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桑海鼎心 > 第十三回 女魃焚身救桑海 应龙断角镇凶星二

焚身救桑海

女魃在众人的驱赶下,被迫离开了桑海的村落。她孤独地走在荒芜的大地上,心中的痛苦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她的内心。她望着那片被旱云笼罩的天空,泪水模糊了双眼。她知道,百姓们的误解和排斥,都是因为这场可怕的旱灾,而她,作为一个拥有神力的天女,却无力改变这一切,这让她感到无比的自责和愧疚。

然而,女魃并没有被这重重的困难吓倒。她心中拯救桑海的信念,如同燃烧的火焰,愈发炽热。她决定,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驱散这可恶的旱云,让桑海重新恢复生机。于是,女魃独自一人,来到了桑海的最高处 ——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上。这里,狂风呼啸,吹打着她单薄的身躯,但她却毫不在意。她站在山顶,俯瞰着整个桑海大地,眼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

女魃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开始调动自己体内的神力。她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炉,火焰在她的体内熊熊燃烧。这火焰,是她神力的源泉,也是她拯救桑海的希望。随着神力的不断汇聚,女魃的身体开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太阳一般,照亮了整个天空。

旱云似乎感受到了女魃的威胁,它们开始疯狂地涌动起来,试图阻止女魃的行动。狂风更加猛烈地吹着,卷起地上的沙石,向着女魃扑来。但女魃却不为所动,她咬紧牙关,全力施展着自己的神力。她的头发在狂风中肆意飞舞,衣衫也被吹得猎猎作响,但她依然坚定地站在那里,如同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峰。

女魃的身体越来越热,火焰从她的皮肤表面升腾而起,将她包裹在其中。她的皮肤开始变得通红,汗水如雨般落下,但瞬间就被高温蒸发。她的嘴唇干裂,鲜血顺着嘴角流下,但她却浑然不觉。此刻,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驱散旱云,拯救桑海。

女魃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她大喝一声,双手向上一举,体内的火焰瞬间喷发而出,向着旱云冲去。火焰所到之处,旱云迅速消散,天空中的昏黄雾气也渐渐退去。阳光透过消散的云层,洒在大地上,带来了一丝久违的温暖。

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他们原本以为女魃是灾星,却没想到她竟然在为了拯救桑海而拼命。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感动,纷纷停下了手中驱赶女魃的动作,默默地望着山顶上的女魃。

然而,女魃的付出是巨大的。随着旱云的不断消散,她的神力也在迅速消耗。她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火焰也逐渐变小。终于,当最后一丝旱云被驱散时,女魃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她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从山顶上坠落下来。

“女魃!” 百姓们惊呼出声,他们纷纷朝着女魃坠落的方向跑去。当他们赶到时,只见女魃静静地躺在地上,脸色苍白如纸,身体虚弱得几乎没有了呼吸。她的头发变得枯黄干燥,皮肤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变得干裂粗糙。她的身上,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火焰,但那火焰,已经无法再给她带来力量,反而像是在诉说着她的痛苦和牺牲。

百姓们围在女魃的身边,眼中充满了悲痛和愧疚。他们纷纷跪在地上,向女魃磕头赔罪。“女魃姑娘,我们错怪你了,你是为了拯救我们才变成这样的,我们对不起你啊!” 一个老人痛哭流涕地说道。

“是啊,女魃姑娘,我们不该怀疑你,不该驱赶你,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其他百姓也纷纷附和道,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

女魃微微睁开双眼,看着周围的百姓,她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弱的笑容。“乡亲们,不要自责,只要桑海能恢复生机,我所做的一切,就都值得了……” 她的声音微弱而沙哑,但却充满了坚定和欣慰。

说完这句话,女魃便闭上了双眼,陷入了昏迷。百姓们急忙将女魃抬回了村子,他们请来了最好的医生,为女魃诊治。然而,医生们却摇着头表示,女魃的神力消耗过度,身体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他们也无能为力。

百姓们望着昏迷不醒的女魃,心中充满了悲痛和绝望。他们知道,女魃为了拯救桑海,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如今,她却陷入了生死边缘,这让他们如何能不心痛?

就在百姓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响起了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条巨大的神龙,正朝着桑海飞来。这条神龙,正是应龙。

凶星现,灾祸起

就在女魃拼尽全力驱散旱云,陷入昏迷之际,桑海的上空突然出现了异常的天象。原本已经逐渐恢复湛蓝的天空,在一瞬间被一片诡异的乌云所笼罩。这片乌云并非普通的乌云,它呈现出一种深紫色,边缘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仿佛来自另一个神秘的世界。

随着这片乌云的出现,天空中响起了一阵低沉而沉闷的轰鸣声,仿佛有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百姓们惊恐地抬头望去,只见一颗巨大的星辰,从那片紫色乌云中缓缓浮现出来。这颗星辰散发着暗红色的光芒,光芒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邪恶和恐怖气息,让人不寒而栗。

