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在欧洲当文豪 > 第六十七章 我推荐我(求追读!!!!)

今天又要PK了,恳请大家帮忙,追读支持一下吧。

拜托啦!!!!!!!!!!!

…………………………………………………………………………

“另外,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

“什么坏消息?”

电话里,梅拉沉默片刻,说道:“《天使爱美丽》现在的势头很好,这周的周冠应该问题不大。但下周……我原本计划,如果《天使爱美丽》能蝉联四周周冠的话,再来一次推广。可我得到了消息,下周你会面临一个很难对付的对手。”

“谁?”

“米歇尔·乌埃尔贝克新书《平台》,会在周四上市。

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发行,首印二十万册。他上本书是在98年出版的《基本粒子》,曾创造了当年的销售记录,687000册。只不过由于那部作品争论性很大,所以错失当年的文学奖。可他的实力,却得到了证明……而且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很会炒作,我担心他们会对你发动攻击,为《平台》争取热度。所以,你……”

梅拉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刘进却听懂了。

“另外,我还听到消息,米歇尔的《平台》上市两周后,午夜出版社会推出《一个女仆》,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尔的新作。他是99年美第契文学奖的获得者。”

没听说过!

米歇尔没听说过,克里斯蒂安也没听说过。

刘进把头盔挂在车把上,开始挠头。

美第契文学奖,他是知道的。

属于法国文学类大奖,可能比不上龚古尔奖,但是在法国还是极具影响力。

关键是这本书的出版社,是午夜。

法国顶级出版社之一,其实力绝非辛格拉能够比拟。

辛格拉,甚至可能比不上弗拉马里翁出版社,没听到梅拉刚才的话语中,充满了忌惮。

什么出版社,出版什么书。

午夜大概率不会使阴招。

但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可就不一定了。

米歇尔的书,以争论性强为特点,那弗拉马里翁出版社一定会想办法制造冲突。

“liu,你在听吗?”

“我在听。”

“这件事有点不正常,因为据我所知,《一个女仆》在去年十月份就已经完成。午夜原本是计划在四月份推出,可现在突然提前,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怀疑……”

“怀疑什么?”

梅拉犹豫一下,说道:“我们被针对了!”

“我?是吗?”

“嗯!”

刘进听罢,却笑了。

这是必然的事情。

如果他是一个知名作家,哪怕是华人,可能都会好些。

被针对很正常,你一个外国人用法语写作,闯进了法国文坛,怎可能不被针对?

据说,村上春树的书在法国销售时,也被针对过。

莫桑……

莫桑的作品在欧洲销售的情况,刘进不清楚,所以不好评论。

不过莫桑的书里,充斥着一些很政治正确的东西,所以西方人应该不会太排斥。

猎奇嘛……

我的奶奶在国人眼里,是一种精神。

但在西方人眼里,可能远远比不过那一片高粱地更具吸引力。

(一家之见,不代表任何人)

“梅拉!”

“我在听。”

“《天使爱美丽》现在的总销量是多少?”

“按照目前的势头,算上这周,能突破七万本。”

“那十三万本的总印书,有没有危险?”

“哈,你担心这个啊……”梅拉在电话里笑了。

她说道:“一本书正常的销售期是半年,现在才一个月。五个月消化六万本问题不大。如果运气好一些,再来个什么噱头的话,弄不好两个月就可以售完。

到时候,我可能还要再加印一次。”

“能卖完就好,你看着办。

至于被针对,我觉得是难免的,毕竟我只是nobady,小人物。换做是我,看着本国热销榜的冠军一直被一个外国人占居,我心里也不会舒服。就这样吧,随他们……

不过,会不会影响后面两本书?”

梅拉想了想,道:“其实,我想用《困在时光里的父亲》和他们打一场。”

“啊?”

“《父亲》这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更真实,更具有艺术性,而且他的普世价值观,也符合大多数人。真要是拿出来打一场的话,我觉得未必会输给那两本书。”

说完,梅拉哈哈笑了起来。

“不过不着急,《天使爱美丽》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我会再观察一下。

另外,西尔维给我打了电话,她提到了《老人与海》和《珠穆朗玛的雪》。她建议我,先不要急……说起来,你那篇《珠穆朗玛的雪》,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呢。”

“非常震撼,值得推荐。”

“哈哈哈,你可真自信。”

梅拉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西尔维建议我,先在英语区国家出版。老人与海的文风,有点接近美国人的喜好。硬汉、冷峻、对死亡的无所畏惧……行文风格,宛如冰山。我觉得西尔维说的很正确,所以我打算先找人进行翻译,翻译成英文版。”

历史上,海明威也正是借美国国力崛起,而开始享誉世界。

“西尔维给我介绍了一个美国的出版人。”

“谁啊!”

“罗伯特·戈特利布。”

“罗伯特·戈特利布?”

刘进一怔。

“你知道他?”梅拉听出了端倪。

我看过他的书!

我看过他的自传!

这家伙,绝对是美国出版界的一个传奇。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由他定名出版;出版《美国人的死亡方式》,推动国会立法。

他做过《克林顿》一书的编辑,做出了三个月在美国狂销200万册的记录。

他人脉广阔,在美国多家顶级出版社任职。

几乎美国所有的杂志、出版社、报纸,都和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西尔维把他推荐给你了?”

“是的!”

“那家伙是个狂人。”

梅拉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liu,你混法国文坛,但是对法国文坛一点都不了解,却知道罗伯特……哈哈哈,那说明,他真的很厉害,西尔维没有推荐错。怎么样,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刘进点上了一支香烟。

“梅拉,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

“英文版,能不能交给我……你是知道我的,我英语和法语的水平差不多,而且我又是原著作者,更能把原著的思想和精华保留下来。如果你要翻译,我推荐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