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最强皇太子 > 第216章 就

大明最强皇太子 第216章 就

作者:未见骄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1:41:51 来源:小说旗

朱元璋虽然重感情,偏爱自己家的儿子,但是他对每个儿子也都有不同的评价,有可堪大用的,比如朱标。有擅长搞事的,比如朱樉。有孝义当头的,比如朱棡。有壮志勃发的,比如朱棣。当然,还有一大堆没出息的……

对于这点朱元璋也心知肚明,毕竟龙生九子还各有长处呢,更何况他朱元璋有二十多个儿子,他无法做到对每个人都绝对的公平,他能做到的,也就是尽量公平。而朱棣在他的心目中,都是沉稳可靠的代名词,去了封地北平这么多年,也没闹出过什么乱子。但是他的直觉告诉自己,老四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他太像朱元璋年轻的时候了,所以朱棣的心中,也一定会有野心。

朱棣这时候在干嘛呢?自然是和姚广孝一起看着朱元璋送来的公告。

“晋王朱棡平日里颇有失德,深失朕望,但是念其及时悔改,朕便罚没他半年俸禄,传令给各地藩王,望各地藩王以此为戒,以儆效尤。严守大明律令,善待封地百姓。”

朱棣念完朱元璋的公告,心里升起了无数个疑问。

“我父皇这是什么意思呢?他第一个去的就是太原,老三的地盘。而且还给老三一个不重不轻的处罚。更重要的是,他竟然传令给所有的藩王。真是让人捉摸不透。道衍师傅,你素来智慧,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么?”

姚广孝此时一身黑袍,真握着佛珠闭着眼诵经,听到朱棣开口问他,他才缓缓睁眼,但是神情中也带着些许不解。

“皇上乃是集古今帝王心术大成者,他做的每一件事,就算出人意料,也都是别有深意。我只能从这封公文中读到皇上几层意思,可能并不完全。”

朱棣这时候舒了口气。

“能读到几层意思你就先说,省得我一头雾水。”

姚广孝放下佛珠,缓缓开口。

“首先,皇上第一站就去的太原,第一个考察的就是晋王。晋王或许有些小错,但是皇上并没有轻易放过。这代表了皇上的决心,一定要严格要求各地藩王。其次,所有人都知道,晋王一向与太子私交甚好,而秦王平日里却多有失德,但是皇上并没有去查秦王,反倒是拿晋王开刀了,这是不是说明皇上对皇子们的态度改变了呢……”

朱棣皱起眉头,急忙开口。

“你是说我父皇可能更偏向二哥那边?可能现在大哥有些失了势,是吗?”

姚广孝闭起眼睛,笑着摇头。

“非也,非也!燕王,我刚才就说了,皇上的帝王心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又岂能那么容易看明白?不过贫僧有一个道理要说与燕王,那就是浮生万种,你所能看到的事情,也许都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事情。所以可信,也可不信。”

朱棣瞪大了眼睛。

“老和尚,你的意思难道是?”

姚广孝依旧笑着摇了摇头。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啊……”

朱棣满脸黑线。

“你这个老和尚,一到关键时刻你家佛就不可说了,到底不可说个啥!”

“你以为呢,说多了就是泄露天机,容易挨雷劈啊!”

……

二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朱棣挥了挥手,再次打开话匣子。

“那老和尚,你说我父皇现在到了哪里,他下一站又会去哪?”

姚广孝干脆利落地一摊手。

“贫僧又不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虫,自然是不知道的。”

朱棣再次暴怒。

“你不知道你不是能算吗?你就给我算算还不行!”

姚广孝拗不过,只好取出了龟甲和铜钱,一阵鼓捣,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按照卦象来说,皇上有五成概率会前往北平。”

朱棣再次皱起眉头。

“你在哪算出来五成的?”

