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赐婚后,王妃只想靠王爷续命 > 第158章 她知道与不知道的事

“谁呀?”

白桃撑伞出去。

不一会儿,她将人迎了进来。

“长公主?”顾青讶然起身。

长公主脱下雨披交给白桃,拂去额头沾上的雨滴,对她舒朗一笑,“半夜不请自来,弟妹莫怪。”

平日在人前,长公主总是客客气气地唤她“雍王妃”,如今一声弟妹,喊得有如寻常人家一般,顾青怔了怔,随即泛起笑容,“皇姐快请坐。”

她亲自沏了一碗热茶,捧给长公主,“这是我常喝的云雾茶,不知皇姐喜不喜欢,若是不合口味,还有荔枝蜜可以调水。”

“我没那么多讲究,”长公主接过茶碗,“只要能入口,管他是茶是水还是酒,我都能喝。”

顾青笑着坐下来,“天黑雨大,皇姐此刻过来,可是有急事?”

“我见你房中还亮着灯,就过来瞧瞧。”长公主饮了一口茶,点头,“比雀舌好喝。”

“雀舌价值千金,我这茶不过寻常之物,皇姐喜欢就好。”说着话,顾青将桌上的信纸收起来。

长公主一眼瞥见上面的字迹,语中带笑,“每日都见雍王府的侍卫往山上捎东西,我还想我那弟弟怎么婆婆妈妈的,原来是为了送这个。”

顾青微微脸热,“是我让他写的。”

长公主大笑,“那你可有回信给他?”

顾青静了一瞬,老实摇头。

“干得好。”长公主看着她,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我那小弟又臭又硬,说话也不中听,这些年我一直盼着能有人磨磨他的性子,省得他老是自以为是。”

顾青哭笑不得,她算是看明白了,这姐弟俩嘴上都不饶人,一提到对方就跟有仇似的,难怪这么多年皇帝都没看出他俩竟是一伙的。

“我听凤泽说,皇姐自小喜武,曾想从军当大将军,可惜先皇没有同意。”

“那么早的事情他还记得?”长公主扬唇轻笑,保养得当的面容上泛起一丝怀念,“我那时整日吵着想去边关,先帝怕我偷偷跑掉,就再给我定了一门亲事,让我嫁了人。”

世人皆知长公主订过三回婚,嫁过两次,她说起旧事也不避讳,只淡淡道:“其实我哪里吃得了边关的苦,不过是嘴上嚷嚷罢了,亏得那小子还记得。”

她出嫁前躲在宫里僻静的角落生闷气,还是小小年纪的凤泽第一个找到她,他那时虽然不懂她为何生气,但还是一本正经地对她承诺:“你不能去边关,我去,你不能当将军,我当。”

然后年轻的长公主就被他气哭了。

长公主想起往事,眼神和蔼,“凤泽跟我不一样,我离不了锦衣玉食,他却可以。不过你放心,他一定舍不得让你吃苦。”

“嗯,”顾青笑笑,“他很好。”

“见你们夫妻恩爱,我就放心了。”长公主喝完剩下的茶,放下茶碗,“这么晚,你也该睡了。”

“皇姐,”顾青在她起身时叫住她,“皇姐今晚真的没有别的事情?”

她看向长公主脚下的软靴,靴面和裤脚都沾了不少泥泞。

“皇姐方才是从山下上来的吧,这么晚出去,定是有要事。”

长公主顺着她的视线看向自己脚面,摇了摇头,“你啊,跟我那弟弟果然是一家人。”

她重新坐下,“其实也没什么,今晚下山看了场热闹。”

“热闹?”

长公主向顾青招手,示意她俯耳过去,“瑜贵妃抢了徐承志的孙子。”

顾青扬眉。

徐承志的孙子?那不就是……

她试探着问:“二皇子的?”

“你果然知道。”长公主会心一笑,如同找到了同道中人,“我来是想告诉你,明日这消息就会传遍京城,那些命妇一定也会听说,到时无论谁找你打听什么,你都别理会。”

“皇姐放心,”顾青道,“若有人找我说闲话,我只听着,一个字也不多说。”

长公主满意点头,“我知道你谨慎。好啦,真没什么别的了,我也要回去歇着,明日一早还得去佛堂诵经。”

她风风火火地来,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窗外的大雨急如密瀑,凉风从窗棂透入,带来潮湿的气息。

顾青将凤泽的书信叠起来,放在枕头底下。

待到明日傍晚,她就能收到第六封信了。

枕着雨声,顾青沉沉睡去。

一夜过后,京城再次风声鹤唳。

这回的消息更加惊悚——

瑜贵妃抢了徐承志的孙子。

传出消息的人是徐承志的儿媳,如今已疯疯癫癫的婉娘。

最早发现她的是摆早食的摊贩。

婉娘衣衫破烂,赤脚出现在市集上,嘴里哭喊着“二皇子……还我孩子”。

有好事者尾随听了一耳,登时差点吓尿。

经过路人七嘴八舌的议论,渐渐拼凑出事实的真相。

二皇子凤元泰与徐承志徐副相的儿媳有染,徐家长孙是二皇子的种,而瑜贵妃为了保住自己的孙子,派人潜进徐府偷走了孩子,却被孩子的母亲撞个正着。

等到京兆府与徐家的人闻讯赶来时,消息已经传遍整个京城,难以收场。

皇帝闻讯,龙颜大怒。

又逢御史面见皇帝,要求彻查皇家血脉一事。

皇帝用御砚砸伤御史,转头又封了瑜贵妃的玉祥宫,命金吾卫将在外照料二皇子的瑜贵妃带回宫中。

据传,金吾卫审过瑜贵妃的心腹宫女后,在她指认的地点找到了徐家的长孙,那个婴孩连同瑜贵妃一起被押送回宫。

短短一日之间,京城街谈巷议,流言四起。

明面上这只是皇家的阴私之事,但暗地里有不少人戳着二皇子的脊梁骨开骂,更有好事者,将二皇子府走水一事与多年前的废太子**一案联系起来,直指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而这一切,古安山上的命妇们虽未全部听闻,却也传了个七七八八。

凤泽的书信到来的时候,顾青刚从供奉郭太妃灵位的大殿中出来。

她每日早晚都会来这里上一炷香,为凤泽默祷一番。

此时天色已暗,寺中陆续亮起烛火。

顾青站在殿门口拆开书信,借着身后的烛光将信粗略看过。

凤泽在信中依旧絮叨着城中趣事,若再这样下去,他大概会变得跟顾文敏一样罗嗦。

顾青好气又好笑地把信折起,放回信封。

她本打算回房,但刚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

忽明忽暗的烛火在她脚边投下抖动的阴影,她面色微凝,从信封中抽出信纸,极快又极仔细地把信再次看了一遍。

待看到末尾那句“一切顺利,勿忧”,她的脸色沉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