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拂水龙吟凤梧扬 > 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

拂水龙吟凤梧扬 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苗家世代一心研究医术,踏遍千山,尝尽诸多珍稀草本,却也伤了十二经脉,以至代代都未有人踏入抱丹之境,而“八脉还魂针”法救人,施针之人的修为至少要与受伤之人相若,若老朽所料不差……洛少侠,念尊的修为应与令师相当吧?”

洛逍遥点了点头,应道:“家父有幸修得抱丹大成之境。”

莫不善听得心口怦跳,却是想着回去荆南之后,拼死也要劝高郡主将水龙吟归还洛逍遥。

“故而老朽才要求有一位修为元婴境之人相助,如此方能万无一失,而练体魄之道的金身境气机与修神识之人不同,反而是帮不上忙……洛少侠,不知令尊何时受了伤?何人所伤?”

“家父被伤已有月余。何人所伤却也不知,只是听说那伤人拳法叫“百劫拳”,若是元婴、金身修为之人施展却是叫:浮生入梦劫。”

苗长宁惊声道:“伤了月余?这不应该呀……难道洛先生所受之伤与凌布衣前辈不同?”

众人一时不知何意,江秋白正欲岀口相问,却听苗长宁又道:“按老朽曾祖青远公说法,受了这种伤之人,修为愈高,体内七魄反抗之力就愈发强大,那么自身的气机就消失愈快。当初以凌前辈的修为沉睡了四天,若非曾祖青远公出手恐已不测,而洛先生是抱丹大成,即使七魄反抗力小了许多,也不可能拖到三五十天之久……”

苗长宁顿了一下,望向洛逍遥略有所感,“况且凌前辈的体质异于常人。”

苗家之人医术精湛,自是可以探出他人的体质属性强弱,苗长宁在替洛逍遥疗伤之时,却也窥岀了他是天蚕体之人。

洛逍遥心中一喜,在佩服苗长宁医术之时,也对他能治好洛寒水之伤多了信心,便将了觉大师用“狮子吼”功法护住神魂之事言出。

“原来如此,那就对了……洛先生性命应是暂无大碍,只是这元婴境之人却也难寻。”

“晚辈有位师公有此修为,晚辈即刻前去相邀。”洛逍遥大喜道,他言中的师公自然是穆道承。

江秋白却是不知,一时间以为是易无为,便道:“易师父回来啦?他老人家在哪?”

洛逍遥知他误会,摇了摇头,“并非是师祖回来,而是……”

但觉解释不清便改口道:“届时师叔自会明白。”

一旁的莫不善听得几欲吓晕,一会是抱丹境大成的父亲、师父,一会儿又来了元婴修为的师公、师祖,心中直骂自己当初夺剑的愚蠢之举。

折德守归来路上听得莫不善所言,知道洛逍遥一人独战柳宫文三人之事,对洛逍遥甚是欣赏,更有一见如故之感,听得洛逍遥此刻要去邀人,便道:“好,洛兄弟你尚未痊愈,折某陪你同去邀那前辈。”

洛逍遥一怔,但知折德守好意,又是自己救命恩人,却也不便拒绝,便是点头称好。

“洛少侠不急,你伤未痊愈,此时若行气赶路,恐伤了脉络留下后患,令尊目前已无性命之忧,不急一时,且休息两天,再去邀那前辈不迟。”

江秋白知道苗长宁医术精湛,所言必定不虚,便是言道:“逍遥,且听苗谷主的安排,不可让伤病留下后患。”

洛逍遥亦觉苗长宁言之有理,又听江秋白出言相劝,便按下心头急于前去明月山庄念想,点头道:“逍遥遵命。”

折德守见状便是笑道:“洛兄弟、莫先生已是无碍了,甚好,甚好,哈哈……诸位且随德守前去兄长府上一坐。”

洛、莫二人此时已是行动方便,心感折德守救命之恩,闻言之下,互视一眼,同时躬身对折德守行礼:“多谢折将军救命之恩。”

“不可如此,”折德守摇了摇头,“二位刺杀辽使,仍为国为民的英雄豪杰,折某无意之举,不足挂齿。”

洛、莫二人听得但觉脸红,洛逍遥刺杀柳宫文,却是因为想为师娘马希兰报仇,而莫不善家人受制于高郡主,不得已才岀手相救洛逍遥,二人自也不便将事情原委说岀,此下被折德守当是英雄豪杰,不由互视一眼,心中皆是苦笑。

“刺杀辽使?”江秋白暗自一愣,心知洛逍遥绝无可能插手朝堂之事,转而一想,心猜应是遇上护卫辽使身边的柳宫文,才出手刺杀,以致折德守误会是行刺辽使,想到此处,自是暗中苦笑。

