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 第244章 三年发展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第244章 三年发展

作者:随笔小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1 22:47:17 来源:小说旗

转眼之间,三年而逝,在这三年的时光里,大乾王朝在萧逸的治理下稳步发展。

第一年,农业生产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因土地分配合理,加之风调雨顺,各地的农田里庄稼茁壮成长。麦浪滚滚,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官府组织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灌溉了大片农田,使得原本干旱的土地变得肥沃。粮仓逐渐充实起来,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城镇中,商业也日益繁荣。随着道路的修缮,各地的商队往来频繁。来自北方的骏马、皮毛,南方的丝绸、茶叶,西方的香料、珠宝等汇聚于大乾的集市。客栈、酒馆常常客满,商人们在其中洽谈生意,交流各地的奇闻轶事。

大乾的学府也在这期间蓬勃发展。萧逸重视教育,广纳贤才为学子授课。年轻的书生们在学府里诵读经典、钻研学问,探讨治国理政之策。他们心怀壮志,期望有朝一日能为大乾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荆州方面,蔡瑁抵达大乾都城后,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他被安排在华丽的驿馆中,每日都有大乾的官员前来拜访,与他谈论天下大势、文化艺术等。蔡瑁在与大乾官员的交流中,小心翼翼地探寻着大乾的军事、政治等方面的虚实。他看到大乾都城的繁华,百姓安居乐业,军队训练有素,心中暗自惊叹,同时也为荆州的未来更加担忧。他派人加急回荆州,向刘表禀报:“主公,大乾国力强盛,非轻易可敌,望主公早做定夺。”

益州的刘璋在整军练武的同时,积极筹备粮草物资。他亲自监督粮仓的管理,确保粮草充足。张松与扬州孙氏的联络也有了进展,孙氏表示愿意与益州合作,但在合作的细节上仍需进一步商讨。刘璋心中稍感安慰,他加大了对军队的投入,期望能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

扬州的孙策在周瑜的辅佐下,大力发展水师。江面上,一艘艘崭新的战船下水,船头雕刻着凶猛的兽首,船身坚固,装备精良。水师士兵们日夜操练,熟悉水性,掌握各种水战技巧。他们在江面上演练阵法,喊杀声回荡在江面上。

交趾的士燮与蛮夷部落的合作日益紧密。蛮夷部落的勇士们加入交趾的军队,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士燮还组织了商队与蛮夷部落进行贸易,用中原的精美物品换取部落的特产,双方互利共赢。同时,他继续派人打探中原的消息,关注着大乾与其他诸侯的动态。

第二年,大乾开始注重手工业的发展。官府鼓励工匠们创新技艺,烧制出更加精美的瓷器,纺织出更为细腻柔软的丝绸。大乾的瓷器和丝绸在周边地区广受欢迎,成为了重要的出口商品。铁矿业也得到了发展,打造出的兵器更加锋利坚韧,铠甲更加坚固轻便。

在文化方面,大乾的史官们开始编纂史书,记录大乾的建立与发展历程,以及萧逸的功绩。文人墨客们吟诗作画,歌颂太平盛世。宫廷中时常举办文化盛宴,邀请各地的才子佳人前来展示才艺。

荆州的刘表在收到蔡瑁的消息后,陷入了沉思。他召集谋士们商议,蒯越建议:“主公,可先与大乾保持表面的友好,暗中加强荆州的防御,同时继续与其他诸侯联络,等待时机。” 刘表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人向萧逸送去了贺礼,表示对大乾的祝贺。

益州的刘璋与扬州孙氏的使者频繁往来,商讨联盟的具体事宜。他们就军事合作、物资分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刘璋有些着急,他担心错过对抗大乾的最佳时机。

扬州的孙策看到水师的发展成果,心中十分满意。他亲自登上战船,指挥士兵们进行实战演练。在演练中,江东水师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战船进退有序,士兵们作战勇猛。

交趾的士燮在巩固内部的同时,开始向外扩张势力。他派遣军队征服了周边一些小的部落,扩大了交趾的版图。他还在新占领的地区推行交趾的政策,促进当地的发展。

第三年,大乾的科技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工匠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提高了灌溉效率。医学家们研究出了一些新的药方,能够治疗更多的疾病,百姓的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大乾的军队在休养生息期间也没有放松训练。骑兵们在草原上驰骋,练习骑射技巧;步兵们进行阵法演练,提高团队作战能力;弓箭手们不断提高射箭的精准度。

地处荆州的刘表,其身体每况愈下,往昔的英姿飒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被病痛折磨得日益憔悴的面容。深知自己精力有限,难以再如往日般亲力亲为地处理繁多的荆州事务,于是,他不得不将手中的权力逐渐下放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

刘琦生性勇猛好战,面对大乾可能来袭的威胁,他坚决主张积极备战,厉兵秣马以待敌之到来。然而,与之相反的是弟弟刘琮,他性格较为温和,更倾向于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试图与强大的大乾求和,以避免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如此一来,兄弟二人之间就荆州应对外敌之策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而这种分歧也迅速蔓延至整个荆州官场,致使原本稳定的荆州人心开始出现波动,局势变得愈发扑朔迷离起来。

与此同时,远在益州的刘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终于与扬州的孙氏达成了一项初步的联盟协议。根据这份协议规定,当大乾举兵来犯之时,益州与扬州两地需相互支援,齐心协力共抗强敌。尽管表面上看双方似乎已经结成了坚不可摧的同盟,但实际上,无论是刘璋还是扬州的孙氏心中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对于对方是否能够真正履行盟约条款始终心存疑虑。因此,这个初建的联盟究竟能否经受得住时间和战争的考验,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扬州之地,孙策并未因外部形势的复杂多变而有所懈怠。相反,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持续不断地扩充军备。一方面,他广纳贤才,招募了大批身强力壮且训练有素的士兵;另一方面,他又下令囤积海量的粮草以及各种精良的兵器装备,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充足准备。不仅如此,孙策还独具慧眼地派遣使者远赴海外,探寻潜在的盟友力量,期望能借由外部势力的协助增强自身实力,从而更好地抵御来自大乾的压力。

而在遥远的交趾地区,士燮在成功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后,并没有满足于单纯的领土扩张。他深刻认识到文化对于统治的重要性,遂决定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大力推行文化教育事业。为此,他不惜耗费巨资开办众多学校,并亲自聘请学识渊博之士担任教师,向当地民众传授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知识。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地域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为交趾地区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