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拂水龙吟凤梧扬 > 第三十章 天雷音

拂水龙吟凤梧扬 第三十章 天雷音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人闻言一时皆是难以置信,面面相觑之后皆是大喜,要知这狮子吼功法仍佛门不传之秘,即使是佛家弟子,也未必能轻易见识的到,了觉此举实是大岀众人意外。

武望博神情肃穆,躬身行礼:“大师慈悲,武某感激难言。”

“多谢大师慈悲。”众人俱皆行礼道谢。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诸位居士不必多礼。”了觉微微一笑:“烦请诸居士借且退出,老衲先以狮子吼功法试试,看是否对洛居士有益,翁居士留下相助。”

众人心知了觉要传翁牧功法,便皆告退而出,来到了厅堂上落坐,华千行感叹道:“当初听得逍遥被那燕仲长劫持之事,老朽曾想寻那燕仲长出气,哎,未料到了觉大师是如此胸怀之人。”

他与武望博虽隐居于太白山书院,与世无争,对洛逍遥被劫之事自是放在心上,确有想去教训一下燕仲长之意,此下了觉如此相待,自然是感慨不已。

“当年易先生与了觉大师印证之事,若非山长提及老朽等也是不知。江湖之人对于师门声誉尤其重视,狮王心中不服亦可理解,但以大欺小的手法却也不对,幸是逍遥并无受伤……也见其非大奸大恶之人。”

武望博抚着白须,接着道:“大师得道高僧,心胸自非常人可比。老朽却未能料到大师为了救寒水,能将佛门功法相传外人,此等大恩诸位当铭记在心。”众人闻言皆点头称是。

方元却不知易无为与了觉比武之事,听的武望博口气,隐隐中推测了觉大师当年可能败于易无为之手,心中对了觉不计前嫌的胸襟更是敬佩。

大约近一个时辰后,翁牧引着了觉来到了厅堂入座。了觉垂首合什:“阿弥陀佛,洛居士性命暂可无忧,若要醒来恐是要耗费两三年时间,但神智恐是如婴儿学语识物一般……”

众人心中一喜一忧,华千行言道:“华某有一事请教大师,不知可否?”他此刻心中对了觉甚是敬佩,言语自也客气十分。

了觉微微一笑:“华居士请讲。”

“大师对这百劫拳的功法甚为熟悉……可是知道此拳法的岀处?”

“说到百劫拳的来历,老衲确是略知一二。不知诸位可曾听说凌布衣其人?”

武望博与华千行互望一眼点了点头,洛逍遥当时在六棱山黄羊峰曾听到穆道承提及凌布衣其人,可惜楚南风与翁牧二人到了山庄,穆道承话讲一半也自不提了,当下听到了觉言及,便是倾耳细听。

“一百余年前,大唐武宗会昌初年,凌布衣横空出现,传闻修得道家“太初”“太始”“太素”三大功法。江湖中难有敌手,武宗皇帝曾亲自招见,欲赐与武林第一之号,那凌布衣坚持不受……那时天下尚是一统,江湖门派林立,不似如今这般或隐于山林,或投身军旅,门派大多消失不见。”

自黄巢之乱后,天下群雄并起,习武之人多为政权笼络,诸多门派相互打斗杀伐,以至消亡不见,武望博等人也是师出名门,此下听到了觉提及心中自有一番感慨。

“虽然凌布衣没有接受武宗称号,但江湖好武之人众多,自是有人不服,寻那凌布衣比试,说也奇怪,那凌布衣却是来者不拒,打败所有挑衅之人,两年后再无人敢去挑战……”

“到了会昌四年之时,来了一位天竺僧人,相约凌布衣,时年六月六棱山一战,一时间江湖人物纷传,到了六月二人约战之日,黄羊峰人山人海,那时敝寺住持智如大师亦去观看。那天竺僧人与凌布衣二人皆到了一心二用之境,一个是金身之境、一个是元婴修为,二人斗得五百余招也未分高下。”

“第二日,那天竺僧人提议互在身后三丈之处划一横线,若是有人五招内将对方逼出线外,便是获胜……”

武、华二人闻言心中皆是认为,当年了觉画地成圈与易无为比试就是学了这种方法,不禁互视一眼。

了觉状若未见,接着言道:“但是赌注却是,输了一方必须自尽。”

众人听了心中一惊,方管事疑道:“难道这天竺僧人与这凌布衣有仇?”

