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大虞长生 > 第21章,了结

我在大虞长生 第21章,了结

作者:吃红薯不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落日的霞光晕染亿万里穹空,绵绵无垠的云朵化作炫彩,绮丽的晖光穿过千山万水,笼罩了整个常山城,将一切景物变得金黄澄澄。

每当这个时候,柳树胡同,那棵巨大的大柳树下,总会聚集许多妇人,缝缝补补的同时,闲话家长里短。

今日也不例外。

柳树胡同藏不住事儿。

下午时候,方锐从菜根嫂等三家要回借粮,以及:接济枣槐叔一家,就传的沸沸扬扬了。

这件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自然成了今日的八卦主题。

“菜根嫂,方家锐哥儿,可真是去你家要回了借的粮食?”一个年轻小妇人问道。

‘这不是往伤口上撒盐吗?’

菜根嫂脸色变了变,感觉坐着浑身不自在,不由道:“那啥……我家里还有些事,就先回去了。”

她走后。

噗噗噗噗!

身后,传来一阵憋笑的声音,半是玩笑,半是嘲讽。

“我听说,不仅是菜根嫂家,还有其它两家的借粮也被要回去了。”

菜根嫂离开后,这群妇人谈起这件事,就更加肆无忌惮。

“是真的!我家就住在枣槐家不远,那会儿正好看到……”

另一个妇人羡慕道:“好家伙,足有:一小袋麦糠、野菜,还有油,都被接济了枣槐家……方家锐哥儿可真是大方啊!”

“听说是借,不是给……”有人语气泛酸。

“说是借,等年景好了再还,可这和白给,有什么区别?这也叫借的话,姐姐妹妹,都借我家些粮呗?”

“是啊,我也借,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哈哈哈哈!”

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笑过之后,才又有妇人开口,感慨道:“唉,枣槐家原本都快过不下去了,我瞧着都似要饿死人,现在,却是又能撑下去了……”

“这就叫:本分做人,自有福报!”

“是啊,那几家嘴上不说,现在,恐怕心里都后悔死了……没看方才菜根嫂的那个脸色吗?”

“活该!我瞧着方家锐哥儿,也是个敞亮人,恩怨分明,有恩必报……”

……

不仅是这些妇人八卦,晚上吃饭时,家里的男人也在说。

更有明白人,看清楚了方锐的手腕:对那几家不同的做法,区别对待,拉一批、打一批。

报仇的同时,竖起来了知恩图报的标杆。

大家都会想:枣槐叔家帮助方家,都没起到作用,就获得了巨大回报,那我们呢?

真要和方家亲近,万一帮上了忙,自家遇到事情,方家会袖手旁观?一定会更大方吧?

出于这种心思。

各家男人都交代自家媳妇儿,多和方薛氏多联络感情,就连家中孩子,也被叮嘱,和方灵处好关系。

……

接下来一段时间,方薛氏发现:自己人缘变得极好,邻里热情,有点小事情,大家就争相帮忙。

方灵也是沾光,俨然成了柳树胡同的孩子王。

就连方锐,哪怕有宋大山斩首后的威慑,其它邻居见面也多三分亲近。

这些东西,方锐倒是不在乎,可方薛氏、方灵不同。

宋大山斩首的事情,可能会让邻居疏远方家,连同薛氏、方灵一起遭受冷暴力,可这种可能,还没出现就被化解了。

或许,还有更多的小麻烦,被消弭于无形,劫运点的反馈,就是最好的证明。

总之,要回菜根嫂三家的借粮,了仇;接枣槐叔一家,还情……此举,让方锐赢麻了。

……

时间回到这晚。

晚饭过后。

“娘、灵儿,老规矩,你们躲去地窖。”方锐道。

“哎!”

方薛氏习惯了,答应一声,领着乖巧的方灵,进去了地窖。

外面。

轰!

方锐搬动一块特意寻来的巨石,将地窖门堵住。

这巨石极重,不是天赋异禀、天生大力,或者入品武者,根本搬不开,这就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两人安全。

至于里面空气?

也不用担心,自有通风口。

其实,宋大山一事后,柳树胡同的邻居就不太可能作妖了,但,不是还有胡同外的人吗?

保险起见,方锐还是让方薛氏、方灵躲进了地窖。

在她们进去后,他重新回屋,不过,并没带药包,去往黑市。

反而,葛布蒙面,径直去往了宋大山家。

‘宋大山已死,他家,却还有:菜花婶、小丘、小花……’

方锐在犹豫,是否斩草除根。

是,今天早上,他是对菜花婶说过,以后不会记恨,该怎么处,就怎么处。

可事实上,怎么可能?!

别的不说,宋大山是因方家而死,若是菜花婶,或者小丘、小花,心存仇恨,一意报复,那就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什么,她们是妇人、小孩儿?

可只要拿着剪刀,找准机会,妇孺照样能袭杀成年人。

‘我是不怕,可娘亲、灵儿呢?’

方锐目光一闪。

他不可能一天十二个时辰贴身保护两人,万一,真被宋家妇孺偷袭,出什么意外,那绝对是不可承受之痛!

‘以我的性格,习惯于消灭危险于萌芽……可对妇孺动手……特别是,她们还未真的表露出敌意……’

方锐眼中闪过挣扎之色:‘罢了,先去看看,再决定下一步如何做吧!’

……

宋家。

夜色微凉,清冷入水的月光缓缓流淌进来,让屋内格外孤寒。

“娘,呜呜,爹死了!”小花哇哇哭着。

“是不是方灵家做的?我听见了,他们说,是方灵兄长……”

小丘才七岁,可已经有些许懂事了,这时就咬着牙,攥紧拳头,眼中充满了仇恨的目光。

“不是,不关方家事。”

菜花婶拉过两个孩子,喃喃着:“不要恨、恨不得,更别学你爹害人……记住了吗?”

