前那一批,武功还是差了一截。

大明皇帝望着朱典,道:“高阳王,你想做什么?”

高阳王微微一笑,顺着螭陛,缓缓向太和殿走去。

无论是王公还是大臣,上太和殿只能走两侧台阶,螭陛只有大明皇帝才有资格踏足,可是朱典从上面踏过,众人没有人敢说什么。朱典来到皇帝身前数丈,十几名金吾卫,拦住了他去路。

高阳王道:“二十五年前,先帝驾崩,这皇帝一位,理应由本王来坐,可是你却窃为己有。当了皇帝,偏不理政务,修些旁门左道,荒废朝政,今日,我,高阳王朱典,受太祖成祖理宗皇帝所托,前来向你讨个公道!”

他双手抱拳,深深鞠躬,“大明朝成祖皇帝第十三代世孙朱典,请陛下退位!”

声音不大,却如惊雷,在众人耳旁炸裂。

朱典,这是要逼宫啊!

皇帝嘴角冷笑,再先前的惊愕之后,他也缓过心神,对朱典道,“高阳王,二十三年前,你勾结魔教妖孽,意图造反,朕念在同姓朱的份上已饶你一命,没有想到,你大逆不道,贼心不死,今日又要闹出这么多幺蛾子,这几年,你在京城闹出这么大动静,莫非真以为朕不知道?今日,朕不过是略抛诱饵,你自己便送上门来,既然如此,就别怪朕手下无情!薛应雄!邱怀仁!”

靖国公、威武大将军双双出列,“臣在!”

“把给高阳王的礼物,都拿出来吧!”

薛应雄打了一声口哨,太和殿外,将近百余人名身穿飞鱼服的高手,在慕容铁锤、轩辕铁柱二人的带领下,来到太和殿前,将大明皇帝和文武百官,挡住了身后。

众人都知道,论整体武力值,京城诸军之中,禁军排第一,可是若论单打独斗,非锦衣卫莫属。当初,薛应雄执掌锦衣卫时,便从江湖上笼络了一批顶尖高手,一直在锦衣卫培养,作为皇帝影子卫士,这些人身份神秘,极少露面,单放在江湖上,都是宗师级的高手。

这才是皇帝的底气所在。

这次圣典,几乎所有的衙门,都全军出动,唯独锦衣卫,却没有安排任何任务。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锦衣卫在京中存在感极低,甚至连东厂都压在他们头上,几次冲突,都是锦衣卫忍气吞声。

在别人看来,是锦衣卫失势。

可是到现在才知道,原来锦衣卫一直都在,而且是护在了皇帝身边。

邱怀仁从怀中取出一面旗子,在空中打了几个旗语,又有将近千人,从四面八方涌入到了广场之内,这些人,手持黑色火铳,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朱典,还有大殿下的那些叛军。

神机营!

不知什么时候,他们也埋伏在了宫里。

原来,陛下对这一情况,早有预料!

看到援兵如此声势浩大,群臣也有了底气,都察院御史薛冰对着夜王朱典,破口大骂,“逆臣贼子,还想谋朝篡位,当诛九族!”

这句话说的,大快人心,也没有人去在意,其中的不妥之处。

朱典是皇族,诛朱典的九族,岂不整个皇室都要杀干净了?

百余名江湖高手,千把火铳,对付区区几百名造反的禁军,还不是手拿把攥,手到擒来?唯一要小心的,便是夜王朱典的忽然发难,但就算再厉害,皇帝身边还有十二死士护卫。

“逆王朱典,还不束手就擒!”

大战一触即发,场间胜负已定。

朱典却浑然不惧,他淡淡道:“雕虫小技。”旋即伸手一挥,身后百余名禁军,长戟横举,准备战斗。

邱怀仁果断下令,“开铳!”

砰砰砰!

千余火铳,火舌疾吐,铅弹向场间的百余名禁军齐射过去。

场间硝烟弥漫。

待烟雾散去,百余名禁军无一倒下,反而齐齐向太和殿这边逼了过来。

刀枪不入?

众人大惊,怎么会这样?

呜呜!

这些禁军口中,发出低沉的吼声。

赵行向场间望去,只见这些禁军,双目散发着幽光,身上散发着一股糜烂的腐肉味,心中大吃一惊,这不是后山上那些怪物吗?不,应该不是那一批,而是这些参与谋反的禁军,都服用了太平道观的丹药!

吼吼!

一阵阵嘶吼声传来,这些禁军身形开始变大,持戟的手,也变成了利爪。

他们在变身!

