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22章噬心消息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22章噬心消息

作者:贰更2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翌日。

李平安来藏书阁点卯。

大乾藏书阁位于皇宫北侧,也是京城最北边的建筑,按照坐北朝南的依据,算是皇宫背靠着藏书阁。

传闻是太祖特意选址,意为藏书乃国朝倚靠。

门口有禁军当值,查看过李平安的敕牒,立刻进去通报。

片刻后。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出来,身上穿着藏蓝官袍,袖口沾染乌黑墨迹,衣摆洗的发白,看起来很是邋遢。

“唐大人,我是佟成宗,暂任藏书阁学士。”

“见过佟大人。”

李平安连忙躬身施礼,眼前老者是顶头上司,藏书阁首席官员。

“无需多礼。”

佟成宗领着李平安进门,边走边说道:“咱们这地界是个养老衙门,清水中的清水,也就不用在意繁文缛节了。”

李平安微微颔首,听明白了话中意思。

藏书阁中当值的官员,都是没前途的老头子,熬着年岁领一份俸禄,大家都半截入土等死了,自然也就不用曲意逢迎。

譬如天牢全体官员迎接李平安,藏书阁只一个官出来,其他官员毫不在意。

藏书阁不是一栋楼,而是占地面积数十亩的建筑群,按照玄妙规律建造六十座存贮书籍的阁楼,分别以天干地支排序起名。

二人穿过几道月亮门,来到戊申楼。

进门看到里面两個绿袍官儿,坐在太师椅上左手书右手茶,读一页滋儿一口,很是悠闲自在。

佟成宗训斥道:“老张,老李,又在摸鱼偷懒。”

“我俩在修书,可不是摸鱼。”

左边老张抬了抬眉眼,对李平安点了点头,解释道:“这卷《清微子金丹大要》,有句话比另一卷多了个哉字,正商量着谁对谁错呢!”

佟成宗闻言,非但不气反而叮嘱道。

“这可是正事,必须查阅清楚。”

“……”

李平安听的很是无语,这卷道经曾经读过,多个哉少个哉并不影响,毕竟只是个语气助词,竟然成了同僚工作。

从这事儿就能看出,藏书阁当真是养老衙门!

佟成宗介绍道:“这是新科进士唐玄,来藏书阁修书,以后就在这当值。”

老张诧异道:“你就是那位花甲进士?”

李平安点头道:“侥幸得中。”

“了不得了不得。”

老张面带羡慕:“我听说了你的故事,牢中读书十一载高中进士,此等前无古人的壮举,将来定能留名史册。”

老李眼睛发亮:“唐大人与咱们一同当值,兴许能顺道留名!”

“说得有理。”

老张轻咦一声,看李平安的眼神热切了许多:“唐大人,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问咱老张。”

李平安说道:“叫我老唐就好,显得亲近。”

“不错不错,老唐快来品品这陈年铁观音……”

老李和老张热切邀请下,很快与李平安混的一团和气,坐在太师椅上品茶读书。

佟成宗见此情形,倒少了许多麻烦,知会一声就离开。

戊申楼中有四桌四椅,左右各二排列,满配就是四名编纂官员,然而非必要没人来这地界,大多数楼里都没有满人。

李平安办公位置在右下,老张在右手边,老李在斜对面。

喝茶的功夫,翻了翻桌上书籍,《太上洞渊养神咒》、《明真破妄通仙妙经》、《清虚真君语录》……

薄的厚的新的旧的十几册书,全是些道门修仙秘典,也就是燕道长所说的伪经。

毕竟世上没有修仙之法,所谓的仙经就是先人臆想,整理成册后流传于世,不知骗了多少后人。

老张说道:“这些书是老徐留下的,那厮一心修仙问道,天天钻研养神炼丹,已经走火入魔了。”

“咱们这些老头子,总得有点念想,否则和死没两样了!”

老李话音一转说道:“老徐的念想太荒诞,异想天开,咱哥俩儿就切合实际,留名史册比修仙问道靠谱多了。”

李平安听着俩老头说话,原本以为枯燥的修书,变得颇为有趣。

“老张,我当值该做些什么?”

“没事儿干。”

老张说道:“藏书阁建立至今八百年,该修的书早修完了,我们就挑挑错,没错就读书品茶对弈酌酒听曲……”

李平安诧异道:“还能酌酒听曲?”

