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七剑出峨眉 > 第51章 风云突变阴霾起 危机四伏陷迷局

七剑出峨眉 第51章 风云突变阴霾起 危机四伏陷迷局

作者:若楚0210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4 08:17:05 来源:小说旗

南宋在楚歌、凌霜等人的努力下,成功击退蒙古军队的大规模进攻,暂时迎来了一段喘息的平静。然而,这份平静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暗藏着汹涌的危机。

楚歌站在襄阳城的城楼上,望着城外一片狼藉但逐渐恢复生机的土地,心中并未有丝毫懈怠。他深知,蒙古人绝不会善罢甘休。身旁的凌霜一袭白衣,神色凝重,仿佛与他心意相通。

“楚歌,蒙古人此次受挫,定会想尽办法卷土重来,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凌霜轻声说道,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楚歌微微点头,握紧拳头:“没错,我们必须趁这段时间,加强防御,提升实力。只是,如今朝廷内部,仍有一些议和派蠢蠢欲动,这也是一大隐患。”

正当他们商议之时,一名士兵匆匆跑上城楼,单膝跪地:“楚歌掌门,凌霜掌门,京城传来加急密信。”

楚歌接过信,迅速展开阅读,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是朝廷传来的消息,那些议和派又在朝堂上大肆鼓吹议和,还污蔑我们在襄阳之战中夸大战功,意图挑起皇上对我们的不满。”

凌霜柳眉倒竖,气愤地说道:“这些人简直荒谬至极!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安危。我们必须回京城,向皇上澄清事实。”

楚歌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好,我们即刻启程。但在此之前,要先安排好襄阳的防御事务。”

两人迅速召集昆仑派、峨眉派留在襄阳的弟子以及宋军将领,详细部署了襄阳的防御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后,才快马加鞭赶往京城。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皇宫内,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进行。议和派大臣们跪在皇上面前,言辞激烈。

“皇上,楚歌等人不过是武林草莽,他们所谓的战功不过是虚报邀功。如今蒙古人虎视眈眈,若不议和,南宋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一位白发苍苍的大臣声泪俱下。

皇上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面露犹豫之色:“诸位爱卿所言,朕也并非没有考虑。只是楚歌等人在襄阳之战中的表现,朕也有所耳闻,似乎并非全是虚报。”

这时,一位支持抗敌的大臣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皇上,楚歌、凌霜等武林豪杰,与我大宋军民并肩作战,出生入死,才换来襄阳的暂时安宁。议和派此举,分明是别有用心,妄图破坏我大宋的抗敌大计!”

两派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皇上一时难以决断。

就在此时,侍卫来报:“皇上,楚歌、凌霜求见。”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宣他们进来。”

楚歌和凌霜大步走进朝堂,向皇上行礼后,楚歌率先开口:“皇上,臣等听闻朝堂上有人污蔑我们虚报战功,意图议和。臣等恳请皇上明察,我等在襄阳之战中,皆是拼死抗敌,绝无半句虚言。”

凌霜接着说道:“皇上,襄阳之战的惨烈,宋军将士和百姓皆可作证。议和派不顾将士们的生死,不顾国家的尊严,一味求和,实乃误国之举!”

皇上看着两人坚定的眼神,心中的天平逐渐向抗敌一方倾斜:“朕相信你们。只是如今朝堂之上,两派争论激烈,朕也需权衡利弊。”

楚歌抱拳说道:“皇上,如今蒙古人虽暂时退兵,但他们的野心从未消失。议和不过是饮鸩止渴,只有坚决抗敌,才能保我大宋江山社稷,护我百姓安宁。”

就在这时,又有侍卫匆匆来报:“皇上,边关急报!蒙古军队在边境集结,似乎又有大规模进攻的迹象。”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议和派大臣们惊慌失措,再次纷纷进言议和。

“皇上,这是蒙古人的警告啊!此时议和,或许还来得及。”

“是啊,皇上,不能再犹豫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楚歌大声说道:“皇上,这正是蒙古人的阴谋,他们见议和派在朝堂上捣乱,便想以此施压,逼我们就范。此时议和,正中他们下怀!”

