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 第101章 金榜题名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第101章 金榜题名

作者:叫baby起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21:55 来源:小说旗

翁同龢突然想起来,这不就是自己打的叉叉吗。

可以说选出来的十篇试卷,就这一张有一个叉叉,其他的全是勾勾和圆圈。

然后这篇文章也是圈圈最多的之一。

只是因为有个叉叉,只能排在前十名的最后一个,差点点就掉出前十。

毕竟圆圈和其他文章也没有隔太大的悬殊。

如果不是这个叉叉,李经孝的文章能排进前五名去。

这也是慈禧出的题好,他最擅长这个的原因。

已经选出来了,翁同龢也动不了手脚了。

毕竟李鸿章和曾国藩的实力在朝廷里面不小,已经不是他们翁家可比的了。

他父亲还在的时候,翁家何其显贵,朝廷到处都是他父亲的门徒。

可是他父亲一死,猴倒猢狲散。

他们的势力也缩水一半,还好他和他的另外一个兄长,一个巡抚一个状元,还能撑起半边天。

他翁同龢也正处于上升期。

翁同龢将几篇文章给太后送去,边走,他边在想怎么处理李经孝。

他也在想李经孝的这个文章,的确是写得好,对朝廷该夸的夸,不好的略过。

对收复新疆有是绝对支持态度,上升到了民族大义,还有史书记载。

慈禧别的不关心,她最在乎的就是一个面子。

这一点慈禧的身边人都知道,翁同龢也略知一二。

只是他不知道李经孝是怎么知道的,肯定是该死的李鸿章教的。

翁同龢觉得这篇文章已经选出来了,至少也是一个进士。

既然李经孝这么懂捧杀一道,那我就送送你,我也给你来个捧杀。

翁同龢想到做到。

来到两宫太后面前后,行了跪拜礼。

慈安:“翁大人快快请起,文章选好了吗?”

“回东太后,已经选出来了,共十篇文章。”

慈禧:“那呈上来看看。”

“是。”

这次不止两宫太后,还有皇上也在。

三人一起看文章。

慈禧最先拿到的就是李经孝的文章。

这是翁同龢故意的。

慈禧第一眼看上去就被这篇文章的字吸引了。

其书笔力劲健,气势磅礴,真乃一篇神采飞扬之作也。

其字如惊蛇入草,飞鸟入林,令人惊叹不已。

每一笔,每一画,皆充满力量与生气,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观其书,如见其人,精神气概尽显其中。

此书近两千字,无一修改,其韵无穷,犹如高山流水,自成一家。

慈禧是越看越满意。

然后看了看具体内容,是讨论新疆的。

新疆那边的确是一直困扰她的难题。

她越看越吃惊,里面对她进行了夸奖,说她前面的政策对新疆是有用的,但是朝廷现在如何如何,多么的不容易。

但是新疆又有多么的重要,对大清来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今皇上太后圣明,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这里子有了,面子也有了,还说了具体怎么做。

慈禧满脸笑容的夸道:“不错,不错,这篇文章甚是不错。”

慈安:“哦,妹妹这么快就发现佳作了。”

慈禧:“姐姐你看,这篇文章讨论的是新疆阿古柏入侵一事。”

……

慈安看了过后也大力夸奖:“的确是不错,这人不简单啊,妹妹看看是谁写的。”

慈禧看了看名字。

“李经孝,李经孝,姐姐这名字很耳熟啊。”

慈安也想了想:“是挺耳熟的,对了,这不就是李鸿章的长子吗,果然虎父无犬子啊。”

翁同龢插话道:“太后,皇上,这篇文章我们也看了,的确是一篇佳作,我最开始看就被吸引了,然后给了一个圆圈。”

翁同龢也是说谎不打草稿,张口就来。

慈安:“这么好的,文章有一个叉叉,的确是不太应该。”

翁同龢:“文章就是这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这是很正常的。”

慈禧:“这倒也是,还好没有磨灭这篇文章,”

接下来他们又看了其他文章,至于皇上以前读书都在打瞌睡。

这里面的字他可能大部分认识,至于是什么意思就不一定懂了。

但是他能看懂李经孝夸他的那些字。

这就让他对李经孝的文章充满了好意。

等所有文章看完。

慈安开始问道:“皇上,妹妹你们怎么看。”

慈禧我们三人每人选三个名字吧,然后看我们三人选的中间能否决出前三。

慈安点了点头。

同治帝也没有以前。

各自提笔写了自己心目中的一二三。

没想到他们第一次选,就直接定好了一二三名。

这样一甲的进士及第出炉,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选完后,翁同书继续说道。

“皇上,太后我觉得李经孝说的这个决策的确是可行的,我们是否可以考虑采纳,我推举李经孝为……”

……

“咚咚咚,放榜时间到,请皇榜!”

接着就是一道圣旨,写了为什么要考科举等等!

圣旨宣读结束后,开始放榜。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不少,李经孝等了四天,终于等到这一时刻。

马上就要去台湾做官,越想越开心。

这是他父亲李鸿章答应他的,一定给他办好。

可以说只等结果了,无论是哪个等级都行,毕竟无论哪个等级都是进士。

李经孝和赵曾重挤到人群中,开始看李经孝的名字。

一共两百多人,还是一个从前面看,一个从后面看。

这次李经孝选择从后面看。

赵曾重从前面看。

两人都是刚挤进去,赵曾重一下就看到李经孝的名字了。

他吃惊的张大了嘴巴,嘴里都能塞一个鸡蛋了。

他表示他无法理解,一个18岁的状元郎是他的表兄弟。

对的李经孝就是这次科举考试最终的状元郎。

就在昨天慈禧三人写名字的时候,慈禧第一名写了李经孝,慈安第二名写了李经孝,同治帝第一名写了李经孝。

这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该拍马屁就得拍马屁。

毕竟是人就爱听好听的,不爱听的可能人太少了,我们不一定遇得上。

赵曾重:“经孝,经孝快来,这儿,你在这儿。”

李经孝听到赵曾重在叫他,他都不敢相信,自己名字这么靠前的吗?

看看自己不是同进士的身份了,肯定是进士,哈哈哈,没想到我穿越后参加一次科举还中了进士。

要知道鲁迅大文豪可是考秀才都没有考上,后面被刷下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