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饮食男女 > 第585章 时间过得真快啊

饮食男女 第585章 时间过得真快啊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03 12:36: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咋地了?这副德行呢?”

程开元笑着摆摆手,自己点了香烟,示意秘书张士诚不用在这盯着。

他看着对面坐着的岑辅尧问道:“工作汇报不顺利啊,还是在李主任那吃瘪了?”

“领导对联合工业关心是正常的,是我的能力不够,水平一般。”

岑辅尧说了这么一句违心的话,让对面的程开元心里乐开了花。

李学武配合李怀德当初在红星厂搞了两个大项目,一个是三产工业,一个是联合工业。

三产工业只有一个管理机构,虽然人事上多方参与,但无论你投多少钱,多少设备,只给你分红股份。

独立运营、独立财务、自负盈亏的好处是规模小、限制少,发展迅速。

联合工业以联营企业为主,按股份和联营性质划分管理责权。

管理机构职能更偏向于服务和组织协调,运营、财务、人事等权利是在所管理的分厂手中。

同样是生产单位,相比于京城三产工业,钢城联合工业这架马车不好驾驭呢。

联合工业的规模更大,旗下单位更独立,扩展空间更广阔。

从股权和管理方向看,三产工业的股权集中在管理处,责权也在管理处。

联合工业的股权在分厂,所以对应的责权也在分厂。

王羽正一支笔,有权利管理三产工业内的所有企业,可他岑辅尧就不成了。

摩托车制造厂,参股股东还有京城信用社,所以厂里的财务是有信用社干部的。

食品工业旗下的三家工厂,五丰行占股了两家,所以能在这两家单位看到五丰行的人。

客车厂、轿车厂、机加工厂等等,很多工厂都是联营企业。

他想在这些工厂内干预管理,施加影响力,按老一套思想办事。

结果呢?

问题被那些人直接反馈给了路过钢城回京的景玉农。

他一收到消息便跟着景玉农的屁股后头来了京城,想要找领导解释。

让他心凉半截的是,李怀德根本不见他。

秘书栗海洋传达领导的话,让他先去见李副主任。

原本他也是机关里的人,对组织结构和机关里的干部自然很了解。

但离京一年多,再怎么频繁的汇报和沟通,也会有地域上的疏远和隔阂。

岑辅尧也不是闭门造车,闷头拉磨,他对红星厂的组织生态还是有所了解的。

只是最近忙于联合工业的人事布局,再回到厂里的时候,好像什么都变了。

领导的分工变了,机关里的人事变了,就连办公制度都变了。

如果没有特殊原因的话,李怀德不见他还算正常。

因为就他这个级别的干部,李怀德已经很少直接接见了。

按照工作程序,主动回京述职的干部,先到管委办报备,再约见主管领导。

最后依照主管领导的意见,判断是否安排他见更多的领导,或者管委会李主任。

这是正规的程序,可他突然回来,本就是心虚着,再加上提交的那份汇报……

李怀德这人组织素质很高,处理工作的手段很高明。

从他把岑辅尧提交上去的汇报原封不动地推回来,并安排秘书通知他去见李学武就能看出一斑。

现在的联合工业归谁管?

以前是景玉农主管,后来工业规模发展壮大,按照地缘趋势,部分业务交给了董文学。

这一次分工变动,联合工业全部交给了董文学,按计划筹划专业厂。

也就是李学武提到的各分公司和分厂。

比如五金制造厂、机电制造厂、汽车制造厂等等。

与三产工业不同,联合工业管理处虽然交给了董文学,但在三年内,各分公司和分厂独立划分运营,管理处也就上交权利到集团了。

同新建轧钢厂和炼钢厂一样,都是专业厂,都是专业分公司。

管理结构由现在的红星轧钢厂升级成为红星钢铁集团。

所以,岑辅尧的主管领导应该是董文学。

但是,按照生产管理划分,以及李怀德在人事工作上的布局,现在程开元也有行政上的管理权利。

乱吗?不乱。

一个是业务,一个是行政,两码事。

岑辅尧想的是什么,管委会领导一清二楚,他的小动作也在众人的眼中。

之所以没有人提醒他,或者警告他,是因为红星厂目前的组织生态很复杂。

多少人恨不得等他犯错误呢,好取而代之,厂领导也有其他心思。

董文学没开口,没动手,就说明他还有保护和使用的价值。

李怀德的高明之处到这就体现出来了,谁看懂他这么做的意思了?

