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长生裁 > 开篇 大周时隔六年的两场雪

长生裁 开篇 大周时隔六年的两场雪

作者:人间武库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周帝国咸康十四年初,甫出正月,气候犹寒。位于帝国西北边疆的某个角落,入夜下了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雪。

子夜,凛冽大风从苍茫的黑暗原野而来,自漠北而下。

雪借风势,沿着斜向延伸的巨大山脉,迅速覆盖了几乎整个帝国的西北疆域,直至都城长安。

纷扬的夜雪中,位于皇城东北面的一幢狭高石木楼,次顶层,暖黄的灯火彻夜安静地照着。

“令月,大雪六年不遇,兆吉。”

“得鉴天阁预告于前,官民皆有所备,长安泰然。”

年轻俊秀的鉴天阁灵台郎,眼神中微有几分得意,正坐记录完毕后,搁笔合上册子,起身,小心仔细将其还入墙边绵长书架,累累的卷册之间。

看样子今夜要留宿在这里了。

但是身体依然毫无困意。

灵台郎想了想,突然心头一个驱使,索性拿一把伞,登了顶楼,推门走入观星台。

雪蔽天幕,今夜的星象自然是观测不了了,但是星辰本身,并不会因为不能被观测,就停止移动与变化,甚至它可能就在这种时候,发生一些巨大的异动。

师父说,这种不能被观测,发现的星象异动,就叫做变数。

也叫天遮。

变数永存,而天欲遮者,不可探,观星人不必为此纠结。

灵台郎咂摸一下,也是哦。但他心意还不想下去,于是干脆又往高台一端移动了几步,撑伞凭栏,居高临下,放眼欣赏起这雪夜下,安静如庞然睡兽的帝国都城来。

与此差不多时间,在那处最初开始下雪的西北角落。

一名看着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手拿一杆长木推子,顶着风雪站在自家土屋顶上,努力清理着四向厚实的积雪,以免老屋因为不堪重负垮塌下来。

这個偏远地方叫做固城。

小小的土城,落在一片偌大荒原的边缘,像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砣子,系在大块铺展开的旧绸布上。

虽名为城,但是小且破落,比不上内地随便拎出来的一个市镇。只不过因为周边大范围的荒凉,多有长途贩运的商队经过,在此落脚休整,所以倒也还有些房屋、商业和人气。

“鱼粥,你小心着些啊,麻溜推个几下,就赶紧下来。”

“是呀,哥,这雪冻的,风割的,你可快些下来吧。”

黑暗中,两道声音伴着炭火的噼啵跳跃,从屋顶下方透上来,不管是姐姐式的,还是妹妹式的,都一致带着担心和关切。

“好的,我这就下来。”

眼看积雪清理得差不多了,叶渝州大声应答,甩手先把除雪用的木推子扔在前院里。

拍拍手上、身上落的雪,准备从屋后靠山的位置下去。

但是,人在屋顶高处回身的时候,不经意间远眺了一眼,视线恍惚穿透雪幕,快速掠过了眼前小小的土城,落在远处被夜色和大雪覆盖,那片寂静无边的荒原上。

少年就这样站在屋顶漫天的大雪中,整个人怔住了一会儿。

直到下方院子里,一高一矮的两个身影陆续从屋里跑出来,站在积雪中,着急恼火地一起仰头喊他。

叶渝州这才回过神来,收回目光,赔笑认错下了屋顶。

“六年了。”

固城不是长安,这里没有鉴天阁和灵台郎,不会有人特意惦记,去记录一场雪。

但是他记得。

六年前,差不多时节,固城也下过这样一场大雪。而且也是夜雪。

一个名叫郑老篾的中年汉子,在那个雪夜子时,固城北去四十多里外的一片荒原里,捡到了两个孩子。

一个男孩,看着大约九或十岁的样子,另一个丫头,才只五六岁。

…………

郑老篾本身是一名极其普通的固城百姓。

日常除了耕种家里的几亩薄田外,最为重要的一项生计,就是帮小城过往的客商装卸货物,照看马匹,打杂出力。

然后,偶尔为了能多挣一些钱,或者家里生计遇着难处了,也会豁出胆气去接几次危险的引导商队过荒原的活。

那天夜里,他就是因为引导一队南方来的客商过荒原,折返回来晚了,才遇上了那两个孩子。

乍见时,俩孩子衣衫染血,浑身冻僵倒在雪地里,郑老篾上前触了触,没动静,还以为他们已经死了。

但是没有,就在他扬了一把雪在空中,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男童用一只冻得乌青的手,从后死死地抓住了他的裤脚……

