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彼岸生花 > 第94章

彼岸生花 第94章

作者:随处可见的尘埃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27 09:01:58 来源:小说旗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云之还是不愿进宫么?”

其实这问题,在上京朝堂已经吵了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国书没到的时候,他们就收到消息,就这个问题,已经吵了好几天了。按照李自行的想法,他自然是站后者的,毕竟谁不想当一当这一统天下的帝王呢。哪怕是自己死后,自己也能因此名垂青史。

但如果在南韶和北梁两败俱伤的时候,他们这一方出兵,想要吃下南韶和北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到时候就怕南韶和北梁为了自保又抱在了一起。那时候就是两个国家打他们一个了,虽然说赢面很大,但战争不是儿戏,不是说有赢面就要去做的,万一偷鸡不成,搭上自己小命可就不值得了。

但李自省和上京所有官员都知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那些想要南韶一千万银两的官员们,其实也就是想先占一点便宜的,如果南韶和北梁打的两败俱伤,他们也是不介意去踩上一脚的。虽然他们当不了千古一帝,那当千古一帝的臣子,说出去也是很有面子的,也同样可以名留青史的。

“陛下,六殿下还是一直称病。”

传令官也是为难,这其实是皇帝的家事,但也算是国事。但上京所有人都知道,这六殿下最得陛下喜欢,从来都是不听诏也不听宣,一切都是按照自己喜好行事。

“他能有什么病,你难道没长眼睛不成?”

李自省其实也不是想要责怪传令官的意思,就只是单纯的想发泄一下情绪而已。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孩子翅膀已经硬了,自己跟本管不了他了。说句不好听的,假如自己的这个儿子想要坐上皇位,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因为现在要论声望和实力,估计已经不在自己之下了。在解决了南韶和北梁的联军之后,军部已经认可了自己的儿子,民间更是把他的事迹都编成了歌谣,在大街小巷传颂。

“陛下,要不我再去一趟万安寺?”

传令官抹了抹额头的汗,他确实没见到六殿下本人,因为他在万安寺山脚下就被一群黑衣黑甲的人拦下了,说是殿下身体有恙,不宜下山走动。他拿出了陛下的旨意,甚至想要硬闯,结果被对方为首的人揪着衣领就给扔飞了。连续几天都是如此,就连陛下这个下旨的人,听了他的遭遇之后,也只是笑笑,并没有多说什么。所以他一个小小的传令官能有什么办法,不管是哪一方,他都是惹不起的。

“不必了。”李自省轻轻摆了摆手,他知道这事勉强不了。就算硬是把人请来了,一句话不说,交代的事情一件都办不好,那人来了也白来。

“父皇,儿臣愿意替您分忧。”说话的是站在下方不远处的三皇子李虚之上前半步,行了一礼。刚刚的对话他听得真切,他也知道自己父皇为何一定要把自己的六弟叫来,无非就是当南韶和北梁打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出兵,需要一个能带兵的人么。

他自己虽然没带过兵,但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兵书,自然也就觉得自己能带兵打仗,更何况南韶和北梁那时候已经打得两败俱伤,自己就算第一次带兵,也一定能拿下那些残兵败将。如果自己能帮助父皇一统天下,那么以后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就不是传唱六弟的事迹了,而是自己在战时的英勇事迹了。

“岚之,你有什么看法?”李自省没有理会自己的这第三个儿子,反而扭头问旁边坐着发呆的太子李岚之。

“父皇,六弟说我不合适打江山,守江山的话也只能算勉强,所以带兵打仗的事情,儿臣自觉不是那块料。”

太子李岚之站起身,行了一礼,老实的回答。虽然他身为长子,但性格谦逊温和,很有自知之明。其实他本也不想当这太子,在得知自己父皇要传位于六弟的时候,他还在深夜之中,捂着被子高兴了好久。如果偏要说对自己的六弟有没有怨念,那就是自己六弟不肯接替他这太子的位置了。尤其是在自己六弟说,当皇帝有啥好的,不如当个逍遥自在的王爷来得自由的时候,他恨不得把自己的这个弟弟按上太子的椅子,自己去逍遥自在。

