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老家 > 第91章 暖融病房

老家 第91章 暖融病房

作者:月半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8 15:17:38 来源:小说旗

救护车是县医院的。在县医院经过诊断后,说是颈椎骨折,建议到市里骨科医院做手术,县医院无能为力。

刘中义建议去武汉协和医院,多花些钱,但手术有保障。顾广珍咕哝道:“去武汉不得十万八万呀,咱市里做不了吗?去那样的大医院,咱没关系,去了得排队,你哥的脖子不能动,到武汉得3个多钟,老这样耽搁着不是个事啊!”

县医院的医生说,咱市里的骨科医院技术设备都还行,他们和协和医院的医生们都是挂钩的,医生来回跑,在这做和到武汉做差别不大。还有,在外省做,医疗保险报销得少些。建议你们先到市里,这是大手术,他们如果没把握,是不敢接收的,到时你们再去武汉不迟。

刘中义觉得有理,顾广珍当即决定去市里。救护车一路护送200多里,走高速,抵达大阳市骨科医院。刘中义开车带着大嫂,一路跟着。

躺在车里担架上的刘中华眼望着车顶,心里七上八下。吸一辈子烟烧一辈子手;喝一辈子酒丢一辈子丑,这句话,他听过无数遍,自己也说过数遍,现在是真真正正地体会了一把。

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丑不丑,而是他会不会瘫痪。他听说过颈椎手术不成功导致终生瘫痪的,也见过一两例。他想想就害怕,父亲瘫痪在床,每天需要端屎端尿的地侍候,他也要那样吗?那样活着真是太没意思了!

他想着,对正常的生活充满了无限是怀念和向往。他自从腿瘸后,每天上午睡到半上午,爬起来洗个脸,抽口烟,骑上摩托车找牌桌。玩到12点回家吃饭,3两小米酒喝得晕晕乎乎,吃完饭倒头就睡,睡到2点,起来后继续上午的工作,晚饭又是3两小酒。

多么粗坦的日子啊!县委书记也比不上。县委书记还要做办公室哩!他差不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

这么粗坦的日子可不能停啊!千万千万,手术要成功,要成功。上帝保佑,保佑我的脖子手术顺利,我还要继续喝个小酒,继续玩玩牌呢。

到了市骨科医院,事有凑巧,恰好有个武汉协和医院的手术医师到这边施行手术。急忙中,顾广珍没带钱,刘中义交付了2万元押金,等待了4个钟之后,刘中华被推进了手术室。

在签手术协议书的时候,顾广珍的手颤个不停。她不停地问刘中义:“非要签吗?不签不行吗?做坏了咋弄?”

刘中义跟大嫂讲明情况,说,签协议是必须的。哪家医院都这样,人家不能打包票的,医院是怕病人家属胡闹的,走到哪儿都是这样。顾广珍惴惴不安地说,我就只会写自个儿的名字。

手术室外的休息凳上,顾广珍如坐针毡。她坐一下,起来转个圈,探个脖子往手术室望。又坐下,再起来转圈,再望。“要是手术失败了,你哥是不是就瘫痪了?”她的声音都有点儿飘忽了。

刘中义说:“听说过这样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医生是武汉来的,应该有把握吧。你现在别多想,想也没用。”

“你说你哥,腿瘸了,要是再瘫了……”顾广珍面色凝重,声音里简直有哭腔了。

刘中义只能安慰:“刚才医生不是说了吗,基本上没问题,他们心里有底的,要不然不会接。”顾广珍这才稍稍宽慰。她不停地探头往手术室看,尽管知道手术得几个钟。

终于,刘中华从手术室推出来,历时三个半钟。医生说手术成功,顾广珍立即绽开了笑脸,刘中义悬着的心也像石头落了地。

刘中华躺在床上,面色蜡黄,脖子后一个大大的颈托。由于使用了全麻,他还未苏醒,眼闭着。在水里泡了一夜,3个多钟的全麻应该补回了他的睡眠。

顾广珍接近文盲,年龄又大了,刘中义帮着她办理住院手续,跑上跑下地忙乎着。病房里3张床,不算挤。床头装着电铃,护士的工作也做得仔细。

手续办完,刘中义租了个家属床给大嫂夜里睡,然后又下楼给大哥买生活必需品,一切办妥,已近傍晚。他觉得简直比干一天活还累。

他问大嫂有没有通知大侄子和大侄女,顾广珍说:“通知了,你侄子正在跑长途货运,走不开;大侄女明下午到。”

刘中义说:“你一个人侍候咋行?”

