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37章双发手炮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37章双发手炮

作者:贰更2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炎炎夏日似火烧。

平和坊。

鲁氏铁匠铺。

炽热的炉火扭曲空气,锅炉行人纷纷绕开。

当当当的捶打声连绵不绝,带有奇特又厚重的韵律,走进铁匠铺,内里空间不大,地上成堆的粗糙铁块,墙上挂着各式铁器。

刀枪剑戟,镰刀斧头,以及精巧的铁制零件。

李平安与打铁的汉子说道:“鲁大师,时日到了,那四根管子打造成了吗?”

“在那儿挂着,自己去拿。”

鲁大师身高不过五尺,浑身肌肉盘虬,整个人看起来像横竖一般长的大圆球,每次挥锤敲击,全身筋骨肌肉就会伸缩律动。

李平安练武四年,涉及内外功法,也见识过智刚、燕赤霄这等高手,眼界非寻常江湖人能比。

自然能从打铁架势认出,鲁大师在修炼极为高明的锻体之术。

从墙上取下管子,说是四根,实则是两两拼接的双筒。

一尺多长,外口径两寸多,管壁二分左右,拿在手里沉甸甸至少有三四十斤。

“这就是玄铁?”

枪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枪管,首先就得足够坚固,否则装药量多了容易炸膛。

李平安打听遍了京城铁匠铺,唯有鲁氏能锻造玄铁,而且手艺高明,能打造各种精巧零件。

玄铁与铁不同,颜色深黑,极为沉重,熔点高不易锻造,在李平安看来应是一种独特的元素。

“按照你的要求,用钻造法打孔,内里经过打磨,没有任何缝隙瑕疵。”

鲁大师好奇铸造四根管子的用途,不过没有询问,他只想多打铁赚银子练武。

“承惠三百两。”

“……”

李平安不禁嘴角抽搐,幸好提前说了价格,否则以练功消耗速度,早就支付不起了。

近几个月,大蟾气与锁阳功已经暂停。

即使连续发了三场横财,终究禁不住持续消耗,如今只练两门外功。

随后又去了另外几家铁匠铺,分别取了枪托、扳机、弯钩、通条等部件,回到殓尸房组装成了简易手枪。

由于枪管过于粗大,更像是手炮。

前世刷过不少塑改铁,粘改焊,一天三顿小牢饭的视频,对燧发枪有所了解,只是资金不足,无奈做成简易的火绳枪。

每把手炮两个扳机,两根火绳,对应左右两个枪管。

这也是为了预防瞎火,一发没打出去,再来一发。

子弹是铁砂毒粉混合物,搀着几颗铁珠,动力来源是自制的黑火药,用纸张包成条状,底部是铜片。

引燃火药后,产生向后推力让铜片闭锁引燃孔,以增长向前的推力。

“威力不必担心,可以加大药量。”

“唯一的缺陷就是填装,不过预先装好四发霰弹,足够对付贼人,我又不打算用来战争。”

“抽空去城外试试威力!”

李平安看着两炳手炮,连木托足有近两尺,傻大笨粗,不适合挂在腰间。

将来有了银子,可以研究燧发,缩小尺寸降低重量,出门随身带着,安全程度大幅提升。

“自保已经足够,咱又不出去乱逛。”

“更何况举一反三,还可以弄两个炸药包,贼人来得多直接就扔院子里,或者点燃了从墙洞跑出去。”

“嘭!什么杀劫都没了……”

炸药包比枪容易多了,缺点就是太废房子。

殓尸房可不是李平安的产业,地皮房屋都是朝廷所有,炸塌了必须盖上。

……

建武四十年秋。

秋。

时隔二十一年,北方再次得中状元。

承天门外唱名时,北方士子无论中或不中,尽皆激动地掩面而泣。

时来天地同借力!

建武帝需要平衡南北,太子需要拥护父皇,北方读书人需要朝廷认可,北方百姓需要一个标杆。

苏明远彻底成了北方第一才子!

许多南方士子不服气,抨击科考不公,要求公开试卷,甚至在承天门外聚众闹事,向朝廷施压。

结果不等衙门来人,北方士子将他们一冲而散。

读书,我们不行。

打架,你们差的远。

……

殓尸房。

清清静静。

李平安躺在逍遥椅上,细心的用油布擦洗手炮,有油膜覆盖能延长使用寿命。

“再有上次的危机,根本不用任何冒险。”

先前在城外实验手炮威力,在一丈内射击,铁板都喷成了筛子。

武者是血肉之躯,坚硬程度比不过铁板,理论上没有任何人能扛得住近距离霰弹轰击。

勉强扛住了,还有炸药包等着。

“幸好九成九的武者不通真气,否则真气外放护体,手炮威力当真不好说。”

李平安面带喜色,有了手炮,总算彻底消除了大部分恐惧。

生死一线的感觉太难受了,任谁经常不断的遭遇杀劫,保准精神崩溃变得疯狂。

咚咚咚!

房门久违的响起,石三的声音传来。

“小安子开门,送席子来了。”

李平安连忙上前迎接,自从收尸人都去了安定坊,殓尸房的生意一落千丈,全靠着天牢支援才能维持。

狱卒送来的尸骸,远比流民油水丰厚,可惜他们也是搜尸高手,摸出财货的概率不大。

石三从板车上拖下草席,抬着尸骸进殓尸房,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小安子不是与状元公相熟么,怎么没去东宫吃酒?”

李平安连忙摇头:“那是街上谣传,就一面之缘而已,咱哪有资格与文曲星相熟!”

前些日,太子在东宫为苏明远摆状元宴,给许多人发了请柬,都是微末时的好友、故交。

有读书人,也有乡下老农,甚至还有春风楼花魁,以彰显状元公发达不忘初心的气节品质。

此番做法轰动京城,引得街头巷尾议论,受邀的百姓将苏明远吹上了天。

李平安本就不愿意去,又没收到请柬,两全其美。

“你也忒不会钻营,既然认识,那就厚着面皮上门,说几句吉祥话就能混进去。”

石三羡慕道:“可不是为了吃喝,而是借机会结交人脉。司狱大人去了,回来时满面春风,传言搭上了东宫,不日就要高升了!”

“咱没这本事。”

李平安对太子没甚好感,一是源自威远侯恨屋及乌,二是近年来东宫动静越来越大。

时不时就举办文会,邀请名士大儒,引得满京城轰动。

陛下还没死呢!

这话可不能与石三说,听到了不举报都是杀头罪名。

李平安掀开草席,里面躺着个残缺不全的尸骸,刑法比先前更加酷烈,整个人都成了囫囵血布袋。

“这厮犯了什么大罪?”

“太有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