神机营的士兵,还在装填丹药,薛应雄一声令下,慕容、轩辕二将,率一众锦衣卫高手,杀入了禁军群中。

厮杀声,叫喊声。

场面一度混乱。

锦衣卫的这些高手,武功纵然精妙,内力纵然充沛,可是在这些非的怪物面前,竟变得不堪一击,现场一片狼藉,断肢残臂乱飞,有些江湖高手,还未等出手,就被那些怪物撕成了两截,五脏六腑,洒了一地。

血腥。

污浊。

触目惊心。

赵行握紧了刀,他察觉到,这些怪物,战斗力惊人,但与当初猫妖相比,却没有了先前的灵活,想必是在改造之时,注重力量和阵法的配合,但越是如此,越难对付。

砰砰砰!

第二轮火铳齐射。

距离稍近,有十几个怪物,被火铳击中,向后飞了出去,不过,他们似乎不知疼痛,不知疲倦,马上爬起来,有些怪物身上已是千疮百孔,脑袋也被火铳击掉了一半,可是依旧毫不退缩。

眼见来到螭陛之前。

邱怀仁再次下令,一半神机营官兵填充弹药,剩余一半,则取出佩剑,向场内冲了过去。然而,杯水车薪。这五百人,比先前那百余名江湖高手,更是不堪一击,不过一盏茶功夫,五百余人悉数战死。而另外正在装填丹药的神机营官兵,第三轮弹药未等装好,已惨死在这些怪物手中。

怪物来到螭陛之前。

众人这次看清他们模样,面目狰狞,獠牙利齿,一个个浑身血肉模糊,似人非人。

有些心脏不好的老臣,当场吓昏过去。

朱典笑吟吟对着大明皇帝道,“陛下还有什么手段,一并使出来吧。”

大明皇帝吓得脸色惨白。

他望着朱典,一言不发。

算计来算计去,去没有料到,仅仅看这一百多似人非人的怪物,朱典便控制了整个场间的局势。

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筹码。

朱典再次朗声道:“大明朝成祖皇帝第十三代世孙朱典,请陛下退位!”他又往前逼近一步,“陛下不是喜欢修道吗?待禅位之后,本王会为陛下修一座太上道观,到时候让陛下修个够,让你早登仙道!”

大明皇帝冷冷道:“君命天授,你想要当皇帝,那便杀了朕,谋逆弑君,青史之上,你遗臭万年!”

朱典道:“史书?想怎么写,还不是皇帝说了算?这些年,你在翰林院的那些编修,是怎样诋毁本王,又是怎样污蔑我高阳王室的?现在,倒反过来问这些,朱聪,你不觉得可笑?”

皇帝道:“想要朕将天下传于你?做梦!朕不答应,天下百姓不答应,还有这满朝文武,不答应!”

这时,太平公主缓缓走了出来,来到高阳王朱典身边,盈盈施礼,道:“高阳皇叔!”

朱典连伸手去搀扶,免去了她这一礼。

这一举动,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原来,太平公主与高阳王朱典,竟是一伙的!

群臣哗然。

朱典哈哈大笑,“琼姿是先帝独女,你不过是兴献王之后,若论血缘关系,我们高阳朱氏要比你近一些哩!”

这一点,显然也出乎了大明皇帝的预料,他声音微颤,“琼姿,你……”

太平公主款款一跪,“先皇誉宗帝遗腹女琼姿,恳请陛下退位!”

群臣之中,也都各自打着小算盘。

逼宫一事,已是板上钉钉。

如果太平公主不站出来,成了那就是新皇加冕,不成那就是乱臣贼子,与百官并无直接瓜葛,该当官当官,该吃肉吃肉,皇帝还是姓朱,他们还是大臣。可是,太平公主这一跪,却直接改变了局势。

这些年来,她代陛下打理朝政,在朝堂之中,已然成了一派势力,她身后站着御史台、工部还有大理寺,这些衙门的堂官,还有两京十三道若干官员,都是靠她的关系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她摆明了立场,那么他身后的官员,不得不表态了。夺权成功,那就是拥立有功。夺权失败,无论表态与否,他们都会遭到清算,如此一合计,还是表态更划算。

十余名官员相继出列,跪倒在太平身后,“臣恳请陛下退位!”

这些人都是太平公主的亲信,这些年来站在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又有十余官员见状,也纷纷跟着出列跪下,“臣恳请陛下退位!”

他们则是在朝廷中的墙头草,投机分子。

可这两股势力合在一起,也代表了朝廷中的一部分话语权。

庆幸地是,军方的三位大将军,始终没有表态。

一时间,太和殿外,鸦雀无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