皇上沉思片刻,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朕意已决,继续抗敌!楚歌、凌霜,朕命你们即刻返回边关,协同宋军抵御蒙古军队。”

“臣遵旨!”楚歌和凌霜齐声应道,眼中满是坚定。

两人马不停蹄地返回边关,与逸尘、玄清道长、慧明大师等会合。众人得知情况后,迅速商讨应对之策。

逸尘皱着眉头,说道:“此次蒙古人来势汹汹,且有备而来,我们的情报网竟在之前毫无察觉,看来他们加强了情报封锁。”

玄清道长轻抚胡须,说道:“我们需重新部署防御,利用地形优势,设下重重埋伏,让蒙古人有来无回。”

慧明大师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此次战斗,不仅要靠武力,更要鼓舞士气,让军民一心,共抗外敌。”

楚歌点头道:“各位所言极是。我们即刻行动,昆仑派负责在山谷两侧设伏,利用剑气攻击敌人;峨眉派在后方准备救援,同时以精妙剑法应对漏网之敌;丐帮弟子分散潜入敌军,收集情报并扰乱他们的后方;武当派布置剑阵,守住要道;少林派则在中军,以佛法之力稳定军心,并随时支援各处。”

众人迅速按照计划行动,各自带领弟子和宋军士兵,奔赴指定地点。

数日后,蒙古军队如乌云般压境。他们的主帅乃是蒙古名将伯颜,此人足智多谋,勇猛善战。

伯颜骑着高头大马,望着前方的南宋防线,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哼,上次让你们侥幸逃脱,这次,我定要踏平南宋!”

蒙古军队浩浩荡荡地前进,很快进入了南宋军队设伏的山谷。楚歌隐藏在山谷一侧的巨石后,紧紧盯着下方的敌军。当蒙古军队大部分进入山谷后,楚歌大喝一声:“动手!”

昆仑派弟子们从两侧跃出,施展出“昆仑九阳功”,强大的剑气如闪电般射向蒙古军队。蒙古军队顿时阵脚大乱,不少士兵纷纷落马。

“不好,有埋伏!”伯颜大声喊道,迅速指挥军队反击。然而,此时山谷中喊杀声四起,峨眉派弟子从后方杀出,她们的剑法灵动飘逸,专挑蒙古士兵的薄弱之处攻击。

逸尘带领丐帮弟子,在蒙古军队后方四处捣乱,他们放火烧毁粮草,暗杀将领,使得蒙古军队人心惶惶。

玄清道长带领武当派弟子,在要道上摆出太极剑阵,如同一道坚固的屏障,阻挡着蒙古军队的前进。

慧明大师则在中军,带领少林派弟子,一边念诵佛经鼓舞士气,一边随时准备支援各处。

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有不少伤亡。伯颜不愧是名将,他迅速稳住阵脚,指挥军队与南宋军民展开殊死搏斗。

楚歌看到蒙古军队的抵抗如此顽强,心中明白,这场战斗将会异常艰难。他挥舞着长剑,施展出“炎阳焚海”,冲向蒙古军队的中军,试图斩杀伯颜,一举扭转战局。

“伯颜,拿命来!”楚歌大喝一声,金色的光芒笼罩全身,剑气纵横。

伯颜见状,挥舞长刀迎向楚歌:“你这小子,倒是有些胆量!”

两人战在一起,刀光剑影闪烁,每一招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伯颜的刀法刚猛有力,而楚歌的剑法凌厉多变,一时间难分高下。

凌霜看到楚歌与伯颜激战,心中担忧,她带领峨眉派的几位高手,杀向楚歌与伯颜的战场,试图协助楚歌。

然而,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紧接着,一阵奇怪的烟雾从山谷中升起,迅速弥漫开来,让人视线受阻。

“这是怎么回事?”楚歌心中一惊,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蒙古人的阴谋。

“大家小心,这烟雾有古怪!”凌霜大声喊道,提醒众人。

蒙古军队趁着烟雾弥漫,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击。南宋军民在烟雾中难以视物,顿时陷入混乱。

楚歌一边挥舞长剑抵挡伯颜的攻击,一边大声喊道:“大家保持阵型,不要慌乱!”

然而,烟雾越来越浓,局势愈发危急。南宋军民能否在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中稳住阵脚?楚歌与凌霜又能否在混乱中突破重围,化解这场危机?一切都悬而未决,如同浓重的烟雾,笼罩着未知的阴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