折府厅堂中,正有一众人等喝茶议事,主位上坐着一位三十五、六岁,身材适中,神态威仪的汉子,正是府州防御使折德扆,左右客座上的诸人皆是府州的文官武将,这时有个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进厅行礼道:“禀告老爷,苗神医与几位侠士已到府外。”

“好,”折德扆站起身子笑道:“诸位且随折某一起迎接苗神医到来,折茂,你命人安排好酒菜,准备开席……”

折德扆心知江、苗二人有告辞南下之意,猜想去医治好折德守救回之人,还会来府上告辞,便是招来府州亲信,设宴为江、苗二人饯行。

折府花园池塘上建有一四角凉亭,长有三丈多,宽丈余,亭内置有两张石桌,几位仆人陆陆续续将酒菜端上之时,折德扆也是引着众人来到长亭中分主客入座。

府州折家军兵士这次中毒之事,全赖苗长宁医术精湛,才得以免去一场大祸,席间诸官员自是对苗长宁频频敬酒,感激言表,却让一心潜修医术,从未涉足官场的苗长宁颇不习惯。

江秋白见他疲于应酬,暗自一笑:“苗谷主,以后各处军中想是要多仰仗谷主出力了,这样的场面应是不少,谷主等闲家常视之即可,哈哈……”

转而望向坐在对面的折德守言道:“折将军英气逼人,可否随江某前去侯爷身边统军杀敌?”

江秋白瞧岀折德守明窍山谷的修为,而郭荣身边缺少这样的骁将,故有意相邀。

“折家世居府州,抵抗外敌,而今辽人虎视,德守虽身无军职,但也不敢擅离,望江先生见谅。”折德守婉拒道。

原来折德守几年来一直跟随折德扆的父亲折从阮身边。折从阮征战沙场,久伤成病,不宜领军防卫边戎,后周皇帝便赐封折从阮为靖难军节度使,豁陕州军务,陕州之境算是安定,折从阮便命他回府州效力,刚归几日,又去往太原探望折赛花母子,此下尚无军职在身。

江秋白甚是钟意折德守这种人才,闻言望向折德扆,自是希望折德扆能岀言相劝,折德扆心知其意,淡淡一笑,缓缓道:“千余年来,未曾有一家一姓之朝堂延续至今,虽其间不凡有胡虏入侵中原,但代代皆有诸多英豪驱逐外虏,护我家国。折家自云中迁入府州,数百年间,代代也传承了保家卫国之志……德守遵守祖训,留在府州抵抗契丹北汉,亦是为国岀力,望江先生切勿怪罪。”

“折大人言重了,江某虽久居太白山中,亦久闻折家男儿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岂敢生怪罪之心。”江秋白心感惋惜。

折德扆点了点头:“多谢江先生体谅,明日先生南下,折某有两件事情相托,望先生转告侯爷……”

“折大人但讲无妨,江某必当转告。”

“第一事,就是请侯爷帮折某一忙,转禀皇上……收回任折某为永安军节度使之职的旨意。”原来二十余天前,后周皇帝来旨册封折德扆为永安军事节度使。

折德扆语音一落,众人纷纷放下手中杯筷,一时间错愕不解。

“江先生想是知道我折家本是北汉之臣,若非北汉皇帝报仇心切,以臣事奉契丹为主,折某今日想必不会与江先生在此一聚。”

当年后汉皇帝刘知远驾崩之后,其子刘承𧙗继位,听信谗言,杀了郭威与其内侄柴荣在京的家眷,从而逼反了郭威,领军攻入京城杀了刘承祐。

时为河东节度使的刘崇(刘旻)闻讯挥军南下,郭威恐其势大,假意拥立其子为帝,刘崇方才退兵。后来军中兵变,拥立郭威为帝,杀了刘崇之子,而刘崇得悉后,心有不甘也在太原称帝建国,并举兵攻打郭威,但数次皆为郭威所败,便投靠了契丹,欲借契丹之力攻打郭威,为子报仇。

折家军驻守府州就是抵抗辽人入侵,岂会随刘崇投敌,便反岀北汉,归顺后周朝廷,其中曲折,江秋白亦也所闻。

其时天下纷乱,或因仇、或为利而反叛的将领大有人在,更有甚者,降而复叛,叛而复降,为国为民而叛者,仅见于折家军。

江秋白闻言便道:“折大人忠国而后君,比起那些先君而后国之辈,是为真忠义之士。”

“江先生当是过奖了,当今圣上仁德,心系百姓,折家上下当奉绵薄之力,以助圣上天下太平之念。”

