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 第124章 上官婉儿的别样情话

刘协打开情报,上面开头写道。

冤家臣妾想你了。

看过第一行字,刘协看向了在场几人,环顾他们并没有异样,继续的向下看去。

你不用多想,这封密信臣妾加了三个火漆封印,加急中的加急。

臣妾就是单纯的想回长安了。

后面又是一些情话,撩拨的刘协心里直痒痒,在情话说完,终于进入了正题。

和益州经过数次谈判大家都对汉中郡归属问题有很大的意见。

奉孝先生有些事情不能独断,已经随益州使者一同前往长安,官方的文件不日即将抵达。

臣妾现在还在汉中和张鲁天师正在巴中的地区进行布置。

等待有了一些眉目后也将带天师一同返回长安。

你的上官。

看着这封不伦不类的书信刘协略感头疼,下面的四人还在等待皇帝的训话。

于谦作为军机处的阁员,一般探马军司之事大部分都是关乎军事,上前几步,想要接过刘协手中的密报。

刘协尴尬的笑了笑,三五下就将密报收了起来。

于谦也停止了脚步,讪笑一笑返了回去。

“探马军司来报,益州使团不日即将抵达长安。

这次他们想要向朝廷拿回汉中的归属权。”

刘协虽然有系统,可是自从不能升级后,所能兑换的东西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无疑是鸡肋。

随着战争的扩大,对于人力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现在他十年内平定内乱的设想已经很难实现。

急于求成会办坏事,朝廷的规划就是拿下身为皇室成员的益州。

历史上刘焉就有不臣之心,对于拿下益州他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现在压力最大的就是处处用兵,经济和人口的问题。

“陛下,臣议对待益州的使团使用拖字诀,能拖多久就拖多。”

刘协当然知道他内心的想法,拖也是讲究个技术的,一味的拖只会增添双方的矛盾,最终谈判破裂,促使前线兵戎相见。

“文若,拖多久?”

“陛下,拖多久要取决于文和先生那边西凉打多久。

西凉一日不定,朝廷就不能专注出兵与益州。

如若关东来犯,朝廷又要面对两线作战的压力。”

魏征也及时奏秉。

“陛下,咱们可以利用一下益州的派系。”

“怎么个**?”

“陛下,当年刘焉入住益州的时候益州本土的士族拥有着益州的绝对控制权。

而后,刘焉引入外来士族,形成了东州派,他以东州派遏制本土士族。

建立东州兵,消灭了一些犯上作乱的士族,这样,刘焉才在益州站住了脚。

这次刘焉过世,东洲派和益州本土派系联合在了一起,拥立了相对软弱的刘璋为主。

朝廷可以利用东洲派和益州派的关系,打破益州的平衡,促使能平定益州。”

东洲派、益州派。

这两个派系刘协还真有所了解,当初引刘备入川的好像的法正就是东洲派的代表。

这也是当初刘备能快速平定益州的助力。

在刘备平定西川后,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派系,那就是老牌的荆州派。

三个派系互相牵制,倒也让刘备风光一时。

两位阁臣说了自己对于益州的见解,刘协看向了军机处的于谦问道。

“军机处对军事制衡有什么建议吗?”

“陛下,臣赞同文若和魏征二位大人的建议,那就是拖字诀。

朝廷以组织人员进行谈判,以汉中的一些县为筹码进行拉扯,同时督促文和先生那边的西凉攻略。

朝廷伺机而动,同时试探东洲派和益州派连个派系对于刘璋的底线。

看看能不能拉拢一个派系作为以后入川的支持者。

这样朝廷在入川的时候压力会减少,而且能快速恢复益州的生产。”

刘协坐在上面沉思。

刘璋暗弱,但是不是无能。

对于益州他担心的倒是不多,拿下益州朝廷有着九成的胜算。

向荀彧和魏征二人说的关于如何分配东州派和益州派的利益才是重要的之事。

刘协心中有了一些答案,对着几人道:“这样,朝廷委派于谦为和谈的正使,杨修为副使,你们二人负责和谈之事。

不光和谈,还要接洽一下使团,看看来人属于哪个派系。

不管是东洲派,还是益州派,只要符合朝廷的利益就可以拉拢,拉拢一支打压一支。”

刘协站了起来,四人也跟着站起,陪在其身后。

“文若,尽可能的恢复关中的生产,朕感觉距离一场大战不远了。”

“臣,领旨。”

“还有,探马军司在和五斗米教天师张鲁谋划巴中郡,已经有了眉目。

具体细节在信中没有说太多,他们近期也会返回长安。

你们谈判的时候也要结合一下他们的意见。”

四人小心谨慎的跟随在其身后。

“臣等明白。”

不知不觉中君臣五人走到了殿外,外面一些宫女太监在忙碌着宫中的事务。

长安已经进入了深秋,天气渐渐的凉了起来,刘协将双手伸进衣袖。

“陛下,这次对益州的谈判将会以和平为主,为朝廷争取最少一年的时间。”

“嗯,于谦,尽量争取时间,朝廷需要一些时日恢复,但是也不能丢了朝廷的体面。

实在不行那就打,打到益州服为止。”

“陛下,益州之事定下后,下一个目标您心中有打算吗?”

“益州平定了就给荆州的刘表下一道圣旨,让他来京中任职吧。”

刘协说完,后面跟着的四人笑了笑。

益州平定首当其冲的就是荆州,那个时候可以三路并进。

“陛下,就怕刘表不来朝中任职。”

“刘表守着荆州朕到也还是放心,不过毕竟他老了,而且荆州的富裕比的上三个关中,有了荆州钱粮的支持,朝廷对于平定关东更有胜算。

于谦,这是国策,先益州,后荆州,再次是谋取全国。”

“还有,随着朝廷的地盘越来越大,治理起来也越来越需要人才,光靠士族子弟人才不够用的,朕打算发布招贤令,只要有一技之长,朝廷就将委以重任。

文若,你这个招贤令你来执行。”

“臣,领旨。”

招贤令对于士族会有一些冲击,不过影响不大,几位大臣也不想因为这事得罪了刘协。

安排完了所有事情,刘协也向着后宫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