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大虞长生 > 第42章,渐乱

我在大虞长生 第42章,渐乱

作者:吃红薯不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大的太阳下,暑气在一圈圈刺目的光影中蒸腾,蝉与不知名的虫儿时而有气无力地叫上一声。

就在这般的下午时分,城中仿佛突然就乱起来了。

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恶人四处生事,地痞流氓也跟着抖了起来,官府捕头衙役捉襟见肘,根本弹压不过来,本就摇摇欲坠的城中治安再次急剧恶化。

就在这般动荡之中——

‘县中后备军败亡,太平贼即将围城’,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如飓风一般席卷开来,很快传遍了整个常山县城,给这四处起火的城中再次泼了一桶油。

城中各处一片哗然,沸反盈天,柳树胡同也不例外。

大柳树下,汇集了一大群人,乱哄哄如同菜市场,好似恢复了往日太平时节的热闹,却也只是‘好似’——因为: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无一例外地带着惊慌失措的表情。

“祸事了!祸事了!听说了吗?县中后备军全军覆没,太平贼就要来了!”一人高声道。

“怎么没有?这消息,仿佛突然就传开了……如今,城中各处都乱起来了,到处是生事的……”

“若是真的,这可怎么办?!”

“嗨,我看:要担心的是那群大人物才对哩!”

这人幸灾乐祸道:“咱们小老百姓,有什么可抢的?只要躲过最乱的时候,不管谁来了,是官是贼,都乖乖交税交例钱,谁会和咱们这种小人物过不去?”

“话是没错,可就是……最乱的那段时候难过啊!兵过如梳,匪过如篦,是说笑的么?”

“是啊!而且,真到了城破人亡的危急关头,难保那些差爷们不会拿咱们拉壮丁……”语气中满是忧虑。

“小乱避城,大乱避乡。我看这次是大乱哩!最好是出城去乡下,到外面躲一躲……”

“有些道理。可咱们现在就说这些,是不是太早了?如今问题是:这些消息的真假都不确定……可别闹了什么乌龙!”还是有看得明白的人。

“要是能找个消息灵通的人物,打听一下就好了。”

“是啊,问一下,得个准信儿,心里也有个谱儿……可那般人物,咱们谁认识哪?”这是菜根嫂的声音。

“谁说没有?方家锐哥儿不就是入品武者?还和官府衙役交好哩!多半就知道……”

“对啊,方家锐哥儿应该知道!”

“菜根嫂,要不你去方家问一问?”有人起哄道。

谁不知道,前些日子宋大山的事情,菜根嫂等三家和方家的恩怨。

“嘿,就捉弄人,你咋不去?”菜根嫂满面尴尬,没好气啐道。

“我和方家,不是不太熟么?”

“我家也是哩!”

“我家倒是还好,可这般重大的事情,人家也未必肯说……要欠人情哩……”最后的小半句话,声音压得极低。

……

最终,大家或明显、或隐晦地望向了枣槐叔一家。

‘合着你们不想欠人情,就让我家去,是吧?’祥林嫂冷哼一声,就想反怼回去。

“行了!”

这时,枣槐叔拉了祥林嫂一下,站起身:“我去吧!”

……

方锐站在窗口,听着外面的声音,心中猜测道:‘城中那些四处生事的人,多半就是潜入进城的太平贼细作……包括散播消息,恐怕都是为了引发混乱,为破城做准备……’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他负身而立,喃喃道:“所幸,在这颗时代大潮来临之前,我拥有了足够的力量守护自身,以及我所珍视的人!”

“锐哥儿!”

方薛氏、三娘子,一人拉着一个小丫头过来。

“越来越乱了。这世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方薛氏叹息。

昨夜,三娘子提前和她说过‘县中后备军兵败’的事情;今天上午时,方锐也抽空和方薛氏、三娘子说了一下自己的打算,并无什么大问题。

故以,方薛氏倒没有如外面那群邻居般慌乱,可也没有那份静气做针线活了。

这时,她们找来,倒也不是有什么话要说,只是下意识想过来而已——哪怕不说什么,只看到方锐,就有了主心骨,心神也随之安定下来。

“阿婶,会好起来的。”三娘子宽慰道。

“是啊,娘,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方锐亦是道。

当然,他没说的是:从大乱到大治,这期间会死多少人,有多少难。

“希望吧!”

