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拂水龙吟凤梧扬 > 第三十七章 苗家传承

拂水龙吟凤梧扬 第三十七章 苗家传承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苗长宁送了方常胜后回到谷中,上了二楼的书房,打开楼板密格,从中取出两本药书,其中一本是为“百草经”。这“百草经”如“百虫毒经”一般,都是苗家几代人呕尽心血所著。

“百草经”记载着天下诸多奇花异草的形状、药性,味道,生长的环境,上次苗长宁与皇甫秀出外寻药之时,带着“百草经”才未被甘少龙连同“百虫毒经”盗走。

望着这两本祖传经书,苗长宁思绪万千,其先辈之人亦如传说中神农尝百草一般,踏遍天下群山诸谷,尝遍诸多传世药典未曾记载的草木,了解诸草寒、温、平、热之性,以利于行医救人,却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苗家先辈中曾有两人为尝药草几欲中毒身亡,而皇甫秀勤勉好学,出去釆药之时,也亲尝药草,以至阴阳失调,不能怀孕,纵然苗家医术精湛,也是不能治愈。

苗修竹与皇甫秀成婚一年后,知道无法治愈不孕之症,便想收养一两个孩子,九年前路经安州之时,遇见一位二十余岁仆人打扮的女子,身边带着一位几个月的婴儿行乞。打听之下,方知这婴儿仍是黄州一户人家孩子,兵荒马乱之下举家内迁之时,路遇盗贼劫抢,家人皆被群盗所杀,唯她与这孩子得以幸免。

苗修竹夫妇有意收养,那名唤青娥的仆人自是高兴不已,便随着苗氏夫妇二人来到药王谷,回到谷中之时恰逢下雪,便取名苗珂雪。

苗长宁见苗修竹夫妇收养了苗珂雪,也是如亲孙女一样看待,许是苗氏夫妇平时过于溺爱,苗珂雪性子极是任性无理,稍不如意便哭闹使性,自使苗长宁甚为头疼。

这十余天来,他观察常青青言行举止,却是懂事知礼,又见她言及甘少龙之死悲伤之态,对方常胜离别依依不舍之状,知她是有情有义之人,便心生让苗修竹夫妇收常青青为义女之意,想到此处,便将苗修竹夫妇二人喊到了书房。

“你们的安爷爷过逝也两个月,谷中的一些杂事青娥一人也忙不过,幸好青青带着袁伯前来,一些药草打晒藏贮也多了个帮手,袁伯毕竟不是你安爷爷那般熟悉药草存放之理,修竹你平常要多教教袁伯。”原来那安姓老者已是过逝了。

苗修竹闻言忙点头称是。

望着桌上的两本经书,苗长宁叹道:“哎,为父当年答应楚先生,非我苗家之人,不传这经书医术,这百虫毒经记载着天下诸多毒虫的毒素提练之术,也记载着解救之法。传到良人手中,是为济世救人,传到恶徒手中便是害人,故而选择传人一定慎之又慎,若如柳宫文之辈……”

望着皇甫秀又是一叹:“秀儿你当初不听为父之言……哎,算了,以后传人需谨尽祖训,不得再行尝试药草之举。”

皇甫秀脸带惭色与苗修竹对视一眼,点了点头,苗长宁从书柜上众多药经中,取出一本封面写着“诸草杂论”的药书,翻开药书,从中拿出两张折叠的发黄纸页,“这是当初楚先生未曾毁去的“千机散”药方,我药王谷行医救人,却无意害了楚先生……本想将这配方毁去,但想此方仍先辈心血,终是不舍,你二人切记,日后若非我苗家之人不可传之。”

苗修竹夫妇点头应是。

苗长宁又道:“珂雪虽非你俩亲生,但我亦待如亲孙女一般,可惜刁蛮任性,恐非我苗家医术传承之人。”

苗修竹夫妇闻言大惊,皇甫秀忙道:“都怪孩儿平时教导无方。”

“并非全是你夫妻二人之错……人受父母精血成胎之时,孕育于母体内六月后,灵识已生,母亲的喜怒哀乐亦是能为胎儿所感。若那母亲善嫉,那孩子的生性大多也是如此,呵呵,这就是所谓的天性吧。”

望着神色发愣的苗修竹夫妇,苗长宁苦笑一下:“想是珂雪的生母怀她之时,诸多不顺,以至心神喜怒无常,导致珂雪性子也是如此吧,但也与你二人平常教导有关,以后莫要随她任性,反而是害了她。”

“为父看这青青一个人能从柳宫文手中逃脱,足见其聪慧过人,胆色、定力皆非寻常孩子可比,小小年纪又有情有义,是我学医良才,想让你二人收她为女,你们看如何?”