但自己是长子,不管再不喜欢,自己也不会强迫自己的弟弟妹妹,更不可能放着自己的父皇母后不管。身为长子,总是要挑起自己的责任的。其实他有时候也想说,让自己的三弟李虚之成为太子,但不知怎么的,自己的这个三弟父皇看不上,也经常闯祸,确实是不合适继承皇位,不然他们老李家的家底,可能就会被自己的这个三弟祸祸光。

李自省听了之后,认可的点点头,而又转头看了看李虚之。给他取名虚之,本意是希望他做人谦虚一些,哪怕是再有才学,也要虚怀若谷,不骄不躁。可没想到,这虚之,却真的成了虚的。不仅从没见过他谦虚,而且经常做事自大自夸自以为是,交给他办的事情,往往都会被办砸。加上不喜锻炼,一身肥肉不说,走两步都虚得汗如雨下,这也怨不得李自省看不上,而是他是真的不争气。

看了一眼李虚之之后,李自省就收回了目光。哪怕是对自己儿子多么失望,他作为一国之君,也不会在这朝堂之上无缘无故的就训斥自己儿子一顿。

“父皇?”三皇子李虚之以为自己父皇没有听到自己的话,又轻轻唤了一声。

“说说你的看法。”李自省觉得应该再给自己的这个儿子一个机会,所以这一次没有忽略,而是想听听他的见解。

“父皇,儿臣觉得,我们应该收下南韶的银钱,等他们打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出兵,一统天下。那时候,儿臣愿亲赴战场,做父皇的马前卒。”三皇子李虚之说的很大声,说完之后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甚至他都想到了一统天下之后的事情。

原本吵吵嚷嚷的大殿,突然安静了下来。所有大臣都十分惊讶的看着李虚之,倒不是被李虚之的机智所震惊,而是被他的愚蠢给震惊到了。其实谁都知道,这南韶的钱肯定是要收的,这仗也肯定是要打的,因为南韶和北梁,这双方不管谁赢了谁,最后肯定是要发兵上京的。

他们之所以分成两派,吵了这么多天,其实只是想做出一个假象迷惑一下对方而已。但就现在,三皇子这个被他们私底下叫猪头三的皇子,竟然就这么把这事给说了出来,而且还要亲自带兵。要不是顾及对方是三皇子,这又是在大殿之上,估计都要破口大骂,这个愚蠢的人了。

李自省也是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儿子会有这么蠢,带着他在朝堂上听政,本以为再笨的人,耳濡目染之下,怎么也会有点长进,但没想到的是,竟然一开口就打了个明牌。此时的他十分后悔,后悔自己为何多余给他一个开口的机会。这下好了,不仅上京的所有官员都尴尬,就连送来国书的双方使臣,也是一脸尴尬,一时间谁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六殿下到~!”

就在所有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时候,殿外通报的侍卫通报了一声。大殿之内,因为吵架站得混乱的大臣们纷纷快速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在中间让出了一条路。

“儿臣见过父皇。”杨阳行了一礼,并未下跪,而后又转身对着身后的文武大臣们行了一礼。

所有大臣也都齐齐回礼,本来就对他有好感,此时更是好感倍增,来的真是时候!

