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 第二十一章千里走江城

连续折腾了几天,总算是将那座据说可以追溯到崇祯年间的镇公所堪堪修了起来,至于说镇子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座明显违制的建筑就不得而知了,据说这就是那位“皇后”的宅邸,至于到底是哪位反王的“皇后”,地方志上也没有记录,反正是几百年过去了,这座建筑的主体还是相当不错的。

之前三个人的镇公所能用,现在,王跃几百人住进去也不觉得太挤,甚至还有可以重做仓库的地窖和冰窖,全都是一尺见方的花岗岩,缝隙很小,就这个质量没救算是被大口径炮弹直接击中问题也不大,正好用来储备从老君观撤下来的粮食物资。

之前,独立支队虽说是轻装撤离,可王跃还是利用空间将所有家当都带了过来,就连存水的大缸都不例外,主打的就是一个节俭,反正就是有兄弟部队帮忙运来的,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栖凤村这个地方看起来虽然没有老君观险要,可同样也是易守难攻,全钢炮台往关键位置一放,别说是土匪了,就是正规军也没有用,这交通状况谁也没办法携带重武器进来,独立支队的重机枪和机关炮摆在这里就是无敌的存在。

来到栖凤镇以后,王跃也对自己的部队进行了再次调整。

首先,修械所被从战斗部队独立了出来,建立了一个小型兵工厂,将原来只有30人的修械所扩编到了113人,之前从杏儿沟煤矿俘虏的原有32个工匠和51名学徒鉴别后问题都不大,也就都吸收了进来,加上那批设备,不知不觉间王跃已经拥有了太行山区实力最强的兵工厂,而且还是不接受反驳的那种。

其次,支队卫生队由原来的10人缩编为5人,精简下来的5人组建成一个小型的军医院,当然了,挑大梁的指望不上他们,还得是尚未离开的白大夫挑大梁,千万不要觉得5个人的军医院儿戏,事实上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国内很多地区的乡镇卫生院也就只有几个人,作为草创的医院也算是够用了。

再次,从抽调精锐部队组建起一个13人的警卫班,包括两个突击组,包括1名精准射手,3名突击队员(装备1888委员会步枪1支,C93手枪3支),另有两个2人机枪组(装备FND轻机枪1挺,1888委员会步枪1支,毛瑟M1879手枪1支),另有班长1人(装备C93手枪1支),作为一个怂货,王跃对自己的小命可是紧张得很,至于其他部队的缺额则由俘虏兵补齐。

最后,教导队取消,扩编为一个50人的随营军校,校长由王跃亲自担任,至于副校长则由王跃的副官秦寿担任,作为东北讲武堂步兵科的毕业生,培训一些班排长,还是没问题的,没错,独立支队的随营军校只培训一些班排长,对自己几斤几两王跃还是清楚的,至于副官则由孟烦了担任。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货实在是太能忽悠了,王跃实在是不放心让他带着那些俘虏兵,毕竟现在的独立支队体量还是太小了,实在是经不起内斗,如果不是出于对剧情人物的尊重,他都想直接干掉这货。

虽然手里还有十几万斤粮食,可王跃还是在抵达栖凤县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收购粮食。谷子、糜子,地瓜、土豆、黑豆、高粱,山药、干菜,不管是什么粮食,只要是老百姓愿意卖,独立支队这边就收,战争年代,最重要的不是枪支弹药,也不是金银珠宝,只有能填饱肚子的东西才是最实在的,就算是自由有空间傍身也不能不做多重准备。

最开始两天,栖凤镇的土匪还想给独立支队“立立规矩”,可迷龙这家伙不讲武德,出门收粮居然拖着一门机关炮,碰到土匪就直接开火,一顿炮弹砸下去,土匪们当时就老实了,大部分人直接就跪了,剩下不多的土匪撒丫子便跑了,而且是直接逃出了栖凤镇。

仅仅几天时间,栖凤镇的大股土匪便逃得一干二净,只有一些跑单帮的土匪还搞不清楚状况,土匪只是坏又不傻,为了一口气直接顶着大炮讨生活没必要,世道这么乱,只要有人有枪,到哪里活不下去。

不过,想要理顺栖凤镇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完的,对此,王跃自然没有那个时间搞这个,索性便将事情一股脑丢给了顾雨菲,这娘们虽然欠缺经验,可最起码能够秉持一颗公心,让她锻炼一下也好,通过搜魂,王跃可以确认顾雨菲还没有倒向那边,就连对军统局也谈不上什么死忠,正是憋着劲儿要做出一番事业的时候,也方便自己“培养”。

至于说会不会将自己额度队伍拉走?顾雨菲根本就没有机会,因为核心位置都是绝对的自己人。

秦寿,毕业于东北讲武堂步兵科,陆军少校,王跃的前副官,现在的随营军校副校长,从大元帅府到晋绥军第六十八师都是两人一起搭档,开创不足,但是守成有余。

王大花,守备队队长,陆军少尉,王家的家生女,王跃老娘的贴身丫鬟,善用两支德造二十响,如果不是她又胖又壮的话,原主那家伙市绝对不会放过她的,独立支队这些人当中对王跃最忠心的就是王大花了,如果有人有小心思,这娘们绝对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制。

何大拿,陆军少尉,独立支队司务长兼炊事班班长,以前的大帅府厨子,精通鲁菜和谭家菜,如果不是不善钻营,一个团长肯定是不在话下,奈何这老家伙明明在京城有老婆,有儿子,甚至连孙子都有了,可却一直心心念念想着王大花,对这点王跃有些不太理解,老何家不是应该一直喜欢寡妇的吗?花姐又不是寡妇,何大拿怎么会喜欢呢,这不符合逻辑啊。

