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拂水龙吟凤梧扬 > 第七十八章 策马论侠义

拂水龙吟凤梧扬 第七十八章 策马论侠义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了“宝”字牌,穆道承行事自是方便许多,一路追踪下去,将近亥时来到了扬州分阁,却是得知酉时三刻左右,龙从云二人弃马去往润州方向,因为他们弃马而行,却是让箭卫无法跟踪,

扬州距润州七八十里路程,以抱丹修为最多半个时辰便到,但想润州时有战事发生城门早闭,从龙从云二人弃马而行来看,穆道承已是确认他们的目的地应是润州,便也弃马赶去。

行有四十余里路程,却在路上发现有两拔官兵快马疾向扬州方向而去,每拨人马都有五六十人。待距润州城北二里之处,又见一批人马疾驰而来,为首是一位抱舟小成修为的老者,身侧随行着两位神念身手之人,后面是十余位护卫装扮之人,其中不凡有归真境修为。

以他的阅历,自是可以看出这些人马应是来自皇室人物身边的禁卫,穆道承心感诧异,赶到城下,又见城墙上火光晃动,每隔几米便站守着一位兵士,竟像是有敌兵来犯之势。

穆道承心猜若非与吴越国有战事,那便是城中发生了大事,想到龙从云进了润州城,此下城上守兵布防恐是与他有关。便潜上城墙,以他的身手,城上的守兵自难发现,只觉眼前一晃,却了无人影,个个自是认为眼花。

到了城内,只见各处街巷都有官兵举着火把走动,似是挨家巡查。穆道承心念一动,奔向城中官衙行去,他阅历丰富,心猜此下官衙定是有官员当值,便想寻个官员查探究竟。

果不其然,只见官衙大堂上灯火通明,一位文官打扮之人,在厅堂上来回踱步,门口两边分站着几位护卫,穆道承也不迟疑,跃入院中,几个护卫尚未反应过来便被他打昏,步入厅内,那文官见状自是吓得一大跳,连退数步,手扶身后的案几,抖着手指指着穆道承,颤声道:“你……你是何人?”

穆道承淡淡一笑,“大人莫怕,老夫只是来打听一事,并无恶意。”

那文官闻言怔了一下,惊疑的望着穆道承,定了定神站直身子,“你、你可知这是……”

穆道承但见他打官腔,“哼”了一声,截言道:“就是皇宫,老夫也是想去就去,你就别摆官威,老夫问你……城中发生何事?为何挨家挨户搜查?”

那文官被他一哼一说,心中一凛,结结巴巴道:“你……老先生为何要打听此事?”

又见穆道承双眼一瞪,眼神寒光凌人,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惶惶道:“本官问错了,问错了……”

举袖触了触额头,迟疑了一下,望了穆道承身后一眼,接着低声道:“是燕王、燕王殿下被人……被人掳走。”

“燕王?被人掳走?”穆道承想起与楚南风的推断,龙从云等人应是与南唐朝堂效力,闻言大为惊疑,“此事是何时发生?”

“本官……下官获悉此事是在半个时辰之前,是龙武军搜城之时。”

“可知是何人所为?在何处被掳走?”

“燕王殿下是……是在龙虎军司衙被掳,据说是两个蒙面人。”

“两个蒙面人?”穆道承但想刚刚城外所见人马身手不凡,能从他们手上将人掳去,心猜应是龙从云、智光二人所为,略一思索,问道:“这燕王在李家之中排行……”

他对南唐皇室人物不为熟悉,便开口询问。那文官神情一愣,未曾料到穆道承不知燕王是谪长子,听他言称皇室为李家,心猜他并非南唐之人,见他身手了得,却猜是别的朝堂派来的刺客,一时脸显骇色,不敢作答。

但听穆道承‘唔?’了一声,眼露精光望来,那文官不禁哆嗦一下,惶声道:“燕王殿下……是我大唐皇帝的谪长子。”