“儿臣觉得三哥说的对,不管是南韶还是北梁哪一方获胜,其国力军力也必定大涨,迟早是要来攻打我们上京的。与其等着到时候他们打过来,不如趁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一举出兵拿下。”

听了这话,所有人都十分吃惊,虽然话说的没错,但现在说是不是早了点,况且这话竟然是被誉为天下四公子之首的三殿下说的。所以大殿之内,除了三皇子外,下巴都要惊掉了。

“六弟说得对,到时候还求父皇让儿臣带兵,儿臣也想为上京出一份力。”三皇子李虚之心情大好,心中直呼这些年都误会自己这六弟了,以后一定要好好待他,再也不嫉妒他了。

“南韶和北梁要打,我们上京也不是不可以袖手旁观。但我们上京也有个条件,那就是南韶和北梁要向我方开放边境,只要是愿意来到我们上京投靠的,特别是老弱妇孺,你们都不得加以阻拦。一则是为避免你们其中一方胜出后,就举兵发难我们上京,二则是我不愿看着因为战争而生灵涂炭,许多无辜的生命逝去。至于以后,你们对不对上京发难,那也是以后的事情,如若上京弱于你们一方,我们李家自会无条件归附。”

这话是对南韶和北梁的使臣说的,所有人都不清楚杨阳为何会这样说,所以也没人敢说话。又经过了短暂的沉默之后,李自省起身说道:

“两国使臣,此提议你们觉得如何?但我可说好了,南韶的一千万两白银,可也一样得给。”

“啊?这……”

南韶和北梁的使臣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行了一礼,之后表示修书回去请示一下。这上京开出的条件,确实是对他们有利。谁还没个父母妻儿,谁都不敢保证说就能一定打赢这场战争。既然上京的皇帝都开口承诺了,那他们自然也是希望自己一方的国君答应的。

他们也知道,这没好处的事情,上京是肯定不会做的,但就是琢磨不透,反正这仗他们两国是要打定了,就算上京有别的阴谋,他们也没有了任何退路。

等南韶和北梁的使臣退出以后,上京的大臣们却没有跟着离开,只是一个个的站在原地,左看看右晃晃。别国使臣在的时候他们不好说话,所以就想留下来,听听六殿下是怎么想的。他们相信杨阳,更相信李自省,所以当时没有说一句反对的话,但不代表事后不想要一个说法。

“诸位,有什么疑虑就说出来吧,看你们一个个的,退朝了还不愿意走的,自古以来可是头一遭。”

“陛下,殿下。我是个武将我不懂,但为何陛下为何会同意殿下的提议,如果南韶和北梁把他们的妻儿老小都扔到我们这边来,我们这边要养活的人更多了不说,而且还帮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们打的时候不是更无牵无挂了么,我们为何白白吃这样的亏。说句殿下不爱听的,不是我信不过殿下,可真要他们一方胜出,休养个几年,转头攻打我们,殿下就一定觉得我们能胜?”

说话的是一个武将,杨阳也不知道这人的名字,更没打过交道,毕竟武将那么多,自己不可能全都知道。杨阳没有生气,而是看向自己的父皇,发现李自省没有帮自己解释的意思,只好自己开口:

“诸位,假如我们上京过两天就要打仗,而且胜负不知,那么你们是否要把自己妻儿老小安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那是自然!”另一名武将站了出来,正所谓祸不及妻儿,打仗是男人的事情,自然不希望牵连到自己的父母妻儿。

“这些人看起来是老幼妇孺,如果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些土地,种地养活自己应该不成问题吧。更别说他们来到我们这里的时候,不可能空着手过来,或多或少都会带一些钱粮。你们可别看不起这一点钱粮,如果人多的话,那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在战时,钱粮供给有多么重要,想必各位将军也知道。我们这不仅转移了他们的有生力量,而且还带走了他们一部分的军需。就算他们其中一方打了胜仗,但他们妻儿在我们这里,你觉得他们敢随意发兵?就算他们要跟我们打,难道我们上京男儿就是吃素的不成?”

