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拂水龙吟凤梧扬 > 第一二六章 杀猪刀法 三)

拂水龙吟凤梧扬 第一二六章 杀猪刀法 三)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想是楚南风会‘粘’字诀缘故,李观书轻笑一声,“即是如此,那秀才也不慢条期文了。”

身形一动,口中吟道:“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刀光闪起,随着气机如一团波涛掀起的浪花,向楚南风袭去。

与此同时楚南风亦是相攻而上,‘玉霜惊梅’、‘琴瑟无和’接连使出,“当、当”两声声响,二人身形一分,距离虽是不变,楚南风却是比原先所处位置退后了丈余。

“楚先生大智,竟是猜到秀才的诗意,厉害、厉害。”

楚南风在李观书吟出‘八水分流横地轴’,用‘粘’字拖住他刀势的速度,看到无处不显的刀意中,刀身是砍向自己的下腹,立马便猜到了李观书诗句中的杀着所在。

但想这首出自骆宾王的诗词,下句应是‘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离宫’在易卦指的是头面与心口,便是知道下一招刀身确切攻击的所在。故而李观书诗句一吟,楚南风便也相迎而上,同时用‘荡’字诀加大剑意威力,未料却是被反逼退了丈余。

楚南风压住心头震惊,微微一笑,“李先生大才,能将观光(洛宾王字号)先生帝京篇的诗意,融入刀式之中,当是令人佩服。”

“嘿嘿,三几句就被楚先生窥破谜底了,有何可令人佩服?”李观书似有所憾的摇了摇头,“桂殿嵚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这一句想必楚先生也是知道秀才要攻向何处了?”

楚南风但想耳朵有‘玉楼’的雅称,‘金屋’与之相对,当指的是头部,‘窈窕’多是形容身材,与‘金屋’相连之处想是脖颈无疑,便点了点头,“想是楚某无礼,不能听言受教,又出言无状,惹了李先生心中不快……”

“楚先生果然是斯文至极,切耳朵、砍脖子六个字,也说得这么含蓄,哈哈……”

被李观书一番抢白,楚南风略为尴尬之中,只听五丈处的马希兰冷笑道:“嘿嘿,我夫君斯文也好,含蓄也罢,总比李秀才假斯文好吧?即是这么简单,秀才你何必要讲什么‘玉楼’、‘金屋’诗句来充斯文?”

马希兰但听李观书又出言讥讽楚南风,心生气恼,此下更是以秀才相称。

“楚夫人说得是,秀才受教了。”李观书一怔之下,便也点头微笑,转而望向楚南风,“即然讲理要斯文,那打架就须凶猛了……”

话音未落中,身形倏忽而动,紧接着一声‘看招’,举刀向楚南风砍去。

楚南风已是知道李观书行事怪异,当听他讲到‘凶猛了”之时,便猜他会动手,虽知他是攻向自己耳朵,却又不知是左是右,凝神防备之中,随着李观书‘看招’声,便见一道刀光掠起。

此下无有任何虚幻的刀影,唯见一线如烈日乍然透射过缝隙般的光亮向右耳袭来,看得真真切切之中,电光火石之间,“咣当”一声,火星四溅,出剑相挡的楚南风,但觉右臂一震,身形竟是被震力所憾,向后退了一步。

但知李观书会紧攻而上,楚南风又是后退两步,接着一招‘孤雁只转’使出,‘当’一声脆响,青鱼剑在左身前侧三寸处抵住砍来脖颈的杀猪刀,楚南风气机一纵一收,借力向后疾退五丈,落在西面村道上马希兰的身前站定。

二人可谓是当世一等一的高手,同一种招式在他们修为气机影响下,或兵刃、或拳掌,所幻化出的虚像自是比境界低的人更多。李观书被马希兰反讥之后,干脆收回招式中的虚像,反是将气机凝聚,一招直劈、一招横切,连贯而出,却是将楚南风逼得连退两次。

“南风……”听得身后马希兰关切的一声低呼,楚南风微微摇了摇头,“无碍。”

言语一顿,身子骤然而起,却是使出洛逍遥所创的‘柔情似水’。

当日洛逍遥心苦萧慕云中蛊,听闻楚南风找到了蛊虫弱点,便心生希望,随着剑意才创了这招剑式。楚南风不知马希兰生死,十余年间抱着一丝希望之下创了前面七招剑法,虽有感剑意意犹未尽,心境的希望终是没有洛逍遥强烈,也就无法再创新招。

