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魂穿农户女 > 第46章 思念

魂穿农户女 第46章 思念

作者:雯风而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1 08:17:59 来源:小说旗

没想到长平侯给她准备的是马车,她还以为以她的身份最多能坐个牛车就很了不起了。

从府邸坐马车到北宫附近的军营路程的确不远,她借机又欣赏了一番盛京宫殿的恢宏。

难怪好多富裕之人宁愿捐高昂訾财,也要进来。这里是全国的市中心,无论是建筑、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

军营门口自然是有兵士把守,士兵看见长平侯的车辆自然是不敢拦截检查的。

进了军营,马车又平稳地行驶了一段路,这才停下。

带她入伙房这事,卫延自然不会亲自出面,只是她未曾料到,赵破奴竟突然面带喜意地出现在她面前,说道:“新妇啊,我们可从未想过,你竟有朝一日能来军营改善我们的伙食。你说,这是否是老天爷怜悯我们日日索然无味,特意派你来拯救我们的!”

芷兰微微一笑,“赵司马言重了,我不过略通厨艺,承蒙诸位不嫌弃罢了,我也从未想过能有此荣幸来军营下厨。”

二人边走边说,赵破奴向她简要介绍了军营的状况:“咱们城里的八大校人数不算多,一校八百人,每日在此训练食宿。这伙房做饭的都是我们的士兵轮流担任。实在是没办法,出兵打仗,哪有庖厨愿意冒着生命危险随我们奔波。所以,这庖厨也从未在外聘请过。如今你来了,若是觉得这些打下手的都是儿郎,多有不便,我去请示冠军侯,再给你聘几个女娘来打杂。”

芷兰的目光此时确实有些应接不暇,军营里的士兵虽然数量不多,但即便是她这个外行,也能看出这些士兵皆是精英。

所经之处,士兵们皆排列整齐,动作迅捷,内着赤红短袍,头戴赤红武弁(帽子)。

步履稳健,腰上带钩及革带亦为赤红之色。他们一手执环首刀,另一手举单手盾,正演练各种近战之技。

她暗自颔首,此处确实阳气充沛,赵破奴随即引她至伙房。

灶房较之长平侯府邸,规模更为宏大,除瓦罐、瓮罐众多外,她一眼便被一口巨型铁锅吸引。

此锅看着像铁锅,实则更像铜鼎,主要因其锅体厚重,体积硕大。

赵破奴见她对这铁锅颇感兴趣,出言解释道:“此巨型铁锅,相传乃上古时期所遗,亦称行军锅。因其锅体厚实、巨大,故有三天不滚(水不开)、三天不冷之说。此锅乃我军行军打仗之关键,一锅汤饼可供数百人食用。”

芷兰惊愕万分,此铁锅之大,足以容纳三个她,运输起来必定颇为艰难。

她指着铁锅问道:“那我做吃食也需用此锅?”

赵破奴嘿然一笑:“这我便不知了,如何做吃食,还需新妇定夺,我等只管从旁协助,有何吩咐,尽可告知。”

芷兰嘴角微搐,如此大锅……她四处寻觅,果然寻了一把大铁铲……

她这娇小身躯手持大铁铲……罢了,此活着实不易,莫说干两年,便是干两个月,她都能练就一身肌肉!

这口大铁锅做个炖菜或是熬个粟米粥还成,用它炒菜那不得累吐血!

此时,四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走了进来,观其相貌,甚是相似。赵破奴向她介绍道:“这几个就交由你差遣,我还要去操练士兵,就不久留了,若有何事,可让他们寻我。”言罢,赵破奴便转身离去。

芷兰凝视着眼前这几个身着赤色甲胄的男童,果真是军营中人,连孩童都显得神采奕奕。

“我名为赵家,这是我二弟赵业,三弟赵昌,四弟赵盛。”为首个子稍高些的男孩,恭恭敬敬地向她行了一礼,沉稳地介绍了自己。

芷兰心下了然,颔首道:“我便说你们长得相像,原来是亲兄弟。看你们年岁尚小,怎就如此早地投身军营了?”

赵家小儿虽年幼,然说话却颇为沉稳:“我家阿翁战死沙场,我等身为其子,自当接替阿翁入营。”

芷兰挑眉,心中诧异,竟有如此说法?父死子替?“那你们的阿母呢?”