岑辅尧他不能见,因为联合工业有主管领导,尤其是在红星厂分工调整的敏感时期。

之所以让他来见李学武,是因为李学武通晓厂里的组织情况和人事状况。

联合工业向专业厂进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岑辅尧也知道。

所以他才想趁这个时间,谋划汽车制造厂,给自己以后铺路。

可这块蛋糕他没有分配权,现在蛋糕还没端上桌子呢,他就想伸手,厂里能让?

如果不是董文学有其他布置,李学武早就剁了他的手了。

让他去电子厂算便宜了他,汽车制造厂,他是真敢想。

丁自贵和王羽正等人琢磨了多长时间,王羽正上蹿下跳的疏通了李怀德的关系,这才得偿所愿,去了三产管理处。

而丁自贵主动跟李学武联系,跟董文学沟通,在工作上很是配合。

一个岑辅尧哪里有资格布局和铺路,连牌桌都没上的人。

这个局是李学武布的,谁敢乱伸手,他后腰上的小锤子可不答应。

你问问程开元,身为红星厂管委会副主任的他敢不敢动李学武的蛋糕。

他当然不敢,但已经上了牌桌,他就得出牌,就得为自己考虑。

所以,当岑辅尧主动找上门来,说了这么一句,他便知道,出牌的时候到了。

——

“这是啥玩意啊?”

李怀德指着特别长的喇叭对乐队负责人问道:“这么长也叫唢呐?”

你要说老李啥也不懂吧,他还知道叫唢呐,而不是叫喇叭。

可你要说他懂吧,他还叫不出这一排大大小小的喇叭有啥区别。

“这是长号,”负责人有点紧张,但也很荣幸,这是大领导,很少能见到的。

所以他还主动解释了一句,“因为比较长,所以叫长号。”

“哦——”

老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指了另一个喇叭道:“那它比较短,所以叫短号了?”

“额——”负责人迟疑了一下,干笑着指了旁边的喇叭说道:“这个叫短号。”

“那这个呢?”

老李脸皮多厚呢,就算是出糗了,也能挺得住,但你就别较劲了啊。

你也不吹它,你也不学它,就是听个响,你问那么多干什么呀。

他要搞的西洋乐队乐器从港城买回来了,来看看,关心关心表达一下重视就行了呗。

不,他非逮着那个喇叭问明白了不可。

你说要是遇着个懂事的,老李说啥你就点头,说是多好,省得大家麻烦了。

就算说这玩意是短号,等表演了,他还能跑台上问你说没说错了?

看来基层的同志对领导狗屁不懂业务的情况还是了解的少啊。

这个负责人也是哏,给李怀德介绍道:“这个是小号,这个才是短号。”

“哦,这个是小号。”

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给自己找面子,还是真的好学,不耻下问,老李踅摸了一圈,逮着最大的那个喇叭问道:“那这个是大号了?”

“也可以这么叫,”负责人推了推脸上的大镜框子,强调道:“但一般叫低音号。”

站在不远处的宣传科副科长、文艺宣传队队长张丽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真是特么死脑筋,领导好不容易猜对一回,你特么又整出低音号来!

叫啥重要吗?

怪不得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只是个干事,一点眼力见都没有啊!

“呵呵呵——”

李学武听见她磨牙的声音了,看向她笑了笑。

张丽也是不好意思了,羞愧地低着头解释道:“是我的错,我……”

“挺好的,我都不知道这些知识。”

李学武轻笑着点点头,跟着李怀德往另一边去看杂技表演队汇报去了。

张丽回头瞪了一眼还不知道咋回事的乐器队负责人,点了点他便跟了出来。

“杂技在早了就啥都有,”杂技队负责人汇报道:“像什么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等,也称杂戏、杂耍。”

他见李怀德很感兴趣,便扯着脸上的褶子,笑呵呵地介绍道:“我们原来也是戏剧杂技团的,这不是……”

一看这位就是老江湖了,按照杂技从业人员童子功情况,绝对是解放前就跑这个手艺的。

看着有四十多岁了,舞台表演的经验很足,不过现在还是管理和教学为主。

“没关系,进了红星厂就是一家人。”

李怀德就愿意跟这样的老实人打交道,像刚才那个什么长的短的,大的小的,他就不是很喜欢。

喇叭嘛,你换个形状它不还是喇叭嘛!