苗修竹望了一眼脸有喜色的皇甫秀,也是喜道:“但凭爹爹安排,若是青青能应允,孩儿二人自也是欢喜不尽。”此言确是不虚,他夫妇二人知悉常青青父母双亡,本也是有此想法。

“那你二人询问一下青青的意思,若是答应了,为父就将这两本经书之上的医术传授与她,也是不违当初答应楚先生不传外人之誓,至于珂雪……先传武动心法,而医术等她性子稳定下来后再说吧。”

苗修竹夫妇二人相对苦笑,心知父亲并非不爱苗珂雪,但诚如苗长宁所言一般,以苗珂雪喜怒无常的性格,此下确非是传承医术之时。

不一会儿,皇甫秀将常青青带到院前的小溪边上,蹲下身子,理了理垂在常青青肩上的两根辫子,笑道:“青青,比半年前在那小庙见到时又长高了许多了,亦漂亮可人不少了。”

当初甘少龙带着常青青过宿在山神庙时,皇甫秀夫妇曾也见过常青青。

常青青睁着水灵灵的眼睛羞涩笑着,皇甫秀怜爱地摸了一下她的小脸蛋,柔声道:“阿姨知道你这近年来的变故,甚是难为了你……想爹娘了吧?”

常青青闻言咬着嘴唇点了点头,“想,也想义父……”

话音未落,眼眶已见湿润,皇甫秀叹了一下将她拥入怀里,轻轻地拍了拍她因抽噎而颤动的小背,“那阿姨与苗叔叔当你的父母亲好不好?”

常青青应是许久未曾感受到母爱的诃护,此时只觉得皇甫秀拥抱如母亲徐氏般的温柔体贴,瞬间近一年的心酸苦楚涌上心头,不禁失声痛哭,泪流满面,皇甫秀生性善良,但觉怀中的常青青悲伤涕流,自也感触心酸,却也是泪花湿眼。

良久常青青方自离了皇甫秀的拥抱,擦了擦眼泪,见到皇甫秀眼角带泪,想用衣袖帮皇甫秀擦试,却被皇甫秀握住小手:“阿姨刚刚说的事,你可曾听了明白?”

常青青一愣,旋即悟出皇甫秀欲收自己为养女之意,当下问道:“那……那是不是以后要叫苗青青了?”

皇甫秀也是一愣,复笑道:“那是自然了,怎么,你不愿意改姓?”

常青青来到药王谷近半月,自也感觉岀苗长宁等人的善意,对于苗修竹夫妇要收自己为养女之事,心中也是愿意。但知哥哥常山还在世上,自是不愿改名换姓,唯恐以后错了相认机会,当下点了点头,将自己心中所虑诉与皇甫秀听。

皇甫秀听了又是一番感慨,“青青这般懂事,想来爹爹定也不会计较这姓氏问题,好,那青青现在是不是要改口?”

常青青闻言破涕而笑,迟疑片刻,终是甜甜喊了一声“娘亲”又心有所感,复是泪水滑落。

皇甫秀含泪笑道:“好,好、好女儿。”却是将常青青搂抱入怀。

得知常青青答应,苗长宁自是大喜,选了吉日举办的收养仪式,竟然邀请周边的猎户参加席宴,足见其心中的欢喜之甚。

每日在常青青修习苗家“周天功法”后,带她入山识草辨药,教授捕捉毒虫之术,常青青甚是勤奋,加上胆识不凡,进步之快,让苗长宁大为赞叹。

如此月余之后的一日清晨,谷中忽然来了一众人马,为首的的是位脸色俊朗,年约四旬的中年文士,身后跟着三位十四五岁的孩子,以及七位年约二十的青年,还有十余位劲装汉子。本欲带着常青青入山采药的苗长宁一愣,望着站在竹墙外一众人等,面带疑惑之时,那文士拱手见礼,“太白书院江秋白见过苗谷主。”

“太白书院?”苗长宁心中一怔,他那日到书院求助楚南风之时,行走急促自也未见过江秋白,闻言之下便拱手回礼:“稀客,稀客。”

忙将竹门打开引着江秋白进院落坐,他一时不知江秋白来意,望了竹篱笆墙外的人马一眼,言道:“楚先生可好?”