他情路之艰辛犹过于洛逍遥,当洛逍遥演练‘柔情似水’与他看时,一眼望去马上就领悟到剑意的真谛所在。

而这招剑式若由洛逍遥使出,须借助前面七招的剑意牵引,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但以楚南风的修为,加上前面七招是他所创,自是可以信手拈来使出。而马希兰已经归来,心头自然是千般柔情蜜意,此下倾融到剑式之中,顿是使这招‘柔情似水’剑意达到圆满之境。

随着楚南风的剑式气机的转动,数丈内地上的尘沙碎石、树叶草屑,却是被吸拢过来,瞬间竟聚成一尺大小的圆圈,如飞轮般疾旋,向李观书袭去。

但听李观书一声叫好,举刀迎上,刀光顿然同时幻出数道弧光,却是将袭来聚拢成圈的屑物击散。沙石草叶纷飞中,李观书又是一刀劈出,刀锋砍在随之而来的青鱼剑剑尖,“当”的一声,火花飞溅中,二人身形分开,李观书站在刀剑相交之处,而楚南风又是被震退了丈余。

“呵呵,楚先生好心机,一退数丈原来是为了使这一招剑式,厉害、厉害……”

正如李观书所言,楚南风退至马希兰身前,拉开距离,就是为了能在前击之中聚拢足够的沙石碎物。

他心知李观书下一句诗句中,‘三条九陌丽城隈’是为攻人四肢,而‘万户千门平旦开’,但想是开膛破肚的招式,便先自攻袭,迫使李观书出招击散聚拢的屑物,然后挺剑接上他当胸而劈的一刀。

李观书言语一顿,取下酒葫芦,拔开塞子,喝了一口,又道:“楚先生用了一招,秀才我用了两招,楚先生认为孰胜孰负?”

“楚某一招的速度之中,李先生却是能使出两招,且将楚某逼退丈外,应还是楚某落了下风。”

站在街道内的顾言春闻言一愕,望向沈连城道:“师兄,这楚先生何以如此作答?这……”

但想此下楚南风的胜负与自己性命有关,顾言春心头自是一急。

沈连城摇了摇头,反是问道:“这秀才刚刚未曾吟诗,若非他自己言出,你如何看出他用了两招之数?”

顾言春顿然一愣,若非李观书最早吟出半句诗词为一招使出,以他的眼力确是无法看出李观书一气成呵的招数。

“他实是半句诗词为一招,当在第四招时被楚先生看出刀身攻击所向,就想加快速度以使击败楚先生,便是两招连攻,却也被楚先生接下招数。

刚刚楚先生虽说以一招之势,使他用两招化解,但若能将他逼了后退,那才算是楚先生胜了半招。”

沈连城顿了一下,叹道:“他第五、第六招连接使出后,后面招数也是两招连出,唉……想是这秀才固执的缘故吧,不若以他的修为,用一招之力也是可以接下楚先生方才的攻击。”

以李观书的修为,自也能听到沈、顾二人的对话,闻言哈哈大笑一声,望向沈连城,“沈大人唯有固执一说,倒把秀才赞得心生欢喜……”

沈连城自然是充而未闻之状,未与作答,李观书淡淡一笑,将酒葫芦一收,转而望向楚南风,“秀才的杀猪刀法共有十二式,还有两招,有谓来而不往非礼也,秀才就再固执一下,将它一并展示出来。”言罢缓缓向后而退。

但想骆宾王的帝京篇诗词还有二十来句之多,本以为招式不断的楚南风闻言松了一口气。

想着下句是为‘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心念急转,但知鳷鹊胸前至喉部毛色与全身不同,便猜李观书下招会攻袭胸前部位。而雌为凤、雄为凰,统称亦有阴阳相融之意,‘凤凰台’当指气海丹田之处。

见到李观书一改话音未落便是出手的作风,而是向后而退,楚南风心头一凛,知他蓄势作发,便也向后缓退戒备,当二人距离拉开到四丈之距时,李观书身形一顿,倏然而动。

楚南风只见眼前一道刀光闪起,竟幻化出数百道刀影,如一堵刀墙奔袭而来,心念一动,引出护体真气,同时一招‘角蛟入海’使出,向袭来前胸方位的刀墙切入。

岂知剑尖未曾触到刀身,一惊之中,引剑下压,又是一空,悚然引身暴退之时,一股凛冽的刀意从刀墙突出,此下方是奔胸而来,电光火石间,楚南风的胎丹神识从天关跃然而出,一招百柔掌‘沉石入海’凌空下击。

身前‘嘶’一声响,袭来的刀意为之一滞,疾退中的楚南风方见杀猪刀真身所在,脚跟一顿,一招‘秋水悲心’迎上,又听‘当’一声响,刀意散去,无数刀影顿然消失。

被反震连退三步的楚南风,但见李观书立在一丈余处似笑非笑望着自己,心头一叹,拱手执礼,“楚某输了。”

