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老家 > 第14章 未雨绸缪

老家 第14章 未雨绸缪

作者:月半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8 15:17:38 来源:小说旗

李涛接到父亲的电话后,心当即乱了。刘中义比他年龄大,比他稳重老练;生意做得比他大比他好;比他有钱,回家一看就决定做桃园了?看来这项目可行。

贺雪梅说,各是各的看法,你带上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回家看看。行就做,不行再回来。我和儿子先留在这边,一步步来。刘中义不也是自个儿回的吗?

李涛当天夜里回到老家。第二天上午,李国清陪着他和刘中义视察桃园。

二里庄的203亩田地分3个版块,山地80亩,在东边;田地60亩,在中间;沙地63亩,在西边。东边的山地地势高,最宜俯瞰全局。承包给马杰以整数计,200亩,年租金共10万元。二里庄264口人,以人头平分。

从村庄中间有条宽阔马路直通到后庄,这路是政府专门修的水泥路,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农业耕作的必须之路。

这条路把桃园分成东西两部分。他们三个沿着路往东走,边走边视察桃林。

让李国清没想到的是,刘中义居然带了卷尺。他把垄的宽和高、行间距、株间距、垄间沟的深度,量了一遍,说,宽度还行,高度不太够哦。

李涛当即意识到自己和刘中义的差距。他问:“咋不够?看来你做了功课了。”

“没错,200万的投资,不做做功课哪儿行?我比你先回,抽时间在手机上恶补了一下。你看,这个垄是双行的,行宽12米,垄宽一米二,行距6米,垄中间的沟深60厘米,这些都够规矩。

垄中间部位成“馒头”状,这个做得不太好,你看,有些平,高度也不够,标准是不能低于30厘米,但我量了好几个,高度才20左右,要是连着下雨,怕是会积水。”

“老表!”李国清叫道,“就凭你这一点,一定能干成事儿!才回来一天就入行了,这么用心,不成功才怪,我看好你!”

李涛也对刘中义的钻研精神夸赞不已:“我得像你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表侄子!诗人说话总是文绉绉的,听说现在写诗得奖嘞?你看这光秃秃的桃园有诗意吗?”

“有啊!”刘中义的话让李涛瞬间来了谈兴,“庄子说‘道在屎溺’,同样道理,诗心满满的人,看啥都有诗意。

李商隐有首诗就是专写上厕所的,那家伙爱用典故,不懂旧诗的轻易看不出;阿里巴巴的洗手间起名起得很雅致,男的叫‘观瀑亭’,女的叫‘听雨轩’,你说,诗意是不是无处不在?不过,我现在既然回来了,先搞好桃园,再写诗。”

“说得好,现在是新时代。咱不能学陶潜,扛把锄头悠然见南山,咱得先赚钱先致富,然后才能逍遥游。”刘中义拍拍手上的土,“庄子的文章写得出类拔萃,却会肚子挨饿,去跟人家借粮食,这要是在眼下,会遭人耻笑的。文人容易酸,最好别穷酸——别误会哈,我没说你酸。”

李涛笑了:“你说的道理我懂,我参加诗歌大赛以来,认识了一些作者。有的清高得了不得,作品用繁体字写,专写一些冷僻的不合时代潮流的东西,从来不参加比赛,美其名曰‘我手写我心,不和潮流同流合污。’实际上他们就是在个人的象牙塔里无病呻吟。

我一开始以为这些人都是真正的精神贵族,后来了解到,有的人比穷鬼好不了多少。这些人不就是新时代的庄子吗?”

“价值观不同。”刘中义道:“你说的这种人是真正的穷酸,但庄子不能算,因为他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搁现在一样是穷酸,因为这个时代,只要你努力就不会饿肚子,你不是靠自学得了不少奖吗?”

“我赞成你说的价值观不同。在他们眼里,我这样的就是势利、鄙俗吧,但我觉得我在劳动,在创造,我是开心的。”

“那就对了。”刘中义道:“不违法,靠自己的劳动赚钱,无论干啥都不丢人。我不认为那些又穷又酸的文人比捡废品的高尚……这些闲话咱以后再聊吧,咱先看桃园。”

李涛觉得话说得有些多,心里暗暗叮嘱自己,这项目搞成功前,只谈桃园不谈其他。

他们把桃园转了一遍,视察了十几颗桃树,没发现有什么异常。

在东边的高地上,李国清看着200亩光秃秃的桃园说:“桃树落叶前,我没留意过叶子,那时候马杰没说转让。现在树叶掉光了,没叶没果的,看不出个啥,他转让,会不会有啥猫腻?不过今年得了灰霉病,我了解过,这个病不会死树,不可怕,好好治一治没啥大不了。”

刘中义说,老表,你跟我想一块了。磋商之后,他们当即去镇上农科所请技术人员调研。

车开到镇上商超前,坐在副驾座的李涛说,咱俩都不吸烟,得买一盒好烟,烟是搭话的桥哩。他打开车门走进商超,要了盒硬中华和一个防风火机。

掀开门帘往外走时,和进来的一个人差点撞上。他俩互相定睛一看,都愣了。

李涛一眼认出对方是马晓琼,高中时的初恋,情人还够不上。她曾是班上的班上的桃花,但此刻,桃花缺水似的,有些蔫了。不到四十岁,身材已微微走样,眼角的几丝鱼尾纹像雷管的细线,李涛不由得联想到细线背后的爆炸力。

马晓琼没读完高一就离校了。她语文极好,新诗写得很棒,其他科无一及格。她的离校是因为镇上富商的儿子王大军的穷追不舍。

她生的妩媚,一身的文艺气息。在镇上的大街小巷,她白天走过,像春风裹着花香,香遍角角落落;夜里走过,步子像电,点亮每一盏灯。

他虽然因为家里穷而穿得朴素,但他是朴素的桃花,依然灿烂着镇上一帮有钱公子哥儿的眼睛。

起初是三五成群的在窗外叫她,每逢晚自习。那时候的中学大门是敞开的,没有门卫,不像现在这样管理完善。

后来,镇上头号富商的儿子王大军把其他公子哥儿都收拾了,天天晚上在窗外喊她。学校报了派出所,王大军说,马晓琼叫她来的。

有钱人都不缺有钱人的霸道。有一次,不知王大军用的啥法子,把马晓琼弄到家里去了,并对外谣言,马晓琼怀了她的孩子。

同时,王大军针对马晓琼家里穷,对物质有极度渴求这一弱点,采用了二战时苏军的战略进攻原则,对着马晓琼的心理渴求集中火力大规模地轰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