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 第11章 渔阳郡发展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第11章 渔阳郡发展

作者:随笔小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8 11:09:03 来源:小说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渔阳郡在萧逸等人的带领下,借助系统的内政功能和建设功能,开启了全面而深入的建设之路,一座座具有重要功能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郡内拔地而起。

首先是城墙的加固与扩建工程。按照系统规划的城墙图纸,工匠们在赵猛的监督下,日夜施工。城墙不仅增高加厚,还在城墙上增设了许多防御机关。

投石器被安置在关键位置,其射程远、威力大,能够有效打击远处来犯之敌。热油管道沿着城墙铺设,一旦敌军靠近城墙,便可通过管道将滚烫的热油倾泻而下,给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同时,在城墙的关键节点还修建了了望塔,士兵们可以在塔上更好地观察敌军的动向,提前做好防御准备。这些防御设施的建设,使得渔阳郡的城墙成为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大大增强了郡城的防御能力。

兵营的扩建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根据系统的提示,在周边的村镇设置了多个招兵点,吸引了大量有志青年入伍。

新扩建的兵营宽敞明亮,设施齐全,为士兵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训练环境。利用系统的训练功能,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士兵们的训练效率大幅提高。

除了日常的武艺训练,还加强了兵法、战术等方面的学习,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精锐士兵。

兵营不仅是士兵们训练和生活的地方,还成为了军事战略研究和指挥的中心,为渔阳郡的军事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中的工坊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吴用和陈宇的策划下,一座座工坊在指定区域建立起来。这些工坊涵盖了纺织、陶瓷、木工等多个领域。

为了吸引流民和鼓励百姓参与手工业,官府在工坊设立初期给予了丰富的物资补贴和优惠政策。

根据系统提供的人口数据,有针对性地招募了一批有手工技艺基础的流民,使得工坊的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工坊生产出的精美产品不仅满足了郡内的需求,还通过贸易渠道销往周边地区,为渔阳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同时,工坊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原材料供应、运输等,进一步促进了渔阳郡的经济繁荣。

农田开垦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利用系统提供的地理信息,找到了大量适合开垦但尚未开发的土地。

官府组织百姓进行集体开垦,提供了充足的农具和种子。兴修的水利设施遍布田间,按照系统规划的路线挖掘的灌溉沟渠,确保了农田在旱季也能得到充足的水源灌溉。

一片片新开垦的农田绿意盎然,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百姓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还在田间设立了一些农业技术指导站,邀请有经验的农民和学者为大家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业知识,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学府的建设也成为了渔阳郡的一大亮点。一座宏伟的学府在城中落成,吸引了各地有名望的学者前来任教。

学府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程,除了传统的儒家经典,还包括兵法、算术、天文等实用课程。

对于学子们,官府给予了一定的补贴和奖励,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优秀的学子毕业后可以被推荐到官府任职,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求学。

学府不仅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还成为了文化交流和传承的中心,为渔阳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在商业方面,专门设立的交易区成为了郡内最繁华的地带。交易区内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官府加强了对交易区的管理,保障了交易的公平公正。降低入市税和交易税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商旅前来,使得渔阳郡的商业贸易日益繁荣。同时,为了方便货物的运输和流通,还修建了宽阔的道路连接交易区和其他重要区域,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随着这些建筑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渔阳郡逐渐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人口不断增加,经济蓬勃发展,文化氛围浓厚,军事力量强大。

萧逸站在城墙上,俯瞰着脚下繁荣昌盛的渔阳郡,心中满是欢喜和自豪。城中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生意兴隆,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远处的农田里,庄稼茁壮成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兵营中,士兵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时刻准备着保卫家园。学府中,传来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承载着渔阳郡未来的希望。

然而,这份喜悦之中却夹杂着一丝忧虑。萧逸深知,历史的车轮正滚滚向前,还有三年多的时间,黄巾起义即将爆发,那将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整个天下都将陷入混乱之中。渔阳郡虽然目前发展良好,但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风暴面前,还远远不够强大。

“必须在这三年时间里快速发展,才能够在这乱世之内站稳脚跟。” 萧逸暗自思忖道。他明白,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萧逸首先召集了他的核心团队成员,吴用、赵猛、陈宇等人齐聚一堂。在议事厅中,萧逸神情严肃地说道:“诸位,我们如今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鲜卑部落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次来袭,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的步伐,提升渔阳郡的综合实力。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都可以说一说。”

吴用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主公,依我之见,我们应继续加强农业生产。确保粮食的充足储备是应对乱世的关键。我们可以利用系统进一步优化农田管理,引进更高效的种植技术,甚至可以尝试开垦更多的荒地。同时,加强与周边郡县的粮食贸易,以备不时之需。”

赵猛则拍着胸脯说道:“主公,军事方面绝不能放松。我们要继续扩充军队,不仅要增加数量,更要提高质量。除了常规的训练,还可以组织一些实战演练,让士兵们在模拟战斗中积累经验。另外,我们要加强情报收集工作,提前了解周边局势的变化,以便做出及时的应对。”

陈宇接着说:“主公,内政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要加强对百姓的管理和安抚,确保社会稳定。可以设立更多的便民设施,如医馆、驿站等。同时,继续推动工坊的发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财政收入。此外,我们要加强与各地贤才的联系,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渔阳郡,为我们的发展助力。”

萧逸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建议,点了点头说道:“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要全面发展,不能有丝毫懈怠。在农业上,按照吴用的建议,加大投入,确保粮食安全。军事上,赵猛你要抓紧落实,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内政方面,陈宇你要多费心,让百姓安居乐业。同时,我们还要利用系统的优势,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