至始至终,李观手都未使出‘心境通’唤出元婴丹神,而楚南风此下动用丹神,合力使招才破去刀意,如同二人合攻李观书,且被震退三步,自然是输了一筹。

观看中的沈连城心头亦是暗叹一声,转首对着一脸惊骇的顾言春道:“使臣大人想必这李观书不会伤害,你就不必管了,待会我拼死一博,你速速离去……”

“不,言春当一死以护师兄。”顾言春断然道,他一身武学多是沈连城代师援业所传,沈连城与他虽是师兄弟,但也算是他半个师父,此下危境,顾言春却也不肯独身逃离。

“呵呵,沈大人师兄弟倒也有情有义,难得一见呀。”李观书目光扫了一眼沈、顾二人,微微一笑,转而又望向楚南风,“秀才我刚刚取巧用招罢了……楚先生若非先入为见,想必也不会被逼动用元婴丹神了。”

诚如李观书所言,楚南风若非猜到他攻击所在,以守为主,以穆道承刀法‘玉盘千毫’,或念情剑法‘雾绕华光’,虽说也会被逼而退,但也不必动用元婴丹神。

李观书此次攻击实为一招,楚南风心中认为他定然是两招连攻,而依诗句第一招当是攻击自己前胸,岀招相迎接空之后,顿然一惊,又下意识认为刀身是攻向丹田,引剑下压,却也是接受空。

而那时李观书才真正催发杀招,攻向他的前胸,待楚南风发觉,刀意气机已袭至胸前一尺之处,危情之下引出丹神,方才解去攻来的险着。

但想若非李观书以诗句念出刀式所攻方位,以他匪夷所思的速度,即使自己有招架之力,十二招之后,恐怕是被逼退到五六十丈之外了。而李观书实是用一招之势,使自己用了两招加元婴之力方才解危,想到此处,楚南风心中暗道惭愧,“李先生神人武功,楚某输了心服。”

“呵呵,你非输于秀才,是输与功法。而能引聚气机,使无气不融的‘平龙认’反为之牵引,楚先生当为第一人。”

“为之牵引?平龙认?”楚南风一愣之下,心头顿然明白李观书所指,应是自己使出‘柔情似水’招式时,将他气机牵引过来。却也未料到李观书所修的功法,竟是文益大师曾经提及过的道家大成功法‘平龙认’。

又听李观书道:“沈大人,今日看在楚先生面子,秀才我放你一马,但若这镇上百姓因此事少了一根毫毛,嘿嘿,到时我就去找向老儿要人……”

他口中的“向老儿”自然是指向啸天无疑。沈连城一惊之中,但见李观书身形一纵,跃上屋顶,将被他扔在屋顶上不得动弹的兵卫一提,旋即跃到他的爱狗阿黄尸身旁边,未见他如何动作,那兵卫右臂已是离体而落。

随着兵卫的惨叫声响,李观书身形一闪,与地上的阿黄尸身凭空消失一般,已然踪迹全无。

街道上众人面面相觑之中,沈连城举步行到楚南风身前,拱手作礼:“沈连城见过楚先生、楚夫人,相救之恩,没齿难忘。”

楚南风与马希兰对视一眼,心中一叹,“只因小徒当日承情于沈先生,楚某才出手相助,沈先生不必放在心上……”

未待沈连城作答,夫妇二人便是向客栈行去,在村民小贩一脸惊疑注视下,与店家掌柜结了银两,取了坐骑,策马而去。

******

三月廿七日申时,莫忘岛中,穆道承将风尘仆仆的计经海引到茶厅落坐后,笑道:“怎不带夫人与公子一同前来?”

“内人前几日带金玉去了江宁府,晚辈来了匆忙,却是未曾携同前来。”

“哦?何事如此匆忙?”穆道承一时惊讶。

“不知楚先生可是归来了?”

“未曾……”穆道承愈发惊讶,“计先生去年底归去,今日才来岛上,怎知大兄弟外出?莫不是计先生曾与大兄弟他们相遇?”

“那倒不是……不知楚先生何时归岛?”

“大兄弟与郡主二人与此去汴京是为参加两场婚宴,还会送楚老先生回书院,想是仲夏日才会归岛,计先生匆匆而来……莫不是寻他有急事?”

