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卷一 第77章 打鸡血

我当捕快那些年 卷一 第77章 打鸡血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范小刀像要动真格的,更夫老许顿时慌了神,连道:“且慢!其实,昨夜,有人给了我五两银子,又教给了我这番话,让我去官府报案,本来我寻思,反正得了银子,报案还要沾惹是非,不如将银子私吞了事,可是身为大明百姓,若隐瞒不报,有亏良心,所以……”

范小刀恼道:“没一句话实话!”

作势要砍,许更夫连缩回头,道:“其实,我白天赌输了钱,听说提供线索又有银子赚,所以才找到了丁捕头。实不相瞒,我昨夜吃了酒,睡过了头,耽搁了时辰,巡夜之时,我听到裕泰油坊有动静,就上前查探,结果发现一个胡人死在了地上,房间内除了冯六指外,还有一个白头发、戴面具中年人,那人要杀我灭口,是冯六指替我求情,说要留个活口,好进行下一步。”

“下一步?”

更夫道:“不错。那个中年人临行前,留了一锭银子,还告诉我他姓李,这次杀死萧副使,只是一道开胃菜,要是官府问起来,就说二十年前金陵李家未死之人,前来报仇。”

金陵李家?

复仇?

范小刀满脸疑惑望向赵行。

赵行惊道:“原来是他?李知行!”

“你认识?”

赵行摇头,“并不认识。不过,二十年多前,陛下登基最初几年,天下发生了三大奇案,除了吕仲远一案外,还有一案,便与这金陵李家有关。说起金陵李家,在二十年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乃天下第一大家族。其先祖在建国之初,拥立有功,爵封至国公,三百年来,生意遍及天下,富可敌国,门内能人辈出,更是出了若干名动江湖的人物,百余年前,更是出了一位白衣剑神,剑法冠绝天下,后来剑神与李家决裂,其在江湖上地位逐渐没落下来,不过,即便如此,李家产业依旧是庞然大物,二十年前,李家被抄家,抄出白银两千一百万余两,黄金两百万两,堪比大明三年的税赋。据说,抄家罚没的财产,朝廷一共派了整整五十艘船运到京城。”

范小刀咂舌,乖乖,两千一百万两,那是什么概念,就算一天花一万两,那也要花整整七年!

赵行所说,也只是冰山一角,除了李家直系产业之外,其余与李家有关的产业,都被贴上谋逆的标签充公,也正是这一场大抄家,让当年羸弱空虚的国库,一下子充盈起来,从而有了登基后的十年盛世。

范小刀问:“那李家到底犯了什么谋逆之罪?”

赵行苦笑一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知道,李家在朝野中势力颇大,甚至能够左右内阁颁发的政令,也正是因为如此,被某些人忌惮,遭人陷害,据说李家家主在六十大寿之时,有人密报,他的家人给他送了一套龙袍,这件事惊动了锦衣卫,最后领了陛下密旨,查抄李家,不但翻出龙袍龙椅,还私藏兵甲弓弩,陛下大怒,一代显赫的世家,就此覆灭。”

范小刀有些不解,若真如赵行所说,以李家的财富,堪称富可敌国,就连皇帝也未必能如他们一般逍遥自在,又为什么会造反呢?赵行道,“咱们乃公门之人,有些事,只能按朝廷公布的东西来说,至于其他说法,当年就是众说纷纭,你若有兴趣,不妨查一些稗官野史,我是不方便说的。”

二十年前,金陵李家抄家案,深究起来,十分蹊跷。几百年来,李家生意遍及天下诸国,若说唯一的原罪,那便是手中没有兵权。

坊间传闻,陛下初登基之时,连登基大典的钱也拿不出来,一来是因为常年征战国库空虚、二来的朝中百官与皇权的较量,新皇帝跟天下各大家族摊派,金陵李家捐了十万两银子,这才办成了登基大典,然而正是这次借钱,陛下看到了这些大家族的能力惊人,心中有些不忿,自己才是一国之君,怎得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还不如江南的一个地主?

这种事,就怕有人琢磨,有人看透了皇帝的心思,趁机制造了一些“证据”,坐实了李家谋反的罪名。可怜李家,满族上下三千余人,满门抄斩,罪魁之人,枭首示众,据说秦淮河的水都染红,数月不清。

范小刀是聪明人,在京城几个月,对人情世故,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像这种事,归根到底,还是利益惹得祸端。他问道,“那你说的李知行,又是何人?”