我给你脸了你叫长号,我让你叫长喇叭,红星厂就没有敢叫你长号的,你信不信!

当然了,老李还是很有涵养的,不至于跟几个喇叭置气。

不看西洋乐,这不是还有杂技和戏曲呢嘛。

他笑呵呵地宽慰对方道:“关起门来咱们是一家人,说什么都可以,重要的是团结和纪律。”

嗯,有这两条标准横着,其实也没啥可说的了。

负责人很懂啊,也很机灵,这个时候能被红星厂收编,其实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

他主动介绍道:“我们这能做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和变戏法。”

“您要说再增加表演项目,我们其实还能舞狮子、武术表演,甚至还能驯马戏。”

负责人说到自己专业了,显得头头是道,掰着手指头给李怀德汇报道:“像什么驯猴、驯羊、驯熊、驯狗、驯老虎……”

“呵呵呵——”

老李也被他的憨厚模样给逗笑了,点着头对李学武肯定道:“很朴实个人嘛。”

“民间艺人,对吃饭的手艺既痴迷又自信。”

李学武微笑着附和道:“干什么都一样,要是没有自信,哪里有资格走上舞台呢。”

“还是您领导有文化,”负责人很是淳朴地竖起大拇指,粗糙的脸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们知道那个意思,就是说不上来啊。”

“哈哈哈——”

李怀德很喜欢这样的人,老实本分,懂事听话,不会纠正短号和小号就很好啊。

他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语气亲和地问道:“你是哪里人啊?听口音好像不远吧?”

“还是您耳力好,我就是咱们冀省人。”

要不怎么说老江湖呢,早年跑江湖落下来的习惯还在呢。

说话必先捧对方一句,才虚着往后回答,且谨慎小心留一半。

这也能看得出来,解放前文艺工作者的地位低下,从业环境很恶劣。

下九流嘛,从身份上就定义了社会层级。

你再往后看,后世那些艺人哪里还有这样谦虚谨慎,低调做人的了。

恰恰说明后来咱们的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给了他们更多的尊重。

就是有些人不值得尊重,艺人成了大爷。

戏比天大,这句话说的是,你不拿自己吃饭的手艺当回事,明天你就吃不上饭了。

后世再扯这个,纯特么往自己身上贴金,啥烂糟事没做过啊,一指禅都玩了,不也腆着脸登台演出了。

那个绿凡所谓的无限期退圈,退了个寂寞啊,一只脚还恋恋不舍的呢。

李学武对文艺和文艺工作者还是很尊重的,不然也不会组建红星厂文艺宣传队了。

还有,他主动抚养两个流落街头的戏曲艺人,不也是身体力行地为曲艺做贡献了嘛。

这个时候保留国粹的火种,等待春天到来,日-后发芽成长,传承经典,是不是贡献?

不用夸啊,你们不用夸他,这都是李学武应该做的。

“我们团里大多数是同乡,”负责人微笑着介绍道:“从小都是师兄弟,要不就是徒弟。”

“这支杂技表演队原本属于京剧团,后来被拆分了出来。”

张丽主动山前介绍道:“团里的同志多来源于冀省和津门。”

“嗯,这个我还是有所了解的。”

李怀德点点头,看向李学武介绍道:“武清、吴桥、肃宁、霸县较多。”

“挺好,我刚刚也看了大家的展示,听了郭庆同志的介绍,很满意。”

听见领导这么说,张丽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直等着领导又讲了几句话,这才带着众人一起鼓掌。

众人从杂技表演队这边出来,又往曲艺队这边走。

路上张丽主动汇报道:“领导,文艺宣传队扩编,还要组织演出部,您看我们这编制——”

她迟疑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本来是想先跟卜处长汇报的,正好您来了,我就……”

“哈哈哈,就越级汇报了是不是?”

