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魂穿农户女 > 第33章 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

魂穿农户女 第33章 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

作者:雯风而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1 08:17:59 来源:小说旗

人离开后,李桂香拉着芷兰的手担忧道:“丫儿,这可如何是好,那三千钱不是小数目。”芷兰拍拍她的手安抚:“阿母莫担心,女儿自有办法。”

她急着回曹家是真,撇头看向安安静静坐着的周显。

撇开周梨花,实话实说让她去讨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点难,毕竟她这么大年纪了和这么大点的孩子较真实在没必要。

又瞥了一眼始终低头像是做错事的小米,她轻叹“这些日子陪着我阿母也辛苦你了,今日之事也不怪你,你也莫要有多想,明日再来看你和阿母。”

听到阿姊并不怪她,小米立即露出明媚的笑脸。

瞥了一眼周显“你跟我走吧。”

周显欣喜若狂连忙起身“是阿姊!”

一路上周显亦步亦趋的跟在她后面,小心翼翼的又满怀欣喜,到了曹家兴奋的四处张望。

她让福子将周显安排在原来在李桂香和张小米住过的屋子,紧接着去了赵彤华屋里请安,顺便说了一下今日去了阿母那里,带回了妹妹周显暂时居住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无论芷兰说什么,赵彤华都心不在焉,她从昨夜到今日一直想着良人说见庙礼延后,就不知该如何与芷兰说。

看着眼前规规矩矩说话,长相端庄秀气的息妇赵彤华就说不出口。心思百转千回最终咬着牙“芷兰,吾与你君舅的意思这见庙礼且先延后,知谦不日就要前往盛京,这几日你先且忙着收拾一些去盛京的行李。”

说到这里赵彤华顿了顿“芷兰.....你自嫁给知谦,三从四德都合乎礼法,我与你君舅也是十分满意你的。”

赵彤华再次吸了一口气“按理说,新妇入夫家三年无子,方才能纳妾以繁衍子孙。可.....芷兰,你也是知晓你自己的身体,我与你君舅实难放心,我们的意思,先给知谦纳个妾,如能生下长子也好,尽快过继你的名下,将来你若不能产子也不必忧惧老无所依。若是你日后能有身孕,这多一个过继名下的儿子也算不得什么。你意下如何?”

她呆愣片刻不禁脱口而出“纳妾?”

赵彤华也是女人,若不是当初她被曹牧谦的事情刺激下流了胎儿,只怕曹远达已经纳了不知凡几的妾室了。平心而论,同为女人谁能忍受的了自己的良人与其他女人缠绵悱恻。

可知谦是芷兰的良人也是她的儿,她不能只为芷兰着想“芷兰,我知晓你难以接受,可谁让你的身子不争气呢。”

她紧抿嘴唇,心跳如脱兔般加速,皮肤甚至能感觉到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而引发的战栗。

她如鲠在喉,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地锁在赵彤华那如樱桃般小巧的嘴巴上,看着它一张一合地说着什么,大脑也变得一片空白,甚至她是如何从赵彤华的屋子里出来的,怎么回到自己的屋子都毫无印象,最后的记忆似乎在她躺回自己的胡床上时,世界便如同被墨汁浸染一般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当她迷迷糊糊醒来时,天色已经如一块巨大的黑幕般悄然落下。

她坐在昏暗的房间茫然了好一会,才拖着疲惫身子来到灶房,按着惯例与李庖厨准备晚上的飧食。

然而,就在这一刻,望着桌面上那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食材,她不禁自嘲地轻笑出声,那笑声带着无尽的悲凉和无奈。她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嫁人呢?

难道是为了让自己每日起早贪黑地伺候公婆,就像那辛勤的蜜蜂,忙碌而不知疲倦?

每日剩下的食物,作为新妇的她必须要全部吃光,仿佛那是她的使命一般。她还要伺候丈夫宽衣解带,沐浴更衣,犹如一个卑微的仆人。

她不仅要肩负起生孩子、延续血脉传承的重任,如今,不过十五岁的年纪,就因为没来月期,被婆婆好言好语地劝解接纳丈夫找个小三先生个孩子。

这一瞬间,她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究竟在这里做什么呢?自从嫁人后,她觉得自己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对公婆谦卑恭谨,对丈夫俯首帖耳,晨昏定醒,洗手羹汤,谦卑恭谨得就像那随风摇曳的小草,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和个性。

今日她还劝解李桂香和离有什么不好呢?可以不用做繁重的家务,不必承担生儿子的责任,不必伺候公婆,夫君。

一个人生活有什么不好?她还有空间,又饿不死自己,干嘛活得这么卑微且小心翼翼呢?

