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老家 > 第1章 紧急会议(1)

老家 第1章 紧急会议(1)

作者:月半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8 15:17:38 来源:小说旗

马杰因脑溢血住进了医院,二里庄一下子炸开了锅。生产队长李国清在医院带回消息说,马杰决定把桃园转让,二里庄优先,投资200万,原价转让。二里庄的锅炸得更响了。

李国清明白,村里不但议论马杰,更议论桃园。

马杰是八、九十年代镇上的“能人”。那时节,老百姓的脑袋像葫芦还没开成瓢,他却开着镇上的第一辆桑塔纳跑出租,跑县城跑省会,把风拉得呼呼响。他父亲是镇长,母亲在税务所上班;他老婆在镇上开着最大的一家商店。有人说,那年头最赚钱的就是出租车和个体户,两样都让他占全了。

但他命不好。开车撞死了人,商店地滑摔死了一个老太太,两相夹攻,赔进大半家产。马杰消沉了两年,在县城弄起了歌厅,生意做到风生水起时,一场火灾葬送了三个鲜活的生命。这下足够生猛,歌厅关闭,马杰的整个家底抄了个光。

此后有个传言:有个相面先生给马杰看相,说他鼻孔外露过大,藏财不密;且指缝过宽能漏绿豆,终生不聚财,只是混个热闹。

马杰不服气,消停了几年后东山再起。他不再做固定生意,做起了“倒爷”。那时节,国家领导人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以政策宽松,只要会钻营,人民币会像钱塘江的大潮一样涌过来。

马杰把外地有的、本镇无的,老百姓买得起又容易一见钟情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拉到镇上,很快咸鱼翻身。

他念着相面先生的话,倒腾了一两年后,忽然罢手。弄得赶集的农民不断追问:马老板咋不拉新货来了?还想看看有啥新玩意儿呢!

如今,真应验了相面先生的话——马杰干啥子都是混个热闹。

这是马杰开辟桃园的第5年。地是承包二里庄的,共200亩,每亩租金500元一年。

前三年总投资200万,去年才开始结果,但不高产,赚钱不到30万;今年的老天爷作弄他似的,在桃花传粉的关键时节,大春天的,刮起了强风,下了一个月的连阴雨,园地里的落花像一堆堆哭泣的美人,胭脂在雨水里乱了满头满脸。

本县的桃园全赔了,马杰的头发一夜白光。

“这是命。”

“老天爷叫你喝米汤,别想吃干饭。”

“马杰的桃园转让,咱村能接不?”

“他还拖欠咱村十几万工钱呢,这下转让了,咱可咋办?”

村民议论着,心里骚动着,伸长脖子观望着。

农历冬月初,风已有些割脸。傍晚时分,李国清叫响了房顶上的喇叭。

小院里挤满了人,100瓦的节能灯白花花的亮,这是李国清专门安装的,利于他在开会时观察村民的表情变化。他靠墙坐下,扫视了一遍会场,没发现缺席的。二里庄53户人家,一家一个代表。但老头老太太们闲着无聊,听说马杰的桃园要转让了,也来凑热闹。

乡村的月光明晃晃的,和灯光携了手,把村民们照得活灵活现——抬头看天的;低头沉思的;歪脖子抽烟的;抬起腿挠痒痒的……几个媳妇们把头凑近窃窃私语,老婆子们凑在一块儿,有的搂着个暖水袋,彼此间偶尔递上一句话。

李国清先问村民,愿不愿意集体经营,大家共同劳动,赚钱平分。先问集体后问个人,这是规矩。

200万,村里264口人,每个人头七千七百七十五块七毛,5口之家将近4万。二里庄的住户四、五口之家的居多。

问题一出,村民就炸开了。

“又回到大集体啊!集体干活我是最反对了,干的干玩的玩,肯定搞不好。”

“在地里刨食得看老天爷吃饭,今年的连阴雨把马杰都拍出脑溢血了,叫我拿4万块去冒险,俺不干!”

“集体经营,赚了好说,赔了可麻烦了,不能搞不能搞!”

集体通不过,在李国清意料之中,主要是今年的连阴雨让村民们没信心。其实搞种植碰上极端天气是很少见的,但村民们不这样想,他们只看现实,活生生的例子刚过去不久呢。

“集体经营干不了,个人呢?有愿意的不?”李国清问罢,用眼睛把会场过滤了一遍。

一片静默。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睛里是满满的期待——期待无人出头。200万的项目,要是哪个人斗胆接了,立马会成为村里的神话。但村里还没有这样的英雄人物,他们都这样想着。

李国清心里知道,二里庄能接这个项目的,只有3个人:李涛、刘中义和卢四海。李涛和刘中义都在外面做生意,对这个未必感兴趣。

卢四海是村里唯一的一个包工头,承包民房建造已十几年,手里有个一两百万估计没问题。不知他意下如何?

“‘三牯子’!你的钱存银行里睡觉能得几个利息?把这个接过来嘛!”李国清正想着,电工杨川朝卢四海叫道。

“三牯子”是卢四海的绰号。数十年前,村里的一条资深母牛产下第三个仔,是个公的,得名“三牯子”。卢四海的这个绰号和“三牯子”曾经的一场辉煌战绩有关。

“三牯子”有个异乎寻常的宽背,像个肉乎乎的宽毛毯,放牛娃可以躺在上面睡觉翻身。它的敦实和剽悍远超其他水牛,识牛的一看就知道这种牛打架生猛。

后村有个百战百胜的公牛叫“雄狮”。“三牯子”和它狭路相逢,大战30分钟后,“三牯子”以长长的弯角刺瞎了“雄狮的”一只眼睛而声名大噪,威震方圆十里地。

卢四海得“三牯子”的绰号是因为他能干,干起活来不要命。大集体时,别人一天挖5方土,他能挖9方,几乎是人家的一倍。人家形容他“一口唾沫两个钟”,意思是吐口唾沫,挥起铁锹来两个钟不用休息。

有一年他因偶遇风寒,支气管发了炎,吐痰时带血。他照样干活,吐一口痰喝一口药酒。人家问,你这是啥秘方?他说是以毒攻毒。

卢四海和杨川同龄,他俩嘴上互喊“老表”,一见面就掐。听到杨川调侃他,他嘿嘿笑两声道:“你这家伙,真是阎王爷出天花——净是鬼点子。马杰今年亏惨了,你还这么忽悠我,你咋不干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