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 第266章 封地还能没人要?

大汉,

刘盈耷拉个脑袋,他感觉自己输定了。

自己还是不如阿母他们,差点有点多了。

现在,通过各种证据证明,姞姓都造反了,就说明姞姓很强,还有反心,有造反的实力以及造反的心思。

人家周宣王肯定要防着姞姓,绝对不可能亲自促成姞姓倒戈向晋穆侯,申侯,犬戎的阵营。

就是他的政治智商也知道,这是不是周宣王布局的。

.........

大清,

乾隆扇子一合,爽朗的大笑出声。

“应是如此。”

“并不是朕是君王,朕就站在周宣王的角度,而是各方势力博弈的时候,既然看得就是利益,那么,促成晋穆侯和姞姓杨国联姻的这个事情,就是最不符合周宣王利益的做法。”

他这个十全老人也不是吹的,起码,在权谋这一方面,他们大清的皇帝还是很厉害的!

旁边,听闻乾隆的话的人都变了脸色。

尤其是和珅,他如遭雷击,现在额头冷汗直冒,皇上,你这么聪明,我好怕怕。

那我贪污受贿的事情,你到底是清楚呢,还是不清楚呢?

你搞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

春秋,

晋文侯姬仇双目赤红,只是一个视频,就能让周宣王的口碑逆转,这也太儿戏了。

他眼睁睁的看着风向从这边倒向了周宣王那边。

他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姬仇不甘心的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不是这样的,不是!”

“姞姓能造反,就是周宣王洗白的理由吗?”

“不够,远远不够!”

他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洗白周宣王。

他的仇,他的恨,不允许。

..........

同一时间,

大汉,汉文帝时期。

陈平笑眯眯的盯着贾谊,“看来你所谓的第一,已经不存在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陈平早就知道了。

他可是在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谋士,他的本事是经过历史验证的,而不是贾谊这种是有理论,却没有机会实践的人可比。

但!

贾谊可不是魏征,贾谊的水平,要是真的被汉文帝用了,他的名声可能真不下于诸葛亮,跟张居正能够拼一拼的。

比霍光都要强很多,因为贾谊的学问,跟诸葛亮是一个层次的。

算是古代比较认可的,学贯百家的真牛人。

他不慌不忙,直接提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就算是姞姓杨国能够造反,但,周宣王的屁股就干净吗?

要知道,最后,周宣王吞并了姞姓杨国,把这个姞姓杨国变成了自己儿子的封国。

成了姬姓的杨国。

这么一看,事情不是一目了然吗?”

这次,不用陈平发弹幕,作为古代才子中的才子,大V中的大V,贾谊发弹幕问:“周宣王如何解释,姞姓杨国被他吞并的事情呢?”

..........

这个弹幕一出,就直接霸屏了。

(厉害了,果然历史需要多角度的看待,从结果推论的话,周宣王还是占了便宜。)

(谁受益,谁支持,从利益角度出发没毛病。)

(我们水平不行,看不出谁布局,但是,谁最后收割我们看得到,周宣王他K头啊,人头是他拿的,封土是他要的,你说这个怎么解释呢?)

(本来我想要站周宣王的,但是看了这个之后,我果断的重新站队晋文侯姬仇。)

(周宣王是腹黑本黑,是最厉害的执棋者,我盲猜一波,就是他干的。)

陈勇叹了口气,这就是猜忌一旦形成,就很难打消的原因。

既然如此,那么咱们就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这里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其实,能够从结果看过程,也说明了一些人是真的高手。】

【那么,姞姓杨国,最终归属了周宣王,是不是就能够证明,真的是周宣王动的手,或者说,他也参与了一部分?】

【咱们看看周宣王自己的解释。】

镐京,

周宣王的大殿中。

姞姓重臣虽然接受了周宣王的说法,但是,作为上古八大姓中的智者,他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这次

“天子,姞姓杨国,最后成了你们姬姓的杨国。”

“你最后得到了封地,人口,财税,你才是最后的受益者。”

“臣想问一句,你如何解释在这个问题呢?”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啊!

无论你怎么狡辩,到最后,还不是你吃掉了最强横的封国。

我倒要看你怎么解释。

周宣王叹了口气。

目光复杂的看着对方,悠悠的道:“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姞姓人根本不想要杨国呢?”

什么?

