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如此当官带着民众奔小康 > 第24章 可持续发展计划报告(二)

对于整个北溪村管理区,现如今,考察和调研的结果,许乔龙在脑海里和心中复稿了几遍,写了一张又一张的可行性经济计划报告草稿。

最终所得出的结论,那就是农民手中有东西,也能够生产东西,但是他们最缺乏的,是从工厂到市场,从市场到客户手里,这两个最大的闭环手段。

农民手里的东西,只能算是商品的源头,利润的大头,都让收购商和零售商,赚走了90%的利润。

如果能够有效的将这两个闭环,牢牢的掌控在农民的手中,那么每家每户,很快就可以富裕起来。

想要做好这两个闭环,那么农民就必须走出去,去大城市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销售渠道,也就是去大城市注册一家,售卖农民手中东西的企业。

只要在几个大城市,拥有自己的售卖店面,直接将源头的产品,售卖到客户的手上,只要能站稳脚跟,就能源源不断的为农民创造财富。

农民手中的产品,是他们花力气赚来的,再加上一些成本,到了大城市里面,减少了一个批发商的环节,竞争力可想而知。

但是想要做好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物,能够压下农民那一些,世代流传在他们心中的利己思想。

这一些可爱又可气的农民,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他们的眼光,非常的短浅,很少有人有大局观,有长远的眼光,看到未来的走向。

做任何一件事,只要是集体发力一起做的事情,前面再怎么赔钱,大家都能咬牙坚持,最困难的是,后面开始赚钱的时候,每个人的心理,就开始打起了小九九,到处都是小算盘,使得整个事业到处漏风,最终曲终人散。

想要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就必须在一开始,就与这一些农民,签订严格的合同和问责机制,利用这一些条条框框,将那些农民心中的蠢蠢欲动压下去。

所以想要跟农民打好交道,事实上,非常的简单,只要带头领导的人,没有任何的私心,所有集体事务以及财务,全部公开透明,哪怕最后亏得底朝天,这一些可爱的农民们,捏着鼻子都会认。

所以这一份农村农业可持续性经济计划报告,第一条:

那就是利用镇里和村集体的官方权威,镇里占股10%,村集体占股15%,剩下75%,由所有村民来入股。

由村集体出面,注册一家企业,企业底下所经营的行业,涉及到建筑建材材料;生鲜超市;水果批发市场;农贸批发市场;茶叶销售与批发市场;餐饮连锁店;药材种植基地等等,和开发的行业。

镇里作为监督单位,村集体作为企业负责单位,负责整个企业的运转和布局,村民作为人才市场,输送到各个行业,最适合的岗位当中。

村集体作为企业管理层,可以吸收一些有见地的村民,进入到管理层当中,协助整个企业的运转。

整个企业的管理以及布局,村集体拥有最高的决策权,任何关于企业的发展决定,镇里与村民无权过问,他们则拥有分红权,没有决策权。

第二条:

建立起高效明朗的透明机制,从企业发展前景,到财务公开,全部都要有一套高效的透明机制,所有股东,随时随地,都可以查阅整个企业的动向。

第三条:

所有北溪村管理区的土地,全部收归集体所有,由村集体所成立的企业管理层,制定这一些土地,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四条:

企业成立之后,所有的员工,都从村民里面选取,除了一些技术人才,和必要的高端人才需要外聘之外,原则上所有企业的岗位村民优先。

第五条:

启动资金由镇里和村集体承担,村民们用他们的土地,作为入股的资金,具体启动资金,需经过市场的考察和调研之后而定。

第六条:

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预防贪污**的出现,对于任何一个人,包括村民和官员,以及企业管理层在内,只要发现贪污**的证据确凿,绝对打击到底。

所有的违规犯法行为,全部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顶格处罚,从一开始成立企业,就必须要将这种最严厉的后果,告知所有人。

必须要让每一个人,清楚的知道,谁要是损坏集体的利益,谁就要承担顶格处罚的后果,任何人都不会替他求情,也没有任何情面可讲。

乱世堪用重典,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须要有铁血心肠的手段,任何人情世故,都不利于成就一番事业。

只有最严厉,最严苛的监督机制,和处罚机制,才能够牢牢的遏制住,那一些心里在打着小九九的人。

第七条:

一定要做好所有村民的思想工作,让每个人的思想和眼界,可以跟随企业的成长,而开阔起来。

成立专门的培训教学班,让村民们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前往学习,所教学的内容,就是外面世界,正在悄然发生的种种最新情况。

同时,要将商业与经济的本质,在教学过程当中,慢慢的灌输进入村民们的思想当中,必须要让村民们,心里明确的知道,商业的本质,以及经济的运转规律。

只有这样子,才能够带领着村民们,摆脱现如今穷困潦倒的地步,只有村民们的思想提高了,企业才能走得更长远。

如果觉悟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早晚都会出大事,因为许乔龙非常清楚,这一些村民们的尿性。

没理也要争三分,利益抢着要,讲究的就是杀鸡取卵,都认为只有将利润,装进自己的口袋,才是最保险的,剩下的他们可不管洪水滔天。

想要将企业长久的办下去,带领着村民们致富,这一种小农思想和小农意识,就必须利用教学的方式,慢慢的扭转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