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 第14章 太平军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第14章 太平军

作者:叫baby起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21:55 来源:小说旗

原本的毛瑟1898式自动步枪是德国毛瑟公司研制的一种制式步枪。

毛瑟1898式自动步枪是毛瑟步枪的改进型号,不仅吸收了早期毛瑟型号上的所有改进,主要特征是固定式双排弹仓和旋转后拉式枪机。

弹仓为双排、固定式,其底板可以拆卸出来。

装填时可以从顶部的抛壳口一发一发地装入,也可以通过弹夹一次装填满5发。

每个桥夹装5发弹,足够装满一个弹仓,在机匣后桥上有机器加工出来的桥夹导槽。

在装填后,当枪机关闭时,空的桥夹会被自动抛出。

弹仓可以打开枪机清空或通过拆卸弹仓底板进行,但一般不推荐采用后一种方法。

今天李经孝给的图纸,又属于这一款的改进型。

更符合人体学,符合汉人使用。

对枪的高度,和拉栓做了调整。

这支步枪可以说对杨雪钱他们的挑战极高。

很多工艺都还不是他们目前没够达到。

李经孝也不着急,只是让他们在一年内给自己造出100支。

这一百支也是他最后的准备。

如果八旗们守不住国门,李鸿章的部队也守不住,这一百人就是拖,也要给他拖住英法联军。

就是咬也要咬他一口肉。

至少要干掉英国指挥官额尔金。

提出火烧圆明园的就是这个历史罪人。

李经孝将这款毛瑟步枪完全汉化了。

包括子弹也进行了改进,子弹是尖头,但又不完全尖。

尖头射的远,但是纯尖又容易造成贯穿伤,贯穿伤都不用做手术。

所以不完全尖的子弹会停留在中枪的人体内。

子弹底部也设计了一道环形凹槽,以避免子弹尖头触发底火。

火药李经孝的要求也是无烟火药。

就连杨雪钱看到这个图纸,都爱不释手。

恨不得立马投入研制。

但是无论哪个环节都不是他们立马能够突破的。

尤其是火药,无烟火药现在都还没有这个说法。

原本的时空最早无烟火药还是1884年,法国化学家保罗·维埃利发明的,离现在还有二十多年时间。

杨雪钱他们十几人放下了手中其他事情开始研究这款步枪。

几人分成三个小组,去攻克不同的难题。

简单一点的是子弹,然后就是枪械制作,最难的是火药。

还好李经孝的这份设计图足够仔细。

还备注了很多个人想法和见解,以及可实施性。

毕竟他20年的特种兵不是白当的,全世界各种武器他都精通,毕竟国外作战自己武器没有子弹了,也需要缴获敌军武器继续作战。

所以他对全世界各种枪都非常熟悉,能清楚知道不同枪的优缺点。

曾经还幻想过自己设计一款武器出来。

现在有机会了,只是由于材料的局限性,很多更好的步枪造不出来。

这款毛瑟步枪,也能够领先这个时代几十年了。

前面还有设计刺刀位置,和留有安装瞄准镜的位置。

这款模仿的毛瑟步枪也可以称之为最基础款的狙击步枪,造价极高。

现在的李经孝每天日进斗金,基本上都是赚的那些乡绅家里的钱。

要是李鸿章知道自己每天求祖宗告奶奶才凑一点军费,而自己儿子每天还日进斗金,不知会作何想法。

李鸿章几个月前带着一千多人到达安徽地界。

士兵都是穿个清式军服,不一样的是,他们胸前写的勇,而不是兵。

毕竟只有绿营的兵才能穿“兵”服。

包括曾国藩的湘军胸面前都是写的勇。

所以李鸿章这支军队也是“淮勇”。

李鸿章带着大军一路往淮南走去,路上也不断扩军。

人越来越多,武器都是拿的从各府库里面领取的大刀。

路上也会遇到一些小股太平军,都是出来征粮的。

被白涛带人出击击溃。

这支刚成立的军队,经过几次小战,士气大增。

名气也慢慢出来了,还好太平军大军,都没空来收拾他们,也给了他们继续发展的机会。

这个时候的太平军在清朝和外国势力的压迫下,以干王洪仁玕为精忠军师,总理军政,并设立了靖东、平西、定南、征北四方主将,但各主将的地位和职权远不如前期崇隆。

这个时候太平天国已经走向末路。

前面的太平天国的确非常的疯狂,但是一手好牌被洪秀全打的稀烂。

太平天国重大事件:

1850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在南京建立了政权,开始了对清朝政府的反抗。

1853年,太平军攻占了陕西、甘肃等地,成为西北地区的主要势力,之后太平军不断向西北方向扩张,先后攻占了宁夏、青海、新疆等地。

1856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打广州,并占领了广州。

也是这一年太平天军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也让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也就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

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

东王杨秀清掌握大部分军政实权,其骄傲专横的作风扩大了他和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的矛盾。

1856年,**月间江南大营被打垮之后,杨秀清更逼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洪秀全密令韦昌辉和石达开回京对付杨秀清。

韦昌辉接令后立即率兵回天京,包围东王府,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在天京城内制造大屠杀,实行恐怖统治,并杀死杨秀清全家老小,石达开也因此逃往安庆。

韦昌辉的屠杀和暴虐统治激起了天京将士的愤怒,石达开也要求洪秀全惩办韦昌辉,洪秀全遂于11月初处死韦昌辉及其心腹200多人。

11月底,石达开回天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务,但是对其心存疑忌,加封自己兄弟为王,处处牵制石达开。

1858年,洪仁玕离开香港前往南京,英法舰队攻打大沽要塞,接着入侵天津。

1859年,发生了石达开出走事件,这标志着太平天国领导层的重大分裂。

这次石达开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开始攻打贵州、四川地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