李怀德逗了她一句,见她满脸的紧张,摆摆手说道:“开个玩笑,没关系的。”

他停下脚步,站在了院子里,示意身边的李学武说道:“你们有困难和问题可以直接找李副主任汇报,这样解决起来更快。”

“我对文艺宣传队是很重视的,你们也应该能感觉得到。”

李怀德表情逐渐认真地讲道:“请李副主任出面跟市里协调,在京城购置剧院,就是为了给你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

“谢谢领导——”

张丽不愧是李学武的兵,听见李怀德说到这,主动捧了一句,带着身后出来的众人一起鼓掌感谢。

本来李怀德对文艺宣传队就很重视,再有了这么一个会办事的负责人,他的脸上再难掩严肃,笑着摆了摆手。

“这个文艺工作啊,放在宣传部门是很有必要的。”

他背着一只手,另一只手则抬了抬,做着手势配合讲话:“年初在组织工作会议上,维洁同志和学武都有讲,对不对。”

“电影、文艺、广播、厂报,这是红星厂的宣传阵地,是要肩负起文化宣传和组织宣传重要使命的。”

“当然了,不是限制你们工作,更不是禁锢你们的表演空间。”

李怀德转过身扫视了一眼从楼里纷纷走出来,围着他站在院子里的众人。

文艺宣传队扩编的很快,年初还只是三百人,现在都快有五百人了。

如果到年底,九万人的大厂配五百人的文艺宣传队其实也没什么。

只是李学武喜欢敲算盘啊,一点亏都不想吃,更不想给景玉农惹麻烦。

所以才有了盈亏平衡的打算,才有了把文艺工作推向其他联合企业,更要把文艺宣传工作组织起来,组建文艺出版社。

李怀德很清楚张丽想说什么,无非是在编制上给宣传队更多的空间。

毕竟快五百人了,还压缩的这么紧张,难免的会出现管理不方便的问题。

他的意见也是很明确,强调了文艺宣传的重要性,也讲了厂里在集团化过程中,对文艺工作的梳理和安排。

“李副主任跟我汇报了成立演出部和培训部的情况,很好嘛。”

李怀德点了点张丽,道:“你现在是宣传科副科长,那文艺宣传队就是副科级单位。”

“文艺宣传队这一组织不能变,分属专业队也不要变。”

他示意了李学武这边讲道:“可以听听李副主任的意见,纵横管理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成立演出部了,五个剧场轮流排演,又要承担大型演出的排演,你们内部可以成立表演小组嘛。”

“李副主任——”

李怀德叫了李学武询问道:“你看看是不是这么个意思,编制上再给予一定的倾斜?”

“副科级单位嘛,”李学武都不用细想,便回答道:“以股级结构为骨架搭建管理体系,以文艺干事为骨干组成业务体系。”

“张丽同志——”

李怀德点了文艺宣传队队长的名,笑着问道:“李副主任的解释你满意了吗?”

“满意,谢谢领导,谢谢李副主任,”张丽微笑着解释道:“是我没搞懂……”

“哎,我们来是干什么来了?”

李怀德没在意她的谦虚和紧张,笑呵呵地,摆摆手对众人说道:“红星厂是个大家庭,我这做家长的,难免有顾忌不到的地方。”

“巴掌伸出来,手指头还有长短呢,对不对?”

他很懂得调动现场情绪,语气很是和气地说道:“我还是那句话,有什么问题可以跟我说,不懂的可以问。”

“谢谢领导——”