“记、记住了。”小花哽咽着答道。

小丘却不说话,哼了一声,偏过头去。

“小丘……”

菜花婶神色一下子变得严厉,将小丘搬正身子,加重了语气,几乎是咆哮般地问道:“记住了吗?”

“记住了。”小丘终于道。

“唉。”

菜花婶看着小丘的反应,失望地叹了口气,知子莫若母,她怎么会看不出,小丘是口服心不服。

“罢了!罢了!”

一瞬间,她整个人,如抽去骨头般瘫软了下来,摇了摇头,平静道:“也罢,既然你们想知道,我就告诉你们,原原本本告诉你们,说给你们听……”

“……你爹偷方家粮食,这世道,粮就是命……而且,你爹动了剪刀,那是要杀人的,只不过,方家锐哥儿有本事,没成就是了……再者,这是官府判的……”

“你们就算要恨,也该恨老虎帮,恨这个世道,又关方家什么事呢?都是苦命人罢了。”

这般交心的话,摊开了讲,一时让小丘眼中满是迷茫,他听进去了,可也不知道该恨谁了。

菜花婶继续说下去,也不管两个孩子能不能听懂,或者说,遭逢大变,他们必须要听懂了,必须要早熟了。

“其实,说什么仇恨、报复,都是没影儿的事情,现实是:娘带着你们,该怎么活下去……”

“你们爹不在,没有当家的,粮食也快见底了……这就是要破家……可怎么办?”

“而且,还要向老虎帮交例钱……”

菜花婶像是在对两个孩子说话,又像是喃喃自语。

这般问题,她都无法解决,两个孩子自然更不可能给出答案。甚至,这般苍白的现实,一时将他们吓懵了。

小花吓得停下了啜泣;小丘更是两眼空洞,打击得都没了心气。

“这柳树胡同是不能留了!”

菜花婶沉默半晌,终于下定决心:“城外兵荒马乱,也是万万去不得的,只有去东城,投奔你们姥姥家!”

当然,这个选择未必多好,丧夫的女儿领着孩子回门,不用想,就知道要受尽白眼。

那边的日子同样不好过,领着两个孩子过去,也未必能活下去。

可终究是一条路啊!

菜花婶的执行力很强,当即就开始收拾东西:“你们也帮着,咱们连夜收拾……等明天,天不亮,就离开柳树胡同……”

……

‘走了也好,不用让我为难。’

方锐暗忖道。

是的,他站在窗外,从头听到了尾。

菜花婶不让两个孩子记恨方家——或许是真心,或许只是不想两个孩子生活在仇恨中;

他们全家要离开柳树胡同——更多,只是为了活下去。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两点因素,让方锐打消了杀心。

否则……

没有否则——这世上,不事到临头,谁又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这吃人的世道,总是能将人逼得‘人不人、鬼不鬼’……这次或许过去了,可下一次,我又会如何选择呢?’

方锐没有答案。

他心中幽幽叹了口气,隐入阴影中,悄无声息离去了。

……

次日,上午。

邻居们赫然发现:宋家的门大开着,菜花婶,连同两个孩子:小丘、小花,都不见了

甚至,连一些被褥之类稍微值钱的东西,都没了。

一群邻居在外面围着,议论纷纷。

“宋家人去哪了?”

“谁知道?看样子,像是打包东西,主动离开的……估计,是去投奔亲戚了吧?”

“也对,宋家没了顶梁柱的男人,还要交例钱……”

“离开柳树胡同,又能好过到哪儿去?不说寄人篱下,就说,咱们常山县城中,哪里没有帮派?”

“唉,都是苦命人……”

……

其中有一些人,心怀阴暗心思,猜测可能和方家有关,当然,不敢说出来。

方锐心知肚明,可也不在意。

看完了热闹,曲终人散,他和三娘子结伴离开。

三娘子突然问道:“锐哥儿,宋家这般下场,你可解恨了吧?”

“解恨?”

方锐怔了一下,旋即才明白过来,摇头苦笑:“都是苦命人,恨个啥啊?”

他没说谎,真不恨,无论是将宋大山送官,震慑邻居;还是昨晚,去宋家偷听,防备危险……

从始至终,都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也是。”

三娘子微微颔首,也不知是信了没信。

“还有一件事,不解释一下?”

她翻了个好看的白眼:“锐哥儿,你早在月前帮我搬水瓮那次,就入品了吧?还说得了个药方,治好了身体?真是瞒得我好苦!”

“哈哈,那啥,也是不得已。”

方锐尴尬地摸了下鼻子:“这世道,不隐藏些手段,怎能安心?”

“别的不说,”

他忽然看向三娘子:“三姐姐,你不也是吗?世道如此之乱,你就没有什么后手?”

那个身在县中后备军的军头,离城这么久,凭三娘子的姿色,却没人骚扰,显然也不是那么简单。

三娘子自是不会正面回答,拿出了女人特权,耍赖道:“姐姐哪有什么后手?遇到困难,还要指望着锐哥儿你拉扯一把哩!”

“当然。”方锐痛快应下。

话虽如此,他还是会权衡,若是力所能及,不会惹上大麻烦,帮就帮了。

其它,就算了。

这还是和三娘子家关系不错……若是柳树胡同的其它邻居,不过点头之交,方锐管他们去死?

不是没有同情心,实在是:这个世道,不平事太多了,管不了啊!

社会大风气,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信?

出去逛逛,外面街道上,每天都在上演着多少不平事,路人经过,都是快步躲开走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