“此中原因,却是无人知晓……不过凌布衣却也点头应允,二人划好线后各自站定,一盏茶功夫后那天竺僧人遂先动手,一拳将凌布衣逼退一丈,接着凌布衣亦出招回击,也将那僧人逼退,二人又回到原位。”

“又互换两招后,凌布衣略是赢了有半丈之位,待到最后一招时,那僧人与凌布衣同时出招,那时观看之人但觉山崩地裂之势,那二人身周二十余丈内地面震动,草皮、碎石纷飞……”

了觉大师似是亲身经历一般,“待尘土飞落,众人望去,却见二人皆退出了三丈线外。若是按离线的远近来分,应是凌布衣赢了半步,但当初只言岀线即输,二人都已出线,故也无法断岀胜负。”

“众人皆认为争斗还会继续,却闻得那天竺僧人哈哈大笑一声,道了一句,好个武林第一、好个凌布衣,便是纵身而去,那凌布衣在原地一动不动,作闭目调息之状,约半盏茶后却也纵落山峰而去……”

了觉顿了一下,端起茶碗品了一口茶水,又道:“从那一战后,江湖上再也未曾见过那僧人与凌布衣身影,谁知五年之后,那天竺僧人却是来到大明寺挂单,始知其法号波罗提,智如住持见他到来后,心中却是大为吃惊。”

见众人脸有不解之状,了觉微微一笑:“智如住持之所以大惊,却是因为这波罗提僧人境界却是落到了明窍境山巅境。”

此下众人听了却是大为吃惊,翁牧疑道:“这是为何?抱丹之境倒有跌境之说,到了金身、元婴之境何以也会跌境?”

“阿弥陀佛,大凡武学修行亦同修道参禅,若入魔障则也是不进反退,但其中却是各有因有。智如住持极好研习武学,也想知晓其中原因,心知询问有所犯忌,但终是忍不住好奇之心,便向那波罗提询问究竟,波罗提僧人却也不隐瞒,将跌境缘由说了岀来……”

“原来那日与凌布衣相斗时,波罗提最后一招用的就是这百劫拳功法,而他入了金身境,此拳亦也可称“浮生百劫拳”,这拳法虽是霸道,但亦有致命弱点,若对方修为高于自己,拳罡之气被反震回来,却是要反受其害。”

“当初凌布衣与其相拼,却也将“浮生百劫拳”一半罡气震回他的体内,以至波罗提自身受害,境界便跌到了明窍山巅境。”

翁牧咦了一声:“听大师方才讲述,这凌布衣功夫修为应是与这波罗提僧人相差无己,何以能反受其害?那凌布衣呢?”

“老衲当时听师尊传述这当年之事时,也曾如翁居士一般大为不解,便向师尊请问教……”了觉顿了一下,转而望向武望博,“想是武居士已是明白此中原因吧?”

武望博似有所思,略一迟疑,“以彼之道反制其身?”

了觉点了点头:“凌布衣有项绝学“逆水寒”与武居士的“投桃报李”之法有相同之妙。当时最后一招时,二人皆是倾尽全力相拼,波罗提的“浮生入梦劫”罡气自也被凌布衣“逆水寒”逼回一半……”

“至于凌布衣的伤势,智如住持也曾询过那波罗提,那波罗提言道,老僧自己中的“浮生入梦劫”,都是仰仗百劫拳行气功法,方才解去劫力,但也跌了境界,以凌布衣之能,即是岀了“浮生入梦”亦也躲不过“黯然失魂”,他不知百劫拳心法,自是必陨无疑。”

“智如主持大慈大悲之心,看到那波罗提甚是自得之状,心生不喜,便对波罗提道,我佛慈悲,武功高低之分,点到为止即可,天下第一之名,如大师“浮生入梦”拳法名称境意一般,虚无缥缈而已,大师何苦置人死地。”

“那波罗提道,这拳劫叫“浮生入梦”,为何不叫“浮生若梦”,叫“黯然失魂”为何不叫“黯然**”?智如住持自是不知,便是请教。”

“那波罗提言道,“入”、“失”可出可寻,心不入则无劫,魂无牵则不散,我佛慈悲,处处与他生机,凌布衣修为不够,与老僧何干?智如住持知他强词,却也不与他辨争,那波罗提待过几日,却是辞寺而去不知所踪。”

“入、失?”洛逍遥心中若有所思,他生性聪慧,但有所感,便是琢磨着这两个字的含义,未料到日后对他却是有着莫大的帮助。

华千行点了点头,“如大师所言,这“百劫拳”应是传自天竺,难怪少有人知……那大师可知此下中土之地谁会百劫拳?”

