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老家 > 第116章 悲喜股份

老家 第116章 悲喜股份

作者:月半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8 15:17:38 来源:小说旗

当李国清在村民会议上提出让全村人入股桃园一事时,会场登时沸腾了。老年人们闹不清入股是咋回事儿,问年轻的,年轻的有很多也不懂。

刘中义详细地用数字算给村民听,告诉他们投资多少钱,一年回报多少钱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电工杨川是一听就懂的,他当即表示赞成,帮着刘中义解释。

会场里叽叽喳喳了约一根烟工夫,讨论声小了些。李国清见势,亮开嗓子说:

“两个老板拉你们入股纯粹是带你们赚钱的,你们别误会了人家的好意。你们总共入股60万,他俩今年的桃园赚了200多万,是缺这点钱吗?不是!他俩是想让大家有份收入。这样一来呀,你们土地收着租金,干活拿着工资,桃子卖了再分一些红,这不是三全其美的事吗?打灯笼都找不着!有谁不愿意入股的,卖给我!我大量收购!”

听李国清这么一说,没有谁再犹豫了,纷纷表示愿意入股。

李国清把提前准备好的合同拿给村民一一签了。村民们一边签着合同一边闹着。

“哈哈,咱也是老板啦!”

“当年投资当年回本,划算!”

“你这家伙,以后干活再不许耍滑哈,你也是老板嘛!”

村里搞定后,刘中义到大姐家,把新桃园的投资情况和前景规划一一讲给大姐听,并且说技术员黄健入股50万,马晓琼入股15万。大姐搞不清入股的详细,问:“我入股10万,一年能分多少?”

“新桃园头三年不挂果,前五年都是套种,种板蓝根。药材的价格不稳定,照低了算,1000亩净赚500万的话,你投10万,能分 6万左右,咱赚得越多你也分得越多。亏钱的可能性不大,板蓝根好种,比桃子好侍弄。”

大姐听回报这么高,简直不太相信:“这么好赚?老弟,你没吹牛吧?以后每年都是这么分吗?”

“嗯,我吹牛干啥,你连我的话都不相信?今年的桃园你又不是没看到!那马晓琼手里没钱,如果有钱,她还想入50万呢!”刘中义没给大姐解释她入股的性质,他觉得没必要。

“你二姐和三姐说好没?”

“你等会儿跟她俩联系,就说你已经入了,我明天跟她俩联系。明白不?”

第二天上午,刘中义正准备联系二姐,二姐的电话竟先打过来了:“老弟,听大姐说,你又搞个新桃园,投资800万?大姐入股10万是吧,到底咋回事儿,你说给我听听。”

刘中义遂把新桃园的种种情况说给二姐。二姐虽然干的只是个日杂店,但也毕竟是生意人,一说就明白,她说:“老弟,你这是给咱姊妹一口饭吃哩!我入股30万,依你的收益预算,每年可以分红15万以上,年年如此,相当于从你手里掏钱,我弟媳妇有意见没?你俩可别吵架呀,要不然我可不入!”

“我和她说好了,放心!”

“我姊妹3个这样的入股不是入股,这个我是懂的。但我是你亲姐,不会计较那些。对你来说,不差咱姊妹3个的钱;对我来说,这30万是全部的存款呢,不是你的生意,回报再高我也不敢这么干。”

刘中义说:“那还用说嘛!你和我三姐沟通一下,你的话比我的有说服力。”

二姐是生意人,对投资的分析,大姐和三姐当然愿意听她的,毕竟她们是同盟。

就这样,3个姐姐的投资在两天内沟通完毕,并且资金立即到账,三姐也是入股10万。

这件事办妥后,刘中义望着碧湛湛的秋空上的稀疏白云,只觉心境寥廓。他不由得想起了那句广告词“一品黄山,天高云淡”。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无非是因为有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及历史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着称于世。“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看尽山水之后的情有独钟。

人活于世,对名与利的追逐,何时能够天高云淡?刘中义心说,我还需潜心修炼哩。

在李涛家里,贺雪梅对李涛大加讨伐:“我看你和刘中义是脑筋进水了!让给村民40%的股份,这意味着咱两家一年少赚80万,每家少赚40万!这么重要的事儿,你跟我连个招呼都不打!你总是我行我素!”

“这个话题咱以前不是聊过吗,这是我爸去年就有的构想啊!”李涛一直觉得让全村入股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这是他爸一直以来的梦想。

“是聊过,但没聊到怎么投资,投资多少嘛!你们讨论结果出来了,总该跟我说一声吧!咱一年就赚200万,给村里分去80万,并且年年这么分下去,你俩就是天底下的头号傻瓜!没见过你俩这样的,那些身家过亿的老板都没像你们这样。叫他们入股不是不可以,你俩不该让出来这么多,好像你俩会印钱似的!”

“村里265口人,让少了,他们一年也分不到几个钱,没意思嘛!”李涛认为刘中义对让股的数字分析得没错,要么不让股,让就让得大气,使全村人真正受益。

“你……看你俩能登上大阳市的光荣榜不?让电视台把你俩好好报道一番,说你俩是活雷锋,说你俩是二里庄的慈善大使,让你俩青史留名,永远活在老百姓心中!”贺雪梅说得激动,脸都气红了。

不巧这话被客厅里的李国清听到了。他意识到自己该和李涛交代,叫他和贺雪梅沟通好,他疏忽了。他疏忽是因为他一直在想着这件事,他觉得这样做是对的,是正义的,是孩子们不应该反对的。

但贺雪梅的话让他的执念有所清醒。他一直活在自己的坚持里,因着这坚持,他忽略了一些东西,比如儿媳的感受。毕竟刚赚到钱,只算刚刚起步,这么大刀阔斧地让股,在现实利益上确实不太理智。他俩在东莞苦守店子一年也就赚个一二十万,这下倒好,一年让利40万出去。落个好名声是不错,利益上受损确实过大。

李国清不得不向贺雪梅说好话,讲了些大道理,说他是在村里吃百家奶长大的,说老队长救过他的命,他的命是捡来的;老队长临终前,曾嘱咐他,要他带领全村人致富,他要信守承诺;他也得感恩二里庄,感恩老队长。

贺雪梅见李国清说得情真意切,闭了口。李涛见势,上前轻声说:“咱从东莞回来,不仅仅是要找到事业的老家,也要找到道德的老家,情感的老家。”

这句文绉绉的话,一下子让贺雪梅安静下来。李涛不善表达,但常常能用一两句文绉绉的话打动贺雪梅。贺雪梅坐着半天没动,咀嚼着“老家”的涵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