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29章山中药农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29章山中药农

作者:贰更2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凉州府城。

东十余里外有清元河,两岸都是上等水田。

深秋时节。

农物已经收割结束,农人挥舞锄头翻地,累了就坐在田垄上歇息。

河岸边。

李平安坐在板凳上,举着鱼竿静等鱼儿上钩,身旁的鱼篓里已经有四条巴掌大的青鱼。

“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农人啧啧称奇道:“咱三五天钓不到鱼,唐先生天天钓上三五斤。”

清元河本就不宽,夏天时还干涸见底,寻常人莫说钓鱼,拦河下网也难有什么收获。

李平安经常在这钓鱼,与附近农人混了个脸熟,笑着说道。

“运气好而已。”

说话间鱼竿抖动,迅速收杆,竟钓到尺多长的大青鱼。

掂量重量足够今天吃食,收起鱼竿拎着鱼篓,不疾不徐的向安民棚走去。

一个多月过去。

安民棚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流民躺在棚子里,双目无神,时不时发出呜呜咽咽的哀嚎。

唯有发放救济粮时,才会挣扎着站起来,拿着破碗去领一碗粥,稀的能照见人影。

朝廷的赈灾粮已经发完,现在吃的是城中富户捐赠,为了避免断顿,只能尽量熬稀些,勉强饿不死人。

李平安居住的安民棚,只剩下五个人。

他们一家三口外,另两個皮包骨头的汉子,蜷缩在角落痛苦呻吟。

与病死的三个相似,秋夜湿重,染了风寒。

“相公。”

媳妇见到李平安回来,顿时面露喜色,上前接过鱼篓,熟练的刺啦刺啦将鱼鳞剃干净。

李平安低声道:“让娘子受苦了。”

当初煮粥外焦里嫩的姑娘,为了不显露愚笨,硬生生学会了杀鱼熬汤。

媳妇瞥了眼旁边,吓得两个汉子挣扎着起来,爬出棚子去外面晒太阳。

“相公,这里没人说我是傻子,很好。”

“你本就不傻。”

李平安抚了抚媳妇额头,疏理凌乱蓬松的头发,假装流民就该有流民的样子,干干净净只会引人注目。

“若是王书吏再没消息,我们就去城里寻么个营生。”

登记流民信息结束后,王书吏让李平安等消息,他联络城中富户,帮着寻个轻松的活计。

一等大半个月,没传来任何消息。

李平安倒也没怪罪的意思,这些天他去府城转了转,发现但凡有口饭吃的活,十几个流民争着抢着去干。

你不要工钱,我吃一顿饭。

我睡柴房,我睡牛棚……

古代社会对雇工需求本就极少,十几万逃荒活下来的汉子,硬生生将扛大包的苦力活,从十文卷到了三文。

稍微待遇好的活计,没有人作保,掌柜的绝不会要流民。

前些日就发生过,流民杀了东家几口,卷了金银细软逃之夭夭。

正思索时。

“唐先生,唐先生……”

一阵呼喊声传来,巡逻白役跑过来,站在棚子外说道。

“王书吏让我告诉你,济民堂招募药农,他已经打过招呼,直接去就能选上。”

附近流民听到这话,纷纷露出羡慕神色。

济民堂是府城乃至凉州最大的药铺,在府城外有几千亩、十几座山的药田,前些日招募了上千药农。

据说一天管三顿饭,月钱五十文,吃糙米混些野菜,足够养活一家三口。

“多谢。”

李平安不在意月钱多少,主要是寻个安定的地界,潜伏三五年,等风平浪静了再慢慢图谋其他。

药农离群索居,正好合适。

济民堂招人时李平安过去了,可惜体格略显瘦弱,人家只要身宽体阔的汉子。

……

溪安山。

位于清元河东五十以里,连绵起伏十来座山峰。

自西数第六座,山峰似乌龟,百姓遂称之为龟山。

山上山下开辟了大片药田,种植着不同药草,山脚处连绵三十余房间,大多数已经住了药农。

“你们夫妻住这间。”

药田管事指着边上房间,说道:“上个药农调去别处种植,被褥还没收回,你可以盖着过冬。”

“多谢。“

李平安瞥了眼房间,只有简单的床铺,没有任何其他家具。

这已经比寻常地主家的长工好多了,至少不是大通铺,单人单间还允许带家属,难怪流民想来济民堂做工。

李平安与媳妇将屋子打扫干净,去寻管事借了木盆,清洗过被褥。

夜间。

夫妻二人躺在土炕上,看着黑漆漆的屋顶,听着屋外呼啸的秋风,勉强算是有了个新家。

忽然,床上一热。

李平安摸了摸,不禁面色发黑,弹了唐英脑瓜崩。

“呜呜呜……”

唐英委屈的哭出声,媳妇连忙抱起来哄。

“相公莫要与孩子置气,他还小呢。”

……

翌日。

卯时。

李平安准时醒来,瞥了眼门缝夹着的发丝。

起床出门,来到山脚下空地,已经有二十多个汉子或站或蹲,他们都是早些来的药农。

为首的是个花白头发老者,弯腰弓背,满面沧桑。

见到李平安过来,指了指旁边的锄头:“那是你的家伙事,明儿早点来。”

“知道了,马爷。”

李平安看其他人面色,多有几分不满,明白自己耽搁了功夫。

规矩是卯时上工,大家为了能保住药农活计,自愿早到晚退,可不似先前在殓尸房当值自在。

马爷在前面带路,循着山道爬上龟山。

李平安在人群中跟着,不靠前,不落后,暗中观察所有药农模样。

“看他们气色,果然如流民传言,在济民堂做工不缺吃喝,这东家倒是个仁厚慈悲之人。”

再观察前面马爷,看似年老体衰,走路比汉子们还快。

“步法……”

李平安看出马爷有功夫在身,不过实力至多锻体大成,只比寻常人力量强些。

约莫一刻钟。

来到龟山顶上,马爷指挥汉子侍弄药田。

李平安新来的不懂,分配了除草翻土的活,从天蒙蒙亮干到晌午时分,足足锄了三四十亩地。

假装饥肠辘辘,累瘫坐在田垄上,等着伙夫送饭。

午饭是馒头裹咸菜,每个药农五个,清澈见底的粥随便喝。

李平安吃了两个,余下的放在怀里。

马爷从箩筐里拿出几个馒头,塞到李平安手里:“多吃些,伙房不差几个馒头。”

“多谢马爷。”

李平安目露感激,连吃带喝几个馒头入腹,肚子胀的浑圆,起身来回走动下食。

谨记智刚江湖无好人的劝诫,所有反应,与寻常人无异。

自此之后。

李平安成了济民堂的药农,每日山上山下侍弄药草。

第一月发了工钱,买了糙米、瓦罐,又一月买了盐巴、瓷碗,之后陆陆续续买了诸多生活用品。

秋去冬来。

冬去春归。

转眼过去半年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