“哦?立谪立长,那这燕王也是未来的皇太子啰?”穆道承皱了皱眉头,却是拱了拱手,“那打扰大人了……”

话未讲完,身子已到厅外,接着一纵跃上屋顶,向楚州分阁而去,以他的推断,楚南风夫妇应是会在楚州停留。

正如穆道承所料,楚南风到了楚州之时已是天黑,考虑到赶去扬州,城门定是关闭,便在楚州歇下脚来,穆道承一去一返,却是在凌晨卯时到了楚州分阁。

楚南风未想到穆道承会这么快寻来,心知他绝非空手而归,在箭卫通禀之后,略一洗漱,就到了客堂之上,穆道承见他到来,哈哈一笑,“大兄弟,大清早的老哥把你吵醒了。”

“想是前辈此行有所收获……是知晓他们目的所在了?”

穆道承笑容一敛,摇了摇头,“龙从云二人的目的,倒是让老哥我愈发难猜了。”接着便将润州发生之事道与楚南风听。

“龙从云等人伤了辽、周朝堂之人,此下又掳去这南唐的皇子……”穆道承抚着长须皱眉道:“大兄弟与老哥所推断的气运之争,恐怕是又多了一个朝堂,是蜀地?还是岭南?”

楚南风一时也是怔住,沉吟道:“晚辈少有涉足江湖,也未曾关注各朝国之事……寻访绿依之时,才有些许见闻。此下闽、楚已失,吴越、北汉各有依附,蜀地、岭南、荆南虽割据一方,但不足以有一统江山之力。”

穆道承点了点头,“老哥也是如此作想,雁北曾与我言过天下大势,对各朝国帝王……认为无一是有雄主之才,曾说要如大唐盛世、天下一统的局面,再过百年也未必可见。”

“老哥我岀生之时,黄祸开始,从此天下大乱……如一个武林门派分裂一般,各人都夺了一部武学秘籍,各自自认正统,你不服我,我不服你……”

穆道承叹了一声,“这七八十年来,有多少百姓知晓家国天下是什么?迁到哪儿,哪儿就是家,哪儿就是国。”

顿了一下,望向楚南风,“易先生之所以退隐太白山,其原因大兄弟应也是知道……”

楚南风心中长叹,点了点头。

易无为当年随着黄巢起义,看见黄巢之辈变了初衷,纵容兵士烧杀抢掠,更有甚是将无辜百姓活生生杀了当作军粮,几年间竟吃掉了几十万人命,易无为深以为恨,羞耻与之为伍,才从而退隐江湖。

“当初易前辈在明月山庄之时,曾与老哥谈起往事,言及人肉军粮……唉,易前辈依然痛恨难消。”穆道承摇了摇头,“前辈他办了书院,是希望学子们他日能有所成,安民济世……又恐生出黄巢之辈,故立诸多学规。”

楚南风自幼在太白书院长大,穆道承所言及易无为等人的思想,他自是最清楚不过。闻言心生感慨,接言道:“先师当年定下学子离院之后,所行所为与书院无关,也不准与人报出师门,是为了断去学子仗势欺人的念头。”

“而学子又出自各个朝堂,自身归属感不一,亦会因此互相残杀……日后也许还会造成学院师长矛盾,日子一长,就如诸多门派一般,或为各朝堂利诱所用,四分五裂而消亡。”

穆道承闻言点了点头,“这数十年来,太白书院所出弟子应有数百人之多吧?其中应有诸多人才,若是肯让他们报出名号,太白书院想是名震各朝堂。但若有个不良学子仗势在外作恶,而受欺之人恐于书院威名,忍气吞声……必定会让一些心志不坚的学子仿效,届时确是大大不妙……”

“但易前辈与武老兄等人,无一不是学究天人的惊世之才,所教出来的学子……如大兄弟你,岂是池中之物?虽有隐世无争之说,实是韬光养晦之教。

“但若时机一到,自会有用武之地……只要书院师长声教统一,使学子不生你中原我江南、各为其主之心,也自无碍。”

