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老家 > 第71章 细诉心曲(3)

老家 第71章 细诉心曲(3)

作者:月半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8 15:17:38 来源:小说旗

马晓琼说,双石镇有个王大军,啥绯闻制造不出来?他的第二个老婆不生育也是生活对她的报复吧,她没我漂亮,没我有才华,王大军不把我搞得臭臭的,心理怎么能平衡?

群里的那些人,有一部分是我曾经的追求者,被王大军剿灭了,于是怀恨在心,现在正好可以喝倒彩的。我要是理会那些,不得累死。我现在只想把搞种植学会,啥时候有了自己的一片果园,再碰上个合适的人,成个家,活给他们看!

俞泉和马晓琼响亮地一击掌,煞有介事地朗诵起了《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马晓琼的激情瞬间被点燃起来,她好久没大声朗诵过了,和俞泉一起沉浸到了朗诵的快乐之中。

朗诵完,她俩觉得一种好笑的好玩。奔四的年龄,居然又重温了对诗歌的疯狂和激情。俞泉说,生活本来如诗,只是没有诗心的人看不见它。

朗诵的欢乐让她俩展开了对朦胧诗以及现代诗的讨论。俞泉说,现代诗发展到如今这地步,都是时代潮流的产物,潮流滚滚向前,谁也挡不住。就拿盛极一时的朦胧诗来说,1984年以后,“朦胧诗”开始盛极而衰。为啥?都在自我重复,写作资源枯竭了。

穷则变,变则通。杨炼、江河等少数人调整方向,率先进入了“文化寻根诗”或充满抒**彩的“现代史诗”的写作领域,打开了一条诗路,但终究也没能阻挡“第三代诗”的强势崛起。

马晓琼说,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不想聊。我现在想跟你聊聊我对“诗人”这一身份的体悟。

俞泉说:“你从诗人蜕变成种植技术员,该是有独特的感悟了,快讲快讲。”

马晓琼说,现在咱们身处太平盛世,大可不必学陶潜了,应该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生活中去,首先做一个生活的强者,积极地生活,然后才是积极地创作,万不可学顾城,纵然诗才再好,也只是生活的废人。

俞泉问:“你对顾城有新解读了?”

马晓琼点点头:“以前,我总觉得他的悲剧是源于诗人的忧郁气质和不可解说的古怪性格,但我在桃园干了几个月活后,深深体会到,顾城的悲剧首先在于他在生活中的无能。

他只想过自己理想中的诗意生活,如此可以无限自由,便辞去大学的教职,和谢烨在激流岛上生活。既然走到这一步,必须的生活技能总得学会吧?比如打字、开车、学英语、煮饭等,这些他全得依靠妻子。

更可恶的是,他没有一点做父亲的爱心,嫌儿子吵到他,影响他写作,居然把儿子送给当地的酋长代为抚养,导致儿子长到3岁连一句中文都不会说,也不记得自己的父母。

顾城砍死自己的妻子,是生活对他万事无能的强烈嘲讽。他因为自己的无能导致妻子谢烨在方方面面照顾他,像一个妈妈照顾婴儿。谢烨不是机器人,她太累了,肯定想逃离。

顾城和谢烨、李英的三人同居生活也是悲剧的源头之一。

一句话,顾城是出色的诗人,也是个生活无能的疯子。咱们无论如何文艺,不该做一个扭曲的人,我过去就是一个扭曲的人。”

“如果你是个基督徒,现在是在忏悔了。”俞泉说,“我真没想到几个月的劳动让你有这么深刻的领悟。”

马晓琼向俞泉强烈推荐纪伯伦的诗,说用诗句来阐释劳动,没有谁会超过他。

“在关于劳作中,纪伯伦有三句话是可以让顾城汗颜的。”马晓琼说,“我记得那三句话,是:

倘若你们在辛劳中把生育当作一种苦恼,

把抚育生命当作写在你们额上的诅咒,

那么我说,只有你们额上的汗水才能洗去这些字句。

纪伯伦是活在顾城之前的,我想,如果顾城看到这样的句子,会作何感想?

纪伯伦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他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他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他的乡亲。正是因为他有这等胸怀才能写出让全人类都热爱的文字。

他在出名前也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的。19岁那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和做缝补的妹妹一起挣扎在生活的边缘,但他不久就在写作上有了名气。

当今随便上网一搜,骂顾城的比比皆是,说诗人是疯子的也不乏其人。诗人的思维可能确实另类些,但咱们可不能顶着这个由头过另类的日子,做另类的事。”

俞泉说:“我是听出来了,你现在是心帖黄土地,不发靡靡音,像我这样不务实事的所谓诗人之流,怕是要被你不屑一顾喽。”

马晓琼说,你这样说就走极端了,不误人不误己就行。讴歌新时代的好作品也很多啊,不过用诗来表现比小说就差很远。诗太个人化了,适合抒发个人情感,不宜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

“所以呀,诗人,注定是个小圈子……不谈这个了,听你给我上了这么久的课,我现在想和你八卦一下,我还是怀疑你碰到了心动的人,仅仅是因为碰到了李涛就让你发生这么大的转变,我总觉得说不通。”俞泉说。

马晓琼说:“我本来就想把自己褪去一层皮的,过去的生活让我窒息很久了,碰到李涛算是个契机吧。说说你吧,光听我说了,你现在活得好不?”

俞泉说:“还不是老样子,老公做生意,我干家务,闲了看看书呗。在别人眼里,文联里的这帮人挺文雅的,其实每天一样围着柴米油盐转,并且大多数日子清贫,生活寒酸。在这点上讲,你现在的转变是对的,先扎根生活,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再摸摸笔杆子,不做新时代的腐儒。”

“你该坚持你的理想继续坚持,别被我带沟里了,我可担不起责任哟。听说你在写一部关于脱贫的长诗,这可是好题材,祝你早日成功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