“行的,你回去吧,我家有十几只鸡,还有一条狗,不能饿死了呀。你回去照看下。”顾广珍说着把钥匙递给刘中义。

刘中义开着车心里想着一件事。自上次因遗产问题闹得不愉快已过去4个多月,各自的心理都该有一定的变化。这是个修补亲情的绝佳机会,他决定来做一次导演。

大姐和二嫂就在家里,回去当面说。他通知了二哥、二姐和三姐,把想好的措辞说给他们。

他说,大哥是咱家中的老大,年轻时骑着自行车走南闯北,帮着父母亲抚养咱们,曾经因为护着自行车被流氓打破了头。这些年腿瘸了,赚不到钱,连赌博都小里小气地,只玩小的,不敢玩大的。大哥虽然不大问家事,油瓶子倒了不扶,但是过去为家里做了不少贡献。

大哥现在受大嫂的气哩,他够可怜的了。现在说是手术成功,不知道有没有后遗症,万一有个啥后遗症,大哥这辈子就算完了。我建议咱们聚齐,一起去看他,好有个仪式感。

上次分钱闹得不愉快后,我想大哥也在想这件事。不管他咋想,咱们该看望的照常看望。颈椎手术算是大手术,在农村里也算是个大事情。我建议每人给2000块钱,不多不少。咱们是一家人,一辈子的亲情,生气只是一时的,很快就过去的。

刘中义把这些话一一说给二哥和三个姐。他说得真诚质朴、深情妥帖。二哥、二姐和三姐听他说完就答应了。大姐起初说不去,叫刘中义带钱,刘中义给大姐做了一通思想工作。刘中芹想,不就是因为那点儿遗产么,不能让弟妹们说闲话,也就答应了。

两天后,刘中义和二哥二嫂、三个姐姐,同时出现在他的病房里。两大捧花——黄色的向日葵和红色的康乃馨——放在窗台上,阳光照着,满屋子浸在香气与和谐里,似乎角角落落里都是祝福。

每个人手里都提着补品,补血的,补钙的,补气的……各色包装,五彩斑斓,堆满了刘中华的床头和床底下。

简单慰问之后,开始给红包。一个个红包递到顾广珍手上,顾广珍喜得笑容一直在脸上挂着。她感动着也惭愧着,她万没想到几个婆妹会来,上次因为遗产闹成那样,她原以为三年五年之内,她们是不会再跟她往来的,谁知她们竟然不计前嫌,二妹和三妹还专门从外地赶回来。她嘴上说着客气话,心里不停地念叨着,亲的还是亲的,骂不走打不散。

刘中华脖子不能动,只能用眼睛看,用嘴巴说。他看着弟妹们围满了他的床四周,看着他们提着大件小件的补品,看着他们把红包一个一个递到顾广珍手上,他的泪水涌出来,顺着他脸上的层层褶皱滑下去。他悄然擦了,听弟妹们谈些分别后的话题。

邻床的病人问他,这都是你的弟妹呀?你这一家子真团结,真好!刘中华听了,心里腾起酸甜苦辣咸。他笑着应着说:“是嘞,真团结!真好!”

顾广珍把弟妹们请到一个像样的饭店。5千块的红包,无论如何是吃不完的。她已侍候了刘中华两天,端屎端尿地侍候。她从未如此侍候过人,深切体悟了刘中义的不容易。刘中义侍候他父亲3个多月从未发过牢骚,而她,为着一点点遗产,用尽了心机。

窗台上的向日葵像个灿烂的笑脸,打开了她的心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