在张丽的带领下,大家再一次给出了热烈的掌声。

都是文艺表演工作者,婊演的功夫还不会吗?他们才是专业的。

而后也没往楼里去,就在这大院里,李怀德看了新加入进来的曲艺工作队的汇报。

——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八月份。

七月份还有点风呢,进了八月以后这风彻底是没有了。

窗外的知了滋滋滋地叫个不停,好像它也知道太阳热似的,晒的滋滋叫。

本来是不想带孩子回来受这个罪的,四合院这边没有冷气,房屋又低矮闷热。

可是连续几周不是李学武忙,就是家里这边不方便,老太太实在想重孙子了,刘茵也想大孙子了,不想回来也得回来了。

周日这天倒是很消停,自从厂里宣布惊雷行动以后,各车间算是长了教训。

尤其是上个月出的那起命案,虽说跟打架没关系吧,可毕竟是出了人命了。

连续一个月的治安安全整顿,再加上惊雷行动,红星厂的治安效果很是明显。

截止八月初,保卫科已经签批了四十七人次逮捕手续,一百一十八人被开除处分。

这一次是红星厂自建厂以来最为严肃和认真的行动,且也是最大规模的纪律处分决定。

一百多人被开除,影响力波及深远,年轻职工终于清醒了,也知道厂里动真格的了。

所以甭管这个派那个司的,只要是红星厂的青工,通通退了出来,纷纷回到了车间的生产岗位上。

就连下班后的生产区都显得安静了几分,好像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从厂外转移了回来。

厂工会也很卖力气,与京城铁路、京城纺织、京城化学、京城机械等等单位联合组织了多场联谊会。

目的很简单,让这些青年男女有个彼此接触的机会,也给爱情一个机会。

要是不给他们找点事干,这些青工早晚得捅出篓子来。

保卫组在这件事上尽心尽力,协调多个部门,全力维护稳定和保障治安环境。

李学武在这一次的工作中也表现出了成熟的工作技巧和能力。

李怀德等一众厂领导对他和保卫组是很满意的,但对其他反应迟钝,管理缺失的部门就没有这么好的心情和态度了。

八月初,借着机关人事变革的风,组织处和人事处联合行动,针对近期出现的管理问题进行了追究追责。

生产车间思想教育管理岗位换了一茬的人,补充进去的很多都是从机关下去的。

各地办事处、各分支机构和分厂,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都有机关的干事下放基层。

十六家单位的兼并工作也走上了正轨,景玉农回来后主持了这项工作。

首批兼并进来的两家单位,干部进行了考核和筛选,做了抿主测评,按照考核结果,打散分到了红星厂各机关和分厂及管理处。

服务人员和后勤人员做了业务测评和考核,留了一部分,剩下的分流到了联合单位和劳动队。

人数最多的要数生产工人了,按照兼并方案,这些人在考察合格后,即安排到了相应的生产岗位上,主要是应对红星厂已经开展的三班倒生产制度。

同时,已经建设完成的三产工业也开始接收这两家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重新整合兼并进入已有的三产工业或者联合工业体系。

这个时候,联营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红星厂确实是真金白银地收购了这十六家工厂,但部分价值是转化到了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的身上。