姚广孝摸着胡子笑道。

“五成来北平,五成不来。”

朱棣:“……”

有时候,这老和尚的跳脱真让他后悔,后悔自己怎么就把他给请回府里了,真不知道听他的话是对是错。但是这么多年,自己貌似也没被他坑过。

“老和尚,说正经的,你说为什么我父皇偏偏要当着我和二哥的面说自己要下去巡查?而且还不准别的皇子知道。”

姚广孝收敛起笑意,认真分析道。

“一种可能是皇上想给你们两个提个醒,另一种可能,就是皇上这次是带有目的而来,也许他早就知道了某个皇子的罪行,但是为了一视同仁,所以全国巡查。”

朱棣点了点头。

“那你说,我是不是也应该装作不知道,我父皇什么时候到,我便什么时候迎接。毕竟我这目前除了你,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姚广孝:“贫僧为何就成了见不得人的东西了……”

朱棣一挥手。

“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咱们俩说的那些确实不能让外人听见。你就告诉我,我是不是应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也不需要大张旗鼓地迎接我父皇。”

姚广孝这时候却是摇了摇头。

“不可!既然燕王已经知道了,那就自然不能当成不知。哪怕皇上没来,也要做好迎接的准备。然后哪怕皇上真的到了,也可以借故说等候迎接皇上已久,毕竟您一早就知道皇上要来巡视,自然不能表现得和不知道一样。皇上本就是心细入微之人,更在乎其中细节。”

朱棣非常信服地点了点头。

“老和尚,每次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觉得,没白请你。既然这样,那我就听你的,就派人日夜在城门口候着就是。”

“难道不是燕王殿下亲自去城门口候着?这皇上如果真来了,到时候可来不及啊……”

朱棣权衡利弊之后咬了咬牙。

“行,就听你的,那我就亲自去城门口候着,只要能让我父皇开心,挑不出毛病,吃几天苦头又算得了什么。”

姚广孝笑了笑。

“燕王殿下果然是能成大事之人!”

朱棣:“……”

某种程度上来说,朱棣也算运气好。因为朱元璋的下一站确实是北平。所以朱棣只需要在城门口等个四五天。朱元璋来到北平城前,也不禁感慨起来。

“果然是不愧元大都啊!这城池的规模,城墙的厚度,都跟咱应天不相上下。真不知道,当年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徐达和常遇春打下来北平得多花多少功夫!咱还听说北平城里更是繁华。一会儿咱们可得好好见识见识。”

蒋瓛上前问道。

“那皇上,我们接下来?”

“还是老样子,分散开来,四处查探情报,跟当地的锦衣卫联系联系。要知道一个地方怎么样,这官员藩王怎么样,就不能光听他们的一面之词,也不能看表面功夫,得深入探查才能知道真相!”

得到朱元璋的命令之后,身边的锦衣卫立刻化整为零,只留下十余人保护朱元璋的安全。

朱元璋的马车随着人群,不紧不慢的进了城,因为朱元璋在马车里,而身边众人又派出去了,很不起眼。所以城门口巡视的朱棣却并没有看到。就这样的错过了迎接朱元璋的最好机会。

进了城之后,朱元璋便掀开帘子,伸出脑袋开始观望。北平城里的热闹程度,确实不亚于应天,而且民风民俗也大不相同。经过元朝多年的统治,也已经极大的促进了民族融合。许多蒙古人厌倦了马背上的生活,也不愿再回到草原中去,便留在了北平,过起了和汉人一样的生活。只是通过服饰和样貌,还能辨认出他们的身份。对于这些人,朱元璋倒是没有什么针对。毕竟蒙古老百姓也是老百姓。蒙古人的心也是民心。他们只要留在这,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大明的子民。

朱元璋是恨元朝,但他恨的是元朝的腐朽,官员的**,不是单纯的痛恨所有蒙古人。要不然他就不会给自己家的老二再娶一个蒙古媳妇了。朱棣在这一点上做的也比较好,明文规定,但凡定居的蒙古人,只要奉公守法,缴纳税款,便与汉人无异。所以许多蒙古人也摆起了摊子,贩卖一些蒙古特色的肉干,皮毛,还有奶制品。

朱元璋的目光也很快就被蒙古人卖的东西吸引过去了,蒙古小贩招呼着他。

“朋友,马奶酒要不要尝一尝!”

朱元璋也觉得好笑,原来有一天洪武皇帝也可以成为蒙古人的朋友,那他只希望这些蒙古人不要恨他灭了元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