折德扆顿了一下,举盏饮了一口,又道:“我本党项之人,但历代以来受中原王朝恩泽,先祖曾言‘华夏民族犹如涛涛江河,我等只是小小支流,终将汇入其中。’诚如先祖所言,我折家军早就汇入了这中原江河之中……”

洛逍遥、江秋白等人听了心中大有感触,敬意倍增。

“可惜旁人未必会如此作想。”折德扆叹了一声,“河西之地,多是党项之人,大唐之时党项拓跋氏受赐李姓,得封夏国公,许以藩镇世领定难军节度使,豁河西五州,今皇上封折某为永安军节度使,节制河西胜、府二州,恐让其猜忌,折某不想外敌虎视之下,与定难军有所冲突,以免为外敌所乘。”

其时折德扆已然听闻,河西拓跋氏言讥折德扆仍投降之人,不配为节镇之使,而府州北有契丹,东有北汉,西、南之地又都是拓跋氏所豁,若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届时折家军可谓是四面楚歌。

“折某刚接到皇上册封折某为节度使的旨意,便上书请辞……请辞不受之时亦请求内迁,可惜皇上厚恩,驳回不准,故而想借侯爷之口,或许能让皇上收回成命。”

他心有感拓跋氏拥兵自重,恐他日生出祸端。但同为后周将领,不便明言提醒,恐让郭威以为是挑拔离间,故假意请求内迁,有提醒郭威之意。

江秋白初涉朝堂,对于权谋之术自不精通,但听折德扆前言道世居府州,抵御外虏,后言又请求内迁,自相矛盾。一时间沉思起来,细细回味折德扆的言语,终是明白折德扆的苦心,击杀外虏无怨无悔,若自相残杀却是不愿。

转而忖道,以自己都能察觉折德扆的心思,皇上与郭荣如何会不知,想必此下天下群雄割剧,后周不宜再起内乱,他日天下一统,必会削去拓跋氏藩镇兵权,想到此处便道:“折大人放心,江某一定将原话转告侯爷。”

折德扆刚才所言似是含蓄,却也明点拓跋氏以河西王自居,有轻视朝堂之意。若是当着郭威之面,自然不敢如此直言,但由郭荣转诉也就不同了,当听得江秋白将“原话”两字讲得语气颇重,知他晓得自己心意,便点头道:“那折某就多谢江先生啦。”

言罢环顾众人一眼,笑道:“怎都不动筷子,来、来喝酒。”

亭中府州文武官员皆是折德扆的亲信,此时自也听出折德扆言下之意,但想若有一日与拓跋氏冲突,南下之路切断,折家军将是四面受敌,听了折德扆劝酒之声,皆站起举杯对江秋白道:“有劳江先生,我等敬江先生一杯。”

想是表明折家军将士同进同退之意,江秋白见状,只得起身举杯:“同敬、同敬。”

折德扆待江秋白落坐之后,站了起来,拿过身后仆人手上的酒壶,来到江秋白身边,举壸将酒斟满,回到座位上,道:“第二事,请江先生转告侯爷,应小心防范南唐……”

“哦?”江秋白惊讶道。

“北汉皇帝广顺元年五月发兵南下,为我朝所败,转而投靠契丹,九月与辽联军又引兵攻我大周,但辽国国力空虚,辽世宗好大喜功,欲御驾亲征南下中原,结果各部王爷兵变,被弑身亡,而耶律景登基后,这半年多为了安抚各部院众,必不会轻举妄动。”

“而这两次我折家军亦在其举兵南下之时,攻打北汉东境,牵制了岚、宪两州兵力……此次我折家军防兵突遭下毒暗算,想必是北汉所为。若折某所料不差,近期北汉必有所举动,猜它必恐我折家军又在其南下之时,攻其后方,故想先取我府州。”但觉折德扆推断有理,众人闻言皆点了点头。

又听折德扆道:“辽国此时有心无力,但要维护自己宗主国的面子,想必会抽调云朔部分兵力援汉,嘿嘿,我大周此时国势渐强,辽汉势必在忌惮之下,寻那南唐协助,以图南北夹击犯我大周。”

洛逍遥自是对行军打仗一窍未通,对折德扆仅凭兵士中毒之事,就能推断局势走向,心中大为敬佩。

“江某谨记在心,定会将此事告与侯爷。”冮秋白一脸郑重。

翌日清晨,府州驿馆中,苗长宁相约洛逍遥待邀到元婴修为之人后,去药王谷寻他,便与江秋白二人南下中原而去。

待江、苗二人离去,洛逍遥望向尴尬神色的莫不善,笑了一笑,“莫先生如何打算?”