了觉似有所思,沉言良久,方自合什道:“罪过,罪过,匹夫无罪,恐怀璧其罪……”众人隐隐听出了觉似知道有人会此功法,又见他摇头之状,想是不愿明言,一时面面相觑。

龙从云习得“百劫拳”,将燕仲长打败,当初楚南风在转述中却也未将招式名称说出,武望博等人自然不知。

而据了觉自己所知,当下修有“百劫拳”功法唯龙从云一人,虽凭龙从云修为来说并非行凶之人,想来却必与他有关。

但他毕竟是得道高僧,自也不会将猜测随意说出,武望博、华千行等人若知道龙从云修有“百劫拳”功法,必会寻去刨根问底,却是恐生事端惹来因果。

了觉心知众人见疑,话意一转,“我佛慈悲,自有大道,那人虽以“漏尽通”神通掩盖天机,但敝徒燕仲长在归回大明寺后,老衲始知狮子吼功可除去“黯然失魂劫”之障,虽以后修为不能至金身境,但也是大幸。”

“但以狮子吼神功的效应来看……”了觉沉吟片刻,缓声道:“若老衲所料不差的话,或是有一功法可解此劫!”

“还望大师指点。”

“望大师赐告”

武望博与洛逍遥同时言道。

了觉转了转手中的佛珠:“依老衲推断,我佛天雷音**或可破开此障,使洛居士神魂脱困。”

“天雷音?”武望博迟疑一下,“这佛门神通老朽亦有所耳闻,能化解一切心魔迷障,却是不知哪位高僧修有此法?”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此佛法心经于“会昌”法难之后便已失传,但佛法无边,诸位多寻找寺庙查访,世间必有僧人传承此法。”

原来大唐武宗在位六年,期间大举灭佛之行,拆了寺庙四千余座,自也使诸多佛经流失。

洛逍遥略有所思,望向翁牧,“翁长老可记得隰州那僧人?”

翁牧猛然想起楚南风当初与明无对话之时,曾道岀明无修有天雷音功法,心中一喜,“幸得少主提醒,翁某记起一事,望请大师指点……”

“翁居士请讲,老衲知无不言。”

“大师可认得一位法号明无的僧人?”

“明无?”了觉沉思一会,摇了摇头:“老衲未曾听闻,明无僧人?翁居士的意思莫非是这明无僧人会“天雷音”功法?”

翁牧便将隰州与明无打斗之事言出。

“阿弥陀佛,翁居士口中的楚先生莫非是易居士之徒?”翁牧点了点头。

“老衲当年与易居士辩证佛法,输与易居士,当时心中甚是不服,今日听得翁居士之言……善哉,善哉,有徒如此,老衲输了心服口服。”了觉当年与易无为印证之事,却少有人知,此下当众服输,足见其佛法已是参悟见真。

佛法之道,一事百悟,各有所见。对于“我执”之解,了觉输在未收“象王”龙从云为徒,落了易无为口实,就如当初少林寺慧空禅师问易无为一般,易无为办了学院,却不让学子入仕,也失本心,二人皆是输在心境。

见事有定论,当务之急就是寻找明无僧人,武望博便道:“那事不疑迟,华老弟与翁长老、方主事,可先将寒水护送回山庄,老朽送大师回大明寺,再去北汉打听领军攻打隰州的北汉将领,询问那明无僧人的下落。”

却听洛逍遥言道:“武师公,或有一人知晓这明无大师的出处。”

“哦?”武望博喜道:“何人?”

“耶律宗武。”洛逍遥被燕仲长劫持时,听得耶律宗武是从隰州退兵汾州之事,心猜他应会知晓明无僧人的出处。

“耶律宗武?”武望博疑道。

翁牧接言道:“此人老朽见过,在幽州燕王府时曾被老朽所擒,楚先生无意杀他,便饶了他一命,颇不畏死,若向他打听恐是不易。”

“无妨,晚辈去寻穆师公帮忙,想必有人会让他开口。”洛逍遥但想让萧雁北去寻耶律宗武打听,应会实情相告。

翌日,武望博、洛逍遥陪同了觉回到了大明寺便作别而去,直奔六棱山明月山庄。

穆道承却未料到武望博会与洛逍遥到来,大喜之下听到二人来意,却又是震惊不已,沉言半晌方道:“那燕仲长未曾参加思温大婚喜宴,原来是去了青龙山,想不到以他的修为,如今却是形同废人,而洛先生也是抱丹大成,合翁长老等人之力……哎,若非出自武老兄之口,老夫如何肯信,世间会有如此高手。”

他当年从易无为口中知悉,击败燕仲长的龙从云就是修有“百劫拳”功法,但想了觉大师不曾告诉武望博等人,必有深意,但实是不知龙从云的功法出自何人,伤人目的何在……心念一转:“洛先生可是在中原朝堂奉事?”

