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 > 第207章 做假账

沈清柯手指隔空虚点,一一指过前面十个拿算盘账本的人,“若只是三两银子的三饷倒也罢了!可你们来十个人,最起码得有十种名目的赋税要缴吧?

打着保护百姓的幌子,肆意对百姓敲骨吸髓?

不是只有刀剑才能杀人!”

郑老伯一家只是本本分分的农民,可是他们却连地都种不下去。

不种会饿死。

种了欠一屁.股饥荒,天天被讨债的围追堵截打砸抢,提心吊胆,生不如死!

沈清棠无声叹息,靠在收银台边儿,反而不着急说话了。

两个人轮番杠上愣头青,把人得罪的透透的。

死猪不怕开水烫。

她也不想再打圆场。

况且,她二哥这人心里能装事,抨击愣头青这些话不知道在心里憋了多久呢!

发泄一下也挺好的。

沈清棠跟愣头青打过几次交道,这人虽是个倔种,却也是个君子。

得罪君子,打完就算,得罪小人才后患无穷。

出乎沈清棠意料的是,愣头青没有像上次反驳她一样反驳沈清柯。

他默了会儿才开口:“你说的也对。我上次就跟她……”

他指着沈清棠,“说过,这天下太大,我左右不了,我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公正公平。

一两银子或者一贯钱,你们自己选,总之非交不可。”

沈清柯颧骨动了动。

“我们交一贯钱。”沈清棠抢先开口,从收银台后面绕回来。

如沈清柯所说,后面这些人每个人收缴的都是不同的税目。

税目沈清棠听不太懂,但是意思能明白。

换成现代词语就是营业税、交易税、谷物税、碳火钱、棉装钱……还有人头税。

沈家铺子里总共登记了七口人,就得要七口人的人头税和丁税。

拉拉杂杂起来要五贯六百钱。

这还是做假账省了不少营业税。

收营业税的时候是要查账本的。

沈清棠既然知道有苛捐杂税当然会想方设法避掉一些。

首先便是准备一明一暗两本账册。

暗账就是沈屿之在家抓耳挠腮记的账。

明账是沈清棠记的,会放在柜台上,供官差或者某些躲不开的有心人查看。

在明账上,除了蔬菜种钱还有盖大棚的建材钱,比如买木料花费多少,买竹条花费多少,还有人工费。

按市价三百文一天计算。

沈屿之、孙五爷、沈清柯、郑老伯都计入在内。

拉拉杂杂一减,利润微乎其微,每天不过赚几百文。

就这样,还交了六百文的营业税。

更有意思的是,二楼的糖水铺子目前只出不进一分钱没赚,还交了四百文钱。

沈清棠一边掏钱一边想,苛捐杂税名不虚传。

掏完钱沈清棠还得面带微笑把官差们送出门。

才目送他们离开,准备转回店里,就见愣头青又转了回来。

沈清棠现在着实不想看见他,勉强挂上职业微笑,“官人还有何指教?”

愣头青并不在乎沈家人的脸色,干他们这一行,就没真的见过谁欢迎他们。

“你们头一次开铺子可能不懂,得去官署登记,领市籍。”愣头青指了指二楼,“二楼若是也打算开张,也要一起去。”

愣头青说完扭头就走。

沈清棠的“谢”字才说了一半就看见他留给自己个后脑勺,便又把话咽了回来。

沈清柯闷闷不乐地问:“什么是市籍?”

向春雨走南闯北见识多,回答了沈清柯的问题。

沈清棠听完便懂了,市籍就是古代版的营业执照。

沈清柯长叹一声,认命地出门去办市籍。

两家铺子,前后花了一两银子。

***

回谷的路上下起了雪。

最近已经很少下雪,谁都没准备蓑衣。

沈清棠把提前准备好的小斗篷给两个小家伙穿上。

季宴时扔下众人抱着两个小家伙全力施展轻功奔向谷内。

沈家人兴致都不太高。

向春雨兴致也不高,多数时候,在神游,偶尔目光会落在季宴时离开的方向。

李素问轻叹:“清棠要做明账的时候,我还觉得弄虚作假有点不好。这会儿觉得幸好有假账,否则真交不起税。”

“是啊!”沈屿之用力把撑杆往雪地里杵,似是在发泄心中的郁闷,“要是没有清棠未雨绸缪,估计这会儿你们得拉我回去。”

得气晕过去。

从清理荒地到现在,他忙了差不多三个月。

若是把真实的账本交出去,一家人怕是连饭都吃不起。

“咱们是因为清棠无意间发现的温泉,才有了现在落脚地,有了现在的地和铺子。其他老百姓像郑老伯他们可没这么幸运。

倘若让官府知道咱们现在的落脚地,再收田赋、屋税、买卖或者租赁土地的契税等……咱们辛苦一年怕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就像郑老伯一样。

可郑老伯只是万千北川百姓之一 。

哪怕已经对这些有所提防的沈清棠,也难免有些头疼。

她知道上下五千年,朝代更迭大厦将倾时必然从百姓过得水深火热开始。

苛捐杂税更是最终迫使百姓为了活着而发起反抗的最后一根稻草。

往往跟苛捐杂税放在一起的词必定是民不聊生。

因此,沈清棠一个受现代教育、遵纪守法的新青年才不得已干上这偷税漏税的事。

没办法,总得先活下去。

她侧过脸,避开迎面而来的风雪,“纵使如此,如果不算会员的入会费和储值的银两,怕也不剩多少吧?”

不幸中的万幸是,大乾没有商铺会员制度,不存在入会费和储值先例。

今日收税时,没人提这事,逃过一劫。

事实上,前期宣传时,根本没人愿意交入会费更没有人愿意把银两存在一家新开的店铺里。

大家都会担心万一沈家卷款逃跑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