赵行道:“李知行,正是当年李家家主李中显的幼子。此人天资聪颖,少年成名,文武双全,又以诗赋闻名,十五岁时,所作《剑神赋》,名动京华,一时间洛阳纸贵,十八岁科举,乃陛下登基初年钦点的状元,同年进了翰林院。李家犯案之时,他正在外面游历,连夜出逃,到了北周,改名为塔木儿李,这个名字,你应该听过。”

范小刀点了点头。

当日在松鹤楼,薛应雄当着萧义律的面,问过此人行踪,范小刀还特意问了一句,薛应雄没仔细说,只是没想到,这个常年潜伏在北周,一直与大明作对的塔木儿李,竟是当年金陵李家的后人,而他真正的名字,叫做李知行。

只是他觉得奇怪,一直以来,李知行在替北周出谋划策,更是与萧义律关系密切,为何昨夜在裕泰油坊,他会以如此残忍的方式,将萧义律杀死?杀了他,挑起两国纷争,破坏大明的和谈?还是他与萧义律之间有个人恩怨?

若真如更夫所说,他回来报仇。

那就不会只杀一个萧义律,在北周隐姓埋名若干年,偷偷回到京城,必然是有了谋划,否则也不会如此明目张胆。据说,当年李家抄家,长达数月,朝廷之中许多官员都以此为肥差,富了一大批官员,有些甚至看中了李家的女眷、婢女,将之据为己有,丑态百出。李知行回京,以他的才智,隐忍二十年,这件事绝不会轻易罢休!

眼见那更夫说不出更多有用的信息,赵行交代了几句,便让他走人。

赵行问:“你觉得他的话,有几分可信?”

范小刀道:“若真是李知行回来复仇,有几个问题说不通。第一,裕泰油坊的冯六指与李知行什么关系?按更夫的说法,应该是他与李知行早就认识,他们设计将萧义律弄到油坊,而且将有下一步动作。但按蓝知礼的说法,他们只是普通的生意伙伴;第二,冯六指到底是怎么死的,在哪里死的?冯的尸体是在蓝宅中发现,孙仵作却在萧义律的尸块中找到了冯的六指,可蓝知礼却说次日清晨,还亲眼见过冯六指,这件事上,蓝知礼说谎了,他又在掩盖什么?”

赵行道:“不过,总算有些眉目了。且不说更夫说的对错,至少我们有个大概方向,那就是找到李知行。”

“京城这么大,我们又不知李知行的相貌,若他想要刻意隐藏行踪,咱们要找到他,怕是有些难度。”

赵行道:“李知行回京城是为了复仇,自然会有下一步行动,当务之急,我们得先找到当年的卷宗,查出当年参与抄家的一众人,拟定个名单出来,一来预测他的下个目标,二来也给他们提个醒。”

一直在旁默默不语的丁一,忽然道:“你们算漏了一件事。”

“什么事?”

丁一道:“这个案子与北周使馆牵扯其中,已经够复杂了,若是再跟二十年前对李家谋逆案牵扯上关系,那事情怕是会超出控制,要知道,李家谋逆造反的罪名,是陛下亲自定的……”

赵行忽然醒悟过来,以丁一的做事风格,话能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很够意思了。

萧义律被杀,陛下将这个案子抛给了赵行和范小刀,本来以为是个烫手的山药,现在看来,那简直就是烧红的烙铁啊!

范小刀也觉得头大。

只是,他的胆子更大。

来京城之前,他的眼界,只有一个黑风寨,那就是他的江湖。没想到,进入六扇门之后,一个个案子接踵而至,结识新的朋友,认识了大人物,当然也招惹了不少麻烦,惹来几个敌人,这是他来京城闯荡之前从没想过的。

这种新奇刺激的经历,反而让他觉得更加有趣。

试想一下,几个月前,他还在破落的山寨之中,为山寨中的兄弟们下一餐吃什么犯愁,为收不到过路费、保护费而唉声叹气,如今却已在京城站稳脚跟,虽然不能呼风唤雨,跟锦衣卫的头领谈笑风生,跟兵马司指挥使斗得不亦乐乎,在朝廷权监面前也不卑不亢,当然,也有了当朝驸马这种敌人,这几个月的经历,比范小刀以前在山寨中几年经历的都要多。

这不就是以前义父走过的路吗?

既然进入了这个游戏,那就按照游戏规则,好好的大干一场。

他看到赵行、丁一等人面露难色的模样,大声道:“怕什么怕,咱们是捕快,查案是我们的职责,天塌下来,有个高的扛着,后面牵扯的人、事,与我们无关,谁拦在前面,我们就把他推开,查到真相,抓住凶手,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至于其他的,轮不到我们操心,让官比我们大的人,去处理吧!”

说罢,就要往门外走去,“我去找薛应雄,他们耳目众多,应该知道那个塔木儿李的下落!”

赵行见他仿佛换了个人一般,问:“他究竟怎么了?”

牛大富无精打采道:“估计是打鸡血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