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531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531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年关将至,按照以往这个时节,京城中的年味已经挺浓了。

家家张灯结彩,百姓们开始准备年关饭,也在准备着替小孩子张罗几件过年的新衣裳。朝廷中各个衙门也基本不怎么做事,官员们趁着这个光景开始联络感情,该串门串门,该送银子送银子,为了明年的晋升开始谋划。

可是,隆景二十三年的年关,却与往常有些不同。

皇帝寿典过后,大明朝的皇帝又进入了超长待机模式,据说已有两个月没出西苑了,就连在西苑后花园中的那些奇珍异鸟,也都看不到吾主万岁的身影。整个朝廷几乎都是靠内阁在运转,每日送到西苑的折子,怎么送来,怎么去回去,连批红都懒得做了。

除了极个别身边的亲信,几乎没人能接近皇帝陛下。

就连太子朱延来请安,也很难见到皇帝,只有一次,皇帝隔着帘子跟他说了几句话。

京城中,流言四起。

有人说陛下在寿典之日,受了惊吓,大病一场,龙体已经垮掉了。????????????????也有人说,皇帝已经看破红尘世俗,距离陆地神仙境只有一步之遥,极有可能成为大明朝建国以来,自理宗皇帝之后,第二位有机会羽化升仙之人。

皇帝虽然待机,对朝政不闻不问,但是整个京城的官场,却是人人自危。

尤其是左清台案之后,京城官场,更是乱作一团。

案子发生在十一月底,左清台本是都察院一个闲散多年的御史,平日里存在感极低,可是上月却忽然上了一封奏折,弹劾当今皇帝陛下。

奏折中,左清台大骂皇帝不关心朝政,只问黄老之道,置天下百姓生命于不顾,置祖宗开辟的百年江山而不理,长此以往,朝将不朝、国将不国。洋洋洒洒写了足有万言,列举了皇帝的十大罪状,总结起来,大意就是你是皇帝,占个茅坑不拉屎,既然不想当,那就干脆让贤。

起初,这封奏折上书后,石沉大海,被内阁留中不发,可是左清台却如吃了药一般,一连三天都上奏表,皇宫对此始终不做评论。谁料,到了腊月初,这份奏折,不知为何却流露了出来,在民间广为传播,本来想要冷处理,这下子却一下在京城炸了窝。

东厂厂督陆天硕亲自审理此案,将左清台抓入诏狱,未经三司审判,直接定了抄家之罪,三日后,午门问斩。京城的言官们,开始坐不住了,太祖皇帝有制,不得杀御史言官,御史们群情激奋,纷纷上奏折求情。

可是东厂另辟蹊径,以结党、谋反给他定罪。

谁上书求情,谁就是结党,这个案子牵连甚广,导致都察院三十三位御史被罢官,十三名御史连坐,一起享受了“抄家”全家桶套餐。起初是都察院,后来蔓延到了六部,半个月来,足有五十多名官员递交了辞呈,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按照以往,官员辞官,朝廷都要出面安抚一番,可是辞呈递交上去,第二日,便下达了朱批,同意辞官。不但如此,还又起草了一道圣旨,将那几十个出缺的官员,很快就补上了。

不但如此,还命令辞官的官员,腊月十五之前,离开京城。

一句话,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这个操作,把百官们给整不会了。

虽然说皇帝不干人事儿,可以前好歹也按规矩来,现在连规矩都不讲了,这还怎么玩?

于是,到了腊月十五那日,整个京城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数十名官员,拖家带口,成群结队离开京城。

想要当官,就安心当官。

想要搂钱,就把嘴巴闭上。

京城中,流言纷纷。

到了十八日,又有一个惊天的流言,在京城中流传。

当今住在西苑里的那位天子陛下,根本不是皇帝,而是一个西贝货,真正的皇帝,被囚禁在了皇宫之中,二十年不见天日。这个流言,不知从哪里传出,可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而且,越传越邪乎,还有人说,这个假皇帝,他根本不是人,而是一个会变幻人形的妖怪,二十年前,就把隆景皇帝给吃了,这二十年来,一直霸占着皇宫,为的就是修成????????????????妖道,所以才会宠信道人。

不但在民间,这个流言,在官场之中也流传甚广。

甚至有些百官,开始用这些年来的经历,来印证这个流言。

东厂几乎倾巢出动,散步于酒肆、客栈、街头,凡是有人妄议此事,一律抓进大牢,接连几日,到了后来,京城中四座大牢人满为患,陆天硕干脆下了个命令,擅谈此事者,可当街斩杀。

