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长生裁 > 第五章 马蹄声里说君臣(大章二合一)

这个评价,很高,乃至于让在座一部分本身崇敬陆鱼招的人,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太高了一点。

“高于太宗?!”果然,有听客忍不住质疑。

“理所当然。”老说书神色笃定答道。

“可是你刚说太宗是因为未能一统,才不入史书圣君之列,那圣阁主位极人臣,不也有瑕,没能辅助君王完成一统么?”

听客的质疑,乍听似乎不无道理。

但是,老说书连一丝思考犹豫都没有,直接就说了四个字:

“关他屁事。”

这老头,貌似突然一下辩出火气来了,在叶渝州的印象里,这种情况平常实是少见。

“……”那位与他辩论的听客也是愣住一下。

“若不然,你将这些话问诸葛武侯去?!”

老说书没好气反问,而后,慨然继续道:

“天下一统与否,在君不在臣,在时不在力,你所说之瑕疵,时之过,太宗之过,天下苍生之无力再负也,唯一非他之过。”

在这几句话里,叶渝州隐约听出了几丝愤懑和不平。

当场,听客里也没人继续再说什么,因为大家都明白,到此,陆鱼招便不必再往下评说了。

那个据说身形瘦小而笑容爽朗的小老头,是大周迄今最大的一個传奇,他的身上有着最多的可聊之处,但是也被天下人聊得最多,几十年下来,差不多都聊尽了。

关于陆玄机一生功业和事迹,便是路边随便抓来一个撒尿和泥的顽童,都能给你说出几件。

这天下给过他的各种评价与总结,也多不胜数。若有不知者相问,只需取其中三句回他,便已足够。

其一,大周立国当时,盛典辉煌,太宗亲笔题书,赠玄机:五代入喉,十国佐酒。

其二,陆鱼招死年,平海记史人公开注:吾书,若以历代大谋主单列一卷,陆玄机必在前五,可望前三。

其三,陆鱼招死后十年,天下道门推之为圣,总结评述其功业,其中一句曰:指分天下玄,墓镇诸皇陵。

这里道门的说法,认为大周立国之前的那段历史,真龙气运散逸,被天下共一十五处玄聚之地分而得之,各成气候,所以造成持续近百年的割据混战,如葱草般冒出来近六十位帝王……这场浩劫,若非陆鱼招横空出世,不会轻易终结。

正是陆玄机,先随太宗征伐平定,后又以一座鉴天阁移星分玄,一座己身墓镇压诸姓,才终于遏阻了这百年分龙气。

使天下得以稍定,苍生得以生息。

“可惜,天不假年。”

“那当朝右相杜微时,杜相如何?”

现场有人还在感慨惋惜,陆鱼招年只五十六岁,便驾鹤西去,有人已经意犹未尽,由这位开国右相,联想到如今朝堂上的杜相了。

老说书看了提问那人一眼,了无精神,开口评道:“治世普普通通,乱世全无用处,危局抱头嚎哭。”

他!他竟然敢这样评价当朝右相?!

要知道,这位可是还活着的,而且正当权,门生为官遍布州府,自己的官声,一向也颇不错。

听客们震惊过后,稍作自我感觉,意外并没有害怕……

他们此时已经完全兴奋起来,收不住了。

“柱国大将军黄印嗣,如何?”

又一听客发问,考虑当前大周边境不宁,北契、北顽虎视眈眈,这一问所涉之人能力到底如何,关系到在座每一个人的命运。

老说书思索了一下,并未直接正面评价,而是说:“说起来,黄老将军当年有一件事,我颇服气。”

听客们顿时好奇,追问:“何事?”

“早年,太宗曾亲口向黄印嗣提亲,希望他将其独生女儿,嫁与当时太子,也就是后来的高宗,陈则。黄印嗣拒之。太宗以为他是哪里不喜欢陈则,当即改口,许黄印嗣在诸皇子中任选一人为婿……”

“皇恩浩荡啊,黄将军最后如何选的?”

“黄印嗣不假思索,再拒。”

众听客:“……”

“大宗不解,问他为何。黄印嗣起身离席,同时只答一句,谁家有花填淤泥?所以单就嫁女儿这件事,他嫌弃的,并不是哪个皇子,而是太宗全家。故而老夫认为,黄老将军,真良父也。”

在座众人闻言哄笑。

笑着笑着,一部分人隐约察觉哪里不对,这问的可是柱国大将军啊,事关家国安危,怎的只说他当爹如何?