赵盛年纪最小,看上去最为机灵活泼:“我阿母在东市售卖丝绸。”

“嗯,丝绸。”芷兰语调沉稳,而后微微一笑,“既派了你们四位前来相助,日后便有劳了。”

三个男孩皆躬身施礼,齐声应道:“您但有吩咐,我等定当竭力而为。”

唯有赵盛拍着胸脯,朗声道:“有何事尽管吩咐,我定当为您办妥。”

芷兰见他故作老成的模样,不禁莞尔,又忍不住在四人脸上、头上仔细端详。他们四人皆扎着总角(头发分左右两边各扎一个结),心中的念头愈发清晰。这个年代,男孩扎着总角,年纪在十二三岁。

想到小米过了王春便已满十五岁,她心中暗自欢喜,原本对来这军营心存抵触,如今觉得来的很是正确。

此处皆是男儿,下至总角,上至束发(十五岁以上),岂不是有众多优秀的儿郎!在此处好生寻觅一个品行端正之人,小米的婚事便无需担忧了。

越想越欣喜,她的嘴角微微上扬,连做饭都觉得充满了动力。她问赵家:“现今军营中每日的饮食以何物为主?”

赵家沉思片刻,答道:“每日三餐皆以汤饼为主。”

芷兰心中明了,汤饼倒是简单。她在长平侯府时曾见过酸崧,遂问道:“那我们可有酸崧?”

赵家眉头微皱,面露疑惑之色,“酸崧?”他挠挠头,思索一番后,再次摇头,“军营中并无酸崧,亦未见盛京城中有此等物。”

赵业似是想起了什么,插话道:“咱们盛京并无贩卖酸崧者,但我听闻有些大官家能品尝到这酸崧,据说乃是榆州那边进贡而来,陛下亦赏赐了不少给大臣。”

竟已成为贡品?难怪长平侯府中得见。既无酸崧,她做什么?军营人众又是寒冬,喝汤食饼,倒也适宜,如此于外受冻训练,倒也稍可减轻苦楚。

芷兰在伙房找到得食材,有已宰杀的整猪一头及羊一只,另有不少白崧堆于墙边。深思熟虑后,决定今日先简作白崧炖猪肉,明日则饮羊汤。

她命四个半大孩童将那口最大之铁锅置于柴火之上,锅中注水。此锅此番烧水,恐怕真要一日一夜能烧开。

伙房墙边堆积诸多大瓮罐,每瓮罐下有以石头砌成的灶。有了这四小帮手,她实轻松不少,重活累活皆由他们等承担,她仅需操持即可。

她首次操持大锅饭,每个翁罐皆比她粗壮,高度约在腰部。

此瓮的妙处在于可先油煸炒食物,继而加水炖煮,食物熟的很快。

思及每日需操办三餐……便觉头痛欲裂。在现代,她肯定每餐菜品不重样,然而如今食物匮乏的朝代,每餐不重样,实在难上加难。

幸好大夏朝人对于食物并不苛求,以饱腹为要紧的。除达官贵人及天子尚能对食物新鲜有所挑剔外,普通百姓能果腹,已然是天大的幸事。

此刻做的算是中午吃的,烧火热翁,十个翁中都放上一些猪油,葱姜炝锅切好的猪肉片翻炒至冒油,再将白崧切成细丝不断煸炒。

她一个人哪能炒的过来,四兄弟帮着她一人负责两个翁。一时间伙房里热火朝天,颇有一种现代冬季北方供暖非常舒适的感觉。

她这一身轻裘长袍挥舞铲子实在不方便,加上此刻伙房里热火朝天这轻裘穿不住,她直接给脱了。

瞧四兄弟手脚利索的干活,她羡慕的瞥了一眼他们身上穿的赤色短袍,这才是干活该穿的衣裳。也不知道她能不能也要一身类似这样的衣裳穿着干活。

待白崧炒至微微发焦时,这才添水开始炖。

此时四个孩子毫无顾忌的席地而坐,看那恣意的模样羡煞她也。她抿着唇一咬牙“赵家,你可否去寻赵司马,请他也为我准备一身你们这样的衣裳,这样我干活也方便一些不是。”

赵家缓缓起身,凝视着芷兰身上的曲裾深衣,微微颔首,“的确如此,我去去就回。”言罢,他转身离去。

须臾,赵家手捧一袭衣裳归来,芷兰面露喜色,赶忙接过,仔细比划后,发现尺寸相差无几。

赵家摸了摸头,略带窘意地说道:“我见阿姊与我身量相仿,便取了一身我未曾穿过的。赵司马应允会再补给我一身。”