“多谢谷主挂念,山长他岀院去寻马郡主而去了。”

苗长宁闻言一时沉默,关于柳宫文害了马希兰一事,一直使他耿耿于怀。

“这次晚辈前来是奉侯爷之命,请苗谷主协助。”江秋白开门见山言明来意。

“侯爷?”苗长宁一时不解。

江秋白点了点头,“澶州刺史,太原郡侯郭荣郭侯爷。”

望着苗长宁愈发不解之状,江秋白便将来意细述一番,原来那时闵正华拜郭荣所托,在书院练制了一批“行军丸”后,带着程柔去了澶州郭荣治所,郭荣见师父闵正华到来自是大喜,在闵正华欲归之际极力挽留,只望闵正华能留下帮助,可惜闵正华无意仕途之事,坚辞不肯,郭荣无奈之下便请求闵正华带上一些军中子弟传授岐黄之术。

那时战事颇多,军中医官更是难求,闵正华虽也通岐黄之术,但刀箭创伤之类并非见长,且有些药草甚为缺乏。想起楚南风提过了药王谷主,又知谷中百草俱全,便向郭荣介绍了苗长宁,郭荣知悉之下便委托江秋白来药王谷一行。

苗长宁听了江秋白一行人的来意,一时沉默不语,但想医者父母心,救死扶伤本是应该,却也不愿涉足仕途,加上柳宫文一事之后,他对择徒方面甚是严谨,犹是人品方面,况且对于苗家医术也不想轻易外传。

但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己又是大周子民,推托不得,正在躇踌未决之际,但听江秋白笑道:“侯爷心知江湖收徒规矩,不敢为难苗谷主,只望谷主传授解毒避署之方,刀箭创伤疗法即可。”

话至如此,苗长宁心知再推托不得,点头道:“即是郭侯爷厚望,老朽也不便推辞了。”

望了一眼院外人众,又环顾院内竹楼,脸显苦笑,“只是……”

江秋白自也明白他的意思,便是笑道:“这一众学子有十人,侯爷害怕扰了谷主清修,便命江某在附近寻个地方建上木屋,以免影响谷主家人休息。”

苗长宁未料到郭荣如此安排,闻言自是点头称好,江秋白指着院外三位小孩,“这三位孩子天资聪颖,为人仁厚,有两位是书院的学子,那左边身材最高的名唤严秋,右边的那个是宫少文,中间那位少年是滑州赵指挥使的胞弟赵匡义,望请谷主日后多予指点。”

原来郭荣得知楚南风离院寻访马希兰而去,同时默许院中弟子自己选择,便让江秋白回院一趟,询问各弟子有无愿意来药王谷学医之人,好为以后军中储备人才,严秋与宫少文二人甚好岐黄之术,便欣然一同前来。

苗长宁看到这三位孩子资质颇佳,听得江秋白点明三人来历,知他有让自己收三人为徒之意,略一沉吟,“有缘再说吧。”

江秋白知是强求不得,便起身行礼道:“那晚辈就代侯爷谢过苗谷主了。”

招呼众人与苗谷主见过礼后,便带着众人在离苗长宁所住的竹楼百十余丈处寻了一个地方,准备建筑木屋。

那十余位劲装汉子想是专门派来建造木屋之人,斧、刨、锯等工具一应齐全,待到傍晚之时,便也建了一座木屋暂时落脚,到了第二天晩上,竟然建了四间木屋,又到谷外购置了诸多日用,俨然是一副长期居住之态,第三日,江秋白留下三个小孩及七位青年,带着那些劲装汉子来向苗长宁告别。

