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4章正统一年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4章正统一年

作者:贰更2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子时。

夜色沉沉。

皇陵。

建武帝墓碑前,跪着两道身影。

废太子赵信在前,嫡子赵宗落后半步。

三叩九拜,供奉香火。

赵信轻轻抚摸墓碑,回想自己身为父皇嫡长子,竟然连出殡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祭奠。

“老四,凉薄之辈!”

先前写了血书送往皇宫,求新君允许送父皇最后一程,结果等来的只有四个字。

安心悔过!

赵信恨意上涌,手指抠着碑上文字,太过用力以至血管暴起,似是连建武帝都恨上了。

“父皇明知有人挑唆蛊惑,竟然不提醒我……”

赵宗提醒道:“父亲,御医叮嘱您不能动怒。”

赵信咬牙切齿道:“那狗屁御医是老四指派,巴不得我早死早托生,咳咳咳……”

剧烈咳嗽几声,继续说道。

“不过死了也好,我早就死了,自从来到这皇陵,与鬼为伴,可不就是死人一个?”

赵宗沉默不语,先前父亲尚且能吃能喝,自从听闻皇爷驾崩,神志就出现了问题。

时不时嘟嘟囔囔的诅咒,气性上来了指天指地的谩骂,连睡觉说梦话都在骂骂咧咧。

“宗儿,你要记住……”

赵信按住儿子肩膀,双目赤红的盯着。

“我们才是大乾正统,将来一定要夺回皇位,那本就属于我们这一支,到时候将那些贼子全部掘出皇陵!”

赵宗不敢反驳:“儿臣记得了。”

“一定要做到,否则我死不瞑目!”

赵信话音落下,对着建武帝墓碑狠狠撞过去,嘭的一声满头鲜血。

赵宗惊声尖叫:“爹!”

附近盯梢的禁军见此情形,顾不得在暗处隐藏,窜出来背着赵信向思恩殿跑去。

后半夜。

御医救治失败,赵信气息断绝。

数日后。

宫中内侍来到皇陵,宣读正统帝旨意。

大意是悼念赵信,念及过往兄弟之情,赦免其子嗣罪行,贬为庶民,放还民间。

……

正统一年。

京城春脖子短。

正月、二月转眼过去。

殓尸房内空荡荡,一具尸骸都没有。

仿佛陛下登基之后,瞬间就国泰民安,百姓个個遵纪守法,连街上流民都不会饿死冻死。

“正常情况下,开国之后大可能是盛世!”

李平安不相信人治,但是尊重历史规律,封建王朝的二三四代皇帝大可能出现盛世。

只要不乱搞,国力自然昌盛。

咚咚咚!

“平安哥,来收席子了。”

一阵呼喊声,打断了李平安思绪,将混元功收入怀中去开门。

门外是个年轻的狱卒,看模样才十六七岁,呼哧呼哧的推着板车。

李平安欣喜道:“天牢开张了?”

狱卒点头道:“杨司狱说,昨天陛下治了吏部侍郎的罪,衙门的案子不用压着了。”

皇帝,什么都要做第一。

正统年间陛下没断案,下面所有案子都压着,属实是将拍马屁的功夫,琢磨到高深境界。

李平安摸了粒银豆子,行云流水的塞到狱卒手中。

“小哥儿看着面生,在牢里当值不久?”

“我叫钟二,接的我爹的班。”

钟二偷偷捏了捏银豆子,顿时满心欢喜:“平安哥,石叔升了总差拨,以后由我来送犯人尸骸。”

“得空摆桌酒,恭喜三叔。”

李平安单手拎起席子,瞧了眼尸骸,好奇道:“这厮犯了什么罪?”

“国丧期间喝酒。”

这是大不敬之罪,一般会判流放南疆,然而天牢官吏为表忠心,往往会让犯人羞愧自杀。

李平安暗自庆幸,先前饿了大半个月,几次想吃肉都忍住了。

“在哪儿生活,必须守那里的规矩!”