芷兰微笑着回应:“嗯,这身颇为合适。”

赵家向三个弟弟挥了挥手,四个孩子心领神会,一同离开了伙房。赵家立于门口,高声喊道:“我们在外面守候,阿姊换好了叫我们。”

芷兰没穿过这种军服还真有点费劲,幸好也能穿个七七八八,只要不穿甲胄,这一身倒也挺方便。

尤其是这武弁,她终于不用整理头发的形状卸下珠钗,直接挽起头发戴上武弁。这一身干净爽利,干活都松快不少。

收好自己的衣裳喊了赵家几兄弟,开始制作下一批的白菘顿肉还有饼子。这和面她习惯用温水,这样和出的面才会软和。

有了这身短袍她干起活来快了不少,中午时赵业去敲鼓,这是开饭的鼓声,各个校会派出几人来取餐食和两个翁罐。

剩下的两个翁一个是留给校尉以及更高的长官还有伙房,还有一个是备用,一般其他校不够吃,也会来这里再添一些。如还有剩下未吃了的,伙房的人是可以带餐食拿回家的。

中午忙完了赵家四兄弟也能老实的席地而坐吃饭了,赵家几个孩子吃了第一口热乎乎的白崧炖猪肉后,皆是眼前一亮。赵盛又喝了一大口眼睛亮晶晶的看向芷兰“阿姊你这白崧咋做的这般好吃?”

谁也没有与赵家四个孩子说过芷兰是成了婚了妇人,所以赵盛瞧着芷兰似比大兄大不了几岁就叫了阿姊。

比起什么新妇,芷兰还是很喜欢被人叫阿姊或是芷兰,她笑着坐过去“是因为白崧在猪油里煸炒到断了生,再添水炖煮就好吃了。里面放了一点茱萸油,吃着会有一些辛辣感。”

赵业嘴里鼓鼓囊囊“嗯嗯,我.....我就说咋味道....嗯,不同嘞,还有这饼子可真软乎呐”!

芷兰微微摇头,沉声道:“慢些吃,无人与你们争抢……”言罢,她似是忆起了什么,笑容渐渐敛去,凝视着眼前的几个半大孩子。她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如今,他应是安好吧?吃的好么?身体还好么?她所能回忆起的,皆是那个在她怀中咿呀学语的儿子,然而,长大后的儿子究竟是何模样,她却如何也忆不真切了。

刹那间,她的情绪跌入谷底,赵家敏锐地察觉到芷兰的变化,轻声问道:“阿姊可是有心事?”

芷兰微微一笑,缓缓摇头:“并无他事,只是见你们,便想起了我……我故乡的弟弟,他如今想必也如赵盛这般年纪了。”

赵昌咬了一口饼子,好奇地问道:“你是想念你弟弟了?”

芷兰面露苦色,轻声道:“是,我想念‘他’了,不知他现今状况如何?生活是否顺遂?身体是否康健……”她心中酸楚,难以言说。

赵昌略作思索,言道:“我们没有阿姊和妹妹,阿翁与阿母兄长与弟弟便是我们最亲近之人。日后大兄若远行,我们亦会照顾好自己,不令大兄忧心。”

芷兰颔首,眼中已有泪光闪烁:“是,他定然也会照顾好自己,不让我忧心……”只是,她实在想念儿子,思念至极。

芷兰站起身来,想外出缓解情绪,不愿让那几个小不点儿瞧见她落泪失态的样子。出了伙房,她步履迟缓,缓缓绕着兵营而行。此处像现代体育场,宽阔且长,中央置有众多训练所用箭靶、刀枪剑戟。

她寻到一块圆石坐下,环顾四周,此时训练场空无一人,唯见远处营帐林立,想必众人皆在那里用饭。

她单手托着下巴,思绪经此扰乱,反倒不似先前那般难过了。细思如今生活,其实已经很不错了,衣食无忧,又有空间。她又有何所求呢?

曹知谦,初时她确有几分喜欢,可历经共同生活这段时光,对他也有所了解。她心中愈发明白,于他而言,仕途远重于感情,而她存在于曹家,于曹知谦而言,实则只为照顾。

照顾好他父母,照顾好他,日后怀胎生下长子,照顾好孩子。这就是她嫁入曹家的使命,与爱情无关。

如此也好,她自我宽慰。毕竟她都这把年纪了,又不是追求爱情的小女孩,能温饱无忧,已经是幸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