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 > 第121章 画好皮,不然没法见人

冷红叶叶下塘秋。

长与行云共一舟。

阴。

施祥决心大,执行力强。机会总是偏向于有准备的聪明人。

对于施瑞来说,这个亲弟就让他操心了。为了以身说法,施瑞登上了施祥自封的旗舰“百祥”。施瑞心说:起名也随心所欲的。“百祥”和白相岂不是差不多的发音?也不知道避讳!

施祥抬头看见大哥上船,额头的王字纹就有些明显。到了我的地盘,说话办事要小心。

大哥年纪大了,有些啰嗦。自己和他差三岁……好吧,也是一样的话痨。

施祥硬气,不肯对亲哥撒娇放嗲。吃亏的是自己。

施祥这么硬气,底气就是施家的根本他手上把持一半。祖宗多少年前的陪葬珍宝从地下偷掘上来,再行销海外。亲哥负责前端的事情,自己负责后端的事情。和气生财嘛。

画好皮,一切阴影下面的东西都看不到。只要藏的好,外面看都是光鲜亮丽青春动人的美人呢!

不动刀,我们还是好朋友。

亲兄弟也一样,不动口不动手,兄弟一辈子。

老年期话痨癌患者施瑞恨铁不成钢不来三。他看到施祥风霜半染的鬓角,鼻头一酸,眼泪淌下来。

施祥炸毛了。怎么回事!大哥看到我先哭!我又不想死!等我死了再哭!

不是,你怎么知道大哥会比你晚走的?

施祥:……

兄弟俩都愣住。

施瑞胡乱抹了一把脸上的眼泪,讪讪的:“海上风怎的这么大。”

施祥的万丈雄心突然像漏气的气球,速度很快的蔫下来。他闷闷的笑了笑:“呵呵。”

还能不能聊天了?

施瑞:“银钱够不够?”

施祥傲娇地撇了撇薄嘴唇:“够。”

“大哥给你五万两。得用先用着。不够再和我说。”

施祥想要拒绝,咽了口唾沫,发现口水想要从眼角漏下来。他赶紧扭头。

呔!奔五的人,依照诸葛丞相年纪,时日已经不多。真要是口水从眼角掉下来,可没法见人。

施祥还是有自尊的。再怎么说万里大洋也曾横渡三番。第三次老伦茨都已经去更西的西天。小伦茨这脑子里长蛐蛐的洋人,把海上贸易说的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搞得施祥上了自己的贼船,现在下不来。

时至今日施祥脑子里也有个蛐蛐在叫:我没错!

也算是把自己害苦了。

施祥正色拒绝老哥的慷慨:“刚好两个朋友不再做海商,份子钱都不要了。我这里够用,还有富余。”

施瑞拆穿:“富余从七艘船,弄到只剩两艘?”

施祥变色。坏人都变老了。这么干脆上来揭伤疤真的好吗?

“其他船去哪了?”

“三艘被海盗所劫,连人带货一起挟走。两艘去海港检修甲板、船头损伤,不日回港。”

“小弟啊!你要再下西洋?”

“嗯。”

施瑞色变。自己兄弟的脾气自己知道。他铁了心要吃这碗饭,十头牛都拉不回。

“那,五万两拿着。”一大叠银票给出去,心头滴血。说好的风雨同舟,总不能空口瞎说说。

施祥还迟疑,被亲哥把银票捅进怀里。

商船要卖就卖掉一艘。两带一就不信打不开局面。施祥打算把五万两当做最后的救命钱攒着。说什么也不用。等生意跑起来再还给施瑞。

卖掉一艘商船的信息很重要。

对施祥重要,对老二、老四也很重要。

*松江也有报纸。各式民生消息登报,见之于报上。

施祥花了电报的钱登卖船消息到松江报纸,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第三天就有了回复,可携船面议。施祥回了电报约看船日子,赶紧把船厂修好的一艘商船开往松江。

老二失去最重要的情报来源,约翰牛新教教会。他不死心,另辟蹊径想试试收买托德在怡和商行的熟人布朗。

布朗这货,据托德所述自从被商行老板打破头之后霉运不断。

先是治头破期间惹怒教会医馆的院长,让他滚出医馆。传闻他成功勾引院长的外甥女,教会医馆一个青春貌美见习护士。两个人正在医馆为数不多的病房里滚床单,因为发出噪音被抓了现行。此处有少儿不宜删减内容。

东方的洋人女子数量稀少。布朗作为正常男性,不择手段勾引东方女子。洋人也画皮,不然没法见人。

布朗的行为给商行增色不少,受到霍利特别关照。结果布朗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为所欲为。他给自己找了一个东方女子做妻子。

霍利:布朗扎根东方商事。那就留在这里,为女王陛下尽忠吧!

霍利也不知道给他的继任者怎么评价布朗的。布朗完美错过多次回归本土的派遣。这么一错过,习惯性整整错过了二十年。布朗成为怡和东方资格最老,牌面最大的销售员。

布朗:阿拉就做松江宁!学瓦特蒸汽机,争气。

他在松江租金买下沿街的一排铺面收租。在租界最繁华的洋人聚居地购地自建一座西洋风格别墅。里面装修用度极尽奢华。采光,暖炉,水晶灯,金银餐具,黑女佣一应俱全。

布朗过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哩!可惜鄙视他的洋人们把布朗踢出了朋友圈。

找这么一个人当情报来源,老二也真黔驴技穷。洋人布朗只是披了一张白人的皮,内里已经完全东方化改造完了。证明?证据简直难以直视。布朗声称受妻子影响,在客厅的中堂摆了尊玉雕观世音菩萨像。

这个做法很好很强大。把有志于劝说布朗回头的托德等牧师们都劝退了。

什么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一概都靠边站。布朗就是怡和东方的异类bUG。

异类布朗给怡和带来源源不断的稳定利益。所以商行主事们无可奈何。

随便吧。

上帝站在真理这边。真理先生站在得分吃饭喝水一样容易的球场上。所以能稳定保证收益的工具人布朗,一直不停刷分发出持续“叮”的金币声,四舍五入能算得上真理的一个分叉。看啊,虽然是歪理,却可以说服洋人相信。

金币哟,自信点!