“当然。”

老张理直气壮道:“酌酒是编纂酿酒书籍,听曲是记录先贤乐谱,可不是闲来无事。”

嚯!

李平安惊叹出声,那这般说来,世上万事万物都能算修书。

随后又问了几件事,愈发明白什么叫养老衙门了。

当值就是读书喝茶,随便编个养病的理由,十天半月不来也没人管,若是同僚很长一段时间不见,大概率你会收到丧帖。

“如此甚好。”

李平安满意点头,当真是好地界,不耽搁外出办事。

“老李,我该去哪里寻书编纂?”

“六十座藏书楼有人的随便进,没人当值的向老佟拿钥匙。”

老李好奇道:“老唐想要看……嗯,修哪一类书?”

李平安假做沉思片刻,回答道:“我对神怪志异、奇人异事、古今野史之类有兴趣,便编纂此类典籍吧。”

“啧啧,又一个老刘!”

老李说道:“老刘在戊辰楼当值,最喜此类书籍,神神叨叨的说野史中有历史真相。”

李平安反问道:“那究竟有没有?”

“有个屁,老刘钻研的野史太野了。”

老李说道:“前些时日与我说,通过野史总结出来,太祖活了一千年,至今还没死呢!”

老张哈哈大笑,也跟着嘲讽老刘几句。

李平安眼底闪过异色,世上真的有长生之人,按照燕道长所说还不止一个。

大乾太祖横扫天下,没准就获得了长生奇物,至于为何传出死讯、隐世不出,兴许是补天教等组织追杀。

品了会儿茶,聊了会儿天,眼见着到了晌午。

李平安去戊辰楼拜访老刘,搬回来厚厚一摞书籍,《神异志》、《搜奇传》、《酉阳杂书》、《九州广记》……

按照老刘所说,这只是神怪志异典籍的极小部分。

大乾藏书阁建立八百年,藏书何其浩瀚,即使某个分类也数以万卷,终人一生也难以读完。

晌午。

李平安跟着老张老李去吃饭,藏书阁有独立伙房,位于所有阁楼正中,原本是官署大堂,现在改成了宴厅。

左右分列每人一小桌,平日里吃饭,逢年过节聚会都在此处。

由于藏书阁禁止烟火,所以吃食都是外面送来,鸡鸭鱼肉美酒佳肴应有尽有。

李平安挨着老张老李坐下,环视一遭数了数,大概四十来个老头子,算上请病假休息的也不超过六十。

难怪有的阁楼上锁,属实编纂官员太少。

据老张讲述,藏书阁最兴盛时,曾有三百编纂五千侍读,堪称盛极一时。

吃饭时。

佟成宗简略介绍了李平安,大家都听过花甲进士的名头,或真心或假意的欢迎一番,各回各自地界当值。

回去路上,李平安好奇道。

“咱们这般吃法,户部没意见?”

大乾各部门有自己的伙房,譬如唐英所在的刑部,中午一般都在官署吃,消耗银钱由户部拨发。

吃食标准乃太祖制定,并留遗诏万世不改,所以很是节约简朴。

刚刚吃的饭菜,已经百倍超出定额。

“户部敢不拨款!”

老张冷哼一声,对着皇城睨了眼。

“本官斗争失败,没了进取心,自愿来这里修书等死,还不能享受享受?胆敢待遇差了,那就串联一番重回朝堂,斗到死!”

李平安愕然,稍稍打听了老张的出身。

建武四十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正统三年与苏明远政斗失败,在皇城外跪了三天三夜,心灰意懒来藏书阁修书。

李平安笑道:“老张你竟然是顽固旧党……”

“……”

老张默然无语,沉默许久叹息道:“当年读书读傻了,只想着祖宗之制不可变,实则世上无不可变之法!”

老李赞同道:“苏公身虽死,名可留于百世!”

李平安诧异的看着两个老头,谁曾想当年的顽固旧党,如今成了真正的新派。

世事、人性玄妙,莫过于此。

上午厮混半日,下午用心当值。

李平安翻阅书册寻找有关复活的志异,每寻到一处就抄录记下,攒的多了再逐个筛选真假,遇到不能证伪的就亲自去事发地调查。

这是个日记月累的事,急不得。

老张老李仍然在喝茶,讨论了会儿究竟要不要“哉”,最后抓阄决定。

完成今日修书,二人惯例冥思苦想:如何留名史册?