方薛氏应和着,除了眉宇间的忧愁,心中还有一分隐隐的希冀:或许,能再见方百草。

——当初,第一波剿贼兵败,方百草可能被俘,如今太平贼到来……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方锐自然也想到过这种可能,但,没说,毕竟只是可能。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相反,不付希望,不期而至,那才叫惊喜。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伴随着枣槐叔的声音:“锐哥儿?!”

“枣槐叔来了,应该是打听消息的,娘,你们在里屋待着,我去看看。”

方锐交代一声,去了堂屋。

……

“枣槐叔,快来坐,喝水!”方锐倒了碗水。

“那啥,锐哥儿,不用客气……”

寒暄两句后,枣槐叔终究不是善于言辞的人,憋不住问道:“锐哥儿,我想问下,外面传的的消息,是真的不?”

方锐沉默了下,颔首:“是真的。”

“这可真是……”

枣槐叔端着碗的手颤了下,脸上的表情一时复杂无比,既有面对这般灾难消息的忧愁,也有消息得到确认,心中大石头落地的轻松。

方锐也没说话,给对方消化的时间。

他知道:枣槐叔半句没说完的话,并不是想感叹、询问什么,只是对内心情绪的抒发。

屋内,寂静无声。

好一会儿。

枣槐叔才开口:“锐哥儿,你家准备怎么办?”

“留守城中吧!”

“是啊,锐哥儿你有关系,不怕拉壮丁;也有武力,最乱的时候,也不惧……”

一向沉默寡言的枣槐叔,罕见地说了这么长的一段话。

这更多的,亦是一种宣泄,宣泄他内心的慌乱、忐忑,对未知的恐惧。

“枣槐叔哪?”方锐问道。

“可能……出城吧!”枣槐叔想了下,道。

“小乱避城,大乱避乡。这次依我看,恐怕是大乱……按说,是该出城……不过,”

方锐皱眉:“这般年景,出城也未必好过。”

“那也是一条路啊!”

枣槐叔苦笑:“……形势紧急,万一拉壮丁,我倒是不怕,可还有阿槐……我家大娃生死未卜,总不能连阿槐也……”

“我总要给老孙家留下个香火……”

“再说,县城一旦被攻破,最乱的时候……”

枣槐叔喃喃说着,既是在理清思绪,也是在询问方锐意见——他来确认消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此了。

“也是。”

方锐思索了一下,颔首道:“这也算是一条死中求活的出路了。出城躲三五天,十天半月……运气好,等城中安定了,再回来,也就没事了。”

他没说,‘让枣槐叔一家留下,给予庇护’的话。

倒不是看护不住,而是:其他问题太多了。

比如:

想要照看,必须离得近一些,可枣槐叔家离得不算太近……难道,让他们一家住过来?

就算勉强挤在一起,吃饭怎么办?枣槐叔家连麦糠没有少有,方家的主食,却是吃棒子面……

这怎么处理?就算接济枣槐叔家麦糠,面子上都不好看……那么,要不要一起吃?

还有,可能暴露的秘密,比如真正实力……

……

总之,庇护二字,说着容易,可其中牵扯,实在太多了。

方锐有仇必报,有恩必还,这不假。可恩情,也分大恩、小恩……

说到底,枣槐叔一家,也不过在宋大山一事上说了句话的情分……为此,他接济些粮食,就是极限。

再多,就过度了。

方锐不是圣母,不可能普度众生……有些事情,强行去做,是给自己添麻烦,对枣槐叔家也不好。

虽然枣槐叔家不太可能是忘恩负义的人,可真要大包大揽,一切安排好,再养出惯性……

人心易变,恩大成仇、升米恩,斗米仇,谁又说得准呢?

‘人啊,除了夫妻至亲,还是保持一定距离的好,给自己退路,也是给别人余地……’方锐暗道。

“希望如此,能如锐哥儿你说的那般,躲过去吧!”

枣槐叔苦笑着起身:“那行,谢过锐哥儿了,我这就走了……”

“还有……锐哥儿,你家对我家的恩情,我记着……谢过了!”

他不是个习惯将恩情‘诉诸于口’这次,可这次,可能一去无回,再无相见,这句道谢已经是仅能做的了。

“枣槐叔,等下!”