这具尸骸进了殓尸房,就像按了个启动某个开关,街上又有了冻死饿死的流民。

李平安揣着手站门口,看着街上车水马龙,人声喧哗。

一如建武年间,什么都没变。

……

二月末。

申时。

下朝。

百官从皇宫侧门出来,与同僚道别。

早已等候的奴仆,连忙上前迎接自家老爷,递上温热的吃食。

年轻的官员还能忍住饥饿,细嚼慢咽,年老的早就饿的发昏,忙不迭的吃饼喝水,恢复体力。

建武年间,百官多午时下朝。

正统帝登基之后,大事小事都放朝堂议论,甚至县衙人事任免都会过问。

陛下勤勉,百官没理由劝诫,于是动不动就傍晚才下朝。

从卯时到申时,十多个小时的时间,不止要站着,还要专心致志的听讲、回答,年老官员属实撑不住。

改元短短两月,已经有老臣上书乞骸骨。

再这么熬下去,连命都熬没了,还谈什么权力。

夕阳西下。

余晖笼罩整个皇宫。

两名官员最后走出来,一老一少,分别是蔡丞相与苏明远,按照规矩后者落后一步以示尊敬。

这时。

康公公迈着小碎步,追上了二人。

“苏大人,陛下在养心殿等着你呢,快随老奴去觐见。”

“遵旨。”

苏明远领命,离开前对蔡丞相躬了躬身。

“苏大人快去吧,莫要让陛下久等。”

蔡丞相笑呵呵的挥挥手,满脸和气,眼底却闪过一丝冷色。

正所谓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朝堂上决定的都是鸡毛蒜皮,真正影响国朝走向的大事由小圈子决定。

现如今,堂堂宰相竟在小圈子之外!

蔡丞相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个宰相位子就是有名无实,而礼部尚书苏明远才是陛下心腹臂膀。

“哼……本官做不好事,坏你的事却很容易!”

既然陛下拿自己钳制苏明远,索性就耍耍手段,好让百官知道咱不止会拍马屁。

苏明远不知蔡丞相心中所想,纵使知道了也不在意,有的是办法将他按死,一路跟着康公公来到养心殿。

正统帝正在吃饭,不似先皇奢侈,简单的四菜一汤。

“爱卿一同用膳。”

“多谢陛下。”

苏明远扎马步虚坐半边,夹起几粒米吃了,人胃后大蟾气转瞬分解,一缕缕热流在腹部流淌。

“这米?”

“龙血米。”

正统帝说道:“食之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苏明远连忙起身施礼:“谢陛下赏赐!”

再仔细看四个菜肴,表面是简单的烹炒,所用材料竟然都不认识,显然也是某种奇异之物。

“看似节俭,实则靡费还胜过先皇。”

苏明远心思转动,他不在意正统帝节俭或浪费,而是记下这表里不一的性格。

“爱卿是朕臂膀,些许吃食不算什么。”

正统帝不在意食不语的规矩,边吃边说道:“春闱在即,朕登基后首次恩科,爱卿可有办法平衡录取?”

“臣,建议南北分榜。”

苏明远从袖口取出奏折:“南北以赤阳江为线,南北籍贯士子分开阅卷,各录取二十五人。”

“分榜……不错,与朕不谋而合!”

正统帝连连点头,他自己想的办法是由北方籍官吏阅卷,暗箱操作平衡南北士子,远不如分榜公平好用。

“今年科考仍由爱卿主持。”

“多谢陛下。”

苏明远做主考官,今年录取的士子都得承他的恩情,尊称一声座师。

将来士子入朝为官,门生遍及六部,自然而然就形成朋党。

正统帝挥了挥手,殿中内侍宫女躬身退下,说道:“苏爱卿,近些日,太后屡屡召见瑞亲王、显亲王。”

太后是前崔皇后,瑞、显亲王是前二皇子、三皇子。

苏明远皱眉道:“拜见太后是孝道,陛下不好直接阻止。”

正统帝微微颔首,这就是难办的地方,两位亲王没犯错,甚至彰显了皇家孝道,不撕破面皮很难处理。

或许两人没坏的想法,但是正统帝嫌弃碍眼。

苏明远沉吟片刻说道:“陛下选两处封地,让两位王爷就藩,然后他们写信回宫,言称思念太后成疾……”

有没有写信,有没有成疾,不重要,这是给天下人看的事。

正统帝完全可以用孝道做理由,让太后去两位亲王封地,远离了京城皇宫,后面就随意揉捏了。

“苏爱卿认为,封地选在哪里合适?”

“北疆。”

“不,封去南边。”

正统帝饮了口龙虎汤,面露喜色,为解决两位亲王高兴,也为手段高苏明远一筹高兴。

两位亲王母族是崔家,去了南边封地,必然与世家掺和在一起。

出事后,自有正当理由拿下。

苏明远眉头紧皱,似是想不明白缘由。

实则清楚陛下凉薄性格,故意留下发挥的机会,臣子将什么事都做尽了,离死也就不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