于是,那天之后,这个妻子早逝的鳏夫,家里有了三个孩子。

一个亲生的女儿,时年十三岁的郑云娘。一个男孩,有一天家里吃鱼粥,郑老篾决定就叫他鱼粥。再顺便把一旁正开心玩着竹蜻蜓的小丫头,起名叫做蜻蜓。

蜻蜓机灵可人。

但是男孩鱼粥,从来到这个家的第一天开始,就痴呆不语,眼神如木,傻了足足一年之久,只偶尔在睡梦中挣扎呓语,含糊出声,才证明他不是个哑巴。

这期间,街面上有不少人都曾劝过郑老篾,让他趁早丢掉这个累赘。毕竟他们在固城的生活,本就已经艰难,不易。

只是郑老篾执拗不听。

“丢你娘丢,那可是咱一场父子缘分嘞。”他每次都这样回答。

因为家里多出来的这两张嘴,郑老篾这一年多进了三次荒原,所幸最后都平安回来了。

一年后,约莫是初春时节,固城突然来了一个说书的老头,住到距离老郑家不足二里地的山脚另一侧。

他家里有十大箱书,来时用了两架牛车搬运。

然后他把牛和车卖了,买了那处山脚的房子。

半个月后,开始在固城唯一的小茶楼说书谋生。

再后来的某一天,老郑家的傻鱼粥突然去问他借书看,开了口。

从此便正常了。

长了身体后,白天也会跟着郑老篾上街干活,挣钱糊口,然后夜里自去寻地方读书。

又一年后的清明节气,鱼粥夜读完回到家里,突然郑重行了大礼,向郑老篾请求,说是记得亡父姓叶,又巧曾住渝州,想取名叫做叶渝州。

郑老篾是个惯能体谅的豁达人,听了说,嚯哟那不一样还是我家鱼粥?当即便同意了,只要求鱼粥长大娶妻,多生几个娃娃,取两个姓郑。

转而,他又主动问起鱼粥,是否也记得蜻蜓家人的情况。

叶渝州说记得一点。

于是从此蜻蜓也有了大名,叫做李映月,随着年龄渐大,开始一边跟随哥哥读书识字,一边跟着姐姐学做针线,家务。

一家四口在边城的日子,虽不丰足,但也不至于挨饿受冻,总之,普普通通。

然而,岁月的脚步不停,就算只是这样普通平淡的日子,要一直维系下去,其实也不容易,凡夫俗子谁都无法预知,意外和厄难,会在什么时候突然到来。

郑云娘十七岁待嫁那一年,秋九月下,郑老篾出事了。

正如固城过去现在,许多冒险去做商队向导的人一样,平静而突然的,在某一次带领商队出去后,就没有再回来。

只有街面上渐起的议论,说是荒原贼匪近来猖獗,北契蛮子的零散骑兵又开始入境劫掠,就连大周官军都只守着营地小心防备,不再出来巡逻了。

于是,很快便有人在小城破落的土城门上,挂起了那块陈旧的警示木牌,固城所有人近期都不得再出荒原。

到此为止,郑老篾失踪这件事便结束了。

不会再有任何后续。

从来,固城出了这一类的事情,都不会有人出面组织帮忙出去找人,或寻回尸体埋葬。因为那样的行为实在太过危险,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远远大过于街面上某个人的突然消失和曝尸荒野。

固城人早就已经认了这桩事了。

在这个地方,这样的事情本身一点都不罕见,看的只不过是谁在何时倒霉不幸而已。

这一年,郑家的养子叶渝州,大约十四岁。

少年年纪,不很高大,也不算强壮,除去众所皆知前几年痴傻过一阵外,平常留给固城民众的印象不深,大体还算勤恳、懂事,话不多,更从不逞勇斗狠。

乡邻们断定郑老篾出事后的第二天。

清晨。

天还没有大亮。

冷风,湿雾。

固城人起床,开门,准备开始他们日复一日的劳作。

十四岁的郑家养子,独自一人从城外的荒原回来。

穿过低矮的城门洞,经过头顶的警示木牌,安静而令人意外的,出现在固城居中的街面上。

他的身上黑衫残破,背后系着一把旧柴刀。

右手悬握在胸前,用力扯着一根绳索,拉着身后一个用藤蔓编织的架子,架子上面,是他养父郑老篾被利箭穿了胸膛的遗体。

左手垂落,提着一颗头颅。

一颗用柴刀生剁下来的,北契骑兵的头。

这颗头,值五两银子。

那天早晨,几乎整座固城的人都从屋里出来了,人群安静地站在街道两侧,看他拖着藤架子,提着头,咬牙一步一步过街回家。

祭过养父后,又拿头颅去官军处领回来赏银。

没有人知道那个北契骑兵到底是不是叶渝州杀死的,多数人猜想这绝不可能,觉得应该是他恰好遇到一具北契兵的尸体,剁来的。

但是不论如何,单就因为他做下了这件事,在固城这个完全说不上民风淳朴的地方,就算是再贪婪恶毒的人,都不敢对老郑家留下的三个孤儿有任何欺凌歹意。

此后固城市上但有集体议事,也都会将叶渝州当做一家之主,喊来坐一张凳子,听事,说话。

五两银钱买了上好的棺材、墓碑……

郑老篾下葬的那天,得了他生前也没有的大面子,八抬八护的抬棺队伍里,好几个都是在固城街面上最说得上话的人物。

老说书也在人群散后来了一趟,祭拜过后,他在郑家院门侧边插了一支柳。

说这是他原来那地方的习俗。

又说,不如让云娘和蜻蜓两个都去茶馆给他帮忙,蜻蜓负责拿盘儿跟听书的客商讨赏钱,云娘嗓子好,学几个小曲,可以给他喝茶解手时顶个空当。

这是照顾孤儿给饭吃,云娘问过弟弟后,同意了。随后便传话出去,拒了媒人上门,说是因为家父去世,弟妹尚小,近年都不再说嫁。

叶渝州又回到了街面上。

如同养父郑老篾一般,继续做着给过往客商装卸货物,照顾马匹,打杂出力的活计。

一天天地长着身板、力气。

有时候遇见客商给钱不吝啬,但是没人接的荒原向导的活,也偶尔出来接上几趟,只不过每次到最后,都不免惹得家姐哭红了眼睛,揪住一顿打骂。

这一家,三个孤儿,就这样继续着他们在这座艰难边城,普普通通的日子。

一晃,又两年,又一场下在黑夜里的大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