燕仲长是大辽护卫府之人,去往中原之地受伤,那么行凶之人或是与中原朝堂有关。但洛寒水若是中原朝堂之人,此下也同样受了“百劫拳”,此事就大有蹊跷。

洛寒水此行目的、因何遇袭,武望博也是不知,联想到青龙山事件以及燕仲长受伤,武望博虽心知这几件事必有关连,但洛寒水的身份也是不能轻易告知他人,略一思索,“寒水他从不涉及朝堂政事。”

穆道承见他虽否定了洛寒水是朝堂之人,却也不明言洛寒水的真实身份,想必有难言之处,自也不去勉强,便道:“雁北他想必知道这明无僧人是何人的行军供奉,此事老夫前去打听即可,老哥与逍遥且在庄中等候。”穆道承行事雷厉风行,言罢便是赶去了云州。

楚南风当初怕萧慕云是契丹人的身份,被孟、常二人得知,引起不必要麻烦,故连武望博等人都是隐瞒,此时洛逍遥却是不得不告诉武望博实情。

武望博却也理解楚南风苦心,点头道:“山长第一次回书院之时,已与师公我谈过,言道小虎、常山这两个小子年纪尚小,未有恩怨分明见地,父母亲丧于契丹兵手上,心中对契丹人皆是有恨,恐他们长大后会滥杀无辜,曾让我与你华师公旁敲侧引,加以疏导……”

“他二人孩子父母双亡,无人约束,他日在书院学有所成,若平平淡淡也就罢了,若是害人,自是书院的罪过。”

“师公当初特意对那两小子言过,师父我也岀自军营,兵士之间各为其主,相互厢杀而亡,算是死得其所,子孙后代若说报仇,那岂不是要杀了没完没了,你二人父母死于契丹兵匪之手,他日两国若有交战,你二人当可投效军旅,杀那契丹兵为父母报仇,师父是大力支持,但若杀寻常无辜的契丹之人,却是万万不可。”

“那两位小师叔如何回答?”

“嘿嘿,小虎回应倒也干脆,言是他日除了契丹兵将,别的契丹百姓不惹弟子,自也不会杀他。常山倒是支吾了一会道,小虎哥怎么杀,弟子也怎么杀。”

洛逍遥哑然失笑,武望博叹一口气,又道:“师公那时就给他们定了一条规矩,有朝一日若他们二人滥杀无辜,必将他们武功废掉,他二人听得脸色发白……点头应是,嘿嘿,算是知道厉害所在。”

洛逍遥略有迟疑:“若真的有一天他们坏了规矩,师公您会舍得废了他们修为?”

“若是身在军职坏了规矩,滥杀无辜百姓,师公便杀了他,若行走江湖滥杀无辜,师公便废了他。”

洛逍遥闻言吓了一跳,但见武望博一脸正色,不禁愣住。

“兵祸、官祸,乱世其害尤甚。这二人若不会将心比心,留之何用?”武望博冷然道,洛逍遥闻言默然沉思。

将近两个时辰后,穆道承回到庄中,身后赫然跟着卓武,落坐后,穆道承望了一眼卓武,对武望博哈哈一笑:“武老哥,这是老夫的徒儿卓武,隰州那僧人之事他恰好知晓一些内情,老三,将那僧人由来说与武老哥听听……”

“是师父。”卓武略一思索,“听说那明无僧人,为求得沁州刘指挥使府中一棵百年血灵,答应相随军中,护刘指挥使一年周全。后来要他去隰州城中刺杀守将,这明无僧人却是不允,那刘指挥使言称若杀了守将,血灵芝立刻奉上,他也可离去,那明无方才答应,后来听说刺杀失败,就不知所去行踪。”

“晚辈恰好奉命前去传信,听了此事回到晋州军营时,便也打听他的岀处,听说是来自荆南之地,至于是何寺庙,却是不知,可惜那刘指挥使却已阵亡,不若或是可以知晓。”

“如此看来……武老兄当是着人去荆南寻找。”穆道承沉吟道:“这明无修肉身不破功法,靠以外物增长血气,以期焠炼筋骨,应不会是禅宗弟子……若老夫所料不差,当是佛门净土宗门,寻访之时当是多加留意。”

穆道承虽未修彿门功法,但其师父却是佛门之人,对于佛门武学来历是何宗门也是了解,事不宜迟,武、洛二人与穆道承一番言谢后,便是告辞南下房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