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45章物伤其类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45章物伤其类

作者:贰更2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武四十二年。

六月初九。

太子赵信谋反失败。

京城戒严,禁军挨家挨户搜捕反贼。

……

殓尸房。

李平安塞了两锭银子,弯腰撅腚说了不少好话,才送走了搜查禁军。

房间停放的尸骸,有不少是东宫属官尸骸,那禁军竟然以此为由,要抓李平安去衙门审问。

“这也忒离谱了,竟然说咱窝藏反贼!”

早就听说,每每发生大案,就有百姓遭受勒索。

李平安先前不在意,自持有官身,勉强算是朝廷鹰犬,今儿遇上了差点忍不住,给那禁军一手炮。

三天后。

太子谋反案抓的差不多了,京都结束军事管制。

这种案子反而比什么杀人案、盗窃案容易调查,因为根本用不到证据,只要与太子走得近,就得天牢走一遭。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不是反贼也成了反贼。

一个斗争的结束,又是新斗争的开始。

眼下朝廷最重要的是立新太子,关乎国朝根本,关乎百官仕途。

文武百官平日里个个温文尔雅、精致考究,自诩为贵族,如今为了利益顾不得形象,吵架吵出了火气,竟在勤政殿就大打出手。

虚假的官场斗争:阴谋诡计,波诡云谲。

真实的官场斗争:文官揪头发,武官撩阴腿。

这些事传到百姓耳中,成了茶余饭后的乐子,胆子小的偷笑几声,胆子大的说官老爷与咱一样。

半月后。

京城恢复了往日热闹。

街上没有了禁军巡逻,百姓不用担惊受怕,却也没过得太平。

或者说,从未有过真的太平。

衙役捕快借着太子谋反的风,肆意敲诈勒索,胆敢有怨言就抓去衙门,自古民不与官斗,百姓只能选择花钱消灾。

李平安忙碌了大半个月,又发了笔横财,比术士案还要多,两相加起来足有两千两。

“这种好事年年来一回,咱就能武道大成了……”

第一回发灭门财,李平安还感叹吃人血馒头,现在心底开始期望,当官儿的多死几个才好。

发了财不享受,那就白发财了!

春风楼。

丝竹声阵阵,靡靡之音不绝于耳。

二楼三楼的包厢已经满客,李平安只能在一楼,与相熟的客人拼桌。

“娘希匹,这两回杀了几百几千个官儿,怎么京城有钱人还这么多?当真是和野草一样,杀一茬,又长一茬!”

李平安心底暗骂,面上笑嘻嘻,与同桌客人评头论足。

台上姑娘舞姿娇媚,台下客人连声叫好,一切与去年、前年、大前年并无不同,仿佛术士案、谋反案根本不存在。

杀多少人无所谓,只要我没死就及时行乐。

忽然。

名唤刘波的客人叹息道:“前些日辉叔死了,前儿本想去吊唁,结果家中没人,据说在乡下办的丧。”

李平安眉头微皱:“怎么没发丧贴啊?”

辉叔是坊间相熟的长辈,其子在天牢当值,亦与李平安关系颇近,死了定会发丧贴通知吊唁。

“全家都死了!”

刘波叹息一声:“据说是那天夜里,有贼人趁乱劫掠,辉叔家运气差……”

李平安听到这个消息,沉默了许久。

“又走了个相熟的人!”

人的一生,总是不停的告别。

前些日还遇到辉叔,听他说儿子将要升职,过些日就摆酒清客,谁曾想转眼就没机会了。

李平安问道:“怎么去乡下办丧?”

“还能怎么回事,家产让同族瓜分了,舍不得花钱在京城办呗。”

刘波连喝了几杯酒,有些微醺。

心中郁气憋不住,起身一手端酒一手向前探,脚踏丁字步,腰背微向后靠,拿了个唱腔。

“讲什么欲把廊庙挽,空怀壮志未除奸,叹什么生死离别遭危难,举目四顾心茫然……”

一段唱下来,调正腔圆,竟然不输富春班的角儿。

同桌的客人纷纷叫好,这段戏讲的是大乾太祖,遭地方官吏陷害流放,不得不造反的故事。

没人注意到同桌的落魄书生,低头默默喝酒,眼底闪过凶光。

李平安喝了壶酒,感觉很是寡淡,台上的姑娘也不甚合眼,熄了彻夜批判的心思。

回到殓尸房,练了几趟铁布衫,出了一身汗方才畅快。

“还是有些看不开!”

这几年生生死死见多了,自诩已经彻底冷漠,今儿听闻辉叔全家噩耗,忍不住心生戚戚。

人不会看史书、报纸上死人而伤心,相熟的忽然暴毙,还是惨烈的灭门案,很难置若罔闻。

许是物伤其类,许是无奈叹息。

……

寒风凛冽,白雪纷飞。

京城披上了一层银装。

街上行人稀稀落落,个个加紧脚步往家赶。

李平安从殓尸房出来,闭门落锁,哼着“伸手摸姐冒毛湾”的小曲,溜溜达达的来到三娘酒肆。

今儿心情不错,铁布衫到了锻体大成。

“下一门功夫,练手臂还是头颅?”

手快开枪就快,发射暗器力道也大,脑袋硬能贴身反杀,也能抵挡闷棍偷袭。

“还有淬骨之法,难道必须拜师金刀门?”

李平安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又不愿拜师,于是选择等,这就是长生种比短命种的最大优势。

京中武馆少有能兴盛百年,大多是三四代就泯然江湖。

只需记下哪家武馆有淬骨、炼脏传承,然后不慌不忙的等待,直至武馆衰落,门人凋敝,便可上门自取。

李平安不会白拿,时机成熟了,会帮武馆留个传承。

“咱这是做好事不留名!”

推门进去,惯例坐在靠近柜台的位置,方便与三娘讲笑话。

“小二,上酒。”

伙计答应一声,很快端着托盘过来,躬身道:“李爷,老样子,一壶烧刀子,一碟茴香豆。”

李平安喝一口酒,吃一个茴香豆,听着酒铺客人闲谈。

酒肆汇聚三教九流,京中底层消息传的最快,见微知著,可揣测朝廷风向。

“听说了么,新上任的卢府尹发了告示,京城不允许有任何帮派,三个以上的混混结伙就抓了打板子!”

“那感情好,咱们就不用交月银了。”

“说不上好坏,以前有些事儿,帮派帮咱平了,以后找谁啊?”

“报官呐!”

“还得请人写状子,上公堂,忒麻烦……”

“也是,赔的那点银钱不够耽误事儿!”

“衙门口朝南开,上了公堂,你没准就原告变被告了……”

客人正乱哄哄议论,对衙门的新政策有些抵触,大家宁愿给帮派交月银,也不愿去衙门打官司。

帮派收钱有数,知道韭菜不能拔根,衙门要起银子来,当真是倾家荡产。

李平安正吃着茴香豆,三娘扭着腰肢坐在对面,放下一碟什锦小菜。

“平安,怎么每次只吃茴香豆?”

李平安眼皮一抬,正好看到裹不住的雪白,非是三娘刻意,属实是太过累赘,宽松的衣衫都遮不严实。

“茴香豆,能让咱想起一些已经快要忘了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