苗长宁忆起当日在幽州答应楚南风之事,望着在小溪边的常青青身影,言道:“当日老朽在幽州得以楚先生相救,心中感激不尽。本欲过上一段携青青一同前往拜谢,今日获悉楚先生外出,只好留待他日了。江先生若是遇上楚先生烦请转告一下……就说从柳宫文这恶徒手上逃脱的小女孩已到老朽谷中。”

江秋白却是不知常青青之事,更不知她便是师弟常山的妹妹,但听苗长宁吩咐便点头答应,告辞而去。

可惜这时常青青不在身边,不若以她的聪明,必定会询问这位关心自己下落的楚南风是谁,那时自然会询到翁牧与洛逍遥身上。

望着眼前这十位弟子,苗长宁苦笑不己,略一思索,唤过苗修竹道:“这些弟子日后多行走军中,对于避署解热的行军散及金创药之类的药草你先教与甄别,至于药理及制作方面再慢慢教授与他们。这些药方之草山中倒是颇多,你先带他们入山辨草识药。”

苗修竹的医术造诣已为不俗,这些药方自然是信手教来,久在山谷中,身怀绝技无处施展,徒然间多了十位弟子却是欢心不已,闻言眉开眼笑,“孩儿遵命。”

便是领着严秋、赵匡义等人进山采药,皇甫秀望着孩童般之态的丈夫不禁掩口轻笑。

常青青与苗珂雪小孩心性,平常终日采药练武,但觉枯躁,此时多了十位大孩子,心中甚喜,闲暇之余,便与赵匡义、严秋等人捕鸟抓鱼,甚是快乐。苗长宁本是好静,但见两个孙女开心,也自不去约束。

一段日子中对严秋、赵匡义、宫少文暗中观察,亦觉这三人是可造之才,又是太白书院与朝堂之人,有根有底。心中有感楚南风在幽州救命之恩,便有意传授医术,忖道只要不传百虫毒经之上的毒术,也亦无不可,何况两个孙女年幼,他日若是有难,也有人照应,想到此处便授意苗修竹将三人收为弟子。

六月中旬,离谷不到二十天的江秋白,又带着几位护卫来到药王谷中,这日苗长宁恰好与常青青入山中采药,苗修竹见江秋白神情甚急之态,便唤来老鹰“苍茫”传信与山中的苗长宁。苗长宁与常青青匆匆赶回,见到江秋白,心中诧异,未待苗长宁开口询问,江秋白便将来意说明。

原来西北府州边军忽发瘟疫,初时军中医官以为是一般伤寒,以“四逆汤”方治疗,不料未有见效,诸多官兵恶寒蜷卧,呕吐不止,神哀力竭,五六日间死了二三十人。边军统领心感不妙,便急报汴京朝堂,后周皇帝郭威派御医前往,郭荣得悉恐事不简单,便令江秋白前来药王谷寻求苗长宁前往救治。

苗长宁闻言沉默良久,心忖府州地处要塞,隔着黄河天险,此下尚无大旱与战乱,恐非霍乱之疫,江秋白又非从边关而来,官兵病情描述也只是大概,想是非亲去府州不可,但想着可能中毒的情况,心恐边关军营中的药草不全,便吩咐苗修竹备上各种贮藏的药草,叫江秋白备上一辆马车运载。

准备妥当后,方与江秋白一路急赶奔至府州被隔离的兵士营帐之中,查探了兵士的脉息症状后。心中大吃一惊,立即叫江秋白命人查明水源出处,严禁兵士再取水饮用。

原来他已探出导致兵士中毒死亡的原因,这些兵士所中之毒正是药王谷的“朝夕散”。这“朝夕散”是百草经上一种,名唤“朝阳草”的毒草与一些药草混合制成,取名“朝夕散”就是说早上中毒拖不过傍晚就会死亡之意。

而用毒之人将它稀释水中,减轻了毒性,使人不会立即死亡,目的是扩散传染,苗长宁心中已然猜岀这“朝夕散”应是出自柳宫文之手。

此时自毒发开始已逾半月,死亡兵士已有两百余人,传染之众逾千,幸好府州防御使折德扆防范及时,将兵士隔离,才未至毒疫扩散城中。

苗长宁自也未想到兵士是中的“朝夕散”之毒,要制解药,携带来的药草中也差了几种药草,便与军中兵士到附近山上采集,五日后,便也制出解药,这才解去这毒疫之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