楚南风心中一凛,拱手恭敬道:“晚辈受教了。”

“大兄弟如此讲礼,却叫人不自在。”穆道承摇了摇头笑道。

顿了一下,又道:“老哥我无有大志,收了三个弟子,只是要求他们不能行恶……行空在新州牧马,雁北军中的好马多购于他手,而雁北出身皇亲贵族,身份使然投于军旅,老夫对他却是最为严厉,打仗归打仗,无论胜负皆不准伤及无辜百姓,这一点雁北倒是做到,他治下的兵士无有一人伤及无辜……”

望着言及萧雁北脸有笑意的穆道承,楚南风感伤不已,心中不敢猜想穆道承若是知道萧雁北死讯,会是何等心伤。

“卓武家中人口众多,只是会老哥所传的一些皮毛,别无所长,被雁北留在军旅做了供奉,师兄弟两个倒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哈哈……三人所为也成全老哥的名声。”

这时马希兰与分阁管事一同来到了厅上,见礼之后,却是招呼二人去用早点,穆道承一夜奔波,以他的修为虽不劳累,肚子已是见饿,便与楚南风夫妇去往膳厅用餐。

用过早点,三人回到堂厅上,穆道承道:“眼下不知龙从云二人将南唐皇子掳去何处,也猜不透他们究竟的用意所在,不若先去莫忘岛,大兄弟以为如何?”

楚南风点了点头,“晚辈也有此意,还有三个月,明无僧人会依约前去医治洛兄,届时询问洛兄被夺的盒子蔵有何物,应是能断出龙从云他们真正的目的……”

“唔。”穆道承笑道:“那就麻烦管事飞鸽传书幽州分阁,请人到明月山庄,叫小慕云与逍遥到莫忘岛一聚,老夫就在岛上多陪易前辈一段时日。”

未待分阁管事回答,楚南风接言道:“在幽州南下之时,绿依已吩附司空管事通知了逍遥他们,此下想必已是在莫忘岛了。”

“哦。”穆道承一喜,望着马希兰道:“还是郡主心细,哈哈……”

楚南风与马希兰对视一眼,心中皆自暗叹,终是不敢将萧雁北死讯言出。

三人商定之后,便是乘坐马车而行,楚南风夫妇考虑到穆道承一夜未眠,自是让他在马车内调息养神,自己二人则骑马相随,穆道承推辞不得,只好在车内打坐调息养神,半个时辰后却是岀了车厢,“老哥若非伤病,如何都不喜欢闷在车内,郡主可否让马与老哥,哈哈……”

马希兰但知北方之人喜好乘马,见他此下精神抖擞,便是笑道:“前辈吩咐,希兰哪敢不遵。”

换乘之后的穆道承,策马与楚南风并行,笑着言道:“老哥我除了易前辈,心中还对一人甚是敬佩……冯道冯先生想必大兄弟应是知晓吧?”

楚南风点了点头,他对冯道为人却是不甚了解,便道:“晚辈听闻过他的大名……”

“冯道冯先生他经后唐、后晋、大辽、后汉、而今还奉事中原朝堂,可谓是五朝元老……不仅有自知之明,还有借势济民之能,他自知以自己之力,无法改变这乱世,却不曾放弃济民的初心……”

穆道承叹道:“世人讥他,笑他贪恋宰相之位,却不知他都是为了贫苦百姓,提携贤良之人为官,以使善政得存。”

“这几十年来,若是换了别人为相,恐怕中原百姓又是另一番苦景。辽人南下之时,让他投靠相随,那时有人讥笑他为貮臣,没有文人气节,嘿嘿……那时不知有多少武将因怕死投靠辽人,而他污没自己名声,却救了诸多中原百姓于兵祸苦难……”