姞姓重臣都惊呆了。

见过不要脸,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对,往往真实的答案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你觉得是周宣王夺了姞姓杨国的封地,有没有可能,真正的理由是,姞姓人觉得自己终于合理合法的甩掉了这个包袱呢?】

(我曹,我曹,这也太毁三观了吧。)

(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事情存在吗?那么大的封地,那么强的战力,竟然觉得是包袱?是负担,是不想要的东西?我感觉周宣王在骗人。)

(我不信,一定是周宣王的借口,谁赞成,谁反对?)

(说的真的,这个借口也太离谱了吧。)

(这已经不是毁灭三观了,这就是把所有人当傻子啊。)

(我算是明白了,周宣王这是走了周穆王的老路。)

..........

大周。

周穆王哈哈大笑。

以德斧人,后继有人啊!

看看,咱这乖孙子,学的可真快!

...........

北宋,

司马光哈哈大笑,都快笑出了鹅叫声。

他背着双手,自信的辣评:“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周宣王把所有人都当成傻子吗?”

“竟然有人不要封地?”

他正说的得意。

旁边的读书人却问:“咱们好像大宋也不想要跟辽国接壤的那些地方,而且,燕云十六州,朝堂中的衮衮诸公,真的想要收回吗?”

一句话把司马光给干沉默了。

大宋现在占领了富庶的南方,北方的领土年年闹水灾,尤其是黄河决堤,需要大量的徭役兵役还有赋税去修河道。

所以,很多大臣直接建议,放弃北地,这样就不用朝廷出人出力出钱粮修河道。

他们还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爱民理由。

说是,这样就是爱民,因为不用征发更多的徭役,更不用加税了。

所以,从北宋开始,就有人鼓吹放弃北地,只经营南方,而且这样,还减少了战争,兵役也少了,还能跟北方辽国等人睦邻友好,简直就是多赢。

司马光想到此处,感觉嗓子眼发干。

他刚才的气势一下子就没有了。

是的,历史中多么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发生过,你如果不分析底层逻辑,你就感觉太不可思议,但是,你如果分析底层逻辑,你甚至都觉得这样好像也行,人家至少没有降智。

“哪个,咱们大宋跟周宣王时期不一样。”

司马光争辩道。

“有什么不一样的?”

“你,我,这,....司马光一时间还真的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

天幕中,一行文字出现。

【我知道,当周宣王说,姞姓人不愿意接受杨国,很多人觉得很扯淡,那么咱们就看一看,周宣王的解释。】

大殿中,

周宣王对面的姞姓重臣怒目而视:“天子,你在戏耍老夫吗?你说我们姞姓人不愿意要封地?你知道封土意味着什么吗?”

周宣王点头:“知道啊,这可是祖宗的基业,不要不行,所以,现在他们才冠冕堂皇的甩掉了这个负担。”

“好好好,天子,你给老夫说说,这块地为什么会成为负担?”

姞姓重臣都气笑了。

周宣王站起来,竖起来一根手指说:“第一,中原地区的姞姓人,接受不了姞姓杨国的风俗,戎狄的风俗,给你,你要吗?”

【对,姞姓人不要杨国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文化差异,生活习俗。】

【杨国是野蛮中的野蛮,而其他姞姓人呢,则是过着体面的贵族生活,是文明人的文明人。】

【这就跟城市人跟农村人一样,很多人城市人喜欢去农村一日游,体验一下田园生活,可是,如果让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我敢说,十个人有十一个城市人不愿意。】

【为什么呢,我就是一个农村出来的,我就给你说一下,我出来之后,无法解决农村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茅厕的问题,农村的茅房会吓哭城里人的,上个厕所,秘籍恐惧症都能给犯了,到处都是小可爱,在努力的蠕动啊蠕动。】

【第二个,就是吃饭的问题,在农村,房子不是全封闭的,所以,不可避免的有绿头大苍蝇,在你吃饭的时候,他在你身边嗡嗡嗡的飞,我就问,城里人有谁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呢?举个手,让我看看勇士有多少?】

【第三个,老鼠,城里人在家里发现了一只老鼠,估计就要发出鹅叫声,开始全家作战,但农村你可以发现很多,你的家,也是老鼠的家。】

【所以呢,不同文化差异,可以体验一下,但要让自己改变,去适应接受,甚至变成对方,我只想说一句,不可能!】

【就跟我们不能接受,快乐米利坚,枪战每一天一样,你们能够接受的只是对方文化差异中最美好的一面,你无法想象,文化差异中不美好的一面,有多让你绝望和崩溃。】

【周宣王说,其实是姞姓人不想要,你认同周宣王的这种观点吗?】

【选择一,认同,】

【选择二,不认同。】

...........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