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家兄朱允炆,请陛下赴死! > 第10章陛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比不了你

朱允炆听了赵思礼的话,十分不悦。

他铁青着脸,怒问道:“你是在教训朕吗?”

“微臣不敢!”赵思礼赶紧叩头。

“朕若是不把吴王放了呢?”

“要是那样的话,微臣就叩死在这里!”赵思礼一边说着,一边重重地磕头,发出“咚咚”的声音。

朱允炆也没有制止他。

他就这样一直磕头。

也不知过了多久,赵思礼却听不见一点儿动静了。

他也不知自己已经磕了多少个响头,直把他磕得额头出血,脑袋发晕。

此时,王钺过来:“赵大人,你就别磕了,陛下,早都走了,你磕给谁看?”

“嗯?”赵思礼把头抬了起来,这才发现,朱允炆早已不知去向,他把额头上的血迹擦了擦,“王公公,陛下人呢?”

“你呀,这样硬逼着他,也是没有用的。时辰已经不早了,你快回去休息吧。”

赵思礼无奈,不住地摇头叹息,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自己的府中。

朱允炆回到自己的书房,是越想越气。

他心想,原以为自己当上了皇帝,便可以君临天下,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可是,没想到的是,谁都可以威胁自己,朱棣、刘三吾、赵思礼无不如此。

而且,这些人都说自己是大大的忠臣。

忠臣就可以对自己不敬,就可以对自己颐指气使,强迫自己做事了吗?

他正在恼火之际,黄子澄从外面走了进来,趴在地上磕头:“微臣叩见陛下。”

不知为什么,朱允炆每次见到黄子澄,心情都会很舒畅,气也就消了一半。

他用双手把黄子澄给搀扶了起来:“爱卿,此间没有外人,不必多礼。”

“谢陛下。”

朱允炆便把刘三吾和赵思礼来找自己麻烦的事,向黄子澄讲述了一遍。

“朕万万没有想到,朕只不过把朱允熥给关了起来,也没有向他用刑,可是,刘三吾竟然大骂朕是昏君,难道说朕还不如秦二世吗?”朱允炆感到十分委屈。

“陛下乃仁爱之君,也是百年不遇的明君,就算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能和你相比。”黄子澄的表情十分认真。

朱允炆听着,虽然觉得他说得有点儿夸张,但是,心里还算受用。

“爱卿,你言过其实了,朕岂敢和那些帝王相比呢?”

“陛下,微臣所言不过是一句实话,并没有言过其实。

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秦,但是,他焚书坑儒,此为不智;

他耗费了巨大的民力、国力、财力修建万里长城,企图把匈奴挡在长城外面,难道不是太愚蠢了吗?

他看错了赵高和李斯,此为识人不明;

秦只传了两代,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啊。”

“那倒也是。”

黄子澄摇头晃脑,接着说道:“虽然说汉武帝抗击匈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把天下的百姓都害苦了;

再者,他随意地诛杀和残害大臣,朝廷内外,人心惶惶。

别的不说,司马迁犯了什么错,

司马迁不过是为李陵说两句公道话罢了。

他为什么要杀司马迁?

司马迁家里没钱,无法拿出钱来,赎死罪,最后,逼得司马迁接受了宫刑。

司马迁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伟大的著作《史记》,汉武帝这样对等我们这些儒生,是要受到历史谴责的。

到了汉武帝晚年,他宠幸小人江充,认为江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到最后,掀起了巫蛊之乱,导致父子相残,死了数万人,也逼得刘据自杀了。

虽然他后来醒悟过来了,可是,太子已经死了,又有什么用呢?”

朱允炆每每读到这段历史,也是唏嘘不已。

黄子澄咳嗽了两声:“虽然唐太宗以最快的速度削平了天下,开创了贞观之治,可是,他却容不得自己的兄弟。

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把自己的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给杀了。

非但如此,他还把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也杀了。

就算李建成和李元吉有过错,可是,他们的儿子又有什么错呢?

为什么一定要斩尽杀绝呢?

李世民还逼着李渊退位,从自己父亲的手里把皇位给抢来了,

还有,他还抢占了李元吉的妃子杨妃。”

对于这一段历史,朱允炆也十分熟悉,有时,他也真是想不明白,李世民那样英明,为什么要做那些荒唐事。

“宋太祖,就有点太过分了,他是个恩将仇报的人,没有周世宗的提拔,他赵匡胤只是个无名之辈,是周世宗把他给一手提拔上来的,可是,柴荣一死,他就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把人家的江山给夺了过来。

而且,在他有生之年,他也没有实现天下一统。

另外,他不明不白地死去,皇位被弟弟赵匡义给夺了去,留下了一个‘烛影斧声’的传说,难道不悲哀吗?

因此,微臣说他们几位都比不了你啊。”

朱允炆听到这里,心中也是一凛,问道:“你说朕该如何处置朱允熥?是放还是不放?”

黄子澄听了,心想小荷花还在赵宁儿的手上,不知道那丫头要怎样折磨她呢,那小荷花可是自己的心头肉。

再说了,自己把持不住,和小荷花有了亲密的行为,虽然说,自己还没有上榻,可是,这事儿,谁又能说得清楚?

他想到此处,于是,说道:“陛下,依微臣之意,还是把朱允熥给放了吧。”

“嗯?之前你不是说不能放吗?

你还说,他就好比是刘武,对朕的威胁很大吗?”朱允炆皱起了眉头。

“微臣是说过这样的话,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啊,刘三吾八十多岁了,听说他的心脏还不太好,

如果你把他给逼死了,朝廷上下恐怕会乱成一片,关键是,如果是那样的话,会对陛下的名声有染;

另外,赵思礼身为兵马指挥使,手握实权,如果把他给逼急了的话,很难预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儿。

如今,陛下的主要精力用于削藩,也不适合树敌过多。”

朱允炆点了点头:“爱卿说得有道理。”

黄子澄摇头晃脑,手捻须髯:“既然陛下已经下旨将吴王官复原职了,那就暂时不要撤他的职了,就让他当个吴王好了。

不过,吴王虽然是王,可以把他软禁在府上,不许他与外人接触。

给他俸禄,却不给他权力,就这样养着他。

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开。

就好像隋朝的太子杨勇,不也被软禁起来了吗?

这样一来,可以免使陛下背上杀弟的恶名。

虽然汉文帝是一代明君,可是,他逼死了自己的弟弟刘长;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千古一帝,可是,他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从而,把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陛下千万不要学他们俩啊。”

朱允炆觉得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他心想还是老师高明,自己怎么就想不到呢?

“好,就依你这个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