“我们大兴儿郎当然是有血性的!”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整个大殿的人都跟着喊了一声,表示到那时候,自己这一方也不惧战。

“殿下,你刚刚说的对,但什么是有生力量?”一个文臣听了杨阳的话也是热血沸腾,但杨阳说的有生力量,自己是一知半解,所以就问了出来。

“这有生力量,其实不难理解,就是可以种出庄稼和做出棉衣等等的这些人,同时也包括那些让货物流通的商人。你们想象一下,假如这些人都来到了我们上京。那不管南韶还是北梁哪一方胜出,他们想要休养生息,而后向我们上京开战,就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

“殿下的意思是,假如我们接纳了南韶和北梁那些逃难的人,就如同拿掉了他们钱粮,他们想要继续活下去,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是吧。”

“没错,很多人只知道打仗需要很多的士兵和武器,但却从未重视过,其实那些不上阵打仗的人也是同样重要的。没有这些人生产粮食,打了胜仗也是没用的。”杨阳点点头,这大殿之中都是聪明人,自然一点就透。

“但殿下,这种事情,恐怕南韶和北梁也会想到,难道殿下就不怕他们拒绝么?”

“他们肯定会反应过来的,而且一定是不会同意的。”杨阳笑了笑,拉过老国师那空着的椅子,坐了上去,这老头子已经有一阵子没上朝了,看来是打算装病装到死了。

“那殿下为何还要提出这样的要求?”

“他们的君王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而且堂下的臣子们也碍于面子也肯定会保持反对,但你们真就觉得,我们上京给他们开了这个口子,他们真的就不会把自己的父母妻儿送到我们这边么?换作是你们,你们会不会私底下偷偷做?”

“当然不会!这样岂不是便宜了别人!”一人站了出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但语气里却显得有些中气不足。

其他人自然不会如他这般着急跳出来,人都是有私心的,自己上阵杀敌面对死亡可能都不会害怕,眼睛都不眨一下,但若是让自己的家人也跟着送死,这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其他人听了,都轻轻笑了起来,但都没有出声,因为谁都知道,要真到那时候,自己是真的会这么做的。大家想通了这些关键,也就知道了杨阳的用意。其实这条件南韶和北梁要是答应了还好,但要是不答应,那么这就是一招最攻人心的反间计,南韶和北梁的君臣离心,那是迟早的事情,最后的赢家,依旧只会是他们上京。

这可以说是一个摆在明面上的阴谋,但即便是识破了,南韶和北梁也不得不中招,除非他们现在握手言和,一笑泯恩仇。

“六殿下果然才智无双,此计一出,我们上京几乎就利于不败之地了。”一些大臣,退朝之后是会一起约着到附近酒楼喝上一两杯的,更别说今天,见识到了六皇子那传说中那般的谋划,本来觉得坊间的传言都有言过其实了,但今天见识过后,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瞧瞧你说的这话,要不是跟着你一起上下朝这么多年,我甚至都以为你被人掉包了呢。之前你还说这关于六殿下的传言,都把他神话了,一般人哪里有这样的本事。怎么,今天竟转性开始说殿下的好话了。”

“以前是我错了好吧,殿下确实是厉害,我自罚一杯!”此人仰头,将手中的酒水一饮而尽,用袖子擦了擦嘴,继续说道:

“怪不得陛下希望六殿下继承皇位,如若六殿下继承皇位,将会是我们上京的福气。”

“嘘!这话你也敢这么大声说出来,不要命了!”坐在他旁边的人赶紧起身捂住这人的嘴,并把他按下,发现周围没有可疑的人,这才压低了声音说:

“你这是想挑起太子和六殿下的矛盾么!”

“吸~~~是我错,我说错话了。”这人也是一时心急口快,现在皇室是什么个情况他们天天上朝也是知道一二,这一代的皇室李家,一共有三个皇子,但有两个似乎是对皇位没什么兴趣,大殿下这太子似乎也是当得不情愿。但唯一想坐上那个位置的,反而是最不成器的,如果未来的皇帝是他,那他们现在不如赶紧卷铺盖走人,因为上京到了那人手里,迟早要完。

“哎……”所有人齐齐叹了口气,他们想那是他们一厢情愿的事情,再说现在这个太子也不错,温和敦厚。

“喝酒,喝酒。”众人齐齐举杯,话不多说,一切尽在酒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