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一人之下的儒修 > 第七章 张灵玉

一人之下的儒修 第七章 张灵玉

作者:烟屁屁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3-25 19:52: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别墅客厅内,傅源坐在一侧,对面坐着张灵玉跟两个道士。

傅源跟张灵玉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反倒是两个道士在偷笑。

“老天师真这么说?”傅源怀疑的看向胖道士,道:“我自问,也不迂腐啊?”

胖道士笑眯眯的道:“反正师祖是这么说的。”

傅源无语,看向张灵玉,道:“灵玉真人,你怎么说?”

张灵玉还是一板一眼的躬身:“请傅源先生教我!”

看似请教,又何尝不是一种不服气呢?

傅源仔细打量着张灵玉,片刻后笑了,道:“灵玉真人,那我先来……你觉得,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

张灵玉愣了一下,思索着,道:“人能区分善恶,懂正义,有道德……能尊重他人,约束自己……懂仁义,逐名利……”

傅源“嘶——”的倒吸一口凉气,道:“灵玉真人,你是龙虎山弟子,学的是道家理念吧?”

灵玉真人茫然,道:“难道不对吗?”

傅源乐了,道:“在道家眼里,人跟禽兽,不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吗?都在顺应自然规律而活,顺然自然便不会被烦忧所乱,若为仁义奔走,若让名利留心,焦虑烦恼就会产生。

宇宙自然,天地万物都有其自有规律,人跟禽兽一样,只要遵循天道本性,自安其乐就好,不断标榜和推崇所谓的善恶正邪,仁义礼仪,反而会扰乱人的本性,离大道越来越远。”

张灵玉连忙反驳道:“那人跟禽兽又有什么区别?难道也要跟禽兽一样不分善恶,不论正邪,不知廉耻?”

傅源揉了揉额头,道:“灵玉真人,善恶,正邪,廉耻这些东西,是儒家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才推行出去的认知准则……你们道家不讲这些的!”

张灵玉愣住了,张张口,却又说不出什么来。

傅源叹了口气,道:“儒家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才建立了一套认知准则,这其中包括了你说的那些……但本质上,儒家自我修身,不是不讲这些,而是重点不在于此!”

张灵玉顿时瞪大眼睛:“儒家不重善恶廉耻?”

傅源摇头,道:“儒家是入世的学问,就好像法家制定律法,目的是为了建立秩序,法家自己也会遵守律法,但法律是人性的底线,法家也不会拿律法来当做自己做人的准则!儒家同样如此。

达成目的的手段,跟自身的修行,不是一回事!”

张灵玉听懂了,有些裂开,不禁问道:“那以傅源先生看来,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

傅源往后一靠,道:“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跟禽兽的差别仅仅“几希”而已!”

张灵玉茫然:“几希?”

傅源点头,道:“对,差别很小,《荀子·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人跟禽兽相比,无非就是多了一个“义”字,所谓“义”就是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舍生而取义,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一个“义”字,贵于生命,贵于一切!”

张灵玉若有所思的沉默着。

傅源也不着急,自顾自的给对面倒茶。

胖瘦二道士谢过后,端起茶杯,对了个眼神,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敬佩。

好一会后,张灵玉才想通透了,追问道:“那“义”的准则在哪?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总得有一个准则才对!

这个准则,难道不应该是善恶,正邪,廉耻,礼仪……这些吗?”

“哪有那么麻烦!”傅源指了指自己胸口,道:“准则就在这,每个人的本心而已……对于本心,无论道儒,都相差不多,所以无论道儒,修行,修的都是本心!

灵玉真人修道多年,难道还悟不透本心?”

张灵玉沉思着,道:“那要是有所冲突,又该如何?”

傅源坦然,道:“对于儒家,重义轻利!当然,这是有冲突的前提下,没有冲突时,义可取,利亦可取!

一个美女对你投怀送抱,你要不要?”

张灵玉断然道:“自然不会要!”

傅源乐道:“为什么?这跟你的本心起冲突了?”

张灵玉默然。

傅源接着道:“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重义轻利”的关注点不在贫穷或者富贵本身,而在于因何而贫贱、因何而富贵。

孟子也说了: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

只要“义”跟“利”起了冲突,哪怕一碗饭都不要,相反“义”跟“利”不冲突时,就算整个天下,也能坦然接受……何况一个美女?”

好一会后,张灵玉才艰难的道:“那世人的评价……”

傅源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放下茶杯,古怪道:“道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还在乎世人的评价?”

张灵玉被傅源的反应弄得有些羞恼,道:“难道儒家不在乎?”

傅源叹气,道:“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最担心的就是终其一生也未能获得为后世所称道的名声。

但孔子也说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儒家看重世人的评论,但又不执著于此。

外界评价尽管很重要,但终归也只是一种“说法”,而且这种说法还未必客观,孟子说: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所以要做到“我四十不动心”,不因外界毁誉而受到干扰。

《孟子·尽心上》曰: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无论别人是否认可,都能做到自得其乐。”

好一会后,张灵玉才心悦诚服的低头,道:“受教了!”

傅源盯着张灵玉看了片刻,笑道:“教而不改,未教矣!灵玉真人不必如此。”

很多人都是这样,道理别人教了,自己也接受了,但不去遵行,等于没教。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张灵玉起身,道:“道理我明白了,但其中细节,我还需仔细想想。”

傅源也跟着起身,笑着道:“无妨,孟子也说了: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世人认同你,那就“泽佳于民”,世人不认同,那就做好自己就成。

不过这是儒家思想,道家么……不管世人认同不认同,都只做自己!”

“多谢指教。”

“客气了。”

等送张灵玉三人离开后,傅源回道别墅,靠在沙发上,自语道:“我很迂腐吗?没觉得啊。老天师这是在胡扯……不过,管他呢!”

《荀子·非十二子》曰:士君子之所能不能为: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士君子能值得别人尊重,但是却没有办法要求别人一定尊重自己。士君子能值得别人信任,但是却没有办法要求别人一定信任自己。士君子能值得君主任用,但是却没有办法要求君主一定任用自己。君子以自己修养不够为羞耻,不以被人侮辱为羞耻。君子以不值得别人信任为羞耻,不以不被别人信任为羞耻。君子以自己没有能力为羞耻,不以不被任用为羞耻。

不被荣誉所诱惑,不因诽谤而恐惧,坚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就是真正的君子。

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

做事做到无悔就够了,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外界是否认可,就不必过于苛求了。

吾日三省吾身:老天师,想坏我道心!

……

如此,又过数日,冯宝宝打电话来:“张楚岚跑了,你帮我把他抓回来!”

傅源乐了,之前让冯宝宝有事找他,结果还真一有搞不定的事就找上他了。

明知故问道:“跑哪去了?”

“天下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