李连胜,陆军中尉,一排长,《团长》里对这位的描述不多,可能够一直活到那个时候,说他是一无是处肯定是不可能的,最起码王跃对李连胜非常满意。

张迷龙,陆军中尉,二排长,这货别看一直“不务正业”,可对下边人的控制却是有点问题都没有,反正王跃自己是肯定做不到的。

许三儿,大名许伍德,陆军中尉,三排长,这家伙也是老东北军出身,和迷龙还是同乡,虽然油滑了一些,可忠诚度还是没问题的。

杜贵,陆军少尉,内务府出身的虽然加入东北军的时间比较晚,可却也受了王家的大恩,将军工厂交给他还是很稳妥的,先大总统活着的时候他可是管过蓝靛厂火药厂的,能力这块肯定是没问题的,不然他一个烂赌鬼也不会一直得到上级的庇护。

贾有福,东北讲武堂炮兵科毕业,陆军少校,炮兵排排长,之所以给他申报了这么一个军衔,是因为人员原来就是东北军的少校营副,对于自己学弟,王跃肯定是信得过的,别看他只是迫击炮排排长,可机炮排那边也是他带出来的,有他在炮兵这边就不会出问题。

郝希川,人称郝兽医,陆军少尉,陕军溃兵出身,医务组组长,之所以专门提到他,是因为独立支队的药品全都掌握在他手里,在这年月,西药可是比黄金值钱多了,哪怕王跃只是将一小部分药品储备,也足够让人眼红的了,有郝希川,最起码不用担心这些药品会被倒卖。

加上那些担任班组长的老弟兄,整个独立支队被王跃经营得可以说是密不透风,别说是顾雨菲许忠义那种菜鸟了,就是李维恭亲自过来也没有用。

所以,在安定下来后的第一时间,王跃便带着许忠义、迷龙、烦了以及警卫班秘密离开栖凤镇,一路南下去了潼关,并在那里换乘空军的TB-3轰炸机去了江城。

很难想象,在两个国家都打出狗脑子的情况下铁路居然还没有被彻底破坏,不然的话,王跃还真没这么快从大后方跳出来,天可怜见,一开始王跃可是经吕梁过黄河,然后再去长安换乘外国航空公司的私人飞机去江城,如果这样走的话,没有小一个月时间和上万大洋肯定是没法搞定的。

可实际上呢,仅仅用了三天时间不到一千大洋就到了江城,最大的花销就是乘坐飞机时塞给飞行员的五百大洋以及一瓶吗啡粉。即便是在和平时期也没有这样的速度和价格,王跃反正是开眼了。

更让王跃大跌眼镜的则是江城的情况,两边投入了一百多万部队,把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可江城却依旧平静,即便天上两国的飞机时不时缠斗在一起也影响不到大家的心情,甚至于可以感受到一种病态的繁荣。

1938年8月20日江城璇宫饭店

豪华包房里,王跃正在和一个衣服笔挺,高鼻深目的斯拉夫人交谈,气质不俗的“洋大人”在王跃面前却是有些小心翼翼,他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卷走了王跃所有钱的前副官。

原来一切都是前身的布置,觉得自己没法继续维持局面后王跃就想要抽身了,如果不是后来出了意外,估摸着王跃在安置好手下后应该就要跑了,不想却是被王跃捡了个便宜。

在来江城之前,王跃便使用顾雨菲的电台联系上了阿列克谢,也就是眼前这位,做出了一系列布置,虽说江城会战的结局不会改变,可不代表王跃就不想参和一下了。

咱能力有限,想要保住狗命是不假,可想要杀鬼子的心也是做不得假的,哪怕只有一点机会他都会果断出手。

“少爷,咱们手里真有那么多的鱼雷艇出售?”阿列克谢有些心虚地询问,他现在是真觉得自己是一个骗子,明明是联系好了船准备去欧洲了,可突然间就不走了不说还注册了个“保护伞公司”,然后用一系列的假文件找银行贷款,再用这些贷款收购战略物资。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自家少爷居然还让他主动找到了军政部,想要出售一批老式鱼雷艇给军政部不说,还一开口就是五十艘,五十艘鱼雷艇啊,这绝对是国家级的订单了好不好?他现在已经笃定自家少爷是想要连军政部也一起骗了,唉!真的可惜了老爷的一世英名,几个儿子怎么都这么不争气呢?

“价钱他们那边没有什么问题吧?”王跃笑了笑,镇二鱼雷艇那东西他手里边是真不缺,空间里囤积了整整80艘不说,这几天在江城又往货场丢了几艘,伴随时间的推移,他还会有更多的鱼雷艇。

镇二的长度不足二十米,宽度也就两米五多点,至于高度,放下栏杆和烟囱后也就不到两米,一个边长20米的立方体空间里堆八十艘问题还真不大。

至于说这玩意儿落后那也是真的,可目前的战场是长江,你甭管什么军舰,速度都提不起来,而且也没有什么像样的重型军舰,白天或许不好说,晚上的话,那绝对是可以威胁到鬼子舰队的。

比起这些年进口的“先进”鱼雷艇,镇二的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一点就是燃料优势,伴随着出海口相继丢失,国内的燃油供应会越来越紧张,不用烧燃油的鱼雷艇在使用时自然更加方便。其次,维护方便,镇二上的110马力三胀式蒸汽机虽然很精密可也只是蒸汽机而已,几乎所有的易损件国内都能加工,不存在需要进口零部件的情况。最后,吃水浅,不到十六吨的排水量让它可以轻松进入大部分河道,逼鬼子投入更多的资源用来对付咱们的海军,此消彼长,陆军受到的压力就会少很多。

在江南水网地区,投入大量的小型舰艇可不仅仅能对付鬼子海军,还能让鬼子陆军难受不已,逼鬼子陆军继续在陆军海战队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