“那是什么?难道又是一场灾难?” 百姓们惊恐地议论纷纷,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恐惧和绝望。经历了旱灾的折磨,他们的身心已经疲惫不堪,如今又看到如此诡异的天象,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

这颗凶星的降临,如同打开了灾难的潘多拉魔盒。一股强大而邪恶的力量,从凶星中散发出来,迅速蔓延到整个桑海大地。大地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摇晃着。房屋在颤抖中纷纷倒塌,扬起一片尘土。人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呼喊声、哭叫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混乱不堪。

山林中,原本已经因为旱灾而变得枯黄的树木,在凶星力量的影响下,竟然开始燃烧起来。熊熊大火迅速蔓延,吞噬着周围的一切。火焰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伴随着滚滚浓烟,向着天空升腾而去。动物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四处奔逃,它们的眼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许多弱小的动物,在大火中失去了生命,它们的尸体被烧焦,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

河流中的水,也在凶星力量的作用下变得异常狂暴。河水掀起巨大的浪涛,向着两岸汹涌扑来。原本干涸的河床,瞬间被洪水淹没。洪水所到之处,一切都被冲毁,农田、桥梁、道路,都在洪水的冲击下消失不见。百姓们的家园被洪水淹没,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积攒的财物被洪水冲走,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

除了地震、火灾和洪水,疫病也再次在桑海肆虐起来。凶星散发的邪恶力量,使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息,这股气息中蕴含着各种病菌,人们一旦吸入,就会感染上疾病。患病的人们,全身长满了脓疮,痛苦地**着。医生们虽然竭尽全力救治,但面对如此强大的疫病,他们的药物和治疗方法都显得苍白无力。

桑海的百姓们,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刚刚经历了旱灾的磨难,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遭遇了这颗凶星带来的灾祸。他们不知道这颗凶星为何会降临,也不知道这场灾难何时才能结束。在恐惧和绝望中,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神灵的祈求,希望能有一位强大的神灵出现,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而此时,昏迷中的女魃,也感受到了这股强大而邪恶的力量。她在昏迷中皱起了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觉。虽然她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但她知道,桑海又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危机,而她,必须要尽快醒来,找到解决危机的办法。

应龙断角镇凶星

应龙,这头自洪荒诞生的上古神龙,其威名在天地间传颂已久。它的身躯庞大无比,横亘天际时,仿佛能将天空一分为二。龙躯之上,金色的鳞片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每一片鳞片都如同黄金铸就,散发着神圣而威严的气息。它的双翼展开,足有千里之长,当它挥动双翼时,便能掀起狂风巨浪,仿佛能将整个世界都卷入其中。它的利爪锋利如刀,闪烁着寒光,轻易就能撕裂一切阻挡它的东西。而它那巨大的头颅上,一双眼睛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散发着智慧和威严的光芒。它的龙角,高耸而雄伟,犹如两座巍峨的山峰,是它力量的象征。

当应龙感知到桑海的灾祸时,它毫不犹豫地撕裂云层,向着桑海飞来。它的速度极快,犹如一道金色的闪电,瞬间划破长空。所到之处,风云变色,云层被它强大的气势驱散,天空中留下一道长长的金色轨迹。

应龙降临在桑海的上空,它巨大的身躯遮蔽了天空,投下一片巨大的阴影。它俯瞰着下方遭受灾祸的大地,眼中露出愤怒和怜悯之色。它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龙吟,声音响彻天地,仿佛要将这世间的邪恶都震慑住。

凶星感受到了应龙的威胁,它那暗红色的光芒变得更加浓烈,仿佛要燃烧起来。一股强大的邪恶力量从凶星中涌出,向着应龙扑去。应龙毫不畏惧,它挥动双翼,掀起一阵狂风,将那股邪恶力量抵挡在外。随后,它喷出一口龙息,龙息化作一道熊熊燃烧的火焰,向着凶星冲去。

火焰与凶星的力量碰撞在一起,发出剧烈的爆炸声。天空中光芒闪烁,仿佛无数颗星星在爆炸。大地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颤抖得更加厉害了,更多的房屋倒塌,山石滚落。百姓们惊恐地躲在角落里,望着天空中激烈的战斗,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应龙与凶星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应龙不断地施展自己的神通,它用龙尾横扫凶星,龙尾所到之处,空间都仿佛被撕裂。凶星也不甘示弱,它释放出一道道诡异的光芒,试图攻击应龙。应龙巧妙地躲避着凶星的攻击,同时寻找着它的弱点。

然而,凶星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应龙渐渐地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它的身上也出现了一些伤痕。鲜血从它的鳞片缝隙中流出来,滴落在大地上,化作一朵朵绚丽的血花。但应龙并没有放弃,它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镇压凶星,拯救桑海。

就在应龙陷入困境的时候,它突然想起了自己龙角的力量。它知道,龙角是它力量的源泉,也是它最强大的武器。但使用龙角的力量,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会折断龙角。但应龙没有丝毫犹豫,为了拯救桑海,它愿意付出一切。