“昨儿我梦到了个好办法,咱们趁着修书的机会,在骑缝里留下名字,后人看到了就能记住……”

“老李你糊涂啦,这法子已经讨论过,同名同姓的成千上万,流传下去谁知道是咱俩?”

“我还有一计,将同名同姓的奇人异士,加几句话就成了咱门!”

“窃人名声,君子不为!”

“……”

李平安听着争论,暗自摇头。

二人嘲笑老刘老徐偏执,殊不知他们也是如此,千方百计留名史册的执念,与修仙问道、痴迷野史并无区别。

推人及己,又何尝没有执念?

读书至夜幕时分。

李平安瞅了眼刻漏,已至酉时。

朝廷官员秋冬季节申正下值,老张老李早已告辞回家,只剩下李平安孤零零的读书,耳边传来寒风呼啸,凭添几分寂寥。

“再读几册。”

直至天完全黑了,楼里禁止点燃蜡烛,李平安整理好书桌,起身来到书楼旁边的廨房。

藏书阁兴盛时官吏数千,搭建了打量廨房用于办公,如今改造成了官舍,供官员劳累了休息瞌睡。

官舍青砖灰瓦一长排,李平安随意寻了间推门进去,内里布置极为简陋。

一榻,一桌,一椅,颇为空旷。

平日里有差役打扫,倒也干净整洁。

李平安盘膝坐在床上,运转混元功,双目倏然化作赤红,眉心黑纹如多了只眼,苍白头发隐隐泛着红光。

恐怖杀意涌上心头,不断侵袭神魂意志。

“走了捷径,就要付出代价!”

李平安竭力稳定心神,练了两周天功法,真气增长了一丝丝,随后关紧门窗和衣而卧。

窗外风急雪骤,梦中与媳妇幸福美满。

翌日清晨。

李平安睁眼看到房顶椽木,呆愣许久才从梦中醒来,确定痛苦悲伤才是真相,起床打开窗户,见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瑞雪兆丰年,不知要冻死多少人……”

前衙点卯,回到戊申楼继续读书,由于是有目标的查阅,翻起来特别快,晌午时将昨天搬来的一摞书看完。

李平安来到伙房,发现不止老张老李没来当值,而是大部分同僚都不在。

“老唐,昨儿没回去?”

佟成宗见李平安面露疑惑,旋即解释道:“藏书阁再怎么没落,也有无数珍贵典藏,有禁军、东厂的高手护卫。”

李平安说道:“昨儿看书太晚,又下了雪,就在官舍睡了一宿。”

“以后莫要太劳累,陛下让云公公传了话,可要对老唐好好照顾。”

佟成宗言下之意,若是祥瑞中途夭折,岂不是打了陛下脸面,所以李平安必须好生活着,活得岁数越大越好。

“臣拜谢陛下恩德!”

李平安感激涕零,对着皇城拱手躬身,一副忠臣模样。

昨晚在官舍借宿一宿,立刻有护卫上报给佟成宗,显然藏书阁是外松内紧,不似表面那般宽松懈怠。

下午乃至第二天,老张老李仍未当值。

直至雪化了地干了,他俩的病才好了,回来继续研究如何留名青史。

转眼过去一月。

李平安已经融入了藏书阁,或者说没什么可融入,这里的老头子少言寡语,扑进浩瀚书海中追求真真假假虚妄荒诞的执念。

这日。

唐英来到藏书阁外,做为陆尚书的心腹师弟,朝廷新派青壮,官场当红炸子鸡之一,却没有任何官员出门迎接。

老头子们或许是清高,或许是心有愤懑,对外面官员又几分鄙夷、排斥。

值守侍卫通报一声,李平安出门看到身穿青袍的儿子。

唐英沉声道:“父亲,刑部接到一桩大案,或许与噬心老魔有关。”

“仔细说说。”

李平安声音平静无波,只是寒风倏然激烈狂暴,刮的唐英面皮刀割般疼痛,汹涌磅礴的杀机恐怖惊悚。

“一月前,有流民去京衙报案,他儿子丢了……”

孩童失踪案在京城很是寻常,大概率是拐卖,也有可能失足落水、野狗叼了去,经过衙役走访调查,没有发现任何踪迹。

每年类似的案子数十起,区区流民也不值得大动干戈,惯例定了悬案。

“直至前几日,几个刑部胥吏在荣丰楼吃酒,在肉中发现了截指骨,在场的仵作认出是人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