“那黄老将军军事方面如何?”听客忍不住追问。

“尚可。”老说书淡淡评道。

“只是尚可?!”

“确实只是尚可。”

“老将军一生百战,战绩彪炳,功勋卓著。”

“当年胜他者众。”

“那为何他是柱国大将军?”

“因为,命长。”

老说书说到这,抬手示意结束这一问。

“那镇军大将军,董千文,先生觉得如何?”近处一名听客接着问道。

这回,老说书还没来得及开口,一名已经收不住自己的听客,便抢着评了:

“阿谀奉承之辈,靠着攀附国舅爬上高位的玩意,迟早误国,评他作甚?!”

老说书看一看他,微笑点头,表示赞同。

“那咱们这延州将军汪度呢?”

“牵马辈,不足评。”

“延北关守将,定远将军邓聿成,如何?”

“可与汪度同去,互相牵马。”

“……”

“莫问了,莫问了,各位切莫再问将军了,再问下去,也只会教咱愈加胆战心惊。”

一名听客直接站起身来,阻了他人,道:“我问一个,前鉴天阁首、太傅,储世衍,先生觉得如何?”

“这厮还消得评?”那名已经彻底收不住自己的听客,再次抢道:“星月照金屋那件事,难道还有人没听说过?”

余客皆答:“听过听过。”

所以这事看来确实流传甚广,民间相传,说是这个储世衍,在担任鉴天阁首和太傅期间,贪赃枉法,收得金银珠宝无数,最后胆大包天,竟然用鉴天阁高塔上的一间屋子藏赃。

一日,储世衍欣赏完赃物,忘记关窗了,入夜,星月光芒透窗而入,照在如山的金银珠宝上,以至整间屋子都在夜幕中耀眼夺目,一夜之间,长安满城皆知。

“可惜咱大周好好的鉴天阁,都被他牵连,污了几许名声。”

听客怨声叹了口气,接着表情突作神秘状,继续说:

“再我听闻隐秘,他还有一桩事,妄图干预立储,你们说是多大的罪责?想来若不是当今皇上顾及多年情分,这厮早该问斩了。”

“当真?”

“当真!”

“那真当杀了!”

一片哗然惊骇中……老说书笑着,再次表示赞同,道:“你看,好多事,伱们都知道。”

“鱼粥。”蜻蜓去给客人们添了一圈热水回来,仍在角落里蹲下,拉了拉哥哥衣摆说:

“你发现没?他们问了一大圈,没人敢问皇帝,我是说咱大周现在的皇帝。”

事实情况确实如她所言,全场一直也没有人问及当今皇帝。

虽然刚才一上来就有人把太宗问了,但那毕竟是已经故去,成为历史的人,实际皇权的威严及百姓内心的畏惧,始终都还是在的。

“怎么,你好奇想问?”叶渝州笑着问道。

“是有一点。”蜻蜓一边思考,一边说:“但是我曾听客商们说过,皇帝好像一直病在床上,许多年了。既然这样也没什么好问的,总不能问他如今身体好些了么。”

“说的也是。”叶渝州笑着赞同。

“唉,也不知道皇帝突然哪天病死了的话,还让不让说书,是不是得歇上一阵子才行?那样没得银钱进账,云娘估计更要急死了,人又闲又焦心的话,还不得每日拿我开刀呀?”

李映月突然担心,发起愁来。

“嘘。”叶渝州连忙示意她噤声,虽然说天高皇帝远,这种话最好还是不要当众乱说的好。

“那咋的,本来就是随时会死的人,总不成因为我说了一下,就诬赖在我身上。再者我说这话的意思,分明还是盼他好好活着呢,咱也好继续说书挣银钱……”

李映月放低了声音细碎嘟囔,多少还有些不服气。

叶渝州无奈,只好不出声板起脸,拿眼瞪她。

李映月见状,也把两只清亮眼睛瞪大,鼓起腮帮子同时紧紧闭住双唇,像一只凶猛的小兽呜呜发威,探身朝叶渝州虚扑一下……不再作声。

小丫头性格倔强,又因日常与家姐争辩、抬杠,养成了一张不肯认输的嘴,这其实便是她每次最后向叶渝州服软的方式和表现了。

叶渝州表情随之放松,温和笑起来,伸出手轻轻去把她一边鼓起来的腮帮子摁平了,换话题说:

“说起来,我倒是有一个当今朝堂上的大人,突然想问说书爷的。怎样,待会儿等我问了,你也帮着听听?然后好告诉我,你觉得这人如何。”

这是要找我帮忙一起做评判了?看来在鱼粥眼中,我说的话,通常也还是有些道理的……李映月这样一想,立时神情展开,认真点头说:

“好!”