莫不善此时巴不得赶回荆南,但又恐高郡主见责,此下家人受制于高郡主之手,解释不清自恐惹来祸事。

而洛逍遥受伤皆因自己夺剑之故,但知洛逍遥师门、家世放眼江湖之中恐是无人能比,心中更多的是惶恐,听到洛逍遥询问,迟疑一下,言道:“洛公子大量,莫某感激不尽,此事皆因莫某而起,莫某想只身去寻那凤梧琴,以赎当日鲁莽之罪……”

莫不善此话也并非虚言,心知此下洛逍遥急于寻访高人,治疗其父,必不会将心思放在寻琴之事,而若空手回去又恐高郡主见责,两难之间,却是想去太原夺取凤梧琴,换回水龙吟,却是恐日后洛逍遥长辈寻去荆南要剑,那时可就大有麻烦。

“在下若非莫先生相救,恐已遭了不测,过去之事切勿再提,至于凤梧琴之事在下自会寻它,莫先生不必插手。”洛逍遥心存他救命之恩,自不计较夺剑之事,他恩怨分明,更不会假手于他去寻凤梧琴,“但可先回荆南,待家父伤愈,在下自会寻那凤梧琴去交换宝剑。”

“莫某受郡主之命,跟随公子身边,此时回去,恐难向郡主交待……”莫不善一喜一忧,听得洛逍遥让他回去自然是大喜,又担心高郡主不信。

洛逍遥见他神情,心知高郡主用了胁迫的手段,心念一转,“莫先生应是恐高郡主不信……是在下让先生回荆南?”

见莫不善点头,思索一下,沉吟道:“若高郡主不信,莫先生就说……在下因事紧急去寻访神医,凤梧琴日后再图,而所托郡主探访高僧一事望她还是多多费心。”

高郡主与洛逍遥在听涛院的言语,莫不善并未在场自也不知,此下听到洛逍遥所言,虽不知何意,心猜洛逍遥必不会欺他,便是道谢告辞而去,自是一刻不敢耽误,心中念想都是赶回江陵郡,将所见所闻之事告知高郡主,劝她将水龙吟归还洛逍遥。

三日后,北汉离朔州不远的边境小道上,策驰着两骑人马,正是洛逍遥与折德守二人。折德守生性豪爽,喜欢行走江湖,趁此下尚未授职在身,便要与洛逍遥一起前往六陵山,洛逍遥答应他在前,又见他侠义心肠,自是欣然同意。

折德守年长洛逍遥十岁,又随折从阮身边多年,见识自然甚广,一路上但将自己行军打仗之事讲与洛逍遥听,却让洛逍遥听了热血沸腾,神往不已。

在行过一个山岰后,折德守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坞堡道:“那是继业边关守兵的粮仓。”

见洛逍遥脸有惊讶之色,笑着道:“我原本北汉之臣,边境布防却是知道,想必继业还未到边关营寨,不然倒要去打扰片刻,哈哈……”

见洛逍遥一副欲言又止之状,便道:“洛兄弟,折某看你似有话要说,但说无妨。”

洛逍遥犹豫了一下,“折大哥,若是有一天你与刘将军战场遇上……如何是好?”

他从太原去往府州路途之中,却也从折德守口中知道刘继业的过往,知道他与折德扆是翁婿关系,故才有此一问。

折德守闻言一愣,复是哈哈一笑:“问得好,问得好,折某也曾自问,但想应无可能遇上继业。”

洛逍遥一时不解,问道:“为何?”

“那北汉皇帝本是沙陀人,投靠契丹,认贼作父想必不以为耻,但其朝内臣子多是汉人,自是有反对之人。刘旻他虽非明君,帝王权谋之术却是懂得使用,自会利用儒家忠君不贰的君臣之道缚束那些反对之人……”

“但继业效力于他,却是因为报答前朝皇帝刘知远的恩情,北汉皇帝自是深知报恩与忠君之间的区别,何况他立国本是不正,必不敢以忠君爱国相逼,但知继业是忠孝之人,与我兄长是翁婿关系,若命继业攻打府州陷他两难,却也恐逼反了继业,哈哈……而继业据守此边境,不曾让辽人越池半步,也算是在保家卫国。”

“忠之一字,若佛参禅,如道悟心。忠于君者,为臣者以君王为先,以一家一姓为念,置苍生为次。忠于国者,为臣以民为先,以民为重,以君为次。”折德守神情略显落寞,顿了一下又道:“有人讥我折家为貮臣,折某却笑他不知何为家国……”

“诚如德扆兄长所言,自汉唐以来,我华夏疆土广阔,浩瀚如海,各族若溪流汇融其中。可惜诸多之人以一家一姓为念,割据一方,以至华夏分裂,若能汇聚一起,何惧幽云不归,契丹不降。”言罢,望着一眼听得怔怔沉思的洛逍遥,哈哈大笑,扬鞭催马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