楚南风知晓穆道承喜欢说教,尤是武学见解,却从未听他言及朝堂兴盛、天下苍生之说,闻言一时惊讶。

穆道承见他神色,笑了一笑,“冯先生曾岀使契丹年余,雁北对他学识见地深为赞叹,常在老哥我面前提及,老哥知晓雁北心气极高,少有让他敬佩称赞之人,便特地去了解冯先生的过往”

“但知他几度为相,携良才,济民生,比起那些借言为天下苍生着想,造反夺权,擅权妄杀的黄巢之辈不知胜了多少……却是让老哥也生了敬佩之心,便在他归去中原途经云州之时,邀到明月山庄一叙。”

“老哥那时曾问他,有人讥他、讽他为贰臣,心中屈不屈?冯先生却未作答,反是问老哥我,武林人物以何称侠……”

顿了一下,摇头笑道:“老哥我行事素以自己喜好而论,生平虽不曾行恶于人,但也未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热血,见他相问,自是不敢作答,便是执礼请教。”

“但听冯先生言道:‘文臣武将,以律法为绳,能不为皇权所扰,替百姓伸冤解难,是为刚正,坊间人士,不畏强暴,打抱不平,是为侠义。’

‘世人有以侠分大小,老夫却不以为然……侠者,义之热血,气之凛然,能以米粒之光,敢生日月之耀者称……能使正义昭昭,憾人心田,使正气长存得以人心传承。”

‘以行侠之事影响之轻重、打抱不平之人的身份来区分侠之大小,皆是沽名钓誉之辈的无知之见……坊间的贩夫走卒,山野村人,亦不凡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辈,谁敢言他们不是侠义之人?’

‘而今群雄割据,天下大乱,诸多百姓不知国之何在,何国是国。中原有难,逃去江南,江南便是国……诸朝邦声教不一,律法各自,与江湖帮派何异?身在这乱世朝堂之上,老夫心早当是在江湖之中了……穆先生,观老夫所作所为,可当得起侠士称呼否?’那时老哥我但觉汗颜……”

穆道承顿了一顿,沉言片刻,缓声道:“有幸惭愧之中,但有所获,正如冯先生所言,侠之根本,是为义之热血,气之凛然,是为正义之心,岂能有大小之分……但使精神传承,便要义无反顾,何论得失成败。”

楚南风心头一震,又听穆道承道:“有人讥笑冯先生君亡不悲,国破不痛,嘿嘿……老哥但想他所历的朝代君王,哪个算得上明君?为一家一姓之争,不顾百姓死活的昏君死就死了,有何值得悲哀。”

“国破?想那大唐之时……江南、蜀地、楚地、岭南、吴越哪个不是大唐疆域?这些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的诸侯,无有逐鹿中原之能,待中原被辽人所破,反而讥笑一个手无寸铁,没有一兵一卒的老头,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哈哈……”

当年契丹挥师南下攻取开封,灭了后晋,辽太宗耶律德光欲行烧杀抢掠之策,是为冯道拼死所阻,辽太宗惜他才能,以他入仕辽朝为条件,冯道为使中原数百万百姓不陷水深火热兵祸之中,自是答应,却落下贰臣贼子之名。

大笑之后,穆道承望向楚南风,正色道:“若是他日有一统天下之志的明君,大兄弟的书院学子倒应是要出力相助才可。”

穆道承在楚南风心目中的印象,却是无有朝国观念、不事权贵,隐世自得之人,此下听得他一番感慨言论,猜想他应是受了易无为、冯道所影响,惊讶之下,却是沉思起来,竟忘了催马前行。

穆道承策马前行数丈,也自发觉,回望一眼楚南风,笑道:“老哥此言想是天下最厉害的武学,竟能让元婴修为的大兄弟忘神,哈哈……”

楚南风赧然一笑,催马上前,穆道承似是明白他的心思,笑道:“呵呵,老哥自由惯了,只要不惹老哥,谁做皇帝都不反对……”