她坐在漆黑的屋子里,感受着此刻的寂静与孤独。

冬季的夜宛如一位迫不及待的访客,总是早早地降临。此刻,曹知谦在阿母屋里,心中的愤懑如汹涌的波涛般难以平息。

阿母与阿父怎能如此行事?他成婚尚不足三月,怎能如此急切地为他纳妾!阿母竟然说已与芷兰商议过,且芷兰也并未反对,还直夸芷兰大度。

“阿翁阿母为何如此急迫?儿如今才十七,即便晚两年又有何妨?”他实在无法理解阿翁阿母如此急切的心境。

曹远达却是连连摇头,叹道:“一直以为你的城府远超于我,如今看来,也不过尔尔。这两日,大军平戎狄大胜的消息传遍四方。曹牧谦曾许诺,待他归来,定要带你前往盛京入仕。你可知晓盛京是何等地方?那可是天子脚下,权贵云集之所,宛如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你若想一飞冲天,背后若无参天大树可依,又怎能成功?你不仅要早日生下子嗣,且无论男女,到了盛京,日货或可凭借子女之力,能够更上一层楼。你若想入仕,就必须不择手段地向前迈进,善用一切可利用之人,助你攀得更高、飞得更远。”

曹知谦此时无言以对,他是有野心与抱负,也想凭借自身的能力一飞冲天。可这与家人何干?与芷兰何干?与子嗣又何干?

曹远达声色俱厉,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曹知谦,厉声道:“我深知你心中自有盘算,可你毕竟涉世未深,仕途之路犹如迷宫般错综复杂,岂是你能洞悉的。

你更不明白,没有靠山的人空有一腔抱负,却只能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又不是让你休了芷兰,她仍是我们曹家明媒正娶的妻子,不过是纳个妾室,先为你生下子嗣罢了,这有何纠结?

我看你成婚之后,愈发地不知深浅了,曹家的荣辱兴衰,你身为长子,难道不应该肩负起来吗?

难道要让你那个对我毫无感情的外兄来承担吗?不过是让你先有个孩子,怎就如此令你为难?你真让我失望透顶!”

曹知谦不敢忤逆,言辞恳切,犹如潺潺流水,缓缓道来:“阿翁,我与芷兰成婚不过三月有余,自她嫁入曹家以来,每日侍奉您与阿母,不辞辛劳,对我亦是关怀备至,此时纳妾,是否会伤了她的心呢?”

曹知谦郑重地向曹远达与赵彤华行了一个大礼,宛如一座沉稳的山岳,坚定不移地说道:“阿翁,阿母,儿深知子嗣之事至关重要,身为曹家之子,我必定要承担起为曹家开枝散叶的责任。只是,还请阿翁阿母再给儿与芷兰一些时间……”他沉思片刻,仿佛下定了决心,“以一年为期,若届时芷兰的身子依然不适宜,儿便听从阿翁阿母的安排。”

赵彤华默不作声,心中却对儿子的想法表示赞同,她看向同样陷入沉思的曹远达,母子二人皆静静地等待着曹远达的反应。

曹远达凝视着言辞恳切的儿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儿子定然是对芷兰动了真情,否则,哪个男人会对纳妾之事如此抵触呢?他深知,若再苦苦相逼,恐怕会适得其反。于是,他只得退让一步,无奈地说道:“好吧,那我就给你一年时间,届时若还没有好消息传来,你就必须听从我与你阿母的安排。”

“是”曹知谦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郑重地应道。

在归途中,他一边踱步,一边暗自思忖着该如何宽慰芷兰。只怕今日阿母所言,会如利箭般刺痛她的心。

不过,倘若她知晓纳妾之事暂且不提,想必她定会喜笑颜开。当他回到自己的屋子时,却惊异地发现芷兰正端坐在厅堂之中,安安静静凝视地边的火炉发呆。

火光摇曳,将她那清新脱俗的面容映照得如梦如幻,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他面带微笑,步履轻盈地走到她身旁,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翩翩风度,犹如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他静静地坐在芷兰身旁,仔细端详着她的眉眼,试图捕捉到她内心的一丝情绪波动。然而,令他惊愕的是,芷兰见他进来适时挂起浅浅的笑意,宛如平静的湖面,让人难以窥探到她真实的心境。

他略微沉吟片刻,还是决定坦诚相告,不愿让她心生嫌隙。“方才我去阿翁屋里请安,也知晓了阿母今日与你所谈之事。我深知你心中定然委屈,是我阿母阿翁心太急,未能顾及你的感受。不过,你大可放心,今日我已向阿翁阿母表明,纳妾之事暂且搁置,待到明年再议,可好?”

