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 第189章 寸步难行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第189章 寸步难行

作者:逸辰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0 22:29:20 来源:小说旗

第一百八十九章 寸步难行

次日清晨,寒风凛冽,余谨裹紧官服,再次踏入门下省大门。

与初来时的剑拔弩张不同,今日的门下省气氛诡异地平静。

";下官见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人。";门下省的官员们纷纷起身行礼,表情恭敬,言辞得体,却无一人敢与他对视。

余谨微微颔首,径直走向自己的值房。一路上,他敏锐地察觉到,那些官员们的恭敬中透着畏惧,更多的是疏离。昨日被他革职陈元方的震慑效果显然还在,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无形的抵制。

值房内,余谨坐在案几前,翻阅着卷宗。门外,脚步声稀疏,与他初来时门庭若市的景象截然不同。那时,众人还想着巴结讨好这位新贵;而今,经过陈元方一事,所有人都选择了敬而远之。

";大人,这是今日需要您过目的文书。";一名书吏恭敬地将一摞文书放在案几上,然后迅速退出,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余谨拿起文书细看,眉头渐渐皱起。这些文书多是些琐碎小事,显然那些重要的事务已经被其他官员分走了。这是一种无声的抵抗——表面上恭敬有加,实则暗中孤立。

午时,余谨走出值房,前往食堂用膳。一进食堂,原本喧哗的声音顿时低了几分。他走向一张空桌,周围的官员们虽然没有明显避开,但也无人上前搭话。与初来时众人争相巴结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用完膳,余谨回到值房,发现桌上多了一份文书。打开一看,是一份关于江南盐政的报告,上面详细记载了近年来江南盐政的种种弊端。

";有意思。";余谨冷笑一声,将文书收入袖中。这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想要引他继续查办盐政案,好让他陷入更多的纷争中。

傍晚,余谨离开门下省,回到府邸。大堂内,贾诩和诸葛亮已经等候多时。

";主公,今日门下省如何?";贾诩问道。

余谨脱下官服,冷笑一声:";如我所料,那些人开始孤立我了。";

";这么快?";诸葛亮惊讶道,";才过了一日,他们就从巴结变成了孤立?";

";不出所料。";余谨摇摇头,";这就是古往今来,寒门子弟即使身居高位,也无法改变局势的原因。";

";主公此言极是。";贾诩叹息道,";朝堂之上,门阀世家盘根错节,寒门难以立足。主公虽有陛下支持,但那些世家大族联合起来,依然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阻力。";

";正是如此。";余谨点点头,";他们表面上不敢违抗陛下旨意,但暗地里却可以用各种方式孤立我,让我难以施展。";

";这就是朝堂的现实啊。";诸葛亮叹息道,";主公革职陈元方,虽然震慑了他们,但也让他们更加团结一致对付主公。";

";所以,";余谨神色淡然,";我们不能只依靠陛下的支持。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主公说得对。";贾诩点头道,";我们要借这次机会,打破权贵的垄断,为寒门子弟开辟一条新路。";

";主公,";诸葛亮问道,";那些人开始孤立您,您准备如何应对?";

余谨转过身,语气平静:";孤立?正好。这样我反而可以更自由地行动了。";

";主公的意思是......";

";他们以为孤立我,就能让我束手无策。";余谨冷笑一声,";殊不知,这正给了我自由行动的空间。";

";妙啊!";贾诩恍然大悟,";他们越是孤立主公,就越是放松警惕,认为主公无法有所作为。";

";正是。";余谨点点头,";让他们继续孤立吧,我自有妙计。";

---

寒门子弟在官场上的困境,自古有之。

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场一直是门阀世家的天下。这些世家大族凭借着祖辈积累的财富、人脉和声望,牢牢把持着朝廷的重要职位。他们通过联姻、举荐等方式,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互相扶持,共同抵制外来者的挑战。

寒门子弟即使通过科举入仕,也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立足。他们缺乏强大的家族背景,没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往往被排挤在核心圈子之外。即使有皇帝的支持,也难以长久。因为皇帝也需要权贵集团的配合才能有效统治,不可能一直偏袒寒门官员。

历史上,不乏寒门出身而位极人臣者,如商鞅、王安石、海瑞等。但他们要么依靠强势君主的支持,要么凭借过人的才华和坚韧的意志,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即便如此,他们的结局往往也不尽如人意。商鞅变法得罪了贵族,最终被车裂;王安石新法触动了权贵利益,晚年被排挤出朝堂;海瑞刚正不阿,却因此多次被贬。

这种现象在各个朝代都普遍存在。唐朝时,科举制度虽然为寒门子弟提供了入仕机会,但朝廷高层仍被关陇集团、山东集团等门阀世家把持。宋朝虽然进一步强化了科举制度,但士大夫阶层仍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排斥新人。明清两代,更是形成了官僚集团与皇权的对峙局面。

寒门子弟在官场上的困境,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制度的缺陷。它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和选拔,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打破这种封闭的利益格局,才能为更多有才华的人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余谨的处境,正是这种历史现象的缩影。他虽身居高位,却被权贵集团孤立排挤。但与历史上许多寒门官员不同的是,他没有选择妥协或退让,而是决定迎难而上,开辟一条新路。

深夜,余谨的书房内,烛火摇曳。

他独坐案前,手中握着一支狼毫,目光深邃。案几上摆着几份文书,都是这些日子收集到的情报。

";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余谨轻声自语,";这些衙门都被权贵把持,想要动吴庆年,从这些地方下手显然行不通。";

他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从龙密卫。

笔尖微顿,墨迹晕染开来。

这支直属皇帝的秘密力量,分内外两系,内系负责京城,外系负责各州府。在玄州时,他就与外系负责人杨景有不少接触。那个相貌平平,眼神却锐利如鹰的中年男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在京城,内系密卫的力量,或许能派上用场。

余谨看着纸上的四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这个不受六部节制,专门为皇帝搜集情报的机构,掌握着多少朝中权贵的秘密?

";既然明处不行,那就从暗处入手。";

烛火跳动,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余谨轻轻吹熄了烛火,书房陷入一片黑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