老四现在自信膨胀。买到了心心念念的商船。这家伙三年船龄还算好时候。新修补的地方据说是海盗船炮干的?

嘿嘿,该说不说,干的漂亮!海盗这么干,商船才至于掉进我们爱挤爱撸(AGL)口袋里。想让老四说学洋文,就是爱挤爱撸这样的效果。

老二抽了一巴掌过来:ALL Good LUcK! A!G!L!老实点叫同福船运拉倒!

老四摸摸后脑勺:哦。

我们都给罗斯福夫妻跑船了,问问他们有什么消息不就好了。绕个圈子找那个什么布朗的,他能送你报纸还是怎么的。

***老二如获至宝从托德那攒了好几份《金融时报》,《泰晤士》。放个一百年,也能当古董卖个一千倍价格。什么?刊登远东经济评论的报纸真能卖一千倍价?

老二!你看完了报纸,已经没用都给我。我拿去给媳妇糊墙面用的上。

老二:……

赵卢娜在松江就舍不得走。故土啊,陪丈夫欧洲到美洲,美洲到亚细亚。赵卢娜才不稀罕环球旅行。一路开船,前后左右四面是海。

有屁的旅,只有行。说不行就不行的那个行。饶是赵卢娜二十年前和魏莲娜第一次去高卢鸡已经不再晕船呕吐,她生理、心理上对远洋航行还是极大的抵触。

罗斯福不让她一个人呆在松江。什么叫一个人?商行的掌柜、伙计、脚夫一大堆人。什么叫东方不安全?东洋也是东方。

罗斯福让她一起去脚盆鸡打窝。赵卢娜最后还是妥协了。军师的作用就是呆在主公身边。主公做决策,军师提计谋。主公英明神武,军师辅佐有功。主公出错误,军师背黑锅。

赵卢娜无所谓。自己黑锅背的多了,才不会在乎。罗斯福这是家族又有什么幺蛾子?

他的家族就是一群人围坐,其乐融融扎堆画皮的。

许诺给继承人多大利益,兑现打个对折,剩下的以后算。家族成员们倒是一手好算盘,不来东方学习就会讲鬼故事。亨利没有继承人,可以指定一个呀!

哼。

玩不死你们!

赵卢娜真的有心带一个孩子回东洋。当做未来接班人培养,明枪明棍敲打那帮贪得无厌的货色。罗斯福听了一脸彩色:是你的,还是我的?

赵卢娜噗嗤大笑。罗斯福在东洋搞过的情人,哪个住在哪里,家里几口人,挣多少钱,清清楚楚。和东方女子玩聊斋,洋人们的手段可算简单粗暴。哪里有什么文明?

你自己行不行,心里没点子Ac数?!一堆情人生的孩子,哪个有洋人一点显性特征,女主人这位置就让给她。

罗斯福如胸口碎大石遭到一万点伤害,瞪着乌鸡眼愤怒咆哮:“你说!谁?”

赵卢娜只做正确的事。她收起笑,一脸严肃:“我的朋友魏莲娜说可以和她的丈夫商量,过继一个子女给我们。实在不行,我让父亲做主,挑一个小弟的儿子过继给我们。”

“我!”

罗斯福一口气冲上来,差点噎死自己。他们夫妻和魏莲娜夫妇一起吃过几次饭,知道妻子和魏莲娜一同海外求学,感情笃厚。罗斯福也很欣赏魏莲娜这一对彬彬有礼的东方神仙眷侣。

所以自己的火往哪里发?

他铁青着面皮,僵尸在线:“他们愿意?”

“试试问一下。小弟这里保底。魏莲娜肯的最好。”

“东方小孩超级可爱。”罗斯福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居然没有想起来拒绝。

这下这个洋人家族有热闹了。赵卢娜心里幸灾乐祸。

千万要闹的出门没法见人哟!我看好你们!加油!

-

*《上海新报》是上海第一份中文报纸,由《北华捷报》主办。该报创刊于 1861 年,初为周报,后改为日报,其内容以广告、航运和行情为主,也兼载新闻。当时上海开埠不久,随着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报纸上开始出现各类广告。在《上海新报》之后,1872 年创刊的《申报》也刊登了大量民生广告。《申报》是近代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其广告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商业、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对当时上海市民的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844 年由英国基督教伦敦教会的威廉?洛克哈脱创办,最初命名为中国医院,免费为华人治病。1846 年 7 月,医院移至新址,命名为山东路医院,亦称仁济医馆。

1866 年,由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汤蔼礼牧师使用慈善捐款与华人牧师吴虹玉在今塘沽路大名路转角处建立了 “同仁医局”,同年 11 月正式对外接受病人就诊并给药。1880 年 12 月 14 日,新医院正式开业更名为同仁医院。

***《金融时报》创办于 1888 年 1 月,当时名为《伦敦金融指南》,同年 2 月改现名并维持至今。该报总部设于英国伦敦,在世界各地设有分社,主要报道国际时事及商业、财经新闻,是一份享有全球声誉的国际性大报。

《泰晤士报》创刊于 1785 年 1 月 1 日。约翰?沃尔特为推行和展示一种新的印刷技术,买下皇家印刷所,创办了《泰晤士报》的前身《每日环球记录报》。1788 年 1 月 1 日,该报更名为《泰晤士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