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 第176章 张扬投降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第176章 张扬投降

作者:随笔小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8 11:09:03 来源:小说旗

缪尚眼见大势已去,但仍不甘心,他那充血的双眼透露出最后的倔强。他带着最后的亲卫在城中一处要道组织抵抗,这条要道是通往城中核心区域的关键路径,两侧的建筑在战火的洗礼下已破败不堪。

萧逸大军如潮水般涌来,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淹没。缪尚手持长枪,枪身因紧握而微微颤抖,他对着周围的士兵喊道:“兄弟们,我们已无退路,今日唯有死战!” 他的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那是对忠诚和荣誉的坚守,即使面对必败之局,也绝不退缩。

然而,萧逸军中的赵云已经盯上了他。赵云率领一队骑兵冲了过来,马蹄声如雷鸣般在狭窄的街道上回响,每一次马蹄落地都扬起一片尘土。赵云白马银枪,英姿飒爽,宛如战神降临。

他大喝一声:“缪尚,还不投降!” 说罢,挺枪直刺缪尚。缪尚举枪相迎,两人瞬间战在一起。缪尚深知赵云武艺高强,在江湖中早已声名远扬,但他此时已抱着必死的决心,枪法变得异常凶狠,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同归于尽的决绝,他的长枪如疯魔般舞动,招招都朝着赵云的要害攻去。

赵云却不慌不忙,他的枪法精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他轻松地化解着缪尚的攻击,手中长枪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灵活地避开缪尚的锋芒,同时寻找着缪尚的破绽。

在这激烈的战斗中,赵云目光如炬,神情专注。在一次对攻中,赵云看准缪尚露出的一丝空当,那是在缪尚全力进攻后稍显疲态的瞬间,赵云长枪如灵蛇出洞,猛地刺向缪尚的腹部。

缪尚躲避不及,被长枪刺穿,他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愕和不甘,口中鲜血如泉涌般喷出,“噗” 的一声倒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土。周围的亲卫见主将已死,纷纷面露绝望之色,手中的武器也随之落地,选择放下武器投降。

张杨在府邸内,周围的士兵已经所剩无几。府邸内一片狼藉,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他望着外面喊杀震天的场景,心中满是悲愤。那是对自己命运的哀叹,对失去领土的痛苦,以及对无力回天的无奈。

董昭在一旁劝道:“将军,事已至此,我们已无力回天,为了城中百姓,投降吧。战火无情,若再继续抵抗,百姓将遭受更多的苦难。” 董昭的眼神中满是忧虑,他深知继续抵抗只会带来更多的伤亡。

张杨怒目圆睁,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投降?我张杨纵横半生,怎能向萧逸小儿投降!” 他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他拿起武器,那武器在他手中紧握,仿佛是他最后的尊严。他准备冲出去与萧逸军决一死战,哪怕是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就在这时,萧逸率领众将已经来到了张杨府邸外。萧逸身姿挺拔地骑在马上,身后的众将威风凛凛。他高声喊道:“张杨,你已走投无路,放下武器,我可饶你将士性命,保百姓平安。”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战火纷飞中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张杨站在府邸门口,大骂道:“萧逸,你休要张狂,我张杨宁死不降!” 说罢,他如一头愤怒的狮子冲向萧逸大军。关羽、张飞见状,正欲上前迎战,他们手握兵器,眼神中透露出跃跃欲试的光芒。萧逸抬手制止:“让他来。”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从容。

张杨朝着萧逸冲来,萧逸却毫无惧色,待张杨接近,他挺枪相迎。两人交手几个回合,张杨明显不敌。萧逸的枪法沉稳而凌厉,每一招都压制着张杨。

他的动作简洁而高效,仿佛每一个动作都经过了千锤百炼。突然,萧逸一枪挑飞了张杨手中的武器,枪尖直指张杨咽喉:“你还要再战?” 他的眼神坚定地看着张杨,没有丝毫的怜悯,但也没有胜利者的傲慢。

张杨面露绝望之色,此时董昭从府邸内走出,对着张杨拜道:“将军,不可意气用事啊。如今并州已陷,若再继续抵抗,只会让更多无辜百姓丧命。投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为了并州百姓,请将军三思。”

董昭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张杨的心。张杨看着董昭,又看了看周围被战火波及的百姓,那些百姓眼中满是恐惧和无助。

张杨眼中流下了不甘的泪水,手中的武器 “哐当” 一声落地,那声音在寂静的瞬间格外响亮,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萧逸见状,收起长枪,说道:“张杨,你能放下武器,是明智之举。”

此时,薛洪也带着残军来到了此处。他看着投降的张杨,满脸复杂之色,有对失败的痛苦,也有对未来的迷茫。萧逸看向薛洪:“薛洪,你也放下武器吧,我欣赏你的忠义,但如今胜负已分。” 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薛洪犹豫片刻,脑海中闪过无数的念头,最终还是放下了武器,单膝跪地:“末将愿降,望主公善待城中百姓。” 他的声音低沉而诚恳。

萧逸点头:“本将军向来说到做到,只要你们真心归降,我定不会亏待你们和并州百姓。”

随着张杨、董昭、薛洪等人的投降,太原城的抵抗彻底停止。萧逸大军开始在城中维持秩序,士兵们忙碌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救治伤员,将受伤的士兵和平民小心地抬上担架,送往临时搭建的医疗点。同时安抚百姓,告诉他们战争已经结束,他们安全了。

萧逸对众将说道:“此次攻打并州,我军损失惨重,但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然而,这只是开始,我们要让并州恢复生机,让百姓安居乐业。并州这片土地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我们不能让它在战火后陷入荒芜。”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责任。

刘伯温在旁说道:“主公,当务之急是稳定人心。可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同时整顿治安,恢复城中的商业和民生。只有百姓的生活有了保障,并州才能真正稳定下来。” 刘伯温的建议如一盏明灯,为萧逸指明了方向。

萧逸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下令开仓放粮。消息传开后,城中百姓纷纷前来领取粮食。那长长的队伍虽然有些拥挤,但秩序井然。

百姓们眼中满是感激,他们对萧逸大军的态度也从恐惧转为感激。孩子们拿着粮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萧逸任命有能力的官员管理并州各地,这些官员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积极组织重建工作。

加强边防建设,让士兵们日夜巡逻,保卫并州的安全。训练新兵,为并州的未来培养更多的军事力量。同时,对归降的并州将士进行整编,萧逸亲自考察他们的能力和品德,将其中有才能的人纳入自己的军队体系,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

张杨在投降后,逐渐接受了现实,他对萧逸说:“我虽与你为敌,但如今看来,你是一位明主。希望你能好好治理并州,让这片土地重现繁荣。”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

萧逸笑道:“我定会不负所望,并州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成为一方乐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