“易前辈与冯先生在这乱世之中,或明或暗去实现自己的志向,这是老哥敬佩所在……老哥叫你让学子步入仕途,想是大兄弟应该明白。”

楚南风缓缓地点了点头,心猜易无为停留明月山庄之时,将创立书院的本心所想告与穆道承,心中又是感慨不已。

“至于大兄弟你自己嘛……”穆道承视线投向前面的马车,“你与郡主二人能够相逢,实属不易,朝堂之事不想参与就不用管它。逍遥他们少年人有少年人的志向,就顺他们自己的本心便是。”

楚南风本是不想参与朝堂之事,只待杀了柳宫文报仇之后,与马希兰归隐莫忘岛。恰遇洛寒水出事,才牵扯进来,闻言点了点头道,“前辈所言,晚辈记下了。”

“如此甚好,啊,哈哈……”穆道承开怀大笑。

三日后辰时,一众人等来到了仙女湖,辞谢通宝阁箭卫相送后,楚南风夫妇引着穆道承来到东岸渡口,湖岸边等待客人摆渡的杨老汉迎了上来,笑道:“先生回来啦,早上老汉才送了两位客人去了岛上。”

“哦?”楚南风甚感奇怪,“两位客人?”

“对,一位壮汉,还有一位是与许家丫头师姐弟相称的年轻公子。”杨老汉边招呼三人上船边道:“不过他满脸闷闷不乐,应是许家丫头的孩子没有寻回之故吧……”

楚南风夫妇心中一震,互视一眼,马希兰道:“杨老伯你是说?”

“夫人与先生出岛时久,想是不知此事,几天前,有人将许家孩子掳走,听闻这公子也去寻找,老汉早上也曾向这小公子打听,呵呵,小公子却像是充耳未闻,老汉便也不敢再问。”杨老汉已从许闻香口中得知,马希兰与楚南风的关系,此下自然是以夫人相称。

“那闻香啦?老伯可曾见到?”马希兰疑道。

“见到,不过说也奇怪,老汉摆到湖中之处,却才遇到许家丫头摆着自家渔船,载着一位书生模样的人……老汉我欲行舟跟上,可那公子却叫老汉不要靠近……”

楚南风夫妇听了愈发惊讶,心中均想不明白洛逍遥与许闻香何以要分开行舟,而二人身边的男子又是何人?萧慕云又在哪里?

只听穆道承急道:“老汉你可曾见得那船上还有其他人等……”

穆道承心中自是挂念萧慕云,但想她应是与洛逍遥在一起才对,杨老汉道:“那船舱里面应是还有人,只是距离有点远,老汉我看不清楚。”

马希兰望向楚南风,迟疑一下,“南风,那相随的汉子……会不会是阁中之人?慕云她也许……”

马希兰心猜也只有是通宝阁之人,洛逍遥才会带上莫忘岛,而萧慕云或因萧雁北之死,心情不好躲在舱内也未可知,但恐穆道承知觉便收口不言。

楚南风自也知道她的意思,正欲回答,却听穆道承笑道:“郡主是说慕云耍了小姐脾气?欺负了逍遥?哈哈……”

楚南风与马希兰心知穆道承会错意,相视苦笑之中,楚南风应道:“慕云温婉淑雅,应是不会斯负逍遥,想是闻香孩子没有寻回的缘故,齐舟生这厮倒是饶他不得。”

穆道承听过他寻访马希兰的经过,自也知道齐舟生与许闻香之间的事情,闻言沉声道:“此等忘恩负义之人,当是不能手软,受许母抚养长大,不思回报,还抛妻夺子,与杀人诛心何异?待问清这厮下落,由老哥出手,杀了便是,岂能让他为祸害人……”

楚南风闻言摇头苦笑,“当日念他是闻香的夫君,才放他一马……未料又生了如此事端,实是该废了他的武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