芷兰此刻却异常沉静,宛如一潭死水,毫无波澜。她微微颔首,轻声说道:“一切都听良人的,此时纳妾或待来年,我都毫无怨言。”

他的表情瞬间凝滞,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便释然了。他伸出手,温柔地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抚道:“今日我知让你受委屈了,可阿翁阿母也是急于子嗣,你切莫将此事放在心上。此事已了,咱们还如同从前一样,可好?”

芷兰依旧浅笑点头,“好。”她的回答并未让他安心,反而令他的眉头微微蹙起。这并非她的本性,她本应像一只活泼的小鸟,在他面前撒娇、娇嗔,或是喋喋不休地唠叨今日之事。而此刻的她,却如此平静有礼,让他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距离。

这种距离感仿若隔世,犹如他们成婚不久后游河归来时的那几日。无论他说什么,她都是一副端庄,有礼有节得做派,对他似那寒冬的腊梅,客气而疏远,这让他心中的怒火如那燃烧的烈焰,莫名地升腾起来。

想必是今日纳妾之事,伤了她那颗脆弱的心,他心中暗自叹息,对她的委屈更是增添了几分怜惜之情。

然而,对于哄女娘,他却如那无头的苍蝇,一筹莫展,只能不断地赔礼道歉:“莫要伤心了,不如今旬我休浣(休假)带你出去走走可好?亦或是去金玉社瞧瞧有无你喜欢的金玉首饰?”

见她仍如那沉默的雕塑,不肯多言半句,他无奈地摇头失笑:“真是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他将她紧紧地揽入怀中,如同呵护那珍贵的稀世珍宝,轻轻地摩挲着她的长发,眼中满是似水的温柔:“你怎如此固执,成婚短短三月,你接二连三地因事对我冷淡至此……”他无奈的叹息,如那风中的残烛,摇曳不定:“莫因为这些小事就与我生了嫌隙,这叫我心里如何不难过?”

他也会难过?她才不信……可被他这般紧紧地抱在怀里,听着他那温柔缱绻的哄劝,原本决定不再投入情感的她,此刻心中的坚冰如那春日的暖阳,瞬间消融,化作一滩柔情的水。

她觉得自己是真的无药可救了,她完全无法对他生气或是远离。每当她心中暗暗决定与他恪守本分,不再投入感情时,他总是有办法用他那温暖的怀抱,将她所有的怒气和伤心都燃烧殆尽。

怪不得都说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有时男人一个温暖的拥抱,几句深情温柔的劝慰表白,就能让女人的心如同那被春风吹拂的花朵,感动得一塌糊涂。此刻的她,什么嫁人的目的?什么自由的可贵!都被她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一刻,她只眷恋和贪恋这温暖的胸膛,心中满足于他对她的温柔缱绻。

翌日早上她脚步欢快,心情雀跃,满脸掩饰不住得喜意。就跟充了电一样浑身都是力气。

连李庖厨和福子都讶异今日新妇这不寻常的愉悦,那真是眼底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恋爱如此美好,你们懂什么?无视俩人探究的目光,开始着手准备今日的早饭。

咸蛋黄粳米粥几个酸崧包子,今个她要回空间试试熬皮冻,马上要王春了“新年”。

在现代每到过年的时候姥姥总会熬皮冻给她吃,蘸上蒜沫酱油那滋味甭提多好吃了。要是再配上一杯冰啤酒更爽!

就在她准备朝食时,一道清脆的声音突兀的自她背后响起“阿姊!”

她回头就见周显俏丽的身影伫立在昏暗的门口,她的好心情瞬间荡然无存,眼底的笑意褪去只剩一片淡然。“你怎么来了?”饭食有福子给送,却还一早上巴巴的找过来....她想要做什么?

周显似没听见芷兰声音里的冷淡,依旧甜甜的笑着,脚步欢快的来到芷兰身旁“阿姊我来帮帮你吧,在家我也是下灶房的。”

“ 不必,你且先回自己屋里待着,我一会伺候完舅姑,自会与君姑细说你的事情。你也不必如此急切。”她淡淡的道低头继续忙着手里的活。

周显抿着嘴面上有些难过,小心翼翼的道“阿姊,我不会添乱的,你就让我帮帮你吧。我一个人在屋里也很没趣的。”

芷兰有些奇怪这丫头如此不怕生么?比起小米那种憨憨的丫头,她对这种过分热情的还真有点不太习惯“你在这里我反而没法专心做事,你先回屋子歇息,待我忙完会去找你的。

周显微微嘟着嘴唇虽有不甘,可还是很有眼色的行了个礼“是阿姊。那我先回屋。”

见周显磨磨蹭蹭走的心不甘情不愿的,她就有点头疼,这该给她找个什么样的婆家才能让周梨花满意呢?

