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赐婚后,王妃只想靠王爷续命 > 第25章 城外赈灾

赐婚后,王妃只想靠王爷续命 第25章 城外赈灾

作者:扎小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4 10:23:18 来源:小说旗

厚朴堂后院,空地上铺着大块油毡布,上面堆着一大堆草药。

顾青坐在矮凳上,手中抓起一把药草,用麻绳拦腰绕上几圈,熟练地打了个结,放进脚边的大竹筐里。

白桃、绿瑶与宋药师他们也在一旁忙碌,几人身旁都放着大筐,里面整齐码着一束束扎好的草药。

宋药师满脸过意不去,“东家,你们就别忙活了,我跟药童来吧。”

顾青头也不抬,“无妨,正好看账本累了,可以歇歇眼。”

白桃一边扎药草,一边问:“宋药师,这么一小捆,熬水喝真的有用?”

“够了。”宋药师答道,“咱们在城外本就搭了棚子煮药汤,每人都能领上一碗,这些是给家里有人来不了的带回去用的,有些人可能弄不清剂量用法,这么一小捆既能缓解症状,又不会过量。”

白桃叹息,“那些灾民真可怜,好端端的家就没了。”

“十涝九灾。”顾青道,“江州一带地势低坦,又建在怒河边上,一旦河水暴涨,冲毁大堤,就会漫灌多个州县。”

“那他们为什么不搬走呢?”白桃问。

宋药师在旁接话,“对百姓来说,要离开祖辈扎根的地方,去别处讨生活,并没那么容易。江州原本并不穷困,它地处漕运要道,水源充沛,如果不发洪涝,称得上是鱼米之乡。”

他这话里带着几分感慨,白桃跟在顾青身边多年,对宋药师的来历略知一二。

“宋药师,你这些年回过老家吗?”

七年前,她家小姐在苍州结识宋药师,那时他一身狼狈,完全看不出是精通歧黄之术之人。

后来她们才知道,宋药师是从南方逃难来的。

宋药师笑着点点头,“去年夏天与我家夫人回去给先人重新立了碑。”

“真好。”白桃为他由衷感到高兴,“宋药师,什么时候让我们见见你家夫人呀,你来京城都好几年了,我们还从没见过她。”

宋药师脸上一红,“我家夫人最近身子不便,”他顿了顿,补上一句,“她还有小半个月就要生了。”

“什么?”

不光是白桃叫起来,顾青和绿瑶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宋药师,”顾青既惊讶又好笑,“你这口风可瞒得真紧啊。”

难怪前些日子老是见着他买各种吃食,口味还大不相同,原来是因为家中有一位孕妇。

“家里还忙得过来么?”顾青问,“要不要我从府里给你拨个婶子过去帮忙?稳婆找好了吗?”

宋药师连连摆手,“多谢东家,家里原就有一个丫头和一个小厮,年末的时候又雇了一位做饭的大娘,人手已尽够了。稳婆也找了两位,都已付了定钱。”

“那就好。”顾青笑道,“有什么要帮忙的你尽管开口,这两个月你也不必老是在店里守着,多在家陪陪夫人。”

白桃跟着打趣,“宋药师,这么大的喜事,你可别忘了请咱们喝酒。”

宋药师腼腆地笑笑,“自然要的。昨日我已跟掌柜提过,等孩子满月以后,我请大家去倦归楼。”

白桃睁大眼,“这么大方啊,那我要吃那儿最有名的‘一笼八蒸’。”

顾青拍拍她的脑袋,“就惦着吃,你那筐弄好了吗?”

“快了快了!”

几人说笑着,将药草一一收拾干净。

宋药师叫人来将几大筐药草搬去车上,对顾青道:“东家,我先去了。”

“好,我过会儿也去看看。”顾青道。

她以往在其他州县也曾带人施药赈灾,如今在这京城却是头一回。

她让宋药师等人先行,自己回账房合完账,这才带着白桃和绿瑶,乘上顾家的马车而去。

来到城门口,外面的大道上早已搭起一溜施粥施药的竹棚,有那家底丰厚的人家,更是饰以彩旗绸幔,格外显眼。

“那是隋府的粥棚。”白桃先去打探了一圈,回来讲给顾青听,“有一家挂辟邪狮子头的,听说是刚搬来京城的富商,送的是大肉包子,闻着挺香。还有什么书斋,也在那儿发放笔墨纸张。依我说,那些灾民现在只想吃饱饭,睡好觉,哪儿有空写什么诗作什么文章。”

顾青笑了笑,“各尽其用吧。”

沽名钓誉也好,一心向善也罢,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只要能让灾民受益,旁人顶多看个热闹,没什么好置喙的。

“咱们的药棚在那边。”白桃引着顾青往大道另一头走,“隔壁是位医馆的老先生,给人看诊不要钱,我过去的时候已经排了好长的队伍。”

她们一路说着,一路走到厚朴堂的药棚外面。

隔壁果然坐着一位老先生,个子不高,身材略胖,颔下一绺山羊胡子,红光满面。

顾青暗自点头,虽不知这位大夫的医术如何,但他这副精神头十足的模样,可见身体保养得不错,病人见了也会心里踏实。

老先生粗胖的手指搭在病人手腕上,不过数息时间,他便收手,叫病人张嘴伸舌。

看过以后,老先生提笔落纸,刷刷几下就写完一张药方。

他将药方交给一旁的小厮,“按这个煎药。”

说完他又一指病人,“先去隔壁讨碗药汤喝,一会儿这边药煎好了再叫你。”

他三下五除二就看完了好几个病人,一旦需要等着煎药,就把人打发到旁边的厚朴堂药棚排队。

顾青在旁挑了挑眉,赈过好几回灾,头一次见着这么主动替她家吆喝的。

有病人问出她的心声,对老先生道:“他家的药汤没滋没味,不甜又不苦,喝了有什么好处?”

老先生哼了声,“你们从江州来,先是受了洪涝,又一路餐风露宿,骨子里早就进了湿邪之气。他家的药汤除湿祛淤,对于风疮、湿毒大有好处。”

听了老先生的话,有些排在后头的灾民见一时轮不到自己,索性呼啦一声全都跑去了厚朴堂的药棚。

老先生捏着山羊胡须,又哼了两声,咕哝道:“有眼不识金镶玉。”

“哎呀,这不是黄御医吗?”

附近有人过来打招呼,他们刚刚立起赈灾的棚子,看样子也是医馆来的。

那人朝老先生拱手,“黄御医,您老怎么亲自来了?”

老先生瞄他一眼,“怎么?都是看病救人,老夫来不得?”

“哪里哪里。”那人赶紧解释,“您老岁数大了,这里乱糟糟的,万一有人带着疫病……”

“慎言。”老先生打断他,“朝廷既允许我们在这里赈灾,就没得畏畏缩缩的。再说,如果真有人不妥,早点发现也是好事。”

“是是是。”那人连连应声。

老先生看着他又道:“老夫早已从宫中卸职,这‘御医’二字,以后休得再提。”

那人被他抢白一顿,臊着脸走开。

路过顾青身边时,顾青只听他低声咒骂,“我呸,叫你一声御医还得瑟上了,你不就是雍王府的一条狗吗,晦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