方锐突然叫住枣槐叔,去了里屋,很快手中拿着个麻布袋返回:“这是二十斤麦糠……还是那句话:就当借的,等年景好了,再还就是!”

不是他不舍得更多,而是:二十斤麦糠,就是极限,再多,就不是帮人,而是害人了。

“锐哥儿,我……”枣槐叔还想说什么。

“收下吧!”

方锐将麻布袋交到枣槐叔的手中,按住,恳切道:“枣槐叔,别的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一路平安……”

“只有一点:如果要出城,就尽快!否则,迟则生变……拖延久了,出城恐怕都不容易了。”

枣槐叔最终还是收下了,走之前,硬是磕了个头,方锐拦都拦不住,说是替阿槐磕的。

……

枣槐叔将方锐的话听进去了,出去后,对众人稍作转述,就带着祥林嫂回屋去收拾东西,行动果断。

不多时后,外面就传来吱吱呀呀的声音。

方锐来到窗前,看到:柳树胡同的不少人家,已经行动起来了,带着被褥、锅碗瓢盆……拖家带口离开,有条件的推着个独轮小木车,没条件的就肩抗手提。

其中有很多熟悉的人家,如枣槐叔家、福泉叔家、白石叔家……

方锐想了下,出门,去送了送。

“锐哥儿,多谢你的消息了!”

“一路平安!”

“白石家也出城啊?结个伴不?”

……

此时,不管是谁,只要路过的,基本都会相互打个招呼,一团和气。

‘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用在这里或许不太恰当,但也有那么两三分意思——这一去,对许多人来说就是永别,在这般背景下,往日邻里间的磕磕绊绊,一些矛盾,都不算什么了,也都不在乎了。

当然,也有人家没走,如长林叔家,这时,就在方锐不远处看着,对来往路过的人打招呼、告别,说句吉利话。

“长林叔,你家不出城么?”方锐问道。

“嗨,我家不比枣槐家他们,只有那一个儿子,还在第一波剿贼官军中……锐哥儿,你知道的……”

“说不准,太平贼打进来,还能看到我家大娃一眼……只要看到一眼,就是死了合眼,我都满足哩!哈哈!哈哈!”

长林叔明明在笑,听着却更像是在哭:“所以,出城是赌命,留在城中也是赌命,我还想着能看到一眼我家大娃,就没心思来回折腾啦!”

“不只是我家,你满堂叔家也一样……”

“这样啊!”

方锐想起了自家老爹,心有戚戚,宽慰道:“是这个理儿,说不定,你家大娃、还有我爹他们,就跟着太平贼回来了……”

“再者,长林叔,你家不还有两个女儿吗?将来招个倒插门的,也能承继香火……”

“我家那个家底,哪能招得到倒插门的哟?不过锐哥儿,你说的也算是一条路子……谢你吉言啦!”

闲聊了两句,长林叔告辞,转身向家中走去,头发斑白,身形佝偻……许是被这世道压垮了脊梁。

在方锐眼中,有一种难言的落寞。

他摇摇头,又看向那些拖家带口离开的人家,依稀还能看到枣槐叔一家的身影。

“希望……还能再见吧!”

话虽如此,方锐却知道:这些离开的人家中,今日一别,日后,有相当大一部分,都再不会见了。

红日西斜,如血一般的霞光弥补苍穹,层层叠叠的火烧云好如燎原四起的火焰。

就在这般的天幕下,那些人家渐渐远去了。

回家。

廊檐下,方薛氏、三娘子相互梳着头发。

方灵、囡囡两个小丫头,被交代了不许出去,就在院子里玩耍,玩着类似方锐前世‘跳房子’一类的游戏,蹦蹦跳跳,活泼灵动。

‘真好!’方锐心道。

他同情如枣槐叔、长林叔那些人,却不希望成为那些人,他孜孜不倦追求力量,所为的,不正是能有更多的选择吗?

就如今时今日。

更久远的将来……方锐不知道,至少,在此刻,他追求力量,不只是单纯为了力量本身,也是在守护着什么。

他看向廊檐下的方薛氏、三娘子,院子中的方灵、囡囡,目光柔和。

彼时。

日头偏转,黄昏余晖的光线明暗交替,橘黄色的暖色调光芒洒遍了院子,暮光中有风徐徐,拂动草木飒飒。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