也就是说,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的补充,让红星厂在联营占股比例大大地提升了。

算是用联营单位的钱帮红星厂买了企业扩张的单。

李学武当初在工作会议上做报告时讲到的水库经济作用体现了出来。

红星厂水涨船高,庄家通吃,产能不会白白溢耗,而是会储存在三产和联合工业这两个大蓄水池中。

等红星厂需要发展力量,或者遇到发展困难的时候,这些水池里的经济就会反哺红星厂。

人多有好处,也有坏处。

红星厂的人多了,厂区里更热闹了,厂区外彻底成了大工地,拆拆拆,建建建。

好多工人从车间里出来,直接进了工地,转身就成了劳动工人。

社主会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

圣塔雅集团援助的工程机械确实帮了大忙,学校的建设进度很快,几乎所有的教学楼主体都已经完工,只等着内部完善和装修了。

现在是八月份,九月一日开学,留给工程队的时间最多还有大半个月。

白天是听不见的,也看不见什么。

但等到了夜晚,夜深人静的时候,你站在房顶上还能看见红星厂方向有灯光映照天空,有建筑的声音清晰传来。

日夜不停地赶工期,工程处和工程队优先保证学校在九月一日开学前完工。

这个交付标准是很高的,工程是完工了,教学教具,桌椅板凳,办公用具,门窗玻璃等等,也是需要时间来布置安装的。

所以每天下班,李学武都会去工地上转一转,看一看。

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每天都有具体的项目完工撤场。

不仅仅是室内装修,就连操场的硬化,体育设施等等,都是同步进行的。

李学武请姬卫东帮忙,从港城购买了全套的先进教学用具,可是把这小子累够呛。

货物已经在红星厂的仓库里了,就等着最后一步的进场安装了。

人多力量大,干啥都不怕。

红星厂在建设学校的同时,也在建设医院,还有诸如居民区和综合市场,以及红星厂的几栋办公大楼。

主体工程还没有开始,但地下工程已经开始了,掏出来的土发堆砌在亮马河边上,老高老高,像一座小山。

你看皇城后面的小山,其实就是当初建设紫禁城时掏出来的土方,没地方搁了,就成了一座山。

红星厂建筑工地掏出来的土方当然不会浪费在这,占地方不说,也阻碍交通。

沿着亮马河两岸,这些土方会用来修筑堤坝,扩宽河沟,填平低洼地带等等。

大工程、大工地不是白说的。

人力已经不可谓了,几十台推土机日夜不停地嚎叫着,大铲子抓钩机就立在建筑工地,深挖地下,营造三防工程。

三防工程后世很少有人能听到了,但在这个时候是重点工作。

地下能跑卡车是标准,能藏火炮和坦克是基础。

李学武的意思是,充分利用三防工程,申请专用款项,加大地下工程的建设。

以后用来做仓库、停车场等等,绝对是有必要的。

只要是去过京城的人都知道停车有多难,这里可是二环边上啊,你想吧。

人多不仅力量大,饭量听着也可怕。

红星厂早就为十六家工厂的兼并做准备了,甚至设置了专用账户。

但花钱如流水,企业在膨胀的过程中,最能体现出综合实力和后劲多少来。

如果不是年初红星厂赚了一波刀乐,现在哪有钱兼并其他企业啊,自己都顾不过来了。

别看今年红星厂的日子红红火火,那是有特殊原因的。

其实大环境很一般,大学习进行到了第二个年头,有很多线路在纠正过来。

但也防不住有很多错误在产生,经济和生产问题尤为严重。

这也是红星厂得以在众多工业兄弟单位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上面很重视工业生产,尤其是需要特殊表现起带头作用的工业先锋出现。

全国各地都在讲抓思想抓生产,要把工业生产力提升上去。

李学武在工业口,对这一点是深有感触的。

无论外面的风吹得多大多急,工业发展还是很稳定的,尤其是车间里的工人。

他们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工人的家属也是一样,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落实在街道上,生活上,你要说有改变,好像还真有那么一点。

——

“李——李哥好——”

下午三点了,李学武才从屋里出来,睡了足足的一个晌午觉。

在月亮门这正好遇到对门的刘光福回来,两人打了一个照面。

倒也不是第一次见了,这小子回来以后看着跟变了个人似的。

在这院里再没有草上飞的表演了,街坊邻居对他也没了最初的议论和关注。

见着李学武,他是想称呼李处长的,可李学武提醒过他一次,这回算记住了。

“活儿忙完了?”

李学武摇着手里的蒲扇,打量了他一眼,点点头错了个身子。

刘光福站在原地也错了身子,一边请李学武先过,一边回道:“天热,回来看看我妈。”

“行,孝心可嘉——”