这时间,茶馆外头的天色已经有些昏黑了。

固城南门,突然一声马嘶声传来。

来了!

期待已久的商队终于到来,在南门等候的人群全部激动起身,舒展筋骨,准备开工。

“赶紧的,去一个人,上茶馆喊鱼粥去。”

但是,刚这一声马嘶实在太过响亮,北门的人,一样也听见了。

“南门!快!”

守在北门的一群人迅速起身,拼命奔跑。

轰隆隆从茶馆外的街面上卷过。

“回头一个,喊鱼粥去,让他赶紧过来,准备谈价钱。”

茶馆二楼,听客们已经连着又问及了好几位当朝重臣,老说书三言两语一一评过。

“礼部侍郎宋知籍,先生觉得如何?”

角落处一个声音发问。

老说书转头,朝叶渝州看来。

两人之间十分熟悉,老头当然认得这是叶渝州的声音,但是听他在这一环节发问,这几年来还是第一次。

这时间,固城南门,密集的马蹄声急速而来。

骑马的队伍身形逐渐显露。

“散开!快,散开!”

“不是商队……”

急切的呼喊声中,原本围住城门口的一群人,连忙向两侧退散。

连带着后续而来,北门的一群人,也赶忙向街道两边避让。

二十余匹骏马蹈雪而至,呼着粗壮热气,没有丝毫减速,疾奔入固城南门。

马上人俯身,过门,再起身。

身上披风荡起,露出腰间佩刀、佩剑。

骑兵!

虽然这些人的身上并没有穿着甲胄,但是在边境线上讨生活的固城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是骑兵,而且绝不是一般骑兵。

马不是普通马,衣不是普通衣,兵自然也不是普通大周边兵,就连他们腰间显露的刀剑上面都刻有精妙的兽面纹。

气势惊人的骑兵队伍,纵马沿主街而去。

至中段,小茶楼处,突然集体拉扯缰绳,其中约一半人就地翻身下马,而另一半人,竟是直接从马背上腾空而起,于空中展开身形,复往高处掠去。

这场面……楼下两名“奉命”来喊叶渝州去谈价钱的固城汉子,茫然站在茶馆门前,慌得不知所措。

“你是问宋知籍?”茶馆内,老说书目光直视,缓缓问道。

叶渝州点头,“是的。”

嗖嗖嗖……呼呼呼……十余名高手在大风中飞掠屋顶的声音,落在屋后的声音,清晰透墙而入。

接着,是噔噔瞪一连串上楼梯的脚步声。

出事了?听客们一下慌张起来。

虽然小茶楼的窗户紧闭,他们并不能看到外面的情况,但是刚刚这一系列的声响,已经足够他们把整个画面想象出来了。

那绝不是他们这些平民百姓,轻易能见到的场面和高手。

“不会是……”

张嘴的客商话没问完,忙又把嘴巴闭住。

就像另外一部分匆忙起身,准备做点什么的人,下一个动作,不是颓然重新坐下,便是站在原地不敢动。

虽然客商之中肯定也有修习过武艺的人,但是面对这样一群能轻松飞掠茶楼屋顶的官军,他们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更没有反抗的勇气,什么都做不了。

蜻蜓仍旧在角落里蹲着,用力拉紧了叶渝州的手,一边紧张害怕,一边却还是忍不住好奇地向门口张望。

叶渝州也没动弹,就这样把手给妹妹拉着,觉她凉时,用力反握一下。

上楼梯的脚步声,此时在门外停住了。

呼,呼……鼻息紧张。

屋内除了努力压低的呼吸,连一丝声响都没有。

里面人不动。

外面人不知为何,也不动。

直到,“咔哒”一声,老说书将手中粗瓷茶杯随意放置桌面,缓缓咽下一口茶水,而后平静看向门口,问道:

“谁家的狗?”

木门应声被推开,一前二后,三个身形挺拔的锦袍大汉走进来,走到老头说书的长方桌前不远,整齐单膝下跪俯首,道:

“东宫门下伏阶鹰犬,参见储阁首!”

其实他们应该叫做伏阶卫的,但是老说书……不,前鉴天阁首储世衍,刚问的是谁家的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