应龙集中精力,将自己的神力汇聚到龙角上。龙角顿时发出耀眼的光芒,光芒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应龙大喝一声,猛地将龙角朝着凶星刺去。龙角带着强大的力量,瞬间穿透了凶星的防御,刺进了凶星的核心。

凶星发出一声痛苦的咆哮,它的力量开始迅速消散。天空中的紫色乌云渐渐散去,暗红色的光芒也逐渐消失。大地的颤抖慢慢停止,河流的水也恢复了平静。山林中的大火被扑灭,疫病也逐渐退去。桑海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欢呼起来,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喜悦和感激之情。

然而,应龙却因为折断了龙角,元气大伤。它的身体变得虚弱无比,再也无法支撑自己庞大的身躯。它缓缓地从天空中坠落下来,重重地砸在了大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百姓们纷纷跑向应龙,他们围在应龙的身边,眼中充满了担忧和感激。“应龙大人,您怎么样了?谢谢您拯救了我们!” 一个年轻的男子焦急地说道。

应龙微微睁开眼睛,看着周围的百姓,它的眼中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大家都没事就好…… 我…… 我没事……” 它的声音微弱而沙哑,但却充满了坚定和欣慰。

说完这句话,应龙便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沉睡。百姓们望着沉睡的应龙,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敬意。他们知道,应龙为了拯救桑海,不惜折断自己的龙角,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决定,一定要好好守护应龙,等待它醒来的那一天。

女魃在昏迷中,也感受到了应龙的努力和牺牲。她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敬佩。她知道,自己和应龙都是为了拯救这片土地和百姓而战。虽然他们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只要桑海能够恢复安宁,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百姓们的守护下,应龙和女魃静静地躺在那里。桑海的大地,在经历了这场灾难之后,逐渐恢复了生机。阳光重新照耀着这片土地,庄稼开始茁壮成长,河流再次流淌着清澈的水。百姓们也重新开始了他们的生活,他们辛勤劳作,感恩着应龙和女魃的付出。而应龙和女魃的故事,也在桑海大地上流传开来,成为了一段永恒的传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勇敢地面对困难,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桑海新生,传颂千古

在女魃和应龙的牺牲与努力下,桑海大地终于从灾难的深渊中挣脱出来,迎来了新生。曾经被旱灾和凶星肆虐得满目疮痍的土地,如今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河流中,清澈的河水欢快地流淌着,水波荡漾,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乐章。河中的鱼虾也重新活跃起来,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嬉戏,时而跃出水面,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两岸的农田里,绿油油的庄稼茁壮成长,微风拂过,麦浪滚滚,散发出阵阵清新的气息。农民们看着这丰收在望的景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辛勤的劳作终于得到了回报。

山林中,树木郁郁葱葱,枝叶繁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安宁。各种小动物也纷纷从藏身之处跑了出来,它们在山林中觅食、玩耍,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村庄里,一座座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取代了那些在灾难中倒塌的旧屋。烟囱里,炊烟袅袅升起,弥漫在村庄的上空,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孩子们在村子里嬉笑玩耍,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回荡在整个村庄。老人们坐在门口,悠闲地晒着太阳,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脸上充满了满足和欣慰。

为了表达对女魃和应龙的感激与敬意,桑海的百姓们决定为他们修建庙宇。庙宇选址在桑海的中心位置,那里地势开阔,风景优美。百姓们纷纷自发地捐款捐物,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修建庙宇而努力。

工匠们精心设计,选用了最好的材料,运用精湛的技艺,将庙宇建造得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庙宇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桑海当地的特色和传统的建筑元素,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了工匠们的匠心独运。庙宇的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刻着 “恩泽庙” 三个大字,寓意着女魃和应龙的恩泽如同阳光雨露,滋润着桑海的每一寸土地。

走进庙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高大的神像,分别是女魃和应龙。女魃的神像面容慈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善良,她身着一袭素衣,手中拿着一个法器,仿佛随时准备为百姓们驱散灾难。应龙的神像则威风凛凛,龙躯盘旋,鳞片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它的双眼炯炯有神,透露出无尽的威严和力量,龙爪紧紧地抓住一颗龙珠,象征着它守护桑海的决心。

神像的周围,摆放着各种祭品和香烛,香烟袅袅升腾,弥漫在整个庙宇之中。百姓们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来到庙宇中,向女魃和应龙上香祈福。他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跪在神像前,默默祈祷,希望女魃和应龙能够保佑桑海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除了修建庙宇,百姓们还将女魃和应龙的故事代代相传。老人们会在夜晚,坐在院子里,给孩子们讲述女魃如何焚身救桑海,应龙如何断角镇凶星的英勇事迹。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敬佩和崇拜之情。这些故事,不仅成为了孩子们童年的美好回忆,也成为了桑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桑海人,勇敢地面对困难,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在岁月的长河中,女魃和应龙的庙宇始终屹立在桑海大地,见证着桑海的繁荣与变迁。而他们的故事,也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被人们永远铭记在心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