“前五日晚辈正与内子在江宁府作客,家师遣人让晚辈回九华山,说是敝师兄与师弟路上遇险,得楚先生援手才为脱险……”

“是令师兄沈连城……?”穆道承疑道。

计经海点了点头,“沈师兄与顾师弟月前护送使节出使蜀地,路上得罪高人,差点丧命……”

“啊?!”穆道承震惊不已,“护送使节?这么说当是有一众高手相随左右……以令师兄抱丹大成的身手,加上这些护卫高手,差点丧命?这是何方高人所为?”

“沈师兄他们职责所在,未敢轻易离身,途中修书一封,遣人送与家师,此中详细事由……家师也未是尽知。”

“听说那人是江州一处小镇上的屠夫,年纪与楚先生相若,修为……修为像是说犹胜于楚先生……”

“啊?!是个杀猪的?年纪与大兄弟相若,修为还胜过大兄弟?难不成是元婴大成之境?这……这怎么可能?”

穆道承但想下出天下间有这等人物,闻言自是难以相信。

“家师也是难以置信有此等人物……可惜他老人家受了誓言的约束,不能离开九华山,不若便是去那小镇查探一番。”

“令师受了誓言约束……?”方是回神的穆道承,闻言又是一时愣住。

当日向啸天曾与书他与楚南风,以信中所写的口吻来看,穆道承是猜想向啸天唯恐牵扯到朝堂大事,不愿亲身来岛相谢,是为暗示恩怨分明,却未料是有誓言约束。

“当初家师抱回金玉后,心内悲喜交织,却也因此时常想到内子,心中便生有前去杀了毒书生冲动……唉,不堪煎熬下,发了毒誓,终身不踏出九华山半步。”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呀……”穆道承心头一叹,但猜以‘怒剑’号称的向啸天,每日看到外孙,便会想到爱女所受的屈辱,心内定是愈发悲恨,唯恐按奈不住冲动,去杀了毒书生,却是立下了毒誓约束。

“老夫早是应该猜到才对……以令师‘怒剑’之称,当是爽快之人,朝堂是朝堂,江湖是江湖,即已写书分明立场,当是会现身来与老夫一会,原来有这隐情,倒是让老夫认为,令师把我与大兄弟看轻了。”

正如穆道承所言,向啸天已修书告知立场了,按理来说后头应是寻个时间,亲自前来莫忘岛拜访一趟,而两年多来,却是只有计经海来岛时捎言问候。自是让穆道承认为,向啸天是害怕自己与楚南风挟恩图报,才不愿亲自前来道谢。

穆道承此下将心中看法直言道出,却是让计经海听得摇头苦笑。

“那可知是何原因引起打斗?”

“唉,沈师兄他们委身军旅,行事身不由己,只知奉命行事,以至善恶不分,又驭下不严,便是生了祸端。家师但知楚先生洁身自爱之人,定是不齿于助恶之为,此番相救,却是有累楚先生心境有亏……”

计经海叹了一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呈与穆道承,言道:“家师心感楚先生大恩,得悉此事之后,修书一封,让晚辈送与楚先生,同时想打听一下那人的来历……此下楚先生未归,只能待日后再为请教了,此信烦请穆前辈先代为收下。”

计经海与楚南风相处不久,知道他虽有隐世之风,但实是有着行侠仗义的心性,自也将自身对楚南风的评价告诉了向啸天。

向啸天行事作风本是随着自身喜好而为,算是亦正亦邪之人,因其妹是南唐烈祖李昪的妃子,备受隆恩,故而才让门下弟子投身军旅,效力朝堂。

待到女儿向素素落入毒书生手上后,心境大为改变,对于行恶为祸之徒也是有了深恶痛绝之心。但知自己的徒弟定是纵容属下,蛮不讲理而惹下了杀生之祸,对于有行侠仗义心性的楚南风出手相助,意外之下心生感激,便与书相谢,同时打听岀手之人的来历。

楚南风之所以救下沈连城,是因为刺杀辽使时沈连城暗中相救于洛逍遥,此中原因穆道承自也猜到,但想向啸天当初来信明言,除朝堂之事以处才会倾力相助,却是不知沈连城救下洛逍遥的真正原因所在,穆道承心念一动,“计先生将‘太始心经’授与逍遥,不知令师与令师兄他们有何看法?”

计经海不知穆道承将话题引到此事的用意,略是一愣,“楚先生与洛公子无有门户偏见,将‘太初心经’传与金玉,家师深有感慨,对晚辈将‘太始心经’传与洛公子为报,却是大为赞同。”

“如此甚好。”穆道承笑道:“逍遥他天资聪颖,前几日练剑之时,老夫观他倒是将‘粘、荡’两个字诀练得大有气象,若是他日有缘与你师兄弟切蹉,定会使他们觉得是令师亲传,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