今日曹知谦也来了曹远达夫妇屋里用朝食,她在一边兢兢业业的当着服务员,偶尔与曹远达视线交汇,两人都莫名低头掩盖眼里的笑意与缱绻。

她自认已经很克制了,可俩人这般你侬我侬又怎能逃过曹远达夫妻。曹远达心下摇头放下食具“咳,走吧!”曹远达率先起身,曹知谦虽未用完,但也不慌不忙放下食具起身等待阿翁。

赵彤华将皮裘为曹远达披上,芷兰同样为曹知谦披上皮裘,俩人极力克制却又忍不住视线短暂交汇避开。

曹远达走在前面,曹知谦亦步亦趋跟在后面,临行时与她视线交汇眼里跃入笑意轻轻颔首才离去。

赵彤华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看着儿子如此愉悦做阿母的又怎会不开心呢。

赵彤华抬手示意芷兰坐笑得慈爱“吾嫁给你君舅时也如你和知谦这般蜜里调油,吾盼着你们和美顺遂,早日给曹家生下子嗣,吾与你君舅也就放心了。”

她浅笑嫣然“是,君姑。”想起周显.....她看赵彤华此刻心情不错就借机提一提“君姑,我阿翁新娶的小妇有一女娘,年纪我倒是忘记问了,想来与我小米妹妹相差不多。阿翁与叔父想我帮着两位妹妹寻一个家境殷实的婆家。息妇思来想去只有求君姑帮上一帮了。”

赵彤华收敛笑意神色认真“咱们大夏朝的女娘都是翘首以盼高嫁的”她略略思忖“前些日子你叔父家的小米吾见着倒是个娇俏的小娘,找个殷实家的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这家境殷实未必郎君人品就好,嫁人可是女娘一生的福祸。务必要打听清楚才好知晓是否匹配?正好今日我去酒楼盘账,顺便找一趟官媒嘱托一声。届时有合适的媒人自会来家里细说。”

芷兰行了一礼“谢过君姑,此事有劳君姑费心。”

赵彤华莞尔一笑满不在意“没什么费心的,两家结秦晋之好,自然是要互帮互惠的。若家中有何难事,你也不必见外来与吾说,能帮的自然要帮一帮。”

除去赵彤华的规矩极重,其他时候不得不说赵彤华还是个很好的婆婆。

芷兰退回出赵彤华的屋子这才去了周显的屋子,此刻周显端坐在席子上,屋内虽没人但规矩却极好。

见芷兰进来周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阿姊!”

芷兰点头随即跪坐下来,脑子突然想起六宝,这死小子让他做的东西怎地还没拿回来?

“你如今多大?”她开门见山的问道。

周显有些羞怯的低头“阿姊,我如今十三岁了。”

......十三?十三就着急找婆家?这周梨花未免也太心急了吧?她不禁摇头,十五岁嫁人她都觉得够变态了。

她凝视着眼前羞涩俏丽的女孩,其身形恰似现代三四年级的孩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你都擅长些什么?”

周显苦思冥想了一番,“阿母仅请人教导过我礼仪,妇德,其他的便未曾传授了。”

芷兰心中暗自思忖,也不知道六宝给李桂香找的保姆是否已经寻觅到了合适的人选。等 她将小米接回,两个女孩一同学习些厨艺,如此一来,将来找人家也能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技艺。“学过礼仪和妇德自是极好的,待过些时日小米归来,我再一同教导你们厨艺。”

周显欢喜的行了礼“谢过阿姊!”

在大夏朝,女子的行为典范、嫁人后的厨艺与酿酒之技,皆被视为重中之重。女子若想觅得如意郎君,拥有一技之长实乃不可或缺。诸多人家皆对身怀特殊技艺的女娘趋之若鹜,譬如酿酒。大夏朝之人酷爱饮酒,女娘唯有精通酿酒之技,方能引得众多佳婿竞相求娶。纺织、厨艺、酿酒、礼仪,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然,此等情形仅限于家境稍好的百姓,至于她曾经栖身的上水村,连温饱都难以维系,又何谈技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