李学武微微一笑,瞧了他一眼,这才往前面去了。

刘光福低眉顺眼地直等李学武过去了,这才转身往回家里走。

二大妈的毛病算是落下病根了,一半脸耷拉着,一半身子发麻,有的时候不顶用。

脑梗嘛,引发的轻度半身不遂,这病说起来只能靠养,实际上就是没有恢复的可能了。

刘光福没回来以前,刘光天在家的时候就很严重了,再加上刘光齐回来作妖,给二大妈的病加了加码。

李学武也是很少听对面出来说话,回来住两天多是在前院家里,或者外院待着。

他也是听沈国栋说的,刘光福回来算是把家撑起来了。

一年的炮局不白蹲,终于长大成人了。

沈国栋跟街道搞了个缝纫社,专门给红星厂代工,做劳保用品,算是李学武给的方便。

沿用李学武给出的意见,沈国栋搞了四台缝纫机在大厂房里抛砖引玉。

听说带着自己家的缝纫机就能参加合作社,做缝纫工,赚工钱。

很特别的,这里没有工资,按件计费,多劳多得。

起初还有人不相信,直到王主任带着街道干部转了几家孩子较多的住户,宣讲了政策,做了背书和担保。

这几家也是捏着鼻子,把家里的缝纫机搬到了缝纫社所在的大仓库。

家庭妇女哪有不会做针线活的,踩缝纫机可溜呢。

当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以后,街道和沈国栋安排的人一起算了件数,当场给了这些人加工费,这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交道口凡是家里有缝纫机的,有闲在家里的妇女或者姑娘的,都吵着要加入缝纫社。

一天就赚七毛二,一个月下来就是二十多块啊,你当这是什么!

好家伙,原来能跑马的空荡荡仓库瞬间就满员了,其他街道还有托关系要来的,沈国栋死命拦着不让进。

街道给回收站批的仓库大院终于派上用场了,其中一个大仓库成了缝纫社的驻地,天天都有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老娘们往这边来上班。

要不是沈国栋怕走了水,夜里不安全,这些人都想24小时开工的。

缝纫机一转,那可是白花花的票子啊。

沈国栋听了李学武的话,主动找到刘光福谈了谈,这小子也有股子心气。

听说沈国栋安排一个毛头小子,还是从炮局里放出来的小混混当缝纫社的技术管理,大姑娘没好意思说啥,老娘们不干了。

一个个的吵吵嚷嚷,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

刘光福也很局气,啥也没说,蔫了吧唧地跟这些老娘们干了一天的缝纫活。

等晚上计件的时候这些人傻眼了,刘光福的生产件数比她们多了三倍都不止。

你要说作弊,那是不可能的,大家都在一个仓库里,都搁眼睛盯着呢。

没作弊,没蒙事,你说他的生产件数咋比自己等人高出这么多呢。

比摔跤,她们摔不过小伙子,她们服气,特么的比踩缝纫机输给一个毛头小子,这下打脸了。

啪啪的——

尤其是早晨那会儿喊得最凶的几个老娘们,这下搁里头了,脸通红啊。

两块八毛钱,一天啊!

当看见刘光福从沈国栋手里领走两块八毛钱,这些人都红了眼了。

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就有人较劲了,跟刘光福比着踩缝纫机。

可第二天下来,别说两块八了,一块也没有人能达到啊。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第三天一上工,刘光福往那一坐,周围呼啦啦围了一群人上来。

请开始你的表演!

刘光福会杵这个?

想当初……当初不想也罢。

只见他随手拨弄飞轮,脚下一踩,随后便如踏上风火轮一般。

也不见他有多紧张,更没有很慌乱,脚下的踏板和飞轮都要冒烟了,可台面之上双手飞舞,有条不紊地把布料闪赚腾挪。

就是这么轻松,就是这么谢意,好像闭着眼睛都能完成似的。

太特么强了!

这是跟哪学来的技术!

咳咳,反正不是蓝翔!

两块八、两块八、两块八……一个月就是八十多,跟科级干部挣一样多。

现场的老娘们不淡定了,倒不是说她们嫉妒的要死,而是自己家闺女还单身呢。

啥?蹲过监狱?

人家不是已经改过自新了嘛,她们倒不是喜欢钱啊,就是喜欢这份经历。

其实这是沈国栋教给刘光福的策略,故意钓这些人上钩呢。

要是不能在技术上碾压她们,刘光福这样的小年轻如何管理这么多老娘们。

刘光福不会挣计件工资的,沈国栋给他开了60块钱一个月做管理。

有人问了,八十不挣挣六十?

这个问题不用讨论,是个人在这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刘光福从第三天起便走马上任,成了这家缝纫社的负责人。

手下有一群老娘们和大姑娘,妥妥的走上了人生巅峰。

沈国栋之所以会用他,也是看他的表现,赚了钱没出去祸祸,而是想着给他妈治病。

且有一份孝心,总不至于干出伤天害理之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