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 第63章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第63章

作者:景云流光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4-05 07:23:58 来源:小说旗

江月瑶素手轻抬,将最后一瓶葡萄糖缓缓打开,那透明的液体在瓶中微微晃动。

她神色沉静,有条不紊地吩咐裴大郎:“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前来搭把手。”

裴大郎领命,迅速穿戴妥当。

母子二人齐心协力,不多时,两间标准的隔离房便拔地而起。

裴大郎心思细腻,还特意为那老妇挖了土炕,又送来了米面粮油与一些鲜嫩的油菜叶子,足够老妇人一家在此安然度过好几日。

萧旭站在一旁,目光有些呆滞地望着江月瑶。

不过才两三日未见,她与他初见时简直判若两人。

初遇时,她虽也坚韧,却难掩疲惫与沧桑;而此刻,她周身散发着一种自信从容的气质,举手投足间尽显利落。

其实也不难理解,这几日江月瑶一直处于高强度劳作中,根本无暇好好打理自己。

原主本是官家小姐,生得花容月貌,只是接连诞下四个孩子,又长期营养不良,身材才略显臃肿浮胖。

可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个二十六岁的青年女性。

在江月瑶原本的世界里,二十六岁的女子或许还在校园中追逐梦想,连她自己博士都还未毕业,正是一个女性最美好的年华。

经过这段时间的高强度劳动,再加上营养均衡的调补,江月瑶愈发好看,渐渐恢复了少女时期的身姿。

她的四个崽崽,也开始显露出惊为天人的外貌,粉雕玉琢,可爱至极。

就连容色十分出众的江长庚,与江月瑶一家比起来,也逊色了不少。

裴二郎瞧见萧旭痴痴地盯着江月瑶,心中颇有些心领神会。

经过一上午的交谈,他对萧旭好感倍增,也更加确定萧旭并非自己记忆中的那个人。

二郎调皮地拉着萧旭纯白锦衣,笑嘻嘻地问道:“萧大哥,我娘厉害吧?”

萧旭却皱眉沉思,他的目光落在远处江月瑶使用的针上。

那针,正是那夜他昏迷时,江月瑶给他施针所用的器具。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对二郎的话充耳不闻。

萧旭虽略懂一些医术,却从未见过江月瑶这般神奇的医术。

她的手法娴熟而精妙,竟像极了传说中的神女。

思及于此,萧旭心头一震,莫非江月瑶是神女后人?

他掐指一算时间,四十年前的神女和镇北王,有个二十多岁的女儿也在情理之中。

可若江月瑶真是神女的女儿,又为何会流落到这穷乡僻壤之处?

更何况,她还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克夫,嫁一个死一个,身上背负着“灾星”的名头。

想到这里,萧旭手指不自觉地收紧,必须让绝尘去查一下江月瑶的底细。

她绝不是普通村妇,也绝不可能如表面上那么简单。

萧旭望着江月瑶忙碌的身影,眼神中多了一丝探究与好奇,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正缓缓向他打开……

做好一切后,又都恢复了平静,孩子们也去做自己分配好的工作。

江月瑶一时之间有些分不清主次,是应该先改良土壤,还是先制取庆大霉素和链霉素。

彼时,天地之间忽现异象,系统乍然浮现。

只见007身姿矫健,踩着五彩祥云悠然而至,毛茸茸的尾巴灵动异常,竟卷着一卷鎏金卷轴,熠熠生辉。

它奶声奶气却又带着几分郑重道:“宿主,莫要再为此事烦忧,不如让小七来为你拿个主意!恭喜宿主触发新手大礼包任务。以一年为期,若能让李家村全员增重十斤,便奖励改良红薯苗、积分一万!”

“十斤?”江月瑶闻言,险些惊呼出声,美目圆睁,“你当这是给猪贴秋膘呢?村里的女人们,瘦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那腰肢细得能穿针引线;男人们亦是如此,肋骨根根分明,我感觉就只剩下一副骨架子了……”

“宿主莫慌!”007小爪子一挥,一道光芒闪过,全息屏上赫然呈现出空间内水稻的长势。

它带着几分神秘,“您且看看您前世为之奔波操劳的水稻种。”

九天灵貂目光闪烁,继续道:“这水稻若是六月播种,十月收割,预估亩产可达两千斤。”

江月瑶听闻此言,瞳孔瞬间放大,心中犹如惊涛骇浪。

恩师若是在天有灵,定会倍感欣慰。

她瞬间回忆起前世恩师所做的数据,前世那单季亩产纪录不过1200斤,双季亩产记录也仅为1600斤。

可如今种在这灵田里面培育的水稻种,预估值竟能达到两千斤,这简直是天大的惊喜。

系统似乎知晓她心中所想,又调出李家村水稻产量数据。

江月瑶抬手一挥,指尖划过近几年的数据对比,心中不禁一沉。

原来,李家村水稻亩产竟只有一石一斗。

在古代度量衡中,若采用常见的换算标准,1石等于10斗,且1斗约等于12.5斤。

一石为10斗,约重125斤,再加上一斗12.5斤,所以“一石一斗”大约等于137.5斤。

江月瑶心中暗自思索,在她的认知里,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水稻在丰年的亩产大约在60公斤左右,换算成现代的斤数就是120斤左右。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水稻的亩产提高到90公斤左右,换算成斤数约为180斤。

而唐朝时期,南方有些土地的亩产可达到138公斤左右,换算成斤数就是276斤。

如此看来,李家村的水稻产量其实也算丰裕,毕竟景朝对标的汉代丰年产量也不过120斤左右。

不过这137.5斤亩产的田地,又如何能养得起连连穷兵黩武、内战不休的景朝呢?

百姓们在这繁重的赋税与战乱之下,早已是苦不堪言。

江月瑶望着那数据,心中涌起一股悲悯。

任何朝代,苦的都是百姓。

就算是她熟悉的汉朝,经黄巾之乱和三国纷争,全国总人口从5600万衰减到1600万,损失了89%的人口。

曹操曾作诗感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三国之后的五胡乱中华,甚至......

江月瑶咬咬牙,她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心中的感触。

以前只是历史上的一笔,她现在经历的是真实的世界。

“好,我便应下这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