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一人之下的儒修 > 第九章 修身实为修身心

一人之下的儒修 第九章 修身实为修身心

作者:烟屁屁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3-19 19:10: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归根结底,就在于人心难定!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面临财物,无论多少,不要以苟且的方式以得到,是本分才要,不是自己应得的,无论多少都不能要,更不能以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

有危难临身,不要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以求幸免。

与人辩论,是在求得道理,求得真实,不要为了单纯的输赢而求胜心切。

对于自己该得到的东西不应该期盼着多得,这样是在夺取他人份额,君子当守本分,不应贪多。

说到底,道理老祖宗早就说透了,但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

爷爷奶奶表面上看似恢复平静了,但傅源还是能感觉出来,老两口失了一股子精气神。

只是因为有傅源在,所以硬撑着罢了。

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傅源不算太在乎,但是看着老两口这样,傅源心里却真的有了怨气。

怨气不平,堵在胸口,膈应的人难受。

初八,工厂复工,老两口撑着身子去挣钱了,家里照旧只有傅源一个。

刘老头晃晃悠悠的过来,凑到傅源身边,乐道:“听说你那爸妈初二就走了,伤心了?”

傅源摇摇头,认真的道:“说我薄情也好,说我寡义也罢,但对他们两个,我真的没太在意,一年见一回,跟陌生人没什么区别。

我心里对他们有怨,却不是因为我,而是他们让爷爷奶奶伤心了……

为人子女,孝敬老人是应该的,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平常也没有钱寄回来,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连演戏都不愿意……

从法理上来说,我是他们的责任,不是爷爷奶奶的,但他们把自己的责任丢了……”

刘老头就这么笑眯眯的看着他,也不说话。

渐渐地,傅源就说不下去了,重重的吐了口气,道:“礼不妄说人,不辞费。只有心浮气躁之人才话多,我心难定!”

刘老头这才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傅源沉思着。

刘老头乐呵呵的道:“你什么都做不了,他们再有不是,也是你的父母,你还能对他们使手段不成?

这就是亲情的束缚,你不是说要给自己添加束缚的吗?如今束缚在身,你的心还能得清净吗?”

傅源长长的吐了口气,道:“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对所爱之人需看到其不足,对所恶之人需看到其长处。

能舍能得,能聚能散,方得始终!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我这“礼”,学的还不够透!”

刘老头点头道:“定亲疏,说得好啊,你自己也说了,他们对你跟陌生人差不多,你对陌生人抱什么期望?”

“呼——”

心头的郁气散去,好似拨云见青天,守得云开见月明。

整个人一下子畅快了!

刘老头也看得出来傅源一下子轻松了,赞道:“好小子,想明白了就好!”

傅源想了想,道:“刘爷爷,问你个事,异人是不是赚钱很容易?”

刘老头一愣:“你不是想明白了吗?怎么还关心这个?”

傅源笑道:“不是,我只是听他们说,异人做生意,会有政策上的扶持,是不是真的?”

刘老头想了想,道:“我没做过生意,不过我认识的那些异人,不论是家族还是扶持的代理,没听说有谁生意失败的……问这干嘛?”

“好奇啊。”

傅源不知道想到什么,笑了起来,道:“你看啊,猪圈里养了一群猪,其中一头特别凶,抢食抢的厉害,猪圈的主人会怎么做?”

刘老头想了一下,脸色顿时不好看了。

傅源乐道:“当然是把这头猪隔离开来,多喂一些,喂饱了就不惹事了……猪圈的主人并不在乎猪之间的对错是非,公私正邪,只要猪圈安分就行!”

刘老头没好气的道:“你说这个做什么?”

傅源看着刘老头,问道:“为什么这头猪会特别凶,要闹事?”

刘老头愣了一下,思索道:“因为……有能力?”

傅源道:“学以致用,学了就想用,《论语》开篇就说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东西,在恰当的使用践习出来,是件很快乐的事。

这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一个道理。

普通人不懂克己,“身怀利刃,杀心自起”,但儒家不一样,无论是“时习”还是“待时而动”,都很讲究“时”,时机。

两者的区别在于心灵境界的修养层次不同……异人世界里,一定也有一群不看时机,“学了就想用”的人!

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有术无道”之人,对么?”

刘老头古怪的看了傅源许久,才道:“对,那群人叫“全性”,是一群无视规则,无法无天的妖人。”

“全性?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傅源诧异道:“这不是杨朱的“为我”学说么?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为我”学说,不是应该避世的么?”

刘老头不屑的道:“现在哪还有全性,都是一群纵欲的混蛋罢了……你以后离他们远点!”

傅源乐道:“我连异人都不是,扯不上……我就是在想,我学了这半年的礼,却连心都定不下来,是不是哪里学错了?”

刘老头一愣,道:“才半年,你就开始怀疑自己了?”

“不是!”

傅源摇头,正色道:“我自然清楚,这是一个长期默默积蓄,等待一朝破土而出的漫长过程,急躁不得!

只是儒学早已没了真正的传承,这一切都只是我的探索跟猜测,没有正统的教学,难免会出错……这就跟种庄稼一样,不是种子种下去就完事了的,还要用正确的方式培育才行。”

刘老头听明白了,道:“你是觉得你的“礼”学的不对?”

“至少不全对!”

傅源思索道:“我是通过“礼”来束缚身,等到身被束缚了,再去束心……我在想,是不是身跟心,其实是一同束缚的,而不是先后顺序。”

说着,傅源翻开书,道:“您看,《曲礼》里,既有“坐如尸,立如齐”,“毋不敬,严若思”的外在仪态,也有“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的内在修养。

可见,身,心,是同时“从礼”的!”

刘老头沉思片刻,道:“儒家的修身,其实是修身心?”

傅源重重的点头,道:“对,我就是只修了身,没有同时修心,不然也不会被过年这件事给弄得心绪难平,说到底,还是我的心灵修养不够!”

刘老头问道:“那该怎么做?”

傅源自信的道:“《礼记.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要能在任何情况下定住身心,便能得到心灵上的清静,清静所以安宁,安宁便能周虑,周虑便可得!”

刘老头:“得什么?”

“得诚!”

傅源笑了笑,道:“儒家中,诚,便是身心灵之统一和纯粹,儒家的超脱之道!

《中庸》有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