整个京城,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

腊月二十四,又有个震惊的消息传到了京城。

先前在圣典之日,曾经有过救驾之功被封为安乐公的范小刀,在鸡鸣山重创六大营,在三万人的追杀围剿之下,成功突围,就连号称大明武功最高的大将军许虎,也败在他手下,受了重伤,至今卧床不起。

说起范小刀,京城百姓几乎无人不知。

这位皇帝的私生子,两年前进入京城六扇门,早已闻名遐迩。先后破获了第一名妓孙梦舞案,又破了北周使团案,将不可一世的钱驸马按在地上摩擦,又在江南把整个太平公主的势力连根拔起,可谓是传奇人物。

尤其是圣典之日,他和赵行先后三次救驾,救陛下于危难之间,敕封公爵,风头一时无二。

可是,不知为何,圣典之后,却忽然成了朝廷的逃犯,如今联想当今皇帝是妖怪的传言,那也就解释得通了。

京城派出了各路高手、几大势力,想要捉拿他归案,可是东厂、锦衣卫的人,先后都折在了他手中,如今六大营的许虎大将军,三万士兵都无法困住他,这让他的经历更有传奇色彩。

这个范小刀,明明知道朝廷各大势力都要杀之而后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那目的只有一个,直指当今陛下!

腊月二十五,朝廷又颁布一道圣旨,即日起,京城进入紧急状态。京城外城、内城实行军事戒严,外七门、内九门,每日各开两门,其余都进入半封锁状态,除了保证基本生活外,其余人都严禁随意出入。

朝廷从邱怀仁的三大营,抽调了三千精锐,严查进城出城之人,城墙之上,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严防死守。

他们都在防着一个人。

安乐公范小刀。

……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京城内,形势严峻,人人自危,可是京城外宛平县,却如无事一般。

虽然是天子脚下,但是毕竟不在京城,远离了暴风雨中心,被波及的机会也就小了许多。宛平县,距京城三十余里,隶属于顺天府管辖,但很多京城人并不认为他们是京城人,而是宛平人。

宛平县供应着京城的粮食蔬菜,也有不少人在京城的大户人家当工,对于京城中近来发生的事,也都有所耳闻。相比之下,东厂、锦衣卫的人,大多都部署在了京城,极少波及到这里,所以众人谈起话来,也没有那么多顾忌。

傍晚时分,一个头戴斗笠、身穿麻布棉衣的年轻人,来到了宛平县。

一阵香气传来。

年轻人小腹中咕噜几下,他摸了摸肚子,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

远处是一个烧饼摊,旁边立着一个破旧的幡,上面写着老刘烧饼。

一个老汉站在火炉旁,双手翻转,不片刻,便将一团面揉成了烧饼,又撒上了几粒芝麻,贴进了烤炉之中。

手法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

年轻人来到烧饼摊前,“老板,来十个烧饼!”

老汉看了一眼,道,“现成的有八个,还有两个还得等一会儿。一共五十文!”

年轻人身上没有铜钱,取出了一粒碎银,足有三钱左右,递了过去,老汉连摆手,“这我可找不开。”

“那就多给我烤几个!”

“嘚嘞!”

老汉卖了一天,也不过卖了三百来文,没想到快要收摊了,还来了一笔大买卖,很是高兴,心说等做完这一批,准备去隔壁沽上两角酒,回家好好喝一顿,这一年下来,风里来雨里去,也该犒劳一下自己不是?

就在这时,一队官兵,手持兵刃,从烧饼摊前跑了过去。

年轻人奇道,“大过年的,这是怎么了?”

老汉不以为然,“鬼知道怎么了,多半是京城那边又闹妖吧?”

“闹妖?”

啪!

老汉将一个面团拍在了烤炉上,眼睛注视着炉火,不紧不慢道:“可不是,最近京城里乱得很,有消息传出来说,当今陛下是个妖怪,每日要送三个童男童女入宫,给皇帝吃!”

范小刀长大了口,“真有此事?”

老汉撇了撇嘴,“谁知道呢?天子家的事,谁敢乱说?是不是妖怪,咱不知道,但最近京城里杀的人,可做不得假!年轻人,你这是想去京城啊?”

范小刀点了点头。

老汉道:“我奉劝你一句,有句话说的好,君子不什么来着……”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老汉道,“对,就是这句。现在京城不太平,远离是非之地,才是明智之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