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老家 > 第57章 据理力争

老家 第57章 据理力争

作者:月半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8 15:17:38 来源:小说旗

刘中义愕然,他在某些方面确实是傻瓜。

二哥说:“老小,你有钱是不错,但这事儿得咱弟兄3个商量,你不能老是一个人说了算。”

刘中义心里的不平之气直往上涌,他看着大哥二哥说:

“我刚才也说了我的看法呀,其他方面简单操办,不请歌舞团,在棺材上多花钱,这是我的想法。再有,俺大歪倒后,你们侍候过一天吗?俺大哥也就是给俺大换了一次纸尿裤是吧,我回来接手后,再没侍候过。

你们两个,盖房子的那几年都欠外债,给过俺大钱没?我有个生意做是不错,但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不是偷来的抢来的,我会印钱吗?你们不给钱,我成千地给,我跟你们计较过没?

俺娘咋死的?二哥家盖房子,俺大俺娘帮忙,大嫂犯红眼病,找茬子跟俺娘干架,把俺娘气死了;

大哥呢,始终不给老的钱花。不错,你一直在家,按说陪伴上多过其他几个,但是你真陪伴了吗?只知道天天喝酒打牌。俺大86岁以前,还是自己煮饭洗衣服。最后这两年住你家,我和二哥加起来每月补贴生活费1600块,没亏你吧?这1600块你咋花的,我和二哥从没问过是吧?你说,你照顾了啥?

你们俩,俺大俺娘咋说也把你们拉扯到成家,给你们盖了房,分家分得好好的。我呢?茅草屋倒了没有再盖,因为俺大没能力盖了,老了。我做生意白手起家,没拿俺大俺娘一分钱。我儿子头两年是大姐带的,没拖累俺娘。两岁后去了杭州,可以说没给老的添麻烦。

你们两个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俺娘搂大的?特别是二哥,要不是俺大俺娘给你带小孩那么多年,你和二嫂外出打工,能把土坯房换成砖墙的?老的亏待过你们没?

我花钱最多,一直没计较,现在想给俺大买个好点儿的棺材,你俩都这态度,心里还有老的不?”

刘中义在两个哥哥面前一气说出这么多气话,还是头一次。他以前从不跟哥哥计较,想着自己有生意做,赚钱容易些,尽量多体量他俩。

两个哥哥对他买棺材的反对态度是他没料到的。他俩的日子都还过得去,一宅一院的房子住着,无外债,有少量存款。不是有钱人,但也没负担。弟兄3个人,买口3万多的棺材过分吗?

听他牢骚完,两个哥哥哑口了片时。他俩想辩驳,但没有底气。心里也明白,今天是说不赢老三了。

老板见势,赶紧圆场:“老三的话我听明白了,按说我是外人,不该参与你们的家事。买材这个事吧,它是一种心情,有的很有钱,只买便宜的;有的没钱,却买好的。一般地说,买贵的不一定就是爱面子,越贵说明心里越有老的。你们是弟兄,好好商量,现在都不愁吃喝,不像从前吃不饱穿不暖……你们好好商量,别伤了和气。”

“不商量了,全包3万2,咋样?你看我两个哥哥都在反对呢!”刘中义道:“再不行,我就走了,交给他两个。”

老板见话说到这份儿上,假意叫苦一番,答应了。

刘中义付了2000元订金后,老板说:“我这里也经营寿衣,款式很多,要不要看看?不提前预定,有时候也缺货的。”

老板介绍说,你们的父亲89岁,也就算是90岁了。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去世,算是“喜丧”,也就是说老人得以寿终正寝,属于自然死亡。寿衣的颜色可以选红色,比如枣红、暗红、正红、玫红等等。

大哥说,选枣红吧,枣红好看。刘中义想,选寿衣我就不拿主见了,让你俩选,总不会选最差的吧?

出乎他意料的是,两个哥哥选的寿衣是2800元一整套的,有衬衣、棉衣、棉袍、罩衣、衬裤、棉裤、罩裤、褥子、被子、褥单、被单、袜子、腰带、腿带、手绢、戒指、盖脸布、金银元宝、口铃、垫背线、头枕、脚枕、帽子、寿鞋,算是买齐了。

刘中义问大哥:“咋变大方了?”

大哥无奈地笑笑:“棺材那么好,寿衣不配套像啥子?”二哥笑,刘中义也笑。

回去的路上,大哥说,我大致估算下,丧葬费得六七万,办客收礼最多收3万。咱弟兄3个每人得亏1万多哟,非要买这么好的棺材干啥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刘中义没搭理。他的心愿已经达成,多说无益。

回到二里庄,已是晚上8点。才下车,大姐迎上来说:“俺大的情况变坏得好快,你们刚走一会儿,俺大就昏迷了,到现在为止,也醒过几次。”

“还知道吃不?”刘中义问。

“不知道要了,要是喂他呢,还知道吃。”大姐说,“村里的几个老年人过来看过,说不要再喂了,走快些省得受罪。”

父亲该见的、想见的后人基本上都见到了,可以安心地走了,所以病情急转直下,这可能和心理因素有关吧。想着,刘中义快步走进里屋。

父亲大张着嘴,看样子是呼吸困难。呼吸的频率变慢了,吸得少,呼得多,故而呼气声很响,夹着吐不出来的痰。

关于父亲吐痰不出,前几天,在李国清家里,他和李国清以及李涛展开过讨论。他想给父亲买个吸痰器,李国清说没必要,89岁,确实是瓜熟了。瘫痪在床的病人,侍候得太好了,活得越长,他自己其实越痛苦。说句不合适的话,真要是一口气上不来,卡住了,也就过去了,那样更好。

就这一点,刘中义问:到底哪一种做法是对的?哪一种做法是不孝?

李涛说,应该没有定论。有的后人想让老人多活几天,有的想让老人走快些。

现在,父亲已经不知道要吃的了,主动喂他还有意义吗?正想着,父亲剧烈咳嗽起来,呼吸道里的痰像破风箱拉得呼呼哧哧响。刘中义听得十分难受,恨不得伸手进去把痰掏出来。

没过十分钟,父亲又咳嗽一次,破风箱拉得更响了。

刘中义拉大哥出去说,听俺大咳嗽真是太难受了,既然俺大不知道要吃的了,就不喂了吧?

不料大哥把脸一板:“胡说!只要能吃,就得喂,咱可不能让人家说咱不孝,说咱狠心,把老人饿死喽!”

“你不觉得俺娘咯痰咯不出来很难受吗?这样子熬日子有啥意义?”刘中义分辨道,“俺娘已经不知道要吃的了,说明她的大脑已没有这个想法了,咱不喂她,说不上狠心。”

“但是,喂她时她还知道吃呀,是不是?”

“那是人的一种非条件反射,和婴儿吃奶的道理一样……”刘中义说到一半打住了,他想起大哥是个文盲,跟他说这些纯属对牛弹琴,更别